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巾幗“老熊”戰“新冠”民建兒女在“疫”線

四川新聞網雅安2月15日訊(盧川 王蜜 文/圖)大年三十晚,民建彝族鄉分管衛生健康的副鄉長熊家芸,下鄉宣傳疫情防控,忙碌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與家人團坐在一起,桌上擺著美味的佳餚,空氣中瀰漫著團圓的溫馨。剛要動筷,電話響了。“喂……好的……我馬上到!”接完電話,熊家芸立即起身,丟下一句:“緊急通知,要摸排湖北返鄉人員,我得馬上回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1月24日,四川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萬家燈火時,熊家芸已經投入到一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疫情阻擊戰中。

荥经:巾帼“老熊”战“新冠”民建儿女在“疫”线

帶病堅守戰“疫”線,用紅袖章代替N95

農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把農村這道防線守住,就能切斷病毒蔓延的渠道!”在鄉黨委政府的部署下,熊家芸立即展開逐戶排查。“接群眾反映,順河村袁某某是湖北返鄉人員,……”沒有N95,也沒有防護服,只有一塊“中共黨員”紅袖章,熊家芸帶領村組幹部深入農戶實地瞭解情況,大年初一,經過摸排全鄉湖北返滎人員18人,她和鄉衛生院醫務人員逐一初檢,量體溫,建好四本臺賬。她用堅實的腳步丈量著民建鄉的土地,用堅定的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她從12月底就感冒未愈,“熊鄉長,這幾天總看你在吃藥,注意身體啊。”面對領導和同事的關心,熊家芸總是露出一雙無比堅定的眼神。“我是學醫的,03年抗擊非典就衝在第一線,加上20年的基層歷練,一點小感冒難不倒我!”從初一開始連續作戰22天,她一直帶病堅持,她就像一個陀螺,不知疲倦地轉著……

巾幗“老熊”戰新冠,喝老川茶增強抗體

“我們多一份付出,病毒就少一分肆虐,群眾就多一分安康”。熊家芸始終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防治工作中,熊家芸馬不停蹄對重點人員17名,每天2次入戶測量體溫,目前已全部解除醫學觀察;開展全覆蓋地毯式模排全鄉1410戶4803人情況,其中,省外來(返)滎人員135人,市外來(返)滎人員269人;對居家隔離人員總是耐心細緻地做宣傳,有的群眾不理解,她用通俗易懂的話語闡釋傳播途徑;對普通群眾太恐慌,她用溫暖人心的話語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對個別重點人員不願意居家隔離,她千方百計入戶做思想工作。她用默默無聞工作這麼多年,幹部群眾都叫她“老熊”,特別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好口碑。從凌晨到深夜,日夜奮戰,經常凌晨接到指揮部電話,累了困了,就喝民建鄉產的老川茶。由於高血壓和工作壓力導致失眠,身體亮了紅燈,就得喝更多的茶提神。“老熊,疫情嚴重,你就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但是我有抗體”。熊家芸晃晃保溫杯笑著說:“喏,老川茶,醒腦又提神”。她始終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詞,彰顯出一名共產黨人的奉獻情懷,也激勵著全鄉幹部群眾迎難而上,打贏一場群防群治的人民戰爭。

荥经:巾帼“老熊”战“新冠”民建儿女在“疫”线

夫妻同心戰“疫”情,以承諾勝似“防護服”

“按時吃藥,照顧好自己!”“你也要給我好好的!”這是熊家芸丈夫陳瑞和她十多天來僅有的聊天記錄。陳瑞在六合鄉衛生院工作,直接接觸疑似患者,夫妻倆同在戰“疫”第一線。防治工作早出晚歸,導致夫妻倆在家卻鮮有“碰面”,白日裡,與丈夫視頻見面也是足夠奢侈。“我休息的時候他忙著,他休息的時候我忙著”,但夫妻倆都表示,工作雖然辛苦,但是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疫情當前,堅守崗位,他們各自戰鬥,成為彼此的牽掛,堅守心中那一份承諾: “戰‘疫’到底,不負黨、不負人民,等疫情結束再回家吃團圓飯!”

荥经:巾帼“老熊”战“新冠”民建儿女在“疫”线

在家裡,熊家芸是女兒,是母親,也是妻子;但在疫情防治戰中,她是黨員、是幹部、更是戰“疫”鬥士。她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魄力,踐行著“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幹部我在前!”的錚錚誓言,舍小家為大家,顧大局講奉獻,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