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推廣跨境電商。在淘寶上買貨,然後鋪在亞馬遜賣往歐洲,利潤可觀,大家覺得靠譜嗎?

阿駒1993


入行需謹慎,要學會辨別,如果只給你賣軟件,操作系統不要相信,電商重要的是運營思路


電商乞丐小蘇


首先 一切好賺錢的路子沒人會分享給他人 給自己製造競爭對手?

那些吹各種項目賺錢的沒有一個是自己在做的 除了買房出租外 沒有一個行業是輕鬆容易的 有月入十萬的事還不忙的日夜顛倒還有時間整天在網上發100個日賺一千的好項目?多大能耐啊知道100個賺錢大項目的真諦?隨便在網上粘貼複製幾下就出來騙人了,以下是親身經歷亞馬遜開店的各種坑

關鍵字 歐亞 美亞

歐亞為什麼看起來零售價高,感覺利潤大?因為歐亞稅高啊,進口稅應該20%以上(具體數字記憶不深了,美國進口稅5%,所以做了美亞沒做歐亞),況且歐洲才幾口人,美國幾口人,都說美亞競爭大,網購的人多才競爭大。在歐美,你不交稅試試?

關鍵字FBA

新開店做FBA千萬千萬少進貨,長時間賣不出貨的時候亞馬遜會無情的開始收滯倉費,每月一次能讓你哭,你想把貨退出來,收錢,你想把貨報廢處理,收錢,總之進了亞馬遜的倉,就等著被收錢吧,鎖定你的信用卡,想不給都不行。

關鍵字 推廣

上架了可以賣了,發現你的排名在100多頁以外,網上各種教你優化的方法全試一遍,沒用,你敢刷單嗎?亞馬遜刷單費用可比淘寶貴,而且還不是每個刷單可以留評,大概10個單可以評價一次,站內各種買一送一啊,打折啊,全試一遍沒用,網上各種教你去油管啊face部啊做流量啊你得翻牆吧,等你千辛萬苦註冊成功了第三天被關號你都不知道為什麼,找國外網紅幫你推廣得給錢吧,話說你去哪裡找都不清楚。

關鍵字 競爭對手

好不容易賣了幾個開心的不得了,競爭對手給你買十個然後10個差評,各種陰損招式你懂嗎,怎麼應對你懂嗎?一出問題產品就被下架,亞馬遜的一線客服基本是不太懂亞馬遜規則的,只是紀錄問題,他們再上一層客服才是專業的,可惜你無法跳過。一個問題解決一星期算正常,慢慢耗吧。

關鍵字 舉例

很多騙子舉例anker,你不去查查人家做了多少年,多大實力去做這個事。中間吃虧了,上當了,交學費了,堅持下來了人家不會說。

關鍵字 淘寶 歐亞

騙子說歐亞有單了你再從淘寶買再發國際快遞,無本萬利,你在淘寶開個店啥也不做等等看有沒有訂單,你在淘寶開個店說付款之後20天到貨看看有多少人買,騙子從來不會告訴你別人成功的關鍵因素,因為他們也不懂。淘寶C店都做不好還想挑戰亞馬遜,外國人是傻子啊。

總之沒有任何行業是輕鬆躺賺的,真想做一行,思考清楚再下手。


快樂小年糕


親身經歷回答

跨境電商(亞馬遜,速賣通,蝦皮等)確實能帶來一些銷量。

但是,請注意但是,要想做的好,跟國內電商一樣,貨源,運營,物流,售後,都要做到比大多數優秀才行。

所謂的跨境電商藍海項目,也只是讓大多數不懂行的人被割韭菜,交個19800的智商費(包括我),誇大單件產品的中間利潤,而不說明其它必要的費用。

一個商品,包括採購成本,國內物流成本,貨代成本3-5元/件,國際物流成本小件德國70左右,FBa倉儲費用,銷燬費用,平臺扣點15%,收款扣點,還有vat國際稅務會計成本,發票成本,還不算廣告推廣,刷單測評,Upc碼,人力辦公成本,一年下來,你還賺不到之前交的智商費。

對了,還有隱形成本沒說,註冊亞馬遜,公司資質必要,最好還是獨資公司,那註冊公司得花錢,代理記賬報稅的花錢,幹不下去了註銷公司還得花錢。平臺還各種由頭扣你的貨,壓你的貨款。萬一不小心弄個侵權,跨國訴訟搞死你,不賠錢直接凍結貨款凍結信用卡。到時候你去找姐夫攀攀親戚。

嗯,還有,現在亞馬遜註冊週期特別長,基本上,提交資料註冊下店之後馬上凍結進入KYC模式,這個模式下,只讓你提交各種資料,然後,只讓你等待回覆,少則3個月必須,反正,我手裡7個店鋪都快4個月了還沒有收到"很高興通知您,您的店鋪審核通過,現在可以開始銷售了”的郵件通知。

店鋪開好了,產品賣火了,你還得擔心別人跟賣,擔心別人一夜之間搶了你的黃金購物車,平臺再來個二審抽查,店鋪凍結又至少一個月,一首涼涼送給自己。

親,別再浪費錢搞這個,幾萬塊錢買豬肉吃不香嗎?

若真的想做這個,給個建議,找家公司上班,一兩個月什麼都知道了。

補充,9月中暫停亞馬遜項目,11月無聊點開後臺看了眼,一個沒觸發審核的店鋪居然出單了,還是三單。發貨期都過了一個月了,也是醉了。。



大臉的小貓


新手入坑亞馬遜一般是蠻困難的,特別無貨源鋪貨幾乎很難操作起來,現在有在玩幾個listing,今年大概賣了3萬多單,客單30美金這樣.對於新手,沒有經驗前期都會熬不住。我玩美國本土公司賬號,簡單算個成本,產品當地認證大概花6萬,商標2萬,路上庫存10萬左右,倉庫庫存40幾萬,貨款大概壓50萬,這裡合計大概壓60萬,賣貨產品成本大概去200萬,運費大概也200多萬,人工房租大概去個50幾萬,評控不算壓款大概去60幾萬,平臺抽15個點,還沒算幾個沒起來的鏈接,平均一個虧10萬,算50萬,年底發發年終獎,好開心,今年賺了一堆庫存。


James_宏超


現在平臺太多了,五花八門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別掉坑裡,我以前上班的時候就在網上找項目,也做過很多項目,但是有很多就是做著做著公司和平臺就不見了,教了不少學費😂😂😂,也是後來遇到這個網商事業,公司實力強,合法,長久穩定,所有的技術和方法公司教會你,產品和售後由公司一站式服務。我做了三四年了,前面一年多都是兼職在做,當做來和上班工資差不多的時候就選擇全職在家裡做這個事業,互聯網也是未來生活和創業非常好的一個發展趨勢,其實可以瞭解一下,對自己也有很多好處的,不脫節!


PK彭康


跨境電商聽過但沒做過,我做的是無貨源模式電商,就是知名的某二手平臺做,也還算好做,如果請你經常用那個軟件的話,基本上一兩天就可以盈利。我接觸無貨源模式電商也才一個多月,都是業餘時間做做,現在每日營收300多吧,雖然不算多,但是畢竟是業餘時間,時間有限,還要工作,其實也是不錯的。如果作為主業應該能發展的更好。


探路小白


這個時代所有能賺錢的要麼不好做,要麼犯法。除非你運氣好到爆,遇到一個很少人知道的機會,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就像現在很多人推的淘客,看他們什麼做幾個月月入幾萬那都是假的。我入行做了四個月了,每天花費的精力不比上班少,這個月淘客的收入才趕上我上班的收入。


風月嘟嘟


五年前要這樣做,那你就發了,跟撿錢一樣,今非昔比了,當年好做的時候沒發現這麼多人拉著別人做的,小白謹慎入坑,這些拉人做這個的都是服務商,大部分還都是半吊子,他們就喜歡給人看兩遍定價,然後算匯率,一算,我靠,利潤這麼高!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平臺服務費,倉儲費,配送費,加上你的成本和物流費都是不小一筆開支,可能你會想,價格定高一點,但是能賣的出去嘛?你的供貨商只給你供貨嘛?還有就是品牌侵權的問題,國外對這方面是最忌諱的,國內c店你隨便賣,沒人管,這些平臺你試試,你的賬號活不過第二天,還有出款的問題,如果你的賬號出現一點點的問題可能會導致你的款項向後順延到下一個出款日,如果問題嚴重一點點,那這個款項可能無限期的延遲,什麼時候出可能就看運氣了,可能第二天,可能明年,還有很多這種情況,綜上所述,你如果有優質貨源和好的物流配送,又有電商運營經驗,又有錢的話,可以試一試,如果你是好奇,想試試也可以,大不了幾千塊錢玩玩,但是你想靠這個來掙錢的話就要謹慎了。


看朱成赤


我沒做過跨境電商,一直做淘寶,拼多多等平臺。我可以說說我的思考:首先說結論,肯定能賺錢,而且有人能賺大錢。跨境電商,本質上就跟目前國內電商培訓圈裡的無貨源模式,本質上是一樣的,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但是,由於是跨境,物流,倉儲都變得複雜,新手想入行,請做好心理準備,要麼老鳥帶,要麼自己花錢試錯。根據二八定律,賺錢的肯定是少數。我可以分享一個國內的案例,京東無貨源模式,在京東開店,一般一個店鋪押金3-5萬,平臺使用費1.2萬一年,一個公司資質可以開多個店鋪,此為背景知識,我一個做這行的朋友說,雙十一當天,圈裡的一個哥們攤上事了,產品由於是採集的,沒有品牌方授權,被平臺檢測出來,店鋪保證金和貨款直接凍結,一個店六七萬沒了。更主要的是,有連坐機制,同一個營業執照下,他開了10個店鋪。都被京東封店了,呵呵,一百多萬,沒了!這就是風險點。所以,做跨境電商,要看哪些地方有坑,老手都是越過坑活下來的,新手看不到一般死的都比較慘。跨境電商,坑在哪裡?先弄清楚這個在大量投入比較好。


遼寧佟掌櫃


做服裝的止步,因為,中國人的最大號,是歐洲人的最小號,除非有歐美產品定製;做家紡的止步,因為,中國的家紡包裝不到位,產品介紹不是英文,沒有包裝的被芯在中國市場隨處可見,但在國外都是有精緻包裝的,除非定製;皮鞋,中國的皮鞋出了名的穿一個星期脫膠,除非定製,否則被人投訴,將被封號。做電器的,你最好先備好轉向頭,因為國外的插座都是手提電腦上一樣的大插座,而中國的電器所帶的插座是小插座。淘寶店是零售商,從那裡進貨能有多少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