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我們都喜歡和那些尚未開蒙的小娃娃聊天,他們天真懵懂的心靈,還不曾被成人世界的秩序和價值侵染過,他們還不懂貧與富的差距、美與醜的高下、善與惡的兩立。


在他們的眼裡,媽媽就是最美的,爸爸就是最了不起的,咱家就是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幸福的,而所有人都是善良的,也都是相親相愛的。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他要看懂這個世界,於是就會產生種種疑問:


“為啥xx家住別墅,咱家住商品房?”


“為啥xx爸爸開奔馳,爸爸騎自行車接我?”


“為啥xx家旅遊去迪拜、澳大利亞,咱家每次都是回姥姥家的村子裡?”


“為啥爸爸媽媽每天那麼忙,還有好多東西買不起,xx家爸爸媽媽都不上班,還那麼有錢?”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很遺憾,我們把孩子帶到的,就是這麼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一個以財富來定義人的價值的世界,這是我們無力改變的現實。


但是,我們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孩子,物質財富並不是世界全部的美好所在,物質享受也不是人生幸福的真正來源。


相反,金錢與地位,往往會成為我們追求自由人生的枷鎖,以及擋在我們和廣闊世界之間的高牆。


對此,我們都能理解,多數人也可以認同,但如何給孩子傳達這樣的理念呢?怎樣把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人生的精神追求,超越物質的滿足與富有……這些形而上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傳遞給孩子呢?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一個好的繪本故事,可能會給孩子和我們,都帶來溫暖的撫慰和心靈的感動,潛移默化中啟發我們也薰陶孩子,這就是繪本《市場街最後一站》屢獲大獎,並贏得了專家、家長和孩子們一致喜愛的原因。


本書作者馬特·德拉培尼亞曾說過:


有時候,如何看世界,是得有人教的。


無論你住在哪裡,世界都是一個荒涼的地方,到處都是悲傷。但是,對於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你仍然有選擇——你可以選擇看那些醜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發現美好的一面。”


市場街最後一站是什麼地方呢?這裡都有什麼呢?這不是一本簡單描寫事物的書,而是通過祖孫兩代人的對話傳遞了一種教育方式,每一段對話都會發人深省。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生活中,孩子羨慕別人擁有更好的物質,我們是怎麼處理的?我們的處理方式是不是斥責、限制或說教?


當我們斥責這份慾望時, 就暴露了我們內心的恐懼 :害怕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


而在這本繪本中,奶奶的智慧在於,她不覺得物質是唯一重要的東西。躲雨的時候,你有機會感受雨水的氣息;坐巴士的時候,你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更廣闊的世界……


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小杰——孩子,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那些你忽視的, 都是你已經擁有的美好。


所有的平凡,本身就是幸運。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在沒有歧視和偏見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得到幸福


如何看待歧視和偏見?


我們用什麼方式向孩子解釋世界,孩子就會建立怎樣的世界觀。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回答的小小不同背後都是一整套的教育觀。


奶奶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小杰 :他們只是與我們不同。


為什麼我們要讓孩子沒有歧視,去掉偏見?


因為我們的孩子也不是完美的,我們的孩子,也註定將是某些人眼中“不同” 的一個。


只有當父母摘下有色眼鏡,幫助孩子坦然接受世間之物的參差百態時,孩子才會接納世界,幷包容自己的短板和不足,獲得接納自己的力量。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那雙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是抵擋人生嚴寒的力量


我們總說,生活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卻不知道,這種發現生活之美的力量,豐盈而深刻。


當小杰和奶奶走下街區,他看到破損的人行道、壞掉的門、窗戶上的塗鴉和用木板封住的商店,他問奶奶,為什麼這裡這麼髒。


奶奶說,有時候,當你身處塵土之中,反而更能體會什麼是美好。


順著奶奶手指的方向,小杰看到一道完美彩虹橫跨在愛心廚房上方。


我們生活在平淡無奇的世界裡,孩子每天重複著上學,大人每天重複著上班……然而書中卻處處充滿著美好,不管是顏色靚麗的畫面還是那優美的文字還是奶奶充滿智慧的話語,看起來頓時覺得眼前一亮。


原來,我們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充滿了美好的一面。


只有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這雙眼睛,當他長大成人,就是遭遇生命挫折時,跳脫生命沉重的引力,還能發現身邊飛舞的蝴蝶。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消除孩子內心匱乏感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當小杰和奶奶走到愛心廚房,跟每個熟悉的朋友打招呼,奶奶招呼孩子來幫忙,我們才恍然大悟,穿越市場街的祖孫,是來愛心廚房給窮人幫助。


那一刻,你會對這對祖孫肅然起敬,付出和愛於他們而言不是一句空洞的 口號,這就是他們的日常,貫穿他們生命最普通的東西。


在貧富差異越來越大的今天,在普世相信“寒門難出貴子”的今天,在我們用越來越多的玩具來代替愛的今天,我們是否問過自己—— 到底什麼是我們可以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


財富會消失,地位會反覆,而從最日常的生活中獲得幸福滋養的能力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人活到一定時候會明白,可以消除內心匱乏乾涸的,從來不是索取,而是付出。


願《市場街最後一站》能給予每位讀者發現不完美中的美的智慧,能陪每位讀者獨立捱過生命的寒冬。


美媽精選 · 今日上新


《市場街最後一站》:身處塵世 更應發現美好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市場街最後一站》是首次同時獲得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和凱迪克銀獎雙料大獎的繪本,同時斬獲30多項國際大獎,可見文字和圖畫的表現都非常傑出。


作者馬特·德拉培尼亞因為繪者克里斯蒂安·魯濱遜網站上的一幅小男孩和奶奶一起坐公交車的畫而寫下了這個故事。


一趟平凡的巴士之旅,奶奶一句句啟迪人心的溫暖話語,輕輕撫慰了孩子心裡的不平。


奶奶將人生的智慧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發現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快樂:


熙熙攘攘的城市其實充滿生機;


日常生活中就有美妙的音樂;


為別人獻出愛心原來能給予我們神奇的力量……


奶奶用智慧引導小杰,讓他擁有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讓他用心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善於用圖像說故事的繪者克里斯蒂安,用壓克力顏料、壓印和拼貼作畫,充滿童趣的畫風,搭配簡略的黑線與鮮豔明亮的色塊,充滿能量、活力十足,讓這個溫暖又動人的故事立體而鮮活起來。


“身處塵世,反而更能體會什麼是美好。”每個看似“與眾不同”的人,其實都有值得尊重的一面。


特別是故事的結尾,我們會發現小杰和奶奶原來是去“愛心廚房”做義工。也許孩子有一天終會明白——


付出,而不是索取才能帶給我們內心真正的豐盈。


內容簡介:


每個星期天,小杰都和奶奶一起搭乘巴士到市場街的最後一站,今天也是。


小杰推開教堂的大門,蹦蹦跳跳地下了臺階。


外面的空氣,充滿自由的感覺,也充滿雨的氣息。


雨,落在小杰身上,襯衫變得斑斑點點。


雨,滴在小杰的鼻子上,骨碌著滑落下來。


小杰趕緊躲到奶奶的雨傘下,他問道:“下這麼大的雨,我們為什麼還要等巴士呀?”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奶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輕輕地說:“樹也會口渴的,你沒看見那棵大樹正在用吸管喝水嗎?”


小杰看了好久,但他並沒有看到奶奶說的吸管。


等車的時候,他看見雨滴聚集在花瓣兒上,看見雨水吧嗒吧嗒地打在附近一輛車子的擋風玻璃上。


小杰的朋友科爾比爬進了那輛車,轉頭對小杰揮了揮手,然後就和他的爸爸開車走了。


小杰問:“奶奶,為什麼我們家沒有車呢?”


奶奶說:“寶貝,我們為什麼需要車呢?我們已經有一輛會噴火的巴士了,還有丹尼斯老先生,他總為你表演好玩的魔術。”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這時,巴士“嘎吱”一聲停在他們的面前。好像一位年邁的老人,它嘆著氣鬆垮下來,晃晃悠悠甩開了門。


“咦?這是什麼呢?”丹尼斯先生一邊問,一邊從小杰的耳後變出一枚硬幣,把它放在小杰的手心上,奶奶哈哈大笑起來,推著小杰走了進去。


一位先生牽著一隻斑點狗摸索著上了車,小杰把位置讓給了他。


“奶奶,為什麼那個人看不見呢?”


奶奶說:“寶貝,你知道什麼是看見嗎?有些人是用耳朵來看世界的。”


“的確,鼻子也可以哦!”那位男士一邊說,一邊深深地吸了口氣,“夫人,您今天擦的香水,味道很高雅。”


奶奶緊緊地握了一下他的手,大聲地笑了起來。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接著,上來了兩個大男孩。小杰的目光一直跟隨他們走到巴士的後面。


“我也好想要一個隨身聽。” 小杰說。


奶奶放下手裡正在織的毛衣,問道:“為什麼呢?你對面就坐著一位演奏家呀,為什麼不問問他是否能為我們演奏一曲呢?”


還沒等小杰開口,吉他手已經開始撥弄琴絃,唱起了歌。


“好好感受音樂的魔力吧。” 那位盲人先生自言自語道。


“我喜歡閉著眼睛聽。”奶奶也跟著閉上眼睛。


小杰和那隻斑點狗也閉上了眼睛。


黑暗中,乘著音樂的翅膀,小杰彷彿離開了巴士,離開了這座繁忙的城市。


他看到落日的餘暉,隨著海浪翻滾。看到老鷹一家,在天空翱翔,還看到老婆婆的蝴蝶在月光下自由飛舞。


小杰快樂地沉醉在樂聲中,這樂聲讓他產生了奇妙的感覺。


演奏結束了,小杰睜開眼睛。車上的每個人都鼓起掌來,包括那兩個站在後面的男孩兒。


奶奶瞥了一眼小杰手中的硬幣,小杰會意地把硬幣投進男士的帽子裡。


幫孩子面對慾望,是父母重要的功課


“市場街最後一站到了!”丹尼斯先生大喊一聲。


小杰走下車,打量著周圍的環境,破破爛爛的人行道,壞掉的門,窗戶上的塗鴉和用木板封住的商店。


他抓住奶奶的手,問道:“為什麼這裡總是這麼髒?”


奶奶笑了笑,指著天空說:“小杰,有時候,當你身處塵土之中,反而更能體會什麼是美好。”


小杰看到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在愛心廚房的上方。他不明白,為什麼奶奶總是能夠在他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美好的事物。


小杰看到窗內很多熟悉的面孔,小杰說:“奶奶,我很高興我們又來到這裡。”


她拍拍小杰的頭說:“我也很高興,小杰,開始幫忙吧。”


本書獲得的獎項和榮譽:


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金獎

美國凱迪克銀獎

美國金恩夫人圖書插畫銀獎

美國懷特朗讀繪本獎銀獎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經典繪本

美國《科克斯評論》年度經典繪本

美國《號角》年度經典繪本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年度經典圖書

美國《華爾街日報》年度經典童書

美國《紐約時報》年度傑出童書獎

美國《邁阿密先鋒報》年度經典童書獎

美國《新聞與觀察家報》年度經典童書獎

美國《亞特蘭大家長》年度經典童書獎

美國《赫芬頓郵報》年度經典圖畫書獎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年度經典圖畫書獎

美國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經典童書

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100本必讀書

美國《三藩歷史報》年度禮物書

美國《書頁》年度必讀圖畫書獎

美國多元文化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年度“多元文化圖書獎”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兒童暢銷書排行榜

入選《導師》50本經典圖書

入選ALSC暑期閱讀書單

入選美國插畫家協會繪本原畫展

冬季兒童獨立選擇獎

美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入圍2016美國華盛頓兒童選擇圖畫書獎

入圍2016美國草地早熟禾獎

榮獲《堪薩斯城市之星》感恩節入圍獎


著者簡介:


【美】馬特·德拉培尼亞,美國《紐約時報》暢銷少年小說與童書作家,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得主,聖迭戈州立大學創意寫作碩士,作品廣受好評。

繪者:


【美】克里斯蒂安·魯濱遜,知名插畫家、動畫家,作品曾獲凱迪克銀獎、金恩夫人圖書獎插畫銀獎、懷特朗讀繪本獎銀獎等多項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