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文丨旋風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沒誰能摧垮一個自信滿滿的人,包括魔鬼。

賈·莫蘭特左臂紋有"睥睨天下(Beneath No One)",這是他母親教育他的,他的父親則更為現實——"每個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去一個更大的舞臺,但是我所知的是,不要去你想去的地方,而是去需要你的地方。"

這句話適用每一個人,包括最近時運不濟的保羅·喬治,以及數據輝煌的特雷·楊。

灰熊疾病沉苛幾個賽季,球隊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渾渾噩噩四五個賽季,從灰熊雙煞到康利成為新的核心,他們最輝煌的那2012-15一去不復返,球隊需要新的血液新的面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支灰熊需要重建了,但我從來沒見過如此之速度完成重建——不是麼——選秀大會呼地一下選中了莫蘭特,當然,那時候誰知道你莫蘭特是誰呢,媒體都看著胖虎,胖虎放個屁都是香的,猶記得那張媒體照——旁邊的新秀空無一人,新秀面帶微笑看著胖虎被成群結隊水洩不通,對比之下不免唏噓,名氣這東西容易讓人吠形吠聲隨波逐流,記者們為了稿件有更大的曝光率和閱讀量,也不得不如此,氣球這東西,你一口我一口地吹,不膨脹不正常。

而莫蘭特那時候旁邊只有灰熊的工作人員,媒體們採訪敷衍了事,因為他們急著去採訪胖虎,這讓自尊心極強的莫蘭特心中的報復氣焰水漲船高,他必須要做點什麼讓這群唯利是圖的媒體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像特雷·楊落選夢之隊一樣,"落選奧運會大名單讓自己遭遇一次打擊",當然特雷楊有自己的錯誤在先,因為是他先退出世界盃名單的……誰對誰錯都不重要了,他們都想用良好的表現打破世界對自己的質疑,這個世界偏見可不少。

莫蘭特說:"我只需回到球場中央,才能知道手中有什麼選項。"

特雷·楊說:"即便我們很年輕,這也不能成為藉口,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變得更出色,這終究會到來的。這就是表現掙扎的好的方面,儘管我們現在很掙扎,但我們肯定會取得進步。"

兩人是如此的接近但又如此的不同,都是高順位球員,都有著獨特的得分方式,有著自己領袖觀念,對勝利充滿渴望,人與人儘管相似,卻不盡相同。

我就想看看他們兩人哪裡相同哪裡不同,從數據上做了一些對比,如下: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諸位可以通過這張整體的數據圖看出來,兩人的差異其實不大,可以說各項能力上都是非常接近的,在接近的基礎上又有一些能力偏重,出場場次、時間、出手、命中、助攻上特雷楊都領先一點兒,從整體而言,投籃命中率莫蘭特0.493要比楊的0.443要好一些,同為能組織的攻擊型控衛,兩人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接近,楊的三分命中率為0.369,莫蘭特為0.358,不相上下,從比賽觀感而言,楊很喜歡在三分線外做文章,莫蘭特的超級暴扣引人拍案,是不是說明莫蘭特的籃下終結能力要更好呢?

其實不然,莫蘭特的身體素質更勁爆這是我們能看到的表面,難道特雷楊的身體素質就偏弱嗎?他們身體素質都很棒,只是打法不一樣而已,就單單從籃下出手來說,特雷楊身板看著瘦弱,但籃下場均出手3.8次,命中2.3次,命中率60.1%,佔比出手中的18.2%,莫蘭特就更為明顯的衝框了——場均衝擊籃下出手5.9次命中3.6次,命中率60.2%,佔出手的43.6%,本賽季一共扣了33次籃,從側面也說明了一些問題,灰熊打得更為快速一些,這些籃下出手包含了快攻上籃或者扣籃。但從罰球上而言,特雷楊目前僅僅落後於哈登的造罰球能力令人歎為觀止,場均罰球9.2次,單場罰球最高可以達到21罰!莫蘭特場均罰球4.4次,不算多,比起特雷楊,他需要學習如何更高效地走上罰球線。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從投籃上對比,兩人的最大差距在於出手距離上,特雷楊的出手距離甩開了莫蘭特一半之多,儼然一個超級射手,籃下命中率旗鼓相當,整體投籃效率為什麼又這麼接近——莫蘭特0.522,特雷楊0.527,看第一欄和第八欄就知道,特雷楊出手距離遠,出手次數多,命中率比莫蘭特略高,但彼此接近,中遠距離出手數據特雷·楊也略佔優勢。

所以從數據上對比兩人的異同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特雷楊是一個更優秀的得分手,莫蘭特仍有進步的空間。

所以只能從比賽的影響力就來區別兩人的特質了。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未來是屬於你們的——特雷·楊,賈·莫蘭特

高階數據特雷楊的優勢仍然明顯,tips:PER值即球員效率值;NBA球員效率指數是由ESPN專家約翰·霍林格提出的球員價值評估數據體系。利用PER值,可以將球員所有表現記錄下來,然後加權集成,綜合而成,便可以對不同位置、不同年代的球員進行評估和比較。其計算公式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封蓋)-(出手次數-命中次數)-(罰球次數-罰球命中次數)-失誤次數/球員上場比賽的場次。這個依據的得出,可以綜合判斷球員良性表現,並且參照球員的球場不良表現,接著根據球員出場的次數來得出單場平均的效率表現。

特雷楊的老鷹為什麼排在東部倒數第二?

——特雷楊的得分和助攻不能轉為球隊贏球的驅動器,他的豪華數據好像和隊友分離了,他是清亮的汽油,而隊友儼然是密度完全不同的水,沒辦法捏成一股繩眾志成城贏下勝利。

莫蘭特則相反,他的作用似乎在數據上無法體現,在競爭激烈的西部地區他們仍然為西部前七的隊伍牢牢守住了第八的大門,嚴絲合縫,密不透風,開拓者使盡力氣絞盡腦汁,哪怕利拉德超神也沒辦法衝擊到灰熊的名次,灰熊沒有莫蘭特行嗎?顯然不行。

如此優秀的兩名新生代控衛如果互換東家會是什麼結果呢?

特雷楊球隊的戰績如此低迷,而莫蘭特接過康利的交接棒後帶著隊友們直接飛進了西部第八,是隊友成色的問題還是教練的戰術問題,亦或是傷病問題?

有玩2K夥伴可以模擬一下兩人互換東家的戰績,看看科技能給我們什麼答案。

無論如何,這兩人最不缺的就是自信,無論你把他們放在那個時代那支球隊,他們都不會輕言放棄,但也不會盲目——正如莫蘭特所言:"我只需回到球場中央,才能知道手中有什麼選項。"

未來終究是屬於他們的!他們只需要一點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