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輩人說,下場雪什麼病毒都能消除,有什麼依據嗎?

baby小魚兒吧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老輩人是指哪些老輩人呢?如果是指老一輩科學家,而且是專業人士,他們不會說這個話;

如果是指一些還認為月亮上有一顆桂花樹的老頭老太太,他們連病毒是什麼都不知道,你說他們說的話會有依據嗎?

這些人老說“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過得橋比你走的路還長”,這隻能說它們有比較豐富的生活常識,比如它們知道,到了冬天,蛇會冬眠,如果出來就會被凍僵;一些害蟲也會冬眠或者被凍死。

所謂“瑞雪兆豐年”的諺語就有凍死害蟲,所以莊稼會長得好的意思在裡面。

但這種普通生活常識用在科學上,就不一定正確了。

病毒是什麼?

病毒是比細菌還小的非細胞生命形態,只含有一種核酸,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病毒連微生物也談不上,是一種特殊的微小生命體,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

病毒的生成機制至今尚沒有明確,是人類尚待探索的一個重大課題。

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

什麼是宿主?宿主又稱寄主,是指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蟲、病毒等提供生存環境的生物。

寄生生物通過寄居在宿主的體內或體表,從而獲得營養。寄生生物往往損害宿主,使其生病甚至死亡。

生物病毒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細胞中才能得以複製繁殖,利用宿主細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來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組件,裝配下一代個體。

複製後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細胞而被釋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病毒宿主致病機制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破壞宿主機體細胞,病毒對細胞、組織和器官親嗜性造成了病毒對特異組織器官的損傷,形成臨床上不同系統疾病;

另一個途徑就是造成免疫病理損傷,病毒抗原以及感染細胞後產生的自身抗原會導致機體的變態反應和炎症反應。

我們這次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通過這兩種方式,使人類致病的。臨床表現就是器官的損傷,自身免疫缺失導致各種併發症,或者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導致對自身機體的傷害。

既然病毒主要是靠寄生宿主而產生活力,那麼離開宿主後,它們會死嗎?

不一定。病毒一旦離開宿主細胞,就沒有生命了,成為一個大化學分子,形成蛋白質結晶,成為一個停止活動的非生命體。

但它沒有“死”,因為它離開宿主本來就不是生命了,無所謂生死。一旦遇到易感宿主細胞,它就會通過吸附、進入、複製、裝配、釋放子代病毒,又顯示出其典型生命特徵。

現在社會上有幾種錯誤認知,其中就有本問題“老輩人說,下場雪什麼病毒都能消除”的謬論,什麼“低溫凍死、蒸桑拿蒸死、氣溫回暖熱死”等等,都是憑空想象的扯淡。

一般來說,病毒對熱較為敏感,對冷是不怕的。

比如冠狀病毒,只要在56℃環境30分鐘,就會被滅活。但這並不等於蒸桑拿、氣溫回暖就會使病毒消失。

人能夠在56℃中呆多久能?即便蒸桑拿環境溫度能夠達到56度,但那只是殺死了外部環境中的病毒,人體內的病毒能夠殺滅嗎?氣溫回暖能夠暖到56℃嗎?

因此無論是蒸桑拿還是天體回暖都是無法殺滅病毒的,只能說,隨著氣溫的升高,病毒抵抗力會相對下降,病毒會受到一定的抑制。

而在冷凍狀態下,越冷病毒留存時間更長,如冠狀病毒,在-60℃狀態下,可以數年存在,一旦遇到合適的宿主,它們又會死灰復燃。

所以,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時期,奉勸大家不要憑著一些生活常識來隨意解讀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方式,更不要以訛傳訛聽信謠言,要聽正規渠道科學的解讀。

怎樣正確對待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

除了高溫消滅病毒之外,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但這些方法都只是能夠消滅體外環境中的病毒,一旦病毒進入了體內,就無法用上述方法進行消毒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感染。

目前,最有效的阻斷傳播的方式就是居家隔離、不聚集聚餐、出門戴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按規定消殺。

拒絕愚昧,相信科學,才能最終戰勝疫情,生活幸福。

歡迎討論,謝謝閱讀。

<strong>


時空通訊


老人家肯定認為下雨天后,雨水沖走了各種很多汙漬,病毒,細菌,空氣清新。

目前還沒有證據出來說容不容易傳染新型冠狀病毒跟天氣是有關係的。不管是下雨天還是晴天,只要出門戴好了口罩,做好防護工作,感染病毒的幾率還是很少的。只是因為下雨,天氣變冷,身體免疫力比較差的人容易感冒生病,這種人在下雨天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了。

而且病毒是附著在人身上的,會傳播散播的,室內肯定還是一樣。


小俊生活圈


個人猜測,沒依據😂以前下場大雪,人基本都沒法出行,病毒沒有傳染空間,病毒自然就消除了,和隔離類似。


金J釣魚


古時候的話可以信,但不要全新,畢竟時代都不一樣了,要相信科學。

大多數病毒(包括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半壽期在60℃環境下以秒計,37℃以分鐘計,20℃以小時計,4℃以天計,—70℃以月計,-196℃以年計。很多實驗室為長時間保存有活力的病毒毒種以作研究用,會把病毒毒種保存於乾冰溫度和某些超低溫冰箱的溫度(-70℃),甚至會使用液氮(-196℃)來更長時間保持其感染性。


淘保博士


所謂瑞雪兆豐年,這是老一輩人的說法。現實當中雪是可以殺除一些病菌或者是細菌的。但是並不能完全杜絕,所以這是民間的一種說法而已。


韶州力哥


下雪和下雨都能淨化環境,淨化空氣的。因此有句話叫做水潔萬物,我是相信的,只要有大量的水沖洗自然環境就能幹淨。潔淨環境後汙染的水或雪滲入地下,再經過大地的礦化變成清潔的水提供給人類。


kqwy


沒有什麼依句,據我分析下雪,是殺死表面細菌殺手,因為下雪恢蓋面廣,凍死帶病毒小蟲,下雪,又能夠把傳病毒動物,糞便進行處理,所以,雪是潔百,冷𨚫渡低,就能夠全面覆蓋殺死細菌高手。


秦坤學


病毒並不能單獨長期穩定存在,需要藉助宿主細胞才能不斷增殖。

因此,我認為下雪之後不是把病毒凍死了,二是把病毒能感染的很多小宿主給凍死了,或者至少他們的感染途徑給封閉了。以至於病毒在外面就流竄的少了。


三秦老毛


正常病毒肯定能殺掉,非正常的不知道,畢竟古人是觀天的。


今天明天67271306


不可能下場雪什麼病毒都能消除。有的病毒喜歡低溫,有的病毒喜歡高溫。但下雪可以淨化空氣,殺死一些一般病毒,對新冠肺炎不能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