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按當前情況,多久可以全面開工?

用戶976485833272


目前各省市根據實際情況正在組織安排,重點項目,規模以上企業大多數地區已經陸續有序復工。


疫情防控在攻堅階段,還沒出現明確拐點,防控工作一刻不能放鬆。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地區會根據疫情變化隨時調整。隨著春耕世界臨近,製造業,農業相關領域有條件會優先陸續復工。服務業,教育,旅遊等相關領域復工會安排靠後。

從官方公佈數據來看,截止目前(2月15日)除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份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從2月3日近900例,下降到2月13日300例以下,實現了“十連降”。其中,山西、內蒙、吉林、西藏、甘肅、青海、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8個地區新增確診病例數已經連續三天少於5例,這是非常好的趨勢。

面對疫情黨中央態度堅定明確,把人民生命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復工需要權威醫學,疾控專家經過評估,疫情完全消除時才能夠全面復工。


老賴依舊年輕


我們公司群裡最近一直在分享如何做麵包,涼皮,兔耳朵之類的教程和成品,儼然辦成了美食群。後來就有人提出了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我們公司幾乎所有同事都達成了個共識,開工後都帶飯,不點外賣。

事情是這樣,有個同事問,這開工了,如何吃飯時個問題啊!大家就都炸了,我們在寫字樓上班,公司沒食堂,疫情之前都是點外賣,或者去樓下商場的美食廣場吃飯,大家也都挺樂呵,因為方便 啊。這現在可怎麼辦?出個門都有陰影了,更別提出去吃飯,點外賣了。於是hr就倡議大家都帶飯吃,乾淨衛生不害怕。

那麼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到底有什麼影響呢?這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對全面復工的影響,我們從行業來談談。

一、餐飲業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肯定會隨著各行各業的復工而復工,甚至提前復工,但是這次疫情對餐飲業的打擊也是巨大的。尤其是過年這次,大到酒店星級餐廳小到街邊小攤,無一例外,都準備趁著過年賺一筆,屯了很多食材,結果要麼送人送人,壞掉的壞掉,餐飲人這個年過的非常窩火。但還是那句話,民以食為天,只要有人開工,就得吃飯,餐飲業就會開工,但是就像我們公司同事擔心的事情,肯定是普遍的,大家都擔心,所以即便是開工,對餐飲業的影響還是很大,至少要小半年才能恢復之前的客流量,甚至需要1年。


二、旅遊業

旅遊業復工,可能出現2個極端,一種是,大家都怕了,短時間內不敢出去,只想和現在一樣貓在家裡吃喝打遊戲,不敢遠行,害怕疫情還有殘留,一不留神就又感染了,所以在未來1年裡,旅遊業慘淡,及時大家都復工了,旅遊業依舊是復工但不復客,沒人兒,你說氣人不?

另一種極端是,當疫情基本控制,或者已經有治癒藥物後,大家都憋瘋了,攢著一股勁要把過年的這個憋屈勁給釋放掉,大家都一窩蜂地出去旅遊,放風。但是這種可能有,不會很大,畢竟現在情況來說,疫情尚未出現拐點,也未有特效藥能百分百治癒。所以旅遊業的春天可能會比其他行業來的更晚一些。

三、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行業可以全面復工,基本上毫無疑問,畢竟大家都從2.3號在線辦公到現在了,即使未來疫情並未出現明顯好轉,大家依舊出不去門,但是不影響他們那幫穿著格子衫的程序員在家辦公,甚至在被窩辦公,別問我怎麼知道的,真的,這疫情基本上不影響他們工作,甚至還加大了他們的工作需求,畢竟全國人民貓在家裡,最喜歡的事就是從抖音刷到頭條,從頭條刷到各類app,這對程序員來說,真的事增加了他們存在感。


四、製造業

製造業需要秘籍的人力勞動,儘管現在機器已經能代替大部分人工,但是機器還是需要人操作,製造業全面復工,這個真不好說,復工是能復工,但是具體會出現什麼後果,這個真不敢預料。就比如說前些天,聲稱2月10號要復工的代工大廠富士康,也未能如願,作為全國有80多萬員工的富士康大廠,復工時間再度延後,也代表了製造業的態度,目前製造業復工大概也都在觀望。

結語:依照目前局勢看,2月17號復工是寫一個節點,至於能不能復工,還要看未來幾天疫情的變化情況。


職場精髓


關於復工時間的問題,我覺得要把湖北省和湖北省外分開來講會比較容易講清楚。

先說湖北省以外的其他省份,目前由於其他省份的疫情控制得比較好,時間進度上會快於湖北省,但是讓大家安心復工我覺得有這樣幾個觀察點:

1、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降。目前,這個趨勢勢頭已經保持六天;但是由於2月8、9、10號的返程高峰潮,是否還會再反覆,至少還需要觀察一週(按鍾南山團隊最新論文感染到發病時間中位數3天測算),大概在2月17-18號;這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部分復工;

2、每日新增出院人數明顯大於新增確診人數,這樣會出現住院醫治人數的明顯下降,大家的心態會明顯趨好。2月9日,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確診444人,新增出院案例276人,差距在逐步縮小,如果這個趨勢能保持下去,預計未來一週,就會出現日新增出院人數大於新增確診的剪刀差。如果剪刀差能保持一週以上,企業的復工會更明顯和普遍;這個時間預測還需要2-3周;

3、回到各地的人口都經歷14天的居家隔離,並且其中未出現重大新的感染人群,這個從2月10日起算,三週的觀察比較理想。

所以,如果沒有重大變故,2月底是湖北省外大多數地區復工相對充分的時點;

而湖北省內的情況要複雜一些:

外地從1月24日開始嚴控起算,到2月底才能有較好的復工。但是湖北省因為到今天秩序還沒有完全正常,今天隔離和救治的效果最多可以跟其他省份1月24日相提並論(實際形勢還要嚴峻一些)。所以湖北省的復工條件最快要比省外晚一個半月,所以四月中旬、五月份,湖北才有可能有較大規模復工。

同時還要看到,每個行業都有產業鏈,如果某個產業中湖北省在產業鏈上有較高的位置,則即便外地有了其他復工條件,受湖北供應不足的影響,完全復工也要在湖北復工之後。

總之,我們希望能更早地看到好消息吧!


力鼎高鳳勇


目前還沒有出現,明確的拐點。所以復工時間只能再看幾天的發展情況才能確定。

對於湖北省以外地區來說。已經連續六天確診人數下降。2月10日是一個返程高峰,如果今天開始到一週後,湖北省以外地區確診人數仍持續下降,那麼開工時間就比較明確了,基本下週2月17日左右就可以開工了。

當然,這個也要以地區而定。比如說某個省份控制的特別好,確診和疑似數據下降明顯,已經到個位數了,那麼也許這個省可能提前開工。

比如北京和上海,近幾天來相應數據出現了下降,但是這兩天返程人口流入非常的多,如果未來一週數據仍在持續下降,這兩個地區可能17日左右就能全面開工。

但如果在接下來的一週左右時間內,有些省份控制不力,造成了確診和疑似患者都在增加,那麼它的開工時間還會再進一步延長。

對於湖北省地區來說這個情況要更嚴峻一些。目前尚未看到一個明顯趨勢向下的情況。按現在的數據可能一個月以內開工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次事件對湖北省經濟的衝擊確實會比較大。

無法及時開工,對中小企業的衝擊比較大。貸款還要還,工資社保也不能停。很多企業的現金流無法支撐上個月以上。所以,還需要國家各部門給中小企業大力的支持,幫他們度過難關。

祝福湖北,天佑中華。


莫水宏觀經濟


中國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中國了,進入新世紀中國與世界無縫對接,中國經濟離不開世界,同理世界經濟也離不開中國製造。

這次由於NCP疫情爆發,中國終於不得不停下了高速前進的步伐,正好等待世界上其它國家能跟上中國快速的腳步。但是,中國全面停止一個月世界經濟能接受,停止兩個月世界經濟要亂了方寸,停止三個月世界經濟會瘋狂。所以,NCP不僅使中國經濟遭受沉重打擊,也使世界經濟承受無比壓力,我認為到了三月底疫情沒有控制好,那些老外會和國人一樣急。

從現狀來看,疫情第一波高峰在月底可以降落,除湖北外的其它地方會加速恢復生產,而在三月中旬開工率會恢復九成。

現在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二月底,這波復工人潮如果沒有出現疫情反彈,那說明在全國範圍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再給湖北一個月時間的話,NCP將被徹底征服。這樣,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全面恢復,下半年開始發力。不過全年GDP很難達到期待的5%升幅,保守一點預判是與2019年持平。

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趨勢不會改變,中國會有批量中小企業倒閉,特別是製造型實體經濟。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剩者為王,現金為王,一定要控制好資金鍊。大家勒緊褲腰帶,削減開支,過幾年苦日子,全國人民一起共渡難關吧!


廣角微距


先說當前最新疫情情況。

今天是2月13日,鍾南山院士2月11日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他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他表示,做出上述預測是基於現有的數學模型,近期疫情情況,以及政府所採取的措施。不過他承認,目前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還有很多未知。他說道:“我們還不清楚病毒為何有如此強大的傳染性,這是最大的問題。”其他的不確定性還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能否通過糞便傳播,是否有“超級傳播者”等等。 2月11日上午,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負責人賀青華表示,目前除湖北以外的地區疫情總體呈下降趨勢。2月10日0——24時,全國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381例,連續7日呈下降態勢。即便包括湖北武漢在內,全國疫情也總體下降趨勢。

從以上權威專家和權威部門給出的信息都是積極的信號,但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如果按鍾南山院士說的4月前可能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3月底疫情就沒有問題了。

題主所說的全面開工,是指的是製造業還是全行業?包括餐飲業、娛樂業、旅遊業等行業?如果僅指製造業的話,我想全面開工的話,會可能提前到來。

從國家層面上,高度重視復工復產工作,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要抓好復工復產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科學有序地統籌安排復工復產工作。

從2月10日,就有不少企業復工復產了。從昨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看到報道,中央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80%。

因為製造業的地位太重要了,製造業如果不能儘快開工,帶來的社會問題就很嚴重。試想,如果與抗疫相關的企業不能開工,在前線抗疫情的戰士怎麼打仗?拿什麼戰勝病毒、救治感染者?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

因而,國家非常重視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幫助企業、員工樹立復工的信心,幫助企業解決復工中存在的困難。當然,前提還是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從目前國家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來看,絲毫都沒有放鬆,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控的措施更加嚴格。這為疫情的有效防控,取得更好的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分析,只要我們樹立信心,科學應對,統籌好抗疫與生產發展的大局;樂觀預測,企業全面開工的時間不會遲於3月底,而娛樂業要恢復的話,估計得等到疫情結束後。

【歡迎關注我@職言心語,20年職場工作心得,樂於與您分享。】

職言心語


全國範圍內開工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與民生和抗疫相關的產業第一批開工,大年初七後就已經陸續展開,目的在於保障民生和抗疫物資的供應,以確保百姓生活不受影響,疫情防控能儘快取勝。

第二階段,大型生產類企業和非人員密集型的中小微企業在可控範圍內陸續開工,開工時間應該在2月10號到2月20號之間,這些企業的開工節奏由企業自行控制,肯定是從小範圍開工到大範圍開工,這些企業的開工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否則將會對我國的基礎建設和整體經濟收入指數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處於第二批開工。

第三階段,人員密集型的服務業開工,疫情目前處於可控階段,勝利就在眼前,為了鞏固所取得的成果,儘快控制住疫情,避免病毒再次大範圍爆發,對於人員密集型的服務業企業的開工必須要放到最後一步,否則會有因為人群過早集中在這些場所,出現再度群體傳播的風險。

這是我的觀點,我相信這也是科學可行的開工方式,那麼各行各業的經營者們可以根據我上述所說做一個參考,合理安排自己的開工和預備開工適宜,最後,祝願疫情早日結束,中華大地恢復安寧。


策劃人青銅馬


感覺全國除湖北地區外,想要全面復工恢復到疫情爆發前市場8成的景象至少還需要2-3個月的時間,可以說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2020年的上半年很可能廢了。


這場疫情目前還在極度不確定性之中

雖然國家衛建委公佈的數字顯示,截止日前連續幾日,新增確診病例在不斷減少,但由於目前很多企業開始陸續返工,很多城市人流密集返回,接下來一段時間幾乎不可避免的還要迎來一段風險很大的時間。據悉,全國至少還有1億多人等待著反城,對於新冠病毒這種能夠空氣傳播的病毒來說,這是何其危險的情況不言而喻。

而一旦全國其他城市出現集中爆發,對於目前全國的醫療資源而言,可以說是捉襟見肘的,全國最好的醫療團隊和傳染病專家基本上齊聚武漢,其它城市其實反而是比較缺乏醫療資源的情況,雖然相信國家已經做出應對集中爆發的預案,但後果是什麼樣的依然沒人知道。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所以大部分消費場所,旅遊,娛樂,甚至是商業和辦公都無法完全恢復到正常,國際往來就更不用說了,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但目前國家肯定是不惜一切代價的要控制疫情,畢竟一旦失控,後果就不僅僅是經濟損失那麼簡單了。


對於除湖北地區以外的城市而言,14天內新增確診病例為零,這場戰役基本才能宣告勝利

對於除重災區湖北以外的地區,有效的疫情控制,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最起碼是14天內新增確診病例為零,說明病毒已經在該地區被嚴格控制,並且不再會出現大範圍擴散的風險。已經確診的病人相繼痊癒出院,疫情才能宣告到了收尾工作階段。

在14天內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的基礎上,再延期一個14天,如依舊沒有特殊情況發生,應該才會允許大部分可能出現人流聚集的場所開業,但往往人們依然會持謹慎態度,繼續觀察一段時間,才會真正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也就是說,從一個城市沒有新增確診病例出現開始,大概要過1.5個月-2個月時間,才能差不多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狀態。那麼假設某些城市3月1日開始不再新增確診病例,這個時間也會到5月1日左右,但就目前看,大部分城市由於人流返程和復工的問題,很難做到3月1日不再爆發新的病例。

湖北地區,尤其是武漢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可以說相較於其它地區而言,他們應該收到的影響遠大於其它地區,即便疫情基本被控制,以現在確診病人的數量,想要完全治癒他們並且完成對疫情的善後工作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恢復期可能會是半年甚至一年時間。


現在看來,這場疫情帶來的影響,無疑對目前本就緊張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現在真的是到了攜手共渡難關的時刻了

其實從18年開始的經濟下行趨勢到來,到19年很多企業開始面臨明顯的困難,即便沒有這場瘟疫的肆虐,大家的日子也已經很不好過了。現在年初爆發的這場疫情,無疑是雪上加霜,很多行業被迫停業,或者說在這種特殊時期下無法正常運營,不得不選擇關閉或大面積裁員,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各種消費幾乎被完全抑制。

失業潮、斷供潮、倒閉潮很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相繼到來,並且由於這幾個趨勢的相互作用,短時間內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產生加劇效應,這才是這場瘟疫帶來最可怕的部分。可以說影響的是全國人民的錢包和生活,這個涉及面之大,影響的程度之高很可能目前都無法估量。

要知道,中國現在大多數人的就業其實依靠的還是那些中小企業在支撐,而面臨目前這樣的局面,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難關都是未知數,而大企業呢?平時看似財大氣粗,但諸如餐飲、旅遊、娛樂等行業,目前的業務幾乎為零,這不是斷崖式的下滑,這是砍頭式的局面,要知道雖然他們規模大相對有錢,但員工多、體量重,船大難掉頭,同樣非常困難。

可以說03年的非典,雖然同樣影響劇烈,但彼時的中國和今天的中國其實差距非常之大,無論在國際影響還是本身的經濟體量而言,03年的中國都不可能與今天的中國同日而語。所以今年的這場瘟疫,無論從醫學方面相比非典如何,對中國乃至國際的影響都要遠遠超過了03年時的情況。

正是面臨著這麼巨大的困難和艱難的局面,考驗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時間又到了,這是應該是繼03年非典以來中國最緊張的時刻,真正到了需要我們萬眾一心的時刻。


未泯雙瞳


“全面開工”在我們理解當中,應該視同為所有行業、企事業單位復工正常生產。

不過從疫情覆蓋區域和嚴重程度上來說,“全面開工”的說法還是過於籠統,至少你要區分成兩塊,一塊是湖北省(還可以細分出武漢市),一塊是湖北省外其他省市。

可以肯定的是,湖北省全面開工要晚於湖北省外其他省市的全面開工時間,畢竟湖北省尤其武漢市疫情最嚴重,情況更復雜,是關鍵中的關鍵。徹底打贏這場戰疫,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按照全國新增確診/疑似數字這條關鍵指標,在呈下降趨勢(見下圖)。只要沒有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全面開工,但具體是哪一天,誰也沒法保證,因為最擔心的有突發情況。只要沒有突發,逐漸衰減至0是可以期待的。

但新增確診和新增疑似只要還有一例,就不能掉以輕心,就不能宣稱可以全面復工。但這個時間需要多久?真的不好說,短則兩個星期(14天),長則30天,都是有可能的。保守估計,在3月下旬全面開工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至於湖北省和武漢市,則需要更長一段時間,目前正處於治療和防疫的攻堅階段,必須堅持住,否則就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好在國家很重視,全國各地對口支援武漢,相信也不需要太長時間,也許要到4月份吧。

不過對於非湖北的一些疫情較輕的地區,或者特殊行業、重大項目來說,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復工了,前提條件是做好防疫防護,只要提前申報,滿足條件得到准許就可以了。也可以說,離全面開工還早,但是局部地區和一些行業是可以開工的,必須一面抓防疫,一面抓生產,兩手都要硬。

對於個體來說,我們先不用管何時全面開工,先管好自己,做好手頭上的事情,能在家辦公就在家辦公,易靜不易動,一切行動聽從上面的號召,不亂走動,不發表不合事實的言論,不給社會製造麻煩就好。

對於企業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你要看你是什麼行業,有多少員工人數,要客觀評估當地的疫情形勢,準備充分後可以按批次、按計劃復工,在防範疫情風險的同時,逐漸恢復產能和日常工作。

祝大家好運!

我是作者@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有料有趣有態度! 以上內容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抄襲。

喻派職言


預期全面開工最早應該得到3月份,一方面是3月份潛伏期已經過去2-3輪,到時候新增患者會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是目前治療藥物正在快速臨床的過程主管,3月份預期會有結果,只要藥物有效,疫情很快將得到緩解。

 

對於一些企業延遲開工 ,其實需要辯證的來看,資本家覺得自己的企業自己說了算。當然延遲開工給一些企業帶來很大資金壓力,退一步講,如果自己工廠疫情爆發,同樣也會停工的,所以目前如果能夠在家辦公的,儘量不要冒險,疫情傳染性還是較強的,等安全期來到,期間可以儘量通過一些措施減少損失。

現在按一些人士的估計應該需要兩個14天的觀察週期,目前第一週期已經過去,進入第二個14天週期,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疫情仍然很嚴峻,每天上升的人數還在增加,更多的是潛伏用戶的爆發期,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治癒人數也是不斷的呈上升趨勢,死率相比維持平衡或者略有下降趨勢,這得益於我們的醫務工作的一戰奮鬥與病毒作鬥爭的結果,感謝這些一線的英雄們,是你們讓我們更有了安全感。

同時,各個科研醫療機構、專家也在加緊疫苗的研究,這場災難不僅是中國的事情,同時也是全球的所有人類的事情,因此多個國家都在通力協作,共同研究,爭取早些研製出最有效的特效藥來以及疫苗來,讓我們人類不要再受到這種病毒的危險。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兩個14天的隔離期也就差不多了,不應該再延長了,因為我們相信這場疫情很快我們就會取得勝利,要相信科學,要相信祖國的科技水平和醫療技術以及專家醫療團隊的不分晝夜的研製藥物和疫苗,面對十四億人的健康,我們不得不盡全力與病毒作頑強作鬥爭。

中華民族歷史有很多艱難時期,哪 一些難倒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汶川大地震沒有震垮我們,2003非典沒有擊垮我們,我們頑強地與病魔與大自然災難作鬥爭,最後勝利的依然是我們,這次也是一樣的。

 

之所以專家和政府都說疫情可防可控,還不是有了這一群可親可敬的衝鋒在一線的人員。這些路口測量體溫的,交警,志願者,這些衝鋒在武漢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這些為了戰鬥寧可放棄自己的婚禮,這些放棄跟自己小孩過生日,陪自己老人過年的最美麗的人。這些除夕夜就踏上飛機 毅然頭都不回一下的人,總是在溼潤我們的眼眶。

這些捐款的企業,這些遠在海外的遊子想盡一切辦法把口罩把醫療物資郵寄過來。要不人肉背過來。為什麼年紀大了眼睛總是進沙子,因為這個土地有太多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