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一,說輕了不理!說重了不行!更別說打了!這該咋辦呀?

手機用戶6948990134


顯然,這是一個家長教育權利失守的案例,好在還有撫養權,雖然已經過期,但是孩子不這樣認為。這或許是值得欣慰的地方,也可能是令人悲哀的地方,如果家長在孩子的眼裡只有討錢和討厭兩種功能的話。

這不是風涼話,直白的說,這是譴責!

只要不是那種具有先天缺陷和先天優勢的孩子,資質方面差異並不大。孩子跟誰長大就會有誰的影子,孩子無意識的學和家長有意識的教,這是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說孩子有問題,就是沒學好或沒教好,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打不得罵不得怎麼辦?那就想辦法做孩子的朋友,記住不是下人,是有思想有個性有脾氣的朋友。這樣至少還能保留一點權利和尊嚴。


馭水客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孩子大一了應該19歲了吧?

19歲的孩子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過了叛逆的那個年齡階段了,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具有獨立思考的孩子,他的頭腦裡面也已經形成有了一套自己的想法了。

說輕了不理!

這要看你對他說的是一些什麼,如果還是以前的那些那些大致相同的話不停的嘮嘮叨叨,那麼肯定是會不理的,甚至心裡會覺得挺躁,他更聽不進去了,那麼我們就千萬不要再說了,因為他的認知範圍已經超越了我們,其實他心裡也明白,父母這樣說是為了他好,但是他還是聽不進去的,這時我們要換一種方法來說,不要用命令句要用陳述句。

說重了不行!

其實“說重”了這一點也是可以去做的,但一定要對應相應的事用比較重的語言去激勵他,因為這樣更多的是不會讓他迷失自己。

最後這麼大的孩子了,就千萬不要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了,這種暴力包括。

第一種是冷暴力。

第二種是打的方式。

第三種是罵的方式。

這三種千萬不要再用,目前對孩子教育最好的方法就只能用陳述的語句來講道理。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啟示以及幫助。


胡小萬


其實這很正常,大一的孩子經常有的表現,他們雖說成年了但是內心可能還是在父母庇佑下的高中生,一方面覺著自己長大了可以不聽嘮叨了,一方面其實沒有獨立還得聽你嘮叨。這種時候,有些人過一段時間也就好了,因為接觸了大學小社會,明白怎麼做人了,也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了。還有些人,可能自己感悟比較慢,那你做父母的也就不要太去唸叨,開個家庭會和孩子說清楚你們能給他什麼,給到什麼時候,讓他自己靜下來思考,這種事還要他自己開竅。這個年齡說多了反而適得其反。


方舟雲考研


孩子上大一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和三觀,這個階段是能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在於溝通技巧,可以在一個安靜的晚上,和孩子單獨做在一起,先表示對他的行為表示認同和理解,再表達期待,最後告訴他原因,於情於理、心平氣和地溝通,切忌語重心長地正面嘮叨,切忌義正言辭地大聲指責,相信你們會成功的!


志遠小鐘同學


現在大一應該是00後,從小伴隨著互聯網長大,互聯網無屏蔽的信息給現在00後,甚至10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互聯網的發展,作為父母20歲左右的時候收到的信息可能還沒有現在的孩子一週收到的信息多,面對這麼如此眾多的信息,哪些是利於孩子成長,哪些不利於孩子成長,這個問題學校老師,家長往往不重視。這個情況下就造成現在的00自我感覺什麼都懂,大道理比父母懂得都多,說眼高手低也行,說生活在虛擬的網絡社交關係也行。

只要孩子還沒有真正步入社會,還沒有工作掙錢來養活自己,很多想法對父母來說很幼稚,這也很正常的,父母都不瞭解孩子,不知道孩子在關注什麼,就是知道孩子關注什麼,以自己的角度妄加評判,對還錯,不加引導。這也就是父母感覺重不得,輕不得。

社會發展的很快,家長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應該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與孩子一起探討孩子的想法,不能沒有了解就直接判定對錯。

總之多和孩子溝通,求同存異,一些爭議的問題沒必要糾結,時間會來判定,多引導孩子,少一些指責。

希望對你有幫助。


考研諮詢師李老師


親愛的樓主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提些建議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嘮叨,傾訴不成,又受到你的教訓,他還願意跟你談心嗎?這個時候沉住氣,彆著急,火急火燎的會壞大事。\r教會孩子一些解決生活難題,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和能力。


愛舞蹈小姐姐


首先,擺正心態,孩子不是一個物品,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他要考慮的是他周圍的朋友對他的看法。所以,他和父母的想法不一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作為父母還是要給他一定的人生指導。在提出指導意見的時候,要注意措辭,就事論事,不要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讓孩子聽了覺得父母說的有道理。父母提出來,孩子即使嘴裡說不願意聽,但他還是會參考的。可以通過發微信,發短信的方式,避免打電話時有不良情緒的傳遞。


初中生物大師


你好,作為一名大四的學生,我有一些觀點想表達一下。首先,對於一個剛上大學的人來說,一切都是新穎好奇的,父母說話都是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的,第二,大學,是一個人三觀逐漸完善的時期,一切需要結合當下自己的切身經歷和環境作用來自己完善,最後,都是大人了,很多事情是你無法體會的。


一城煙雨濛濛


慣得


唯意飛揚掛畫


大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不懂事,不聽話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家庭教育關係很大,那麼,家長最好是多跟孩子溝通,談心,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找個孩子喜歡的人幫忙,拜託他人側面瞭解下孩子到底有什麼不滿,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靈光一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