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前的大三學生來說,考研 / 求職 / 留學之間如何取捨,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排除法。找一個目前最適合你的。

考研

考研是為了什麼?提升自己的學歷,換個更有競爭力的身份找工作。考研每年競爭力的確很大,上岸率低,每年失敗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成功的人也有很多,光是堅持堅持下來就贏了很多人,好好準備的話是有希望的,現在準備考的話也來得及,提前準備,明年大三下學期就開始備考。

末流985不是985嘛!肯定比我們這種雙非院校競爭力高一些吧。

考不上是一回事,不想考是另一回事。

選擇:可以考慮,待定。

出國留學

在現在強調文憑的社會中,出國留學,回國後更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私企或者外企中,海歸的競爭力高於國內研究生。

根據我的成績情況 英國大概只能申排名八九十的院校 況且父母工薪階層 投入產出比好像不太高

這些都不想,你自己都說的這麼明顯了,還浪費這些錢幹什麼,目前的經濟情況不允許你出國讀研,出國留學的費用開支太大,對於家庭不富裕的來說會有很大壓力。

努努力考個好點的學校讀研究生也很好啊!

選擇:不用考慮,排除。

找工作

找工作的話先了解一下行業行情,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薪資水平也不一樣。

你要是想多陪陪父母、或者不想壓力這麼大你就可以回家發展,這種生活,也挺好。

你要是想為自己以後生活奮鬥的話就留在大城市打拼,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實在不行可以再回家發展,這個一點都不衝突,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

選擇:可以考慮,待定。

------------------------------------------下邊是重點----------------------------------------

結果很明顯了。按照你的情況先排除了出國留學,剩下的兩個選擇可以都試一下。

1、先考研,如果決定了要考研,那就別給自己留退路,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2、考上了最好,考不上再去找工作也可以,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真考不上了可以參加秋招了解一下現在的招聘情況,秋招是非常適合應屆生的。

3、想回家的話就看看有沒有家裡那邊的企業招聘(找在你家那邊有分公司的),或者是考一下事業單位,這都可以。

------------------------------------------上邊是重點----------------------------------------

沒有人能為你做決定,這只是我的一些建議和想法,給你提供一些思路,希望能幫到你。

想法總比困難多,更何況現在遇到的不是困難。



米糖AI


其實沒必要非此即彼,每年考研應屆生100多萬(2020年考研人數超過360萬,應屆生佔相當一部分),連一半都考上研究生。剩下的難道就不就業了?

以四年制本科為例,想考上一個不錯的研究生專業和學校,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就開始準備,考研週期超過了1年,大四上學期考研初試,複試也是在下學期的三四月份。考研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大三階段和大三到大四的暑假時期。而求職,是畢業班,也就是大四才考慮的,特別是考完研以後各種招聘信息才有。一些職位對四六級分數,對專業課掌握程度都有要求,如果前期準備考研,複習著考研英語,四六級大部分都會有理想的分數,因此考研和求職不是完全衝突的,先全力以赴的考研,不理想再嘗試求職(包括省考,教師在編考試等),教育部沒有讓學生非要選擇a還是b,有先後順序的。

至於留學,目前本科階段,有需求的大部分集中在重點本科院校,普通的二本甚至三本留學的不多,為什麼?一方面留學的前提條件是需要經濟基礎,一般的家庭還是承擔不起,重點本科院校有機會申請到獎學金,而二本院校如果需要留學,自費的可能性最大。留學除了有錢,就是雅思或者託福的分數,同樣也是燒錢的,一次報名費2000+元,還不算報輔導班買教材的費用。從經濟學角度,考研的平均花費不會超過5000元,留學的成本十倍都不止。

如果家庭條件不錯,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家庭條件普遍不錯,但是能夠承擔留學的家庭還是不多。

最後總結下,有錢就留學,你高興就好,不用考慮經濟條件。反之可以先考研,不理想再求職或者二戰。


考研諮詢師李老師


怎麼取捨,首先我覺得自己要對自己的情況要清晰地把握,如果你是一個家庭條件較好的人,你的父母有能力供你去外國上學,那這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但一般家庭的學生就不要考慮了;其次,如果你在本科的時候很優秀,畢業時你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且你的家庭需要你去工作,那你就可以去工作了,而不是去想其它的;最後,如果你的家庭一般,本科的時候又沒有很用心的學習,那你可以考慮考慮,但是一定要下定決心,是因為自己想考而去,不然堅持到一半堅持不想去,要給自己從心裡就有足夠的動力。不管選擇什麼,現在都該好好準備了,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