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網絡遊戲關閉,孩子們都迷戀了,不願意學習?

1973孫曉華


客觀原因和內在的主觀原因是兩馬事。適當的玩一些內容健康的遊戲無害,如何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明君149830288


回答之前先講個真實的故事。

有個學妹準備考研,但是她自制力比較差,特別喜歡追劇和逛街,有時候能三天刷完一部45集的電視劇。而考研要求極高的自律能力,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她開始作妖。

先是嫌圖書館有人抱著電腦看電影,搞得她心癢癢想摸手機,於是找到我們輔導員要求給她個獨立教室,剛好話劇社的辦公室有個獨立房間,於是鑰匙給她了。過了一段時間,又跑去找輔導員了,說話劇社的WiFi信號太好了,能不能給她關掉,輔導員想著本來就沒人,給她關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又去找輔導員投訴宿舍的同學晚上一起看劇,她每次都忍不住湊上去看,一下子就忘了時間,請求調換宿舍,這次輔導員沒辦法,她就讓爸媽給租了個房子在學校外面。又過了一段時間,覺得房子周圍的租戶都是實習的學生,就她考研,別人下了班都在玩,就她一個人學習。。。

反覆折騰了好幾次,就是不找自己的問題,每次都是環境怎麼樣怎麼樣影響了我,從來沒想過放下手機電腦,認真看會兒書,結果可想而知,政治考完直接溜了。

說回電子游戲這個話題,家長與其在糾結遊戲的成癮性,不如好好花花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幫他樹立正確的三觀,畢竟遊戲就算沒了,電影電視劇就不會上癮了嗎?這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東西多了去了,遊戲只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種而已。想想自己上學的時候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班上就沒有看小說書成癮荒廢學業的同學了?就沒有逃課去錄像廳看錄像的同學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與其期待遊戲消失,不如正面面對它。題主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和孩子的溝通太少了,據我推測,肯定不是你家小孩一個人玩遊戲,同學之中跟他玩得好的小團體絕對都是愛好者,在他們的慫恿下,即使原本不感興趣,為了融入大家,也會慢慢嘗試接觸遊戲,畢竟小孩子的集體歸屬感非常強,誰都不想成為被孤立的那個人。這時候家長的作用就太重要了,孩子丟失同齡人的歸屬感就一定渴望在家長身上找回歸屬感,如果家長施加責備甚至打罵,就是自己把渴望懷抱的孩子給推了出去,若一開始如此,就別抱怨後來的不聽話,拒絕溝通。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John


任何事物存在必有理。網絡遊戲的盛行,必然有它存在的市場,你所謂的孩子不學習都玩遊戲了,這難道不是做家長的責任???刀可以殺人?所以我們都用手切菜?火可以燒人,所以我們都吃生的食物?車會出車禍,所以我們要全世界步行?刀沒錯,錯的是揮刀的心術不正,火沒錯,錯的是沒有被聰明人掌握,車也沒有錯,錯的是沒有覺悟的司機。本身網絡遊戲的存在,就是一個市場需求的產品,它沒有對錯之分,而錯在作為家長的沒有能夠管好自己得孩子,導致孩子沉迷於手機,所以,沒有市場會為個人買單,錯誤的結果,需要犯錯的人承受。。。還有的人說網貸害人,讓國家關閉網貸,殊不知有人因網貸而救了重病的親人,有人因貸款生意又看到了曙光。。手機就放在那裡,他沒有主動的侵佔你孩子的心。。把手機交到孩子手上的人才是罪魁禍首。。


鄭老師情感課堂


希望逐漸關閉,網絡遊戲不是什麼正當的遊戲,內容都是打打殺殺,刀槍棍棒,面目猙獰的人物,絲毫沒有現實教育意義,那麼飛簷走壁

魔法怪異,更把青少年引向錯覺,沒有分辨力,多少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引得那些天真的孩子進行模仿,變得死亡傷殘,堅決建議取消!


上帝的房角石


網絡遊戲有完整的產業鏈,可以管控,但肯定不會全部取締。大環境不是個人可以改變的,只能管好自己的孩子。一是把電子產品管在家長手中,二是要讓孩子在現實生活與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三是要多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帶他去運動,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從遊戲中擺脫出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佳禾媽媽


不可能,關鍵點在於網絡遊戲不過是娛樂方式的一種而已!你可以控制孩子不進行其他娛樂方式,那也就可以禁止孩子不玩網絡遊戲。原來大家死命反對孩子看電視,看動畫片,現在也沒人反對了。十幾年前大家把網絡遊戲視為洪水猛獸,現在雖然還是負面評價比較多,但已經比以前好多了。反對的人大多數是有孩子但是對於網絡瞭解不多的父母,少部分是跟著瞎起鬨的,還自覺很明白。這種建議純粹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自己啥都不知道。


幽暗閃電


要關閉,我堂姐家兒子本來學習班級前十,後來因為有手機了,堂姐和姐夫做生意忙,兒子沉迷於手機遊戲,成績一落千丈,沒考上大學。


混血寶貝寶貝


這個問題值得考慮,必竟只是孩子,那有多大自制力。影響了孩子的身心,遭罪的是父母。


高楊釗銳


網遊現在是一種產業了,國家好像也主張發展,關閉全部網遊可能會困難重重。除非最高權利機構認識到網遊對青少年的嚴重危害。現在己危害到幼兒。三歲的幼兒也會玩遊戲!關閉網遊談何容易!


雲中酒樓


自己教不會孩子自律,甚至自己不夠自律,怪遊戲?遊戲能成癮,別的娛樂項目就不成癮?社會誘惑這麼多,小到娛樂遊戲,大到金錢利益,哪一樣不是墮落的可能。學會自我約束才是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