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伊朗雷扎伊警告美以,伊朗將尋找機會,把以色列炸為白地呢?

幸福地帶2



伊朗最近“很糾結”!源於一副好牌被一次“誤擊”打得“稀巴爛”。

1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的領地上“定點清除”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引起了整個國際社會的震動。國際輿論對伊朗有利。伊朗國內也可謂是眾志成城。1月8日凌晨,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的美軍基地發動了導彈襲擊,雖然沒有造成美軍的直接傷亡,卻也導致了123名美軍士兵陸續出現了“腦震盪”反應。既報復了美國,又沒有引發美國的“再報復”。因其對內對外都有了交代,所以,可圈可點。然而,僅僅幾個小時後,卻“翻盤”了。

同樣是1月8日,在伊朗對美軍基地發動導彈襲擊僅幾個小時後,一架烏克蘭客機在霍梅尼機場起飛。但是,在幾分鐘後,這架客機墜毀。機上176人(包括機組人員)全部喪生。其中大部分為伊朗或伊朗裔人。三天後,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伊朗政府不得不出面承認是伊朗革命衛隊“誤擊”。瞬間,伊朗被拋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對外遭到了“道義”的詬病,對內引發了伊朗民眾的抗議。至此,伊朗陷入了“鬱悶”期。


由於伊朗對美軍基地的襲擊並未直接造成美軍的重大人員傷亡,加之出現了“誤擊”客機事件。美國並順水推舟的沒有對伊朗再次進行軍事上的“反報復”,反而以另一種姿態讓伊朗處於“道義”的風口浪尖。美國在坐看伊朗的疲於應付。而伊朗卻仍然按照原來的策略運行,繼續以美國刺殺蘇萊曼尼為“理由”,宣佈將不遵守部分伊核協議內容。並威脅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導致了英,法,德等歐盟國家對伊核協議態度上的“反轉”。加重了伊朗所處國際環境的惡化。而國內的抗議活動和指責之聲同樣令伊朗政府“心煩不已”。

國際環境的惡化,國內民眾的不滿,既令伊朗政府憂慮,又使它們不得不想方設法“解困”。於是,伊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群眾遊行活動。意在重新凝聚民心。對外,自然也需要保持強硬和展示決心。所以,才有了伊朗高官對美國和以色列的警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網2月13日援引《伊朗通訊社》的報道,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莫森·雷扎伊向美國和以色列發出了嚴厲的“警告”,併發誓:“將尋找機會將以色列炸為平地!”顯然,伊朗這是要展示強硬和表達決心。以便於使伊朗早日走處“誤擊事件”的陰影。然而,通過伊朗屢屢發出的此類狠話,似乎也可以窺視出伊朗政府的焦慮,緊張和不自信。

其實,從伊朗革命衛隊“誤擊”烏克蘭客機事件的本身,不難看出,其“誤擊”的真正原因不在於“誤”字,而是伊朗人擔心美國“反報復”的情緒反應,以及對自己的防禦能力“不自信”的綜合體現。由此可見,在兩國博弈中,過多的大話,空話和狠話並非信心的表達方式,實力和處驚不亂才是根本。反觀以色列,平時話不多,但對伊朗在敘利亞的基地照樣是毫不猶豫的轟炸。


從伊朗和以色列成為一對“冤家”的歷史恩怨來說,其實,它們兩國之間並無根本的利益衝突。四十年前的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和以色列還是一對盟友。兩國之所以發展成為“死敵”,皆因伊朗對哈馬斯,真主黨等經常襲擊以色列的武裝組織的支持。伊朗對這些武裝組織的支持,顯然是為了在什葉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中擴大影響,實現自己的中東“老大”夢想。其實,伊朗並不屬於阿拉伯國家,它之所以摻和到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世仇”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擴大勢力,而非僅僅是正義。客觀的說,伊朗忽視了“阿以矛盾”的變化趨勢。

五次中東戰爭均在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進行。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和數千次巴以衝突中不僅“未倒”,而且優勢還越來越大,這個“事實”使一些阿拉伯國家選擇了“平和”之路。比如,埃及和約旦通過《戴維營協議》選擇了退出與以色列的“不死不休”的“惡性循環”。現實也使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世界中有影響的國家正在與以色列“和解”。可是,伊朗卻依然反其道而行之,是否明智,自有歷史來評說。不過,巴勒斯坦沒能抓住1993年的《奧斯陸協議》實在是令人惋惜。


“奧斯陸協議”的實質是“土地換和平”,也就是說,以色列得到是和平的環境,而巴勒斯坦得到的是土地和建國。不得不說,這個世界是處於變化和發展之中的。經過近30年的紛爭,現在的巴以局勢卻變成了“投資換建國”(世紀協議)。巴勒斯坦30年的抗爭和不妥協,到底得到了什麼?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而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死磕”,到底又會給伊朗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和結局,同樣值得深思。

伊朗一直對以色列保持著強硬的態度,而且從無妥協之意。比如,內賈德曾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而去年,伊朗安全委員會的一名高官曾表示:“蕩平以色列只需90分鐘。”現在,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雷扎億又誓言:“將尋找機會炸平以色列”。其實,這樣的“豪邁之言”不宜過多。多了反而“適得其反”。因為,人類社會是文明進步的,將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徹底“毀滅”的現象將不復存在。


卞競婉


伊朗40年前推翻巴列維王朝之後,就一直把以色列作為它們可能的襲擊目標。

所以2月13日伊朗革命衛隊一把手威脅把以色列炸為平地的話,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以色列當然也不是吃素的。木叔看到的最新消息是——

同樣2月13日,以軍參謀總賬科查維表示,軍隊要設立一個“伊朗司令部”,主要目的就是平時蒐集有關伊朗的各種情報信息,並且策劃和組織針對伊朗的打擊。

看到了吧,這兩個國家的軍事首腦在同一天幾乎做了針鋒相對地表態。

這說明無論伊朗還是以色列都已經把對方的威脅視為最嚴重的事件來應對。如果任何一方擦槍走火,可能局勢都有更危險的可能。

不過這件事從客觀上講,伊朗應該承擔很大責任。

原因就在於以色列和伊朗並沒有任何矛盾。伊朗雖然和美國關係不好,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和以色列關係不好。這沒有必然聯繫。

比如俄羅斯和美國之間關係也不好,美國對俄羅斯有限制有封鎖,但是不妨礙俄羅斯和以色列發展關係。

內塔尼亞胡和普京一年內見了4次,這個頻率比他和美國人見的還多。普京兩週前還專門訪問了耶路撒冷,出席二戰紀念活動。

因此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後開始把美國和以色列等同視之,把和自己過去關係不錯的以色列視為敵人,其實是一個戰略失誤。

當然伊朗有自己的態度,那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用對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問題上的這種大義凜然,來顯示自己的中東宗教正統地位。

如果這麼理解,就能明白為啥伊朗總是對以色列惡狠狠了吧!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強硬,才能更吸引那些中東民族主義情緒支持自己。

但要說真動武,伊朗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可能伊朗人自己都不信。


木春山談天下


巴列維王朝被霍梅尼推翻,建立了現在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從此之後,伊朗不再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伊朗不再是美國的盟友,伊朗不再是以色列的盟友,從曾經親密無間的朋友變成了敵人,開始針鋒相對,你看我不爽,我看你不爽,都把對方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從1979年開始,威脅以色列一直是伊朗的腔調!2019年,美伊關係惡化,由於伊朗擊落了美國入侵伊朗的無人機,美國和伊朗差一點就爆發戰爭。在美伊對峙期間,伊朗有公開威脅美國,一旦美國對伊朗開戰,伊朗就把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夷為平地。不僅如此,伊朗的這個警告間接地告訴美國,美國打伊朗,伊朗就打以色列!擔心美伊戰爭變成把以色列、沙特等國都捲入的中東戰爭,美國和伊朗2019年沒有打起來!

2019年沒打成,美國有些不爽,2020年年初,美國就開始針對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炸死了伊朗聖城旅的少將指揮官蘇萊曼尼,讓兩國關係再次惡化,伊朗為了給蘇萊曼尼報仇,最後空襲伊拉克的美軍基地,讓美國為炸死蘇萊曼尼付出了血的代價,才將此事平息下來。美國和伊朗雖然沒有打起來,但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卻沒有停止過!

美國現在對伊朗有幾個要求,一,美國想讓伊朗永久無核化。二,讓伊朗放棄“去美元化”。三,讓伊朗放棄在中東的地區的擴張,不再支持反美的武裝,不再支持反以色列的武裝。四,讓伊朗不要反美,讓伊朗放下武器,接受美國的改造,成為美國的“附庸”,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伊朗不答應,伊朗不願意做美國的“附庸”,只有起來反抗壓迫伊朗的美國!

在美國壓迫伊朗期間,作為美國的盟友,以色列一直針對伊朗。以色列針對伊朗,是因為這些年伊朗在軍事上的發展很快,威脅到了以色列的安全,以色列太小,沒有安全感,擔心被伊朗滅國,就一直慫恿美國打伊朗,想借美國的手除掉伊朗的反美、反以色列政權。

以色列怕伊朗,就和美國同穿一條褲子,狼狽為奸。2月13日,以色列軍方的參謀總長科查維公開表示,以色列軍方將會成立一個專門針對的伊朗的“伊朗司令部”,成立“伊朗司令部”,就是要收集有關伊朗的軍事情報,並根據掌握的情報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早就說過,伊朗不是打不還手的國家,以色列如此針對、挑釁伊朗,伊朗不可能坐視不管!

就在2月13日當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總司令雷扎伊公開表示,伊朗會尋找一個恰當的機會將以色列炸為平地。毫無疑問,雷扎伊沒有開玩笑,因為這句話伊朗前總統內賈德也說過。伊朗如此自信,敢說自己要將以色列炸平,是因為伊朗的導彈可以覆蓋整個中東,對於只有幾百萬人的以色列來說,伊朗有實力將其炸平!

不過,以色列也是有核武的國家,伊朗一旦朝以色列發射大量的導彈,想用導彈將以色列炸平,以色列有可能用核武進行反擊,最後,以色列和伊朗一定會兩敗俱傷!交手這麼多次,伊朗應該明白,美國和以色列如此欺負人,就是因為伊朗沒有核武,伊朗如果有核武,美國和以色列自然會尊重伊朗!


老鱷魚觀天下


要搞清楚當今的情勢,是美國和以色列在逼迫伊朗,不是伊朗向美國和以色列宣戰,若把伊朗逼的無路可退,伊朗來個魚死網破,拼命一擊的可能一點也沒有嗎?


會氣


伊朗不要把話說過頭了,量力而行吧,真正打起來,只會加速政權更替。


珠江德


自烏克蘭客機被伊朗“意外”擊落以後,伊朗在國際社會中的輿論大變——逐漸由同情、理解甚至支持伊朗與美國硬剛轉變成譴責和唾棄!英法德三國也紛紛對伊朗失去了耐心!

因此,本來一手好牌在手的伊朗,尤其是在蘇萊曼尼被定點清除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但就是因為伊朗革命衛隊的一次“人為”事故,畫風大變——

不過美伊兩國領導人倒是知道應該保持冷靜——美國見好就收;伊朗也只好忍氣吞聲,口水戰以後,再也不見任何報復行動。

伊朗政治的“雙軌制”——伊朗的議會、政府指揮不了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在“體制外”的一整套操作佔用了伊朗國庫中的大量資源;

簡單說,伊朗革命衛隊其實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為了擴大其政治軍事影響力,插手敘利亞內政,不斷襲擾以色列;不過在遭到以色列報復後,哪一次不是忍氣吞聲!

以色列是誰?連普金總統都不敢得罪的國家——每一次以色列出動戰機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目標之前,都要“通報”俄羅斯,俄羅斯當然也非常“默契”。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在位期間就曾經叫嚷過要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可時至今日以色列仍然在美國人的支持下活得有滋有味,倒是伊朗自己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下舉步維艱。

伊朗如果直接打擊以色列作為報復的話,伊朗這個國家以及革命衛隊恐怕會遭遇到滅頂之災。


閒看秋風999


伊朗在政治上,屬於是道德綁架,在軍事上,屬於是嘴強王者。伊朗放狠話要將以色列炸為白地,這就是最典型的嘴強王者了,這話已經說過無數次了,但是從來沒見伊朗動過手,從來都是暗地裡陰以色列,而以色列做出的都是正面的軍事上的回擊。


伊朗和以色列屬於是歷史上沒恩怨,直接利益衝突也不大的那種,隔著一堆國家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敵對,伊朗和阿拉伯國家敵對,原本應該是盟友,但是卻成了敵人。他倆發生衝突,而且還你死我活的,劇情就屬於比較狗血。伊朗曾經和以色列是密友,即便伊朗變天以後,以色列還是支持伊朗打兩伊戰爭的。

而你發現更離譜的一件事就是,阿拉伯國家敵對以色列,伊朗敵對以色列,那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可是事實上是,阿拉伯大國,比如沙特埃及這些老牌阿拉伯大國,都看伊朗不順眼。為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伊朗和以色列翻臉,其實還是伊朗變心,他的利益方向變了。以前,巴列維時期,他和以色列夾擊阿拉伯國家,現在他要在穆斯林國家裡面獲取更大利益。

他針對以色列,其實抓住的是以色列侵佔巴勒斯坦土地。而巴勒斯坦原本是阿拉伯國家,但是阿拉伯國家現在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早就降低了。以前,阿拉伯人支持巴勒斯坦,打著的旗號是“替阿拉伯兄弟出頭,消滅以色列”。而伊朗支持巴勒斯坦,他的旗號是“欺負我阿拉伯兄弟,我和你拼了”。

這就屬於是偷換了概念,擠在阿拉伯人裡,冒充自己人。這種說是偷換概念也行,說是道德綁架也行。當年阿拉伯國家一起圍攻以色列,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弘揚正義,他們是為了爭奪阿拉伯老大的位置。而伊朗的目的,同樣是這樣,只不過,他的目標更宏偉,是中東老大。不會有人覺得他伊朗是道德君子吧?

伊朗在中東的地位比較尷尬,以前非常孤獨,阿拉伯國家抱團,波斯人排除在外。伊朗目前的盟友,都是近些年才有的,但是這些盟友裡面,只有一個敘利亞是正常國家,但是實力太低。其他的,什麼胡塞武裝、真主黨、什葉派民兵、巴解等,都屬於游擊隊級別的。

他針對以色列,如果能夠消滅以色列,他肯定能拉攏過來幾個被遺忘的阿拉伯國家,他就有盟友了,勢力也就更大了。而如果他又研製出核武器了,他就一躍成為中東老大了。故此,製造共同的敵人,肯定能拉過來幾個盟友。

但是伊朗能夠針對以色列的能力很有限,要麼是在敘利亞那邊向以色列滲透搞破壞,這是不入流的陰招,以色列隔三差五收拾他一頓。要麼是導彈,他的導彈可以夠得到以色列,讓以色列受到重創。

但是很遺憾,伊朗的膽子比較小,並不敢真的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的正面的軍事打擊。以色列手裡也有貨,而且是搭載核彈頭的導彈。一旦伊朗發動攻擊,以色列的導彈也會立馬打出來,到時候德黑蘭挨幾顆核彈,也不是鬧著玩的。伊朗的內心,也是比較虛的。
所謂的將以色列炸成白地,半小時抹平以色列,這些都是伊朗嘴上說說,讓他真去動以色列,伊朗的膽量還是要提升一下。或者是伊朗瘋了,做好了挨核彈的準備,他才有勇氣去轟炸以色列。


軍武文齋


自伊朗伊斯蘭革命(也被稱為1979年革命)後,伊朗與以色列就成了真正的生死對頭,兩國隔空互懟早就成為了一種常態。伊朗沒能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誓言“消滅伊朗”也只是一句空話而已,真沒必要太在意。2月13日在紀念蘇萊蔓尼時,莫森·雷扎伊說“將尋找機會把以色列炸為平地”,前提是“一旦爆發戰爭”。

雷扎伊是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前司令,目前擔任伊朗國家利益委員會的秘書、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實際上,雷扎伊這番話的目的與薩拉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一樣,都是在警告美國和以色列:“謹慎行事”。只不過,薩拉米的話相對要靠譜些:一旦他們(美國和以色列)行差踏錯,便會遭到來自伊朗的打擊。


現在已由109上升到了123人

同樣是在2月13日,以色列參謀總長科查維稱,以軍計劃成立一個“伊朗司令部”,蒐集伊朗的情報信息,為打擊伊朗做準備。顯然,對於打這種“口水仗”,以色列是毫不示弱,與伊朗是針尖對麥芒。不過,在蘇萊曼尼被殺後的1月5日(也可能是1月6日,記不太清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卻將以色列摘了出來,他表示:“以色列未參與刺殺行動,蘇萊曼尼之死與以色列無關”。


可以肯定地說,以色列不想成為伊朗的報復目標,也不想為美國的冒失買單。美軍無視伊朗此前“別惹我”的警告,在1月3日的“斬首行動”中擊斃了伊朗“聖城旅”的指揮官蘇萊曼尼,伊朗誓言為蘇萊曼尼復仇,於1月8日發射導彈襲擊了美軍駐伊拉克的基地,致使123名美國大兵“腦震盪”。擔心總統會下令報復伊朗的導彈襲擊,美國國會參議院2月13日通過了一項旨在限制總統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議案,意思很明顯。

美國打壓伊朗,是因為伊朗的快速發展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以及伊朗的去美元化。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再加上它的國防戰略,針對伊朗也就不奇怪了。伊朗之所以動不動就威脅以色列,一是因為美以的特殊盟友關係及猶太人對美國政策的影響,二是因為以色列是美國整個中東戰略的關鍵並涉及美國的核心利益,三是伊朗只能對中東地區的美國目標及盟友構成威脅……


儒道之主


會叫的狗不咬人,辱罵和恐嚇也不是戰鬥,內賈德在十幾年前就說過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前年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時蘇萊曼尼也說過。可現在說這些大話的人,一個被軟禁在家,另一個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說這些牛皮哄哄的大話有用嗎?


雷扎伊的大話反映了伊朗內部強硬派的態度,現在伊朗國內溫和派和強硬派之間的平衡關係很脆弱。雷扎伊此人曾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的位置上幹過16年,蘇萊曼尼就是他的下屬。後來擔任伊朗的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秘書,這個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有兩個方面:一是為最高領袖制訂國家政策提供建議並協助監督政策的執行。二是當議會和憲法監護委員會就議案發生分歧時進行仲裁。也就是說是為最高領袖服務的實權機構。有過軍方和政界兩方面背景的雷扎伊曾參加了2009年伊朗總統大選,得票數排在第三,是伊朗保守派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他在伊朗剛剛舉行的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群眾遊行活動作出了上述表態,反映了伊朗內部強硬派的態度。以魯哈尼為代表的的溫和派和以雷扎伊為代表的的強硬派在內外政策上存在嚴重分歧,而這種脆弱的平衡全部維繫於80多歲、體弱多病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身上。


對於雷扎伊牛皮哄哄的大話,不要說以色列就連伊朗的民眾也未必放在心上。類似的話雷扎伊說過很多:比如在2012年他就叫囂要打擊以色列,讓以色列準備一萬人的傷亡;今年1月3日和7日又兩次表態要報復美國讓其付出沉重代價,可結果又如何呢?蘇萊曼尼被美國人幹掉後,伊朗不要說幹掉一個美國將軍,就連一個美國軍官都沒有幹掉。有本事就真幹,別整天瞎BB。伊拉克和利比亞戰爭前,薩達姆和卡扎菲比他嚷嚷地還兇吧,可結果如何呢?對於伊朗民眾來說,他們已經厭倦了這些強硬派政客的說教和伊朗革命衛隊的貪得無厭,用選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相比於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這種不切實際的大話,伊朗民眾更關心的是自己的麵包問題。


雲霄飛翼


伊朗警告美以不是一天兩天了,而現實是:以色列愈來愈強大,伊朗越來越“神”氣就是不接地氣。不客氣點說,都有點神神叨叨了。


這個雷扎伊是誰呢?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總司令,一個資深的伊朗將軍。

近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以色列戰機對伊朗目標的狂轟濫炸

新聞裡我們最新知道的是,2月13日午夜時分,以色列戰機再次從戈蘭高地向大馬士革發射導彈,據稱空襲目標是針對該市的伊朗民兵彈藥庫。此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三剛剛對陸軍廣播電臺說,以色列絕不允許伊朗在(以色列)北部邊境站穩腳跟,並指出以色列已進行了“無數”襲擊以防止這種情況,並將繼續下去。


以色列早就承認,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了數百次的打擊,這些打擊以空襲為主,宣稱空襲的目標是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而伊朗則辯稱,伊朗在敘利亞的只是一些軍事顧問,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 照例以色列的飛機出動伊朗不是彈藥庫被炸,就是革命衛隊將士非死即傷;而敘利亞照例是聲稱防空導彈攔截成功,伊朗方面又是宣稱要血債血償。

更神奇的是,以色列戰機曾經多次深入伊朗腹地,把伊朗的機密佈置狀況看了遍。以色列特工居然能在伊朗多重戒備森嚴的核基地盜走半噸重的核武資料,給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國大會上讓伊朗出醜丟臉的揭露機會,由此可見伊朗的防空實力實在不敢恭維,打擊別人能有多大效果呢。

過去令我們多次想起的是,伊朗軍政高層警告美以的氣吞山河

再遠的不說,單就從伊朗的前明星總統內賈德開始,就屢屢狂言無忌撕逼美國以色列,頗有江湖笑傲的“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的打擂豪情。彼時的內賈德曾經在聯合國大會上大手一揮“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可惜以色列還在,自己倒先進入牢房去了。

不久前被美國襲殺的蘇萊曼尼將軍,在世前曾多次發誓要打擊美以,美國基地倒是炸了死傷了幾個人,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也是在他的指揮下搞得美國人很狼狽,但特朗普的下狠手襲殺,反倒叫他出師未捷身先死,最終在伊朗經歷了從“英雄”到“罪犯”(誤擊烏克蘭客機真相暴露)的戲劇性輪迴。



接替蘇萊曼尼的伊朗將軍又來警告美以,包括現在的雷扎伊將軍發聲“要把以色列炸為白地”,真是“警告”代有將軍出,各領風騷不幾天。

猶記得有伊朗將軍前年指稱連年乾旱是“以色列運用高科技偷走了伊朗雲彩”,卻不料當即遭到了伊朗氣象專家的駁斥,在國際社會鬧了笑話。 可伊朗將軍們依然樂此不疲,在笑話的基礎上繼續製造“神話”。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伊朗還會有死不驚人不罷休的雷人雷語


伊朗為什麼總要這樣高調宣示自己的雄心壯志呢?一是提振士氣,政治需要;二是革命衛隊壟斷金融、經濟、貿易,強硬宣示有利於維護地位,利益需要;三是站隊體現忠誠,領袖需要。

伊朗也不是光說不練假把式,當然對美以進行了一些打擊。最有名的就是前不久美國用無人機襲殺了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後的伊朗報復,這次襲擊造成了美軍伊拉克基地的損毀,也使大量的美軍人員腦震盪增多,足夠伊朗自誇一陣子了。

而美國為什麼不回擊伊朗的報復呢?因為美國發現擊殺蘇萊曼尼後,反倒激起了伊朗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迅速化解了民眾對政府發展經濟不力導致民生維艱的不滿。果然美國的隱忍等來了伊斯蘭革命衛隊慌亂中“誤擊”烏克蘭客機的驚天慘案,伊朗民眾又指斥軍隊無能,對伊朗政府的不滿重新聚集。

伊朗對以色列的明面打擊,一是在口頭上,二是在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的火箭彈偷襲中。但伊朗從來沒有承認是自己支持了這些襲擊,就連剛剛美國在波斯灣查獲的運給上述兩個武裝的大批導彈都不願意承認,讓這樣的無頭案在疑似中屢查屢犯。

對下來伊朗打擊美以的“心膽俱裂”宣示,我們應該正常看待,假如伊朗不說了反倒就不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