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局外人”——濉溪縣秦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側記

“都不是局外人”

——濉溪縣秦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側記

“今年的春節過得不夠太平,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控戰疫,俺們村都不是局外人,積極響應政府召喚,自覺理解、支持與配合,尤其是共產黨員、村民志願者不畏艱險,紛紛奔赴一線,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爭阻擊戰。”安徽濉溪縣孫疃鎮秦口村黨組織負責人說。

如何發揮村居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呢?秦口村把防控力量向村民組下沉,多措並舉,加強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讓自然村莊成為防控疫情的堅強堡壘。

“都不是局外人”——濉溪縣秦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側記

村頭升國旗

“父老鄉親選我當國旗手,的確頭一回,過去只是在電視裡看過北京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俺就模仿照樣做,當親手把國旗徐徐升起時,心裡砰砰直跳,渾身上下熱乎乎的,感到無比興奮和自豪。”青年黨員劉寧激動地說。

2月12日,秦口村堅守疫情防控鬥爭一線的共產黨員和村民志願者,自發地在村頭舉行升國旗唱國歌儀式,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抗擊疫情。

村子裡升國旗條件簡陋,大家齊動手,頭天晚上自制升降旗杆,還彩排兩遍,學會向國旗行注目禮的要領,並借來一臺擴音器播放手機下載的國歌,整個過程莊嚴肅穆,鴉雀無聲,彷彿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雖然村頭升國旗不太標準,但是大家心中點燃了一團火焰。

村居社區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人民防線。堅決把村莊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秦口村緊密結合實際,全民戰“疫”,共產黨員挺身而出,成為衝鋒陷陣的主力軍,群眾便有了主心骨,沒有產生恐慌,底氣十足,防控疫情從點滴做起。

秦口村採取果斷措施,加大宣傳力度,落實防控責任,嚴格封閉管理,實現入戶排查、返鄉人員居家隔離、密切接觸者觀察、疫情報告制度等,引導村民居家不串門,不聚集扎堆,不往人多的地方去,遵守公德,不給社會添亂。

“都不是局外人”——濉溪縣秦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側記


送飯到卡點

“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黨的恩情,在危難時刻,俺能為親鄰排憂解難,是我最大的心願。”

今年71歲的衝東村民組村民王之忠,3年前,女兒王燕患上白血病,高額醫療費用開支,壓得全家喘不過氣,幾乎傾家蕩產,欲哭無淚。

2017年12月,王之忠被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政府扶貧補貼,王燕又住院治療,轉危為安,從此走出了困境。

近半個月來,王之忠日夜守候在防控卡點上,手持小喇叭,逐家挨戶宣傳,嗓子喊啞了,眼睛熬紅了,他仍然不下“火線”。

為做到不脫崗不離崗,王之忠的身影與卡點相隨,他絲毫不敢鬆勁,緊盯硬守卡點,認真盤查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把緊測量體溫關口,確保一個不漏。

老伴送飯,支援前線。王之忠一心撲在疫情防控一線,跑前忙後,經常顧不上吃飯,有時一天吃一頓,平時自帶乾糧充飢,眼見消瘦一大圈。老伴祖秀蘭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暗自下定決心,甘心情願當個賢內助,買來飯盒,按時燒飯,往返一里半地,給一線守卡的丈夫送去“軍糧”。

老伴祖秀蘭送飯到防控卡點,日復一日,無怨無悔,只為丈夫在一線“降妖捉魔”,圖個鄉里鄉親人人健康平安。

不賺錢值得

“關閉小飯館,看起來不賺錢了,我覺得很值,舍小家為大家,俺懂這個理。”

身為村民組長的孟建,有一套烹飪技術,多年來,他利用路邊的自家門面房,經營一處小飯館,夫妻倆會做生意,既實惠又便宜,客源盈門,經濟收入不菲。

1月27日,孟建接到鎮、村通告後,他經過一番思考,認為國家需要,情況比較緊急,當機立斷停止營業,毫不猶豫地關閉飯館,並勸返客戶離店。當時,有些客戶不理解,認為不近人情,對勸導持異議態度,說一些牢騷怪話。

孟建忍辱負重,對客人反覆講清聚餐容易交叉感染的利害關係,勸離一波又一波,碰上敲門要吃飯的客戶婉言謝絕,送上門的錢也不能掙。

孟建關閉飯店放下勺子,然後找村主任志願加入防控行列,他又拿起哨子,走村入戶,衝向戰疫一線,嚴管嚴控不怕得罪人,耐心說服村民,發現細節問題及時制止,抓住存在問題不放過。孟建包保的村居人口居家隔離,杜絕了串門逗留現象,養成了出門帶口罩的良好習慣。

通訊員 譚昌領

工商導報、安徽經濟新聞網 祝海洋 範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