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豬爸爸說,大家都愛剖腹產,以後還會有順產嗎?

劉世好


我兩胎是剖腹產的,但是懷兩次我都是奔著順產去的。第一胎是順轉剖,因為臍帶繞頸兩週和過短,胎兒無法轉出來才緊急剖腹產的;二胎相隔八年也是準備順產的,最後胎兒過大,又是疤痕體質,醫生就不給順了。

剖腹產是經過手術從腹部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來的生產方式。當孕媽或者胎寶寶出現異常,不適合進行自然分娩的時候,剖腹產就是處理難產的主要手段,但並非是理想的分娩方式,也有缺點的,孕媽們不要把剖腹產看的那麼簡單。


現在大部分孕婦都選擇剖腹產,以後會不會幾乎沒人選擇順產了?

我覺得題主這個說法不對,最近幾年剖腹產的人數已經明顯在下降了,醫院也比以前嚴格很多,沒有剖腹產指徵是不可以隨便要求剖腹產的,再加上無痛分娩的推進,以後剖腹產的只會越來越少。

2010年,我們國家的剖腹產率是46%,2015年是40%,而到了2018年是36.7%,世衛組織對剖腹產率設置的警戒線為15%,說明我們國家已經開始控制剖腹產率,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其實我身邊好幾個剖腹產的媽媽都是無奈下才剖的,她們一開始也是要順產的。我朋友一個是胎盤前置剖的、一個是宮頸開不全剖的、我表妹是胎位不正剖的、還有個是胎兒缺氧......

總之,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有其優缺點的,但是順產是人類繁衍的最初方式,分娩過程中只要配合好意思,聽從指揮,正確用力和呼吸,相信都能順利的生下寶寶。


慧說育兒


剖腹產只能是無奈的選擇,大部分孕媽媽的內心還是非常渴望順產的。我生大寶的時候,特別想順產,可是胎位不正,糾正也沒有用,只好剖腹產。生二寶的時候,也特別希望能順產,但是醫生說孩子大不能順,所以也只好剖腹產了,這輩子也不能實現順產的願望,還是很遺憾的。

剖腹產率已降低

2010年,我國的剖腹產率是46%,2018年是36.7%,下降了大約10%。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率設置的警戒線為15%,我們國家已經開始控制剖腹產率,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降低剖宮產率會作為考核醫院的一項指標,所以醫院不會無緣無故地推薦剖腹產,還是能順則順。只要符合順產指徵,還是建議順產,除非萬不得已才允許剖腹產。

有幾個孕媽媽說當時去醫院要求剖腹產,醫生都說等發動了再來,很多醫院都這麼做:不會隨便你想什麼時候剖就什麼時候剖。

符合下列情況時才會允許剖腹產

胎兒窘迫、頭盆不稱、瘢痕子宮、胎位異常、雙胎或多胎妊娠、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孕婦存在嚴重合並症和併發症、妊娠巨大兒者、產道畸形、外陰疾病、生殖道嚴重感染性疾病、妊娠合併腫瘤等等。

順產可以選擇無痛

2018年12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提出從2018年至2020年要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而且無痛分娩也將納入醫保。

越來越多的孕婦可以選擇無痛分娩,所以人人生畏的順產也變得不那麼可怕了。很多孕媽媽都是因為怕疼不敢選擇順產,這項技術的普及可以打消孕媽媽的顧慮,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順產。

現在信息發達,女性接收到的健康教育非常全面,越來越認識到順產的優勢,所以“以後會不會幾乎沒人選擇順產了”並不成立。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雖然我本人經歷了兩次剖腹產,但是身邊的表妹或者同事生產我還是會極力建議他們能順則順,我第一次生孩子是羊水破了36小時,而本人對催產藥物不敏感導致宮口一直未開,最終剖出來才發現臍帶繞頸兩圈。

很多沒有經驗的準媽媽選擇剖腹而不願意順產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順產太痛。其實剖腹產也很痛的,麻藥一過,畢竟肚子上從子宮到肚子都開了刀,哪怕吃了止痛片或者背了麻藥包,還是痛的我直呻吟。還得忍著痛在床上翻身,長期不動內臟容易黏連,還要努力放屁,放出屁來才能吃東西。這個時候隔壁順產回來的媽媽已經能下床自如活動了,還能抱著寶寶餵奶了,我2天后拔完導尿管去噓噓,站起來的那一剎那以為自己失明瞭,真的是兩眼漆黑,面如死灰,畢竟是個手術,還是太傷元氣了,不如順產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更何況現在開放二胎了,第二次想順也沒有機會了,只能同一個刀疤再度割開。

2. 順產導致陰道鬆弛。其實整個懷孕過程中骨盆已經在慢慢變大為生產準備了,剖腹產也會有這個問題,我現在有時候打個噴嚏都得把腿夾緊了,真的怕把尿噴出來。。。所以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都需要去做產後修復,現在很多省市的三甲婦產醫院都開了相關的科室了,無論為了性福還是健康都應該重視起來。


K12教育關注者


陪女兒生孩子,我在一箇中等城市的婦產醫院住了十天,在產房門口呆了十三個小時,真正感受到生孩子是個性命攸關的大事,產婦和家人一定要慎重,當醫生讓產婦自己選擇時,保大人保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剖腹產,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腹產。



1.具備條件的產婦會選擇順產。臨床的產婦是二生了,因血糖高婆婆陪著來住院。經檢查預測胎兒在6.5-6.8斤,血糖控制的很穩定,當她自己走進產房三小時後,婆婆就抱上了個6.6斤的孫子,母子平安。小王由愛人和月嫂陪著來的,她22歲活潑愛動,身體條件很好,選擇了順產。

2.胎兒過大的產婦不要冒險。小張個子不高,體型偏胖,醫生預測她的寶寶在7.8-8.2斤,骨盆檢測具備自然分娩的條件。小張說她的朋友都是自己生的,順產的寶寶經過產道身體更健康,她告訴醫生要自己生。當她破水被送進產房10小時過去了還沒有消息,產房門外的走廊裡家屬們都在焦急的等待著。一個小時會有醫生出來在牆上的小黑板上公佈產婦宮口開的情況。安靜並緊張的氣氛中突然傳來醫生的呼喚:*號床的家屬去拿止血藥,她愛人飛奔而去。沒一會醫生又出來了,告訴小張家屬說胎兒大,撕裂大出血需要補血,告知輸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意就簽字。天亮了,躺在擔架床上出來的小張臉色蒼白,看著真讓人心疼。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她還會堅持順產嗎?



3.不願吃苦的產婦選好日子就刨了吧。一個產婦從產房突然跑了出來,後面緊跟著制止的醫生。產婦的愛人和媽媽迎上去,母女抱頭大哭。產婦捶打著母親說,你們為什麼不同意給我打止疼針啊?我疼死了疼死了。他愛人勸著說止疼針有副作用,我再問問當醫生的同學,忙拿出手機到一邊去打。可是經不住女兒大哭大鬧的母親做決定了,打!又三小時過去了,產婦被推著出來去做剖腹產手術了。其實,這樣折騰還不如直接去刨了。

4.身體不正常的產婦還是刨了好。現在很多孕婦在孕期有血糖血壓高,或者胎位不正等等異常情況。臨床一位產婦42歲了,頭生,血壓高。做了剖腹產,恢復的有點慢,母子平安就好。另一個產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保胎多日進產房後,家屬被告知胎兒沒有保住,一家人哭的死去活來。



我女兒是順產,如果時光倒流重新選擇,我也會選擇剖腹產,因為生死就在一念之間,想想都後怕。現在醫患矛盾讓醫生幾乎失去了應該的判斷,讓產婦和家人自己選擇,自然剖腹產的就多了。


蘭阿姨育兒故事


你好,我是Yugis揪揪媽媽。經歷過40小時開宮口,在生產3小時順轉剖保住性命。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並不知道你從哪裡得知的現大多數孕婦都選擇剖腹產這個說法。據我所知,大部分孕婦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選擇順產,只有少部分孕婦由於胎位問題,瘢痕妊娠,或者妊娠綜合疾病導致必須選擇剖腹產,還有部分像我一樣選擇了順產,但是最後順產不順利所以轉到剖腹產的。

數據說明

我36歲高齡懷孕,孕期為了方便跟別的孕媽或者有經驗的孕媽交流,加入了幾個孕婦群(同一醫院建卡的),一共有差不多1000人。每個人生的時候都會在群裡報喜,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最後大概有一半人是剖腹產生下孩子的,但是這一半剖腹產的裡面有100-200個是像我一樣順轉剖的,也就是當初選擇的是順產。還有幾十個是雙胞胎剖腹的。所以從選擇上來講,大多數孕婦應該還是希望自己能順產。我們這幾個群都是在我們在西南地區最好的這家醫院建卡的,醫院還收治了很大部分的高危孕婦,所以剖腹產率整體高些,如果去普通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這個比列還會低一些。

也許你說我這個數據總人數太少了,不準確,不能代表大多數情況。那麼我們來看一組權威數據。

2000年以前,我國 每年剖腹產比例大概只有10%以下,90年代以前甚至不到5%。2000年以後,隨著剖腹產技術的成熟以及可能某些醫院的推崇(因為順產產程風險大,對助產士要求高,剖腹產出問題幾率低),我國剖腹產率一路爬升,到2016年已經達到大概接近50%。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高比例。當然這也不是你說的大多數孕婦都選擇剖腹產,實際上很多孕婦仍然選擇的順產,只不過助產士水平和經驗都不如上世紀了,所以順轉剖的數量也變多,再加上晚婚晚育導致高危孕婦增多,還有很多孕婦輕信了順產痛剖腹產不痛的說法,以及各種明星都選擇剖腹產這種明星效應,所以到2015-2016年,中國剖腹產率才會這麼高。

國家已經出臺了政策,要求醫院醫生降低不必要剖腹產的比例,在孕婦能夠順產時儘量鼓勵孕婦順產。現在每個醫院都有指標,不是你想剖腹產就能剖腹產的。實際上我懷孕過程中也能體會到,在孕婦各方面指針都合適的情況下,醫生一定是鼓勵孕婦順產的,即便孕婦自己比較害怕,醫生也會鼓勵。成都市目前各大醫院平均算下來,剖腹產概率大概是35%左右,已經比前幾年降了不少。當然這個比例仍未達到世衛組織鼓勵的15%以下,不過已經有所進步了。

所以根本不存在大多數孕婦選擇剖腹產這種情況,將來也不會出現沒有順產的情況。順產仍然是人類最自然的生產方式。在產婦條件合適,胎兒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順產。哪怕像我一樣最後順轉剖了。

自己的故事

我雖然高齡36歲懷孕,但身體比較好,沒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什麼的,骨盆也比較寬。所以當時選擇了順產。開宮口大概用了36小時開全了,送進產房生產了3小時,孩子胎頭太大且在生產過程中胎頭轉向了,所以沒有生下來,然後我血壓突然升高,孩子胎心驟降,為了保命轉為了剖腹產。

我知道順產很痛,我也明白即便我選擇順產還是有一定幾率順轉剖,到時候兩道罪都要受。我更知道順產需要等待孩子自己發作,那個不確定性以及慢慢開宮口的痛,內檢的痛但我不後悔,我覺得經歷過那黑暗的40小時,我更能明白作為一個母親的感覺。

我當時的孕媽群裡,還有不少頭胎剖腹,二胎順產的。只要隔的時間2-3年以上,瘢痕長得比較好,孕婦和胎兒各方面都不錯,頭胎剖二胎順都不是不可能的。有個頭胎剖,二胎嘗試順產,但痛了30多個小時宮口沒開又剖了的媽媽,說過一句“至少我給了孩子這麼一個機會自己出來,我盡力了”。我想絕大多數媽媽都是這樣。我們雖然順轉剖,但我至少讓孩子在他自己想要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來到了這個世界。

每個媽媽跟孩子都是生死之交。所以你千萬不要說大多數孕婦選擇剖腹產,根本沒有這回事。


我的孕期

我家揪揪2個月


我是Yugis揪揪媽媽,80後,同時擁有理工和教育學背景。曾在5個國家居住過,深度旅遊40國。年輕時一個人跨國長途旅行多次,給爸媽和其他老人定製過國外深度旅行。現在開始實踐帶寶寶旅行。Yugis揪揪媽媽是國家曾經晚婚晚育政策的深度踐行者,高齡生下孩子,家裡一孩一貓,生活愉快。想跟我討論孕產育兒,教育,情感以及旅遊方面的問題,或者想跟我聊聊旅行的都關注我哦。

Yugis揪揪媽媽


作為一個剛剛生完寶寶馬上要出月子的寶媽,我只是想結合我的經歷簡單的說一下。我是順產,寶寶生下來不大不小,6斤2兩,無側切,輕微撕裂。整個過程我算是比較順利的,沒有遭太多的罪(因為開指比較快,連無痛都沒來得及打)。1月18號晚上8點多開始不規律的宮縮,19號上午9:38分我家小公主出生🐣。回到病房後,親戚朋友來看望都說我不像剛生完寶寶的人,精神頭什麼的都好得很,三天出院回家就活蹦亂跳了。順產最大的好處就是恢復快,如果以後要生二胎的話,我依然會堅持順產。畢竟剖腹產在肚子上開了一刀,還是很傷元氣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首先要根據自身和寶寶的情況來定,不要盲目地堅持順產,如果胎位不合適,羊水不好的話,剖腹產還是最好,最安全的選擇。我身邊好多寶媽都是順產,我想說的是能順就不要剖。最後,附我家小公主沐浴照一張,願所有的小仙女要男得男,要女得女。



Crystal130203143


對這個觀點我持懷疑態度,因為至少從我的親身見聞來說,醫院並不一定會讓產婦自己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有些醫院除非巨大嬰、胎位不正或突發情況外,一般都會安排順產。

其次,從醫生角度說對生產方式的選擇都是建立在最大可能地產婦、新生兒安全的基礎上的,而剖腹產和順產也不存在優劣問題,以前有說法是順產的孩子聰明、抵抗力強,但後續研究發現,這個說法是偽科學,無論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孩子的成長髮育都差不多。

最後,我媳婦當初是剖腹產,對我們兩口子來說,如果有二胎應該更傾向於順產,因為從我自己的角度看,我會覺得順產給我媳婦造成的痛苦更小一點(無論是在產程中還是產後恢復都是)。相信很多經歷過生產過程的媽媽,也會同意我的觀點吧。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有更多問題歡迎關注我隨時交流。

我是犀牛奶爸,四歲女娃的爸爸,孕育類APP運營經理,多平臺育兒內容創作者,致力於與大家分享科學育兒觀念和育兒資源。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共同長大。

犀牛奶爸RhinoPapa


第一胎的時候自己沒有研究過順產剖腹產的利弊,因為回老家生,那個婦產科的主任是熟人,就覺得到時候聽她建議就好,誰知道提前一個月破羊水了,流得止不住,我就怕孩子缺氧,說要不就剖吧,她也沒阻止也沒提出其他意見參考,那時候就我和我家婆在家,老公還在城裡聽到消息馬上連夜坐六個小時大巴趕回來。時隔六年的二胎,想順產,醫生不同意,只好又剖了,這二胎真的比一胎疼,一胎的時候腹腔粘連很嚴重,術後幾天還是疼得不行。可以重來的話我會選擇順產。


包包喵喵媽媽


好像也不盡然,醫生一般都是鼓勵順產,實在是出現狀況了才同意剖腹產的,我兩個同事,一胎二胎都是順產,恢復的很快!剖腹產畢竟是開腹,後期恢復起來需要時日,而且對身體也有損傷,所以建議朋友們能順產儘量順產吧,沒有那麼恐怖的,再說,現在也有無痛分娩!


無雨落花


自從有人類以來,順產都是生孩子的最佳選擇,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至於剖腹產,打個比喻,剖腹產永遠是“備胎”。只有順產不了了(如胎位異常、巨嬰、胎兒缺氧等),剖腹產才會登場,剖腹產解決順產不了的難題,作為另一種分娩方式,剖腹產是順產的“備胎”。

現在大部分孕婦都選擇剖腹產,以後會不會幾乎沒人選擇順產了,你有什麼看法?

現在大部分孕婦選擇的是順產而不是剖腹產,而且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順產。你所說的大部分孕婦只是小小的一部分人,受區域限制,或者說只是你看到的局部現象,你周圍的人如此,並不能代表全國或者全球的女性。我所看到的現象和你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順產,而不是剖腹產。而且隨著無痛分娩的提倡和推廣,選擇順產的孕婦只增不減。就全球來看,順產仍然是生孩子的首選方式,發達國家的剖腹產率基本控制在20%以下,我國的剖腹產率居全球首位,達到30%以上,世衛組織要求的剖腹產率警戒線為15%以下。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實踐、媒體、觀察、書籍等方式,發現剖腹產對人體傷害較大,損氣嚴重,失血多,傷口大,打了麻藥後會有副作用,做了剖腹產手術的女人普遍會發現自己的身體自從剖腹產後大不如前,若干年後,還會發現剖腹產的影響和陰影如影隨身,揮之不去。還是那句話,順產遵循了自然規律,對人體的傷害小,恢復快,順產的胎兒免疫力強,因此,順產永遠是首選。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至於剖腹產,打個比喻,剖腹產永遠是“備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