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究竟是什麼?

Susei-凡清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哲學是什麼?很多書籍給哲學的定義就是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個人覺得哲學不同於神學,而是一門讓人類認識世界本質的學科。

人類對事物認知是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從感知具體到理知抽象,再到理知抽象性的具體,換句話說是一個人擁有智慧的過程。有一種說法認為哲學是一種方法,是理性研究事物的方法。研究哲學,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周易》就是一本討論哲學的書籍。英國有一個哲學家叫做羅素,他說哲學是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眾所周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他曾經說哲學是全部的科學之母。我們都知道數學吧,它是一些科學的語言。因此很多人就認為哲學是一種廣義上的科學!

在古代,凡事能讓人獲得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它們都是哲學的研究範疇,比如天文地理、行兵佈陣等等。

但是我們不能把哲學和科學的內容弄混淆了,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這個世界,世界有多大,它研究的範圍就有多大,但是科學研究的內容是某一個特定的領域。哲學是揭開整個世界的發展規律,而科學是揭開某個特定領域的規律。比如哲學解開這個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但是科學是研究某個運動的物體為什麼會運動。可以說科學是哲學的基礎,科學的發展推動哲學的發展,但是哲學為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最後一點就是哲學源於人類的生活,空想不是研究哲學的方法,空洞的理論更不是哲學。真正的哲學是實踐和思考的結合,到處散發著人性的光芒!


青燈伴讀


超弦宇宙理論 說 維度應該是11維 而不是 人類理解的 四維,也就是說 沒有 對於錯哲學是用人類意識 認知世界的一種 產物

如果 人類意識 所認知的世界 本身就有偏差的話 那麼所討論的 思想 感受 信息 都會因為 角度 方向 層次的 不同 而致使 觀念異化 最後導致 邏輯起點產生變化。

能夠交流還有思考的 只是一種理論

沒有正確的思想。 也沒有錯誤的思想。 你知道 莫比烏斯環帶嗎。那麼所有人 理解的這個世界 都是 錯誤的 片面的 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樣。 所謂的正確思想 只是一種 世俗的思想 ? 那個就沒有 正反面 , 是一種 暫時的思想。 你知道 廣義相對論 裡面說 萬有引力的產生 使得 所有物體 都被扭曲了? 正確只是 人類意識的 一個 誤區 。肯維爾帕 的 事事本無礙中 提出的觀點 就是 人的認知界限 使得 小我這個 虛幻的自我 產生了。 這一切都是一種 錯覺。 拋棄人類意識 遠離 是非對錯觀念 迴歸 本源無意識。

你有了兩種 思想有什麼用, 你看見的都是 被扭曲的 ,那麼你怎麼 正確的 理解它? 我有上萬種 但是那些都是 理論。 真正的體驗 只有一種。

凡所有相 皆為虛妄 人類意識 是 很低微 的意識





靈玉一休


答:哲學思想是對人生、世界、自然等的思考。該思想有關於希臘的自然和人的思考、中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思考、印度的對神的思考等。哲學既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也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哲學思想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哲學思想就是指如何寬厚待人,如何培養人的自信心和如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是人際溝通,它存在於一般的人際關係中,如朋友關係、親緣關係、分工合作關係,或競爭、壓制、相互支持關係等。

2、應該承認,哲學思想是指導新聞傳播活動的最基本的思維基礎,而新聞傳播思想是在此基礎上開始,並且摻和著許多現實,因素而形成的對新聞傳播活動最根本、最直接的指導思想。

主要哲學思想:

唯心主義思想與唯物主義思想

其中唯物主義思想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思想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撇開哲學術語說哲學,哲學其實就是某種看法,是一個人對世界的一切問題看法的彙總,小到戀愛結婚生孩子,遠親近鄰處關係,大到國家治理、民族關係、宇宙星空,以及人和萬物的關係該如何相處等等。

說到哲學,我們往往被哲學高大上的術語所迷惑,被邏輯嚴密的論述所迷惑,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我們還常常被“文化程度”所迷惑,認為文化程度低的人,肯定與哲學扯不上關係。

其實哲學是一種方法論,更是人生積累,一種生活的沉澱,一種人生感悟的歸納和提升。我們說一個飽經滄桑的老者講話很有哲理,那就是他的人生感悟很深,善於思考、總結和歸納。六祖慧能連校門朝哪都不知道,但根器殊勝,悟性極高,卻能創頓悟成佛之學,成一代大哲。

哲學思想就是考慮問題、處理事務考慮周全,對可能發生的事有相應的預案,套用術語,就是用變化的、運動的、普遍聯繫的觀點,辯證地統籌全局,籌劃事項,處理問題,這既是經驗,也是方法,使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統一。因此,哲學思想就是利用系統方法,通過最佳途徑,達到理想效果,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考慮問題的思辨方面,不機械、不孤立、不教條、不僵化。

有時候,我們會想到哲學上的兩大陣營: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於是就想: 我這樣的想法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再進一步又會想到,我這是樸素的、機械的唯物主義還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是客觀唯心,還是主觀唯心?我覺得真有點燒腦。馬克思是徹底的辯證的唯物主義者,但就像墨子開始學習儒學,後來因不贊成儒學的繁文縟節,轉而創立新學說一樣,馬克思一開始也是研究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後來又轉向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並在兩者基礎上整合成全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朱熹的客觀唯心的“天理”不也救儒學於傾頹之際、統治中國思想幾百年嗎?王陽明不也憑主觀唯心的“心即是理”而躋身聖人之列嗎?西方世界信仰基督耶穌,穆斯林世界信仰真主,物質與精神打架幾千年,並沒真正影響人類的生活。它們的共同結果是,開化了民智,促進了文明。

我覺得老子說的“同出而異名”最能解釋唯物和唯心的關係,這是我的個人觀點,可能相對於我從前的立場,以及大家的思想,都似乎有點反動。可是有時候,真的沒法搞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個陣營的。領袖不也提出過“階級鬥爭是綱,其餘都是目”嗎?後來的先上車後買票等系列政策,確實促進了經濟的突飛猛進,財富的極大豐富。但精神哪?所以這兩者是須臾不可分離的。一旦指導思想上分離,勢必造成重大決策失誤。

但我想想自己,我還是唯物主義者。因為我崇拜老子,老子說道生萬物,看見的,看不見的一切都是道的孩子,他被公認為唯物主義者;我崇拜孔子,孔子收學生還要收禮十條幹肉,這是孔子物質第一的鐵證。更主要的是,物質第一的國際鐵證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把一對恩愛的夫婦放逐到荒島上,他們也不得不從事最原始的刀耕火種。愛情當然是精神的,吃飯是硬件,是物質的,沒吃的,談什麼戀愛?

所以,哲學思想就是反者道之動,不能光看一方面,要辯證地看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也就是矛盾著的雙方都在起作用,要思辨性地綜合平衡,全面考慮。


問道黃老


哲學思想是人類對身心自然的體悟和認知,人類並萬類之所以發生並不停生息,是有使命和目的的,哲學就是使人類不致迷於私性和物慾而沉淪,是人類前進的嚮導!

正見名出世,邪見即世間,邪正俱打卻,菩提性宛然。


陽光明正


最佳答案

哲學(英語: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

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分。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這是百度給的定義。我以為呢!哲學有高瞻度,但卻是低密度。其承載的大多內容只能停留在學術上,走不進大眾的生活。但是低一層次的道德和人類息息相關,不可或分割。當然,哲學有無窮的魅力,是先見之明,當智商和情商拔高的未來,哲學是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普世性。


蜂回


1. 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和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有什麼區別?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屬於唯物主義的一種,唯物主義講的是世界的本源問題。唯物主義承認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初歷史形態。它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萬物產生於水,並經過各種變化之後又復歸於水。中國的“五行說”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構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說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水、風、地、火構成的。這些都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

性的唯物主義思想的樸素反映,在總體上是正確的。但由於受到社會實踐和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樸素唯物主義是依據直觀經驗和比較粗淺的自然知識所作的理論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學論證和嚴密的邏輯體系,帶有猜測的成分,帶有直觀的、樸素的性質。

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屬於辯證法的一種。辯證法講的是世界怎樣組織的問題。辯證法是關於對立統一、普遍聯繫、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辯證法有三種基本的歷史形式: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是辯證法思想發展的最初形態,是古代原始的辯證法。它直觀地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聯繫和運動變化之中,猜測到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包含一定的辯證思想。比如古代原始的辯證法認為氣的聚散會發光,發聲,承認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2. 主、客觀唯物主義辯證法與主、客觀唯物主義先驗論有什麼區別?

不要把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的範疇搞混了。

(1) 從哲學的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出發可以劃分為以下哲學流派:

(2)儘管唯物主義都堅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但對物質的含義的不同界定又劃分為:

(3)考研範圍內的哲學中認識論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流派:依據認識是來源於物質還是主觀自生劃分為反映論和先驗論,

而認識本身有兩種形式即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割裂兩者關係,片面強調其中一個方面導致了唯理論和經驗論:

3. 古代樸素唯心主義辯證法是什麼意思?

辯證法有三種基本的歷史形式: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1)古代樸素唯物辯證法是辯證法思想發展的最初形態,是古代原始的辯證法。它直觀地認識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聯繫和運動變化之中,猜測到對立面的統一和鬥爭,包含一定的辯證思想。比如古代原始的辯證法認為氣的聚散會發光,發聲,承認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2)唯心辯證法承認運動、變化、發展、矛盾等,但是以唯心主義的形式系統地闡述了辯證法的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同一與差別、可能與現實、必然與偶然、必然與自由等諸多辯證法範疇,建立了龐大的唯心辯證法的體系。即辯證法是建立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的。

(3)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的科學形態的辯證法,是辯證法發展中的第三個歷史形態。它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4. 唯心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區別?

形而上學:與辯證法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而上學就是認為世界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如果說有變化,也只是數量上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內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於外力的推動。關於唯心辯證法見上面解釋。

5. 形而上學的觀點與機械的觀點的區別?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機械唯物主義,兩者實際上是指的同一哲學流派。

6. 一切物質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物質是意識的源泉,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最初的物質的反應特性比如鐵生鏽、空谷回聲再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比如向日葵的向陽生長等,到最後的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最後發展為人類的意識,從這個角度看,意識是源於物質世界的,我們應當堅持唯物論。也就是物質具備產生意識的那種反映特性。另外,物質是可以被反映被認識的,所以,我們應當堅持可知論。

7. 方法論和原理有什麼區別?在答題的時候二者都有什麼樣的作用?可以舉個例子嗎?

方法論前面已經解析過,通常我們講到一個原理,比如對立統一規律中解析了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原理,其相對應的方法論就要求我們既要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又在同一中把握對立,在寫分析題的時候,什麼事件或問題對應什麼原理相當於是分析出問題,而什麼原理對應什麼方法論相當於不僅要分析問題,還要解決問題,方法論是解決問題的,比如往年的分析題,伯樂之子尋馬,按圖索驥,完全教條的按照書本寫的去找馬,我們分析可以使用現象和本質的關係原理,他只看表象,不抓本質,相應的方法論就寫要透過現象發現本質,應當採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方法論。





解答文化問題


哲學思想的本質是對這個世界思考,人類與自然的思考,得出的規律,方法論等。

就中國的哲學思想是以天人合一為主導可以分為大家熟悉的幾類,儒家,道家,墨家等!

而西方的哲學思想是以求真理為主導的可以分為大家熟悉的幾類,蘇格拉底,康德,柏拉圖等!




鬍子哥書評


哲學在我的評論裡不知道回答了多少次了。這裡我就不在充有學問的說一些概念化的詞語啦,我完全用荘稼人的話來說說。哲學這是人家外國詞,不定咱國的。咱國好說抬扛,就是爭辨是非,各說各有理,打破沙鍋問到底。這些爭論不出頭和尾的現象就叫哲學現象。咱國家廣大農村每一片地方老百姓常說的有個懂事的能人叫″師哲二大爺",就是地方農民哲學家。到底哲學的實質問題是什麼?就是人,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我小時候老人就說我是從山上石鬥縫裡蹦出來的。長大又有人說是上帝老天爺造出來的等等神話傳說。其實誰都知道是父母所生,就是不知咋回事罷了。再就是世間萬物是怎麼來的呢呢?有人說也是上帝按排的,還有的說有個神靈在當家做主等等。在這方靣中國人的祖先說法最靠譜,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遠比西方古典經院哲學諸神論說法高明得多。直到180多年前西方有個大鬍子馬克思說了實話,他的哲學思想承認世間萬物是物質的,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識是第二性的,並說誰也離不開誰,好像夫婦結了婚了,和中國祖先陰陽學說的哲學差不多,咱就是沒有說出物質性來。從此,人類哲學世界觀分了兩大派,一個是唯物主義的,主張世界是物質的,並且承認是變化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個是唯心主義的,主張萬物是意識的,我說有就有,我不叫它有,它就沒有。我不叫它變,它就不變,還有的說,都是上帝安排的,誰也當不了家,人類不知道的事太多了。這兩派哲學思想鬥到現在還沒有完。馬克思說了最明白的話,就是當代資產階級都是哲學唯心主義者,無產階級都是哲學唯物主義者。別的我不再說了,只要知道了什麼是哲學就夠了。


魯卡爾


哲學思想,主要的作用應該是指引人類航程理智性科學的方向,引導影響人們嚮往美好,理性,自然,科學,智慧優雅美好親倖福快樂的生活方式,前進,少走彎路,錯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