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考古這是一門學問,考古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出土墓中文物,追尋歷史真相。在考古挖掘的不少古墓中,會出土一種令國人都振奮的文物,這種文物便是“古籍”。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古墓出土的“古籍”都是紙質古籍,甚至說只有宋代以後的古墓才可能出土這種真正的古籍。但出土的戰國、漢代古籍的可能性比這種明清古墓中出土的紙質古籍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紙質古籍在潮溼的古墓中極容易損壞,而漢代之前的古籍都是竹簡或者木牘,儘管距今久遠,但保存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在這些珍貴文物中就有一批書竹簡以及帛書,出土的帛書都是一些漢代古畫以及記載古籍,如《戰國縱橫家書》、《養生方》等漢初學術與方術文獻;而竹簡就不用說了,記載的都是當時的文獻古籍,但大多數都是與養生、醫術有關的古籍,最著名的非《五十二病方》莫屬。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而《孫子兵法》是於1972年4月被髮掘出土的。1972年4月,考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眾考古專家都在銀雀山“埋頭苦幹”,槨內放置有隔板將其分為兩側,一側放棺材,一側是邊廂,而考古專家在邊廂裡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但最讓專家們感興趣的還是邊廂裡的竹簡,這些竹簡包括中國古代四大兵法《六韜》、《尉繚子》、《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和《晏子春秋》、《相狗經》、《曹氏陰陽》、《墨子》、《管子》等先秦古籍。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而這其中的《孫子兵法》更是尤為珍貴,這是一本失傳的古籍,距今已有兩千餘年,這是一本兵書,春秋末期吳國將軍孫武所著,是流傳至今最古老和最完整的軍事理論名作,其在繼承前人軍事理論和作戰經驗的基礎上對戰爭的客觀規律進行分析,在我國軍事領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還被翻譯成英、日、俄等多種語言在世界眾多國家流傳,在世界軍事史上也獨佔一席,有著“兵聖”的美名,被西方學者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國內挖出“古籍”,距今已2000餘年,被西方譽為世界三大奇書之一


而且在現今,《孫子兵法》還被運用於軍事領域之外的其他領域,如政治領域、商業領域和生活領域等,其凝聚了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是我國和世界的無價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