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也不要忽視這些提升自我療愈的調理素

無論是現在全國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還是從古至今的醫學養生界,都十分重視身、心、靈的整體療愈,強調整體與均衡的觀念。


疫情防控期間,也不要忽視這些提升自我療愈的調理素


生活在大自然中,我們的身心靈都應依循大自然的規律,而大自然也孕育了人類的一切所需,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的需求都能在自然中得到解答。在每個生物體的精密設計中都有自我療愈的能力,只有將失衡的因素去除,就能啟動身體的自愈機制並回到平衡的原始點。


自然界中有許多天然有益的草本配方都能幫助身體建立應有的自愈機制,著名醫學博士楊定一老師稱這些草本天然的配方為“調理素”。豐富且多元的草本是大自然所提供的最好禮物,配合不同體質各有相對應的草本配方。因此,調理素的補充,其實是根據個人的體質分類,宏觀地調理整體而非局部改善。配合個人化的體質的調理補給,幫助我們恢復應有的平衡點。


疫情防控期間,也不要忽視這些提升自我療愈的調理素


現代醫學之父西伯拉底早在2500年前就曾經說過:“讓您的食物成為您的藥,您的藥就是您每天吃的食物。”這就跟我們中國傳統流傳的“醫食同源”是相同意思。中醫始祖神農氏嚐遍百草,教人醫療與耕種,為的就是運用上天贈予的珍貴禮物來幫助人,運用有益於身心的調理素來幫助恢復體內的平衡與運作。


在我國醫學最古老的藥物書【神農本草經】中,依性能與功能而將藥物與食品分為三大類,就是上品(上藥)、中品(中藥)與下品(下藥),正所謂“上藥治心,中藥治身,下藥治病”,更可看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遠遠不止是我國的古老醫學,世界各地文明都有自古流傳至今的上品,這些益於身心的調理素,不但經歷數千年的驗證與考驗,也是古人智慧的具體呈現。而現代醫學也逐漸認同調理素對於調整人體功能的確有顯著的功效,就如同是自然的生物調節劑,能幫助內分泌、免疫、代謝等生理調節。


因此,我們最理想的健康規劃應該執行健康且均衡的生活方式,包括正確飲食、適當運動、呼吸調和、充足睡眠、有效疏解生活中的壓力,在這理想規劃中人們並不需要額外補充調理素。


疫情防控期間,也不要忽視這些提升自我療愈的調理素


但在現今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未必能如此理想,在高壓繁忙的生活中,快餐、外賣與精製飲食也使這理想更顯得遙遠而不可及。


而要讓身心從生存競爭、壓力、經濟重擔和種種煩惱中解脫,也著實不容易。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為慢性疾病和種種文明病所苦,而調理素在現代人的健康落實上又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早在2002年的美國醫學會刊中公開建議民眾,生活中應補充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以促進健康,特別是女性、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


報告中指出,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量普遍偏低,可能會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同時,還指出一個許多健康專業人士和營養專家常提醒的事實:營養不良其實非常普遍,特別在銀髮族中更是如此。這份報告提到的營養不良相關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最後並提到“讓所有成年人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


然而,我認為應該儘量從天然食材中攝取所有維生素。只要情況允許,就應該攝取含有新鮮維生素和酶的完整食物。天然食物的自然機制,能讓身體不會偏向極端。


疫情防控期間,也不要忽視這些提升自我療愈的調理素


自然界強調的是均衡,而不是強效。可惜的是,現在的土壤大多都缺乏能幫助維生素、酶等正確運作的微量元素。所以,現代人光是攝取完整的食物也不能讓身體快速得到健康。此外,我們平常所吃的食物大都被過度精製,因此使得營養素匱乏的情形更為惡化,也使得我們必須求助於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補充劑。需要強調的是,補充劑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補充劑的形態與劑型是關鍵,與有機物並存的螯合形式勝過離子形式。以有機螯合物形式存在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很快被人體吸收,並運用在需要的地方。


此外,因為每個人的體質差異,也就更沒有一套標準公式能一視同仁地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我們必須秉持著實驗精神,找出自己的健康特質及最合適自己的方式。一定要知道的是,人體內的生化反應隨時都有微調,多以對別人有效的飲食,不見得對自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