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在2020如何生存?

二聲揚


2020年教育培訓機構想要生存,要抓住幾個關鍵詞:提升,速度,責任。

  1. 提升網絡教學技術
  2. 加快信息提取速度
  3. 明確教育目的——責任

信息時代關鍵詞——提升

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讓網絡學習成為一種常態,各大教育機構開始實行線上教學,但利用網絡平臺學習效果參差不齊。

直播授課卻能最大限度彌補線上授課的不足,但是大部分老師習慣於線下授課,面對於線上直播課卻頻頻翻車,有不懂技術操作的;有不懂互動,無法吸引學生的;有無法適應鏡頭,不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等等。

這給我們教育工作者帶來警示,時代在發展,技術在更新,同樣的,我們做教育要與時代同進步,才能帶給學生帶來最好的服務。

關鍵詞——速度

此次疫情於2019年農曆年底突然降臨,來勢洶洶,給傳統線下教育機構以措手不及。

猶記得疫情爆發初期,筆者所在本地一家大型課外輔導機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推出同步線上課程,宣傳詞為“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老師,不一樣的地點,新的學習體驗”。

這一舉動,佔盡時間先機。不僅贏得口碑,甚至撬動了同行的相當一部分生源。

而反觀其競爭對手,一時間卻陷入了“為自己辯解中”,家長紛紛打電話質疑,要求退還學費。

這不得不引人深思,時代在快速發展,技術在飛速前進,而信息是在以光速更新。

速度,是這個時代給我們的課題。

關鍵詞——責任

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師生之間有溫度的連接。一切事物有了溫度,就不再是能輕易撼動的。

教育是什麼?

教育不僅僅是商品,教育是把人類有價值的經驗傳送給學生。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不會輕易失去它的受眾。

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責任,“但做好事,不問前程”。

2020年,是新的征程,是“危機”,更是“時機”。所謂“時勢造英雄”,抓住這幾個關鍵詞,相信教育機構就能夠立足於市場,實現自身價值。


我是@三水一鑫,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一起話教育。


三水一鑫


因為各校要調整教學計劃,初高三學生及其他在校生沒更多的時間來培訓了,管理和質量上下功夫吧,估計這類機構下半年略有起色


淡淡的做人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由於疫情的存在,把線上教育硬推上了一個高度,不過就我個人認為,這也是一個教育界的契機,目前國際教育技術界的共識是,只有將這傳統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他有著自己的特點:

1。注系統性:不是傳統課堂學習與在線學習的簡單混合,而是對兩種學習形式中的各種學習要素進行有機融合,並運用各種教學理論,協調各個要素,充分發揮混合式學習的優勢,實現教學最優化。

2。重在平衡與適度:不能為混合而混合,毫無根據的濫用、誤用混合式學習。應該著眼於企業學習的實際情況,既不過多依賴於在線學習造成系統性不足,也不能單純依靠傳統教學。

具備操作性:要綜合考慮各種軟硬件因素,著眼於企業發展和員工職業發展規劃的實際情況,並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善,建立起能為企業所用,為員工所用的混合式學習。

3。學習理論的混合:混合式學習的學習策略需要多種學習理論的指導,以適應不同的學習者,不同類型的學習目標,不同學習環境和不同學習資源的要求。包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教育傳播理論、活動理論、虛實交融理論、情境認知理論等。倡導以學習者為中心,主動探索式的學習。

在混合的要素裡有著多樣化的內容。

1。學習資源的混合:精心開發的在線課程、生動趣味的講師面授、同事的經驗分享、全面的資料積累等,把資源儘可能多的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建立“一站式”的學習,形成強大的企業知識管理中心,實現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體系化、體系知識數字化、數字知識內在化。

2。學習環境的混合:我隨時準備學習,但我不想總是被教導(溫斯頓·丘吉爾)。一個理想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綜合了多種功能,能夠使學習者參與多個正式、非正式學習活動。它是建立在完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環境中,從信息到教學內容,從技能評估到支持工具,從訓練到協作環境,一切圍繞學員展開。

3。學習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將網絡學習與課堂面授有機結合。有實時與非實時、同步與異步的教師講授,可進行討論學習、協作學習,基於“合作”理念的小組學習,還有傳統和圍繞網絡開展的自主學習。將正式培訓與非正式學習無縫對接,讓企業學習渾然一體。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數學物理化學微課堂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40008a63a3f590b7a\

我將用生命譜寫人生


產品為王,服務至上,開拓線上培訓模式


ccf943


根據市場形式和老百姓的需求出發,互聯網,電商,自媒體會是爆發期。


Oo大軍oO


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是做培訓機構的。2019年下半年,教育改革、學校改制,一系列的改革讓我們就措手不及了。今年的肺炎,現在基本在家了,很多人說做線上培訓,網課的形式。我是贊同的,也很無奈。

19年下半年,我們思考了培訓機構存在的理由和定位。我們重新定位我們自己,做差異化,重質量不重規模,重長期拒絕短期突擊。

學校的規模偏大,注重一般學生的學習,很難做到每個學生的長短。我們定位補足和培優的方向。

長期規劃教學方案,必須無限的瞭解學生,比如每個知識點,每個章節,以周為單位,聯合家長和學校溝通調整培訓方案。

開課形式我們只有一對一和晚託,取消班課。讓老師釋放大量的時間去做分析學生,跟家長和學校溝通,避免無效內容。

目前來看,我們跟家長和學校基本都建立起有效的聯繫,後續會無差別的實施,調整,反饋,最終目的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