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三農小管家


日本有個汽車品牌叫豐田,它己經是世界著名品牌,有句話叫有路的地方就有豐田,多響亮啊!日本老闆剛開發汽車的時候不忘土地,不忘糧食,做工業不能忘農業,大概是這意義而定名叫豐田!我國有十四億多人口,人人要吃飯。這飯碗大得很。要說農村最大的收穫就是豐田,田裡大豐收糧食,農民樂開了花。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是農民最優良的傳統。平時養豬,養雞鴨,積農家肥,挖河泥,大量積有機肥,放到農田裡去,壯養作物,歸根到底的收穫就是為了豐收的田野,豐收的糧食。到新糧收上,農民吃上新鮮自己耕作的糧飯,真叫心裡樂開了花,又香又軟又新,沒有菜,光吃飯也是世上最好的大糝!最大的收穫!




百家千語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喜歡農村,但是為了生活沒辦法才離開農村,但是我一直嚮往能一直呆在農村,農村四季分明,農村沒有汙染,農村比較有人情味,抬頭低頭都是認識的人,過個家,鄰居走走,不像城市裡,也許住在對面都不認識,農村的菜都是純綠色的,自己種的,吃的放心,在農村有很多野菜,採摘野菜也是一種樂趣,所以在農村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我向往的生活,以後就是住在農村,可以自己種點菜,養點家禽,放養的那種,再養口魚塘,這就是我所向往的農村~要問我在農村收穫了什麼,可以是多方面的,外在的不用說了,偶爾摘摘野菜,搞點野味等等,其實收穫大的還是內心,感覺住在農村,農村人比較熱情,這家人種了菜都會分享,誰家有事,大家都會去幫忙~讓我感覺農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喜歡農村~


蔡少


怎麼說呢,我們這的農村沒本事的人,就是那種只能給人打工的,夫妻一年差不多能掙到十萬多(一天八九個小時,一年幹三百天左右吧)不是太愛花錢的家庭的話,一年旅遊幾次,出去正常開銷,能剩下五萬多,畢竟消費水平低,沒有那麼大壓力,夏天吃水果菜什麼的基本不用買,冬天的話消費高點。如果那種幹活快的,一天六七個小時能掙200多,活很輕鬆,我認識一個女的,一年打工掙了十萬。

主要是生活壓力小,水費物業費也沒有,生活消費主要就是吃東西,玩,買衣服什麼的,主要是份子錢少,關係好的也就是500。

主要是結婚貴,彩禮什麼的,給女方的就20萬,加上車,房,家電就得六七十萬。不過還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條件好點的還會在城裡買套房,現在農村百分之五十都在城裡有房。


千悅視界


可能最大的收穫是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吧!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一直到外出求學才離開家鄉。雖然上學的地方也不遠,但是隻要有假期就會回到家裡,幫父母下地幹活,減輕他們的勞累。我是個特別戀家的人,可能也因為我比較內向傳統,喜歡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

懷孕後我就回到了老家待產,喜歡農村的慢生活,沒事串串門散散步,出門和鄰居拉拉家常,出去呼吸下新鮮的空氣。春天裡出去挖野菜放風箏,在家種菜養花自給自足。夏天去樹林里納涼,冬天在自家的院子裡曬太陽等等。


林林玩具樂園


我農村人來說說我的收穫吧。首先,農村空氣清新,不像城裡,夏天在城裡呼吸都覺得困難。夏天雖然白天也很熱,但到了晚上散熱快,不用空調也很好過日子。再就是水好,乾淨,在我的家鄉水沒有受任何工業汙染,就是隨便溝裡的水都可以直接喝。還有吃的,我們的青菜是種幾個月以後才收吃的,雖然品相不好看,但味道城裡的沒法比,雞鴨什麼的只要 你想吃隨時都可以買到陳年老貨,可鮮了,而且價格也不會很費,總之,在城裡可以買到跟農村同樣的東西,卻買不到跟農村同樣的品質,味道和營養絕對不一樣


熊貓57917


第一,是健康。咱們村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空氣清新得很,完全沒有大城市各種廢氣汙染,吸一口進去,沁人心脾。咱們吃的不是自家養的雞、鴨、魚,就是自己種的米和菜,養的動物不吃飼料,只吃地裡的菜和米,所以不擔心激素、毒素,肉質鮮美得很。而菜和米又是下農家肥,極少打農藥,地裡摘裡,直接回家煮,夠新鮮吧,羨慕嗎?還有,我們偶爾還上山打些獵物,或者水庫裡抓些野生的魚之類的,也會採些蘑菇、金錢草、金銀花等野菜、山草藥,這更是城裡難有的消受。不但美味,而且健康得很。

第二,是自由。城市人每天都是按時起床按時上班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社交。長在農村,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完全沒有限制。時間都是自己掌握的,也不用看老闆的眼色,啥事自己說了算。我喜歡自由自在的人生。

第三,是財富。別以為城裡打工才能賺錢。其實在農村只要肯多吃點苦受點累,發財也不是件難事。首先,地裡能出寶貝,種的水稻、蔬菜、菸葉、甘蔗、各色水果都能賺錢;剛才說的山裡的野物也要捉來採來賣,這個往往能換個好價錢;還有,批量在山場裡養雞,在魚塘裡批量養鴨,不但夠自己吃,也能用來賣,而且這些正宗農家食品,也很受消費者歡迎。如果家裡再多點本錢,也可以考慮開皮包加工作坊,酒釀作坊等。只要自己肯去做,很多財路可以走。像我,不但在家裡建了一棟三層的樓房,也在城裡一次性付款買了房子。我在城裡打工的表弟買房還得靠貸款呢。


鄉野丫妹


我就是地地道道農村人,要說到最大的收穫在農村有很多。比如,冬天的野兔,春天的泥鰍。這就是城裡人吃不到的,還有山裡野果,山裡的野柿子毛慄野楊梅還有很多。有的還說不上名字,城裡人根本享受不到的,這就是我們農村人最大的收穫。再加上自己種的蔬菜,都是綠色無汙染的蔬菜,無公害吃著放心。農村空氣清新山青水秀,能吸收到新鮮空氣。城裡車多工廠也多,所以汙染嚴重,這也是城裡不能比的。雖然農村條件沒有城裡好,但也過得舒服過得開心吧!


專長古玩


小時候長在農村。那時農村熱鬧,中國三分之二的人是農村人。春播秋收,夏天河裡遊戲,抓知了,吃新鮮的蔬果,沒有空調、風扇,搖著撲扇掛著蚊帳數著星星入眠。秋天,天高雲淡,一片金黃。滿眼的世界充滿著秋收的喜悅,田梗上忙碌的農民掛著幸福的汗水和微笑。蘋果,梨,花生,玉米,地瓜,土豆,山藥,葡萄,桃子,西紅杮等等。鄰里間互相幫助,大人們忙著挑燈拔玉米皮,將玉米及時晾乾。孩孑們在夜色的露水中,在玉米堆中嬉戲玩耍,玩累了在成堆充滿著玉米皮香氣中和衣而眠,沒有電視機等電子產品的誘感。仲秋節之夜,涼涼的秋風,伴著圓圓的月,吃著一年難得吃上的月餅,螃蟹。那份快樂和香甜洋溢著此生最幸福的滿足。冬天,雪地裡打滑,劃冰,吃冰淋棍。小手小臉凍得紅的發紫也樂此不疲。玩累了圍在屋裡爐子邊烤著地瓜,粉絲,熱乎乎的搶著吃。春節,則在鞭炮的熱鬧聲中凌晨2點起床,穿上一年才能有的新衣,三五成群,走街串巷去拜年。爺爺奶奶叔叔大爺姑姑嬸子哥哥姐姐拜著年,過年好。過年好。拜完年,口袋裡便裝滿了糖,花生,瓜子。糖紙被小心的保存在書裡夾著。留著來年跟小夥伴們換各種小玩意。那份農村記憶裡的香甜,滿足永遠刻在記憶深處。雖然現在生活富俗。三分之二的人成了城市裡的人。人人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忙著在各色電子產品中流連忘返,忙著聚會,忙著吃喝。等等。。農村已漸漸沒落,村裡留下的最多的人是老人,年青青壯年在城裡打工,安家,創業。此時,我們的國家已認識到這種狀態,推出很多優惠政策,鼓勵年青人到農村中創業,發展第一產業,結合現代化的科技,技術。利用互聯網十的模式,推動各種農副產品的升級,轉型,銷售。比如水果,海鮮,冷凍深加工,網上銷售。淘寶店鋪,京東商城,亞馬遜等等已成為新型銷售渠道。科技發展的速度日新月異,現在的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抖音,微信,微博等等公眾號已成為另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人們追隨信任的,可直視的產品進行購買。人們渴望小時候農村那種信任,那份濃濃的鄰里情,鄉村情。通過直觀的視頻來感知這份久遠的情。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份信任做成品牌,讓農村的農產品,農家樂帶著深深的鄉情在公眾號裡落地生根。收穫粉絲。收穫農村記憶中那份情。











似水流年之水墨年華


在農村最大收穫是什麼? 在農村中生活,我就談談自己的理解。要說在農村中收穫最大的是什麼,那一定是人情禮俗。農村中的講究很多,老人們都會本著傳統的習俗去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規定。


這些約定並不被年輕人所理解,很多人都認為太過於無趣和無聊。但深入思考後才發現,這就是農村人的精神寫照。 就拿我姑姥離世來說,作為長孫我需要來到姑姥家裡燒紙錢,還需要跟著殯葬車去殯儀館。

不過我一直都沒有見過姑姥長什麼樣子,因為姑奶離世已經30多年裡,兩家的親情已經幾十年沒走動了。因此我並不想去殯儀館中,總認為這裡太過於壓抑,讓人的心情很沉重。 但大伯卻再三強調一定要去,這是禮俗,我們需要遵守。在葬禮前一天需要請姑奶的靈,也就是在墳墓上挖一鍁土,不過孃家人還需要過去,我還是不理解這有什麼意義,但大伯卻稱,姑奶是我們家族走出去的,我們理應要見證這個儀式。

在下葬的這一天,孃家人需要準備好“祭桌”,然後姑姥家裡過來迎接,幾百米的路程整整走了半個小時,或者這就是對孃家人的重視。按照規定,孃家人需要留下長子長孫“扶靈”,等到棺材入土之後,本家人讓親戚看看棺材擺放的是否有問題,這關乎著後代的發展問題。等棺材的位置確認好了後,親戚就可以離開了。 像這樣的人情禮俗生活中很多,這些都是從古一直流傳下來的,很多的禮俗年輕人並不懂,但大家都會照著做,將農村的根留住。


惠農圈


在農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十四歲輟學給生產隊拉尿肥,一拉就是一個冬季,吃盡千辛萬苦、受盡磨難與羞辱。

由其是剛結婚分家那一年,心情分外緊張,腦子裡一片空白。

那是三十多年前,為了生存而拼命的爭扎,為尋找出路而焦盡腦汁,為了改善生存環境,無數次跑到荒郊野外去深思。

苦苦尋找爭扎整五年,由出苦力改為幹建築,由幹建築的小壯工到學徒工,由學徒工到學成大師傅,由大師傅到包工頭。整整五年,一年一變樣,五年大變樣的可喜成績,回報了社會、回報了家庭和自已。五年爭扎與奮進,找到了我人生的出路,墊定了我今天的基礎。

堅苦歲月是我改變人生的動力,受苦受難是我樂觀人生的基礎。向信自已的能力,向信努力終會有希望回報,向信不努力永遠沒回報。向信這個世界很公平,只有年輕時期的吃苦,中年晚年才會幸福。

農村的左鄰右社,親情關係是城裡人永遠也感覺不到的。農村的年輕人沒苦過,也感覺不到現的幸福。

我認為農村最苦難的歲月,是我人生當中收穫的最大財富,是我人生奮進的動力。讓我知道現在很幸福,很滿足。

我現在仍然住農村只不過,由原來的五十平米土屋,到現在四百平米樓房。

再發幾張我的藏品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