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捐錢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

家鄉寧陵


我發表幾點我的看法,大家參考:

1,武漢這次肺炎疫情,已經能夠成為重大安全事件了。全國各地捐款捐物都是愛心善舉,是值得肯定的,包括我也捐款了。

2、重大安全事件,從上到下,都想捐獻自己的愛心,包括農村的貧困戶、特困戶。如果這是他們真心的意願,我覺得不要阻攔,讓他們奉獻自己的愛心,不管他捐多捐少都是值得尊敬的。

3、可以在他捐款後,村委會或者愛心人士,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村裡發放物資的時候,逢年過節的時候,都可以把他捐款的錢返還給他。

以上都是個人的一點觀點,大家可以評論溝通,謝謝!


鄉野李先森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好事,請收下他們的捐款,因為他們捐的不僅僅是錢和物,而是老人們對武漢人民的關心和牽掛,是一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滾燙的愛國之心。

例如2月2日在江蘇省無錫市一位74歲的拾荒老人徐美英,將自己一年的收入和拾垃圾的積攢的錢,共計1萬元送到居委會,想要馳援武漢,在遭到村委會工作人員婉拒之後,在村委會辦公室中失聲痛哭。徐美英第二次來到居委會辦公室後態度,堅決聲稱:如果你們不收下捐款,我就要發病了。

2月10號重慶萬盛街道萬興社區便民服務中心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出他的畢生積蓄20 萬元,老人堅定地說: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河南商丘81歲老黨員來愈點捐款10萬

浙江省84歲的老奶奶張淑英捐款10萬

還有捐款20多萬,不留姓名就走了。

這些老人的偉大事蹟都在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鼓舞著我們,我們只能敬重的收下,做好我們能做好的事情,為武漢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即使不能出錢出力,做到不出門不串門,做好疫情的防控措施,不給國家添亂也是給國家做貢獻。大家覺得呢?





小唐勝利在農村


好與不好,有待他自己靜心才能平估。

視頻中,我也看到過,農村幾個貧困老人,把一生省下積攢的救命錢給捐了出去,粗看,老人的精神形象立馬顯的特別高大,可細細品味,這不捐還好,把自己的辛苦錢全部捐出去,萬一有個病病災災,以後將如何解決?

說實話,別的我也不敢繼續寫下去,寫的在多發不出去還不如不寫


李德才21


行善不分貧富,只要是行善之人自願的,那就一定是最好的。一個自己尚且困難的老人,還心繫疫情的防控,捨己為人,這是心中有大愛有大德。哪怕他捐的很少,但至少他已經盡力了。我們當向老人學習。為老人點贊👍👍👍!


弓長芳菲


面對這場耒勢兇猛的疫情,不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連著許多華橋和國際友人的心。連國際上許多國家都向中國捐送物資。有許多省市,名人,老闆,平民百姓,都是積極捐款捐物。就連山區的老農民也為社會在做貢獻。積極勇躍的捐錢捐物,令人感動與敬㑉。真得體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抗疫情。共度戰勝沒有消煙的戰爭。



藍天白雲168


疫情防控,捐錢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

疫情防控,捐錢捐物,獻愛心,應本著個人自願,量力而行的原則。對農村貧苦老人來說,生活比較困難,可以不捐,這樣好。

大難面前,做為國人,要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人人獻出一點愛。關鍵時刻,黨員幹部應該衝在前面,積極捐款。

我的老家村黨支部組織了捐款,大家積極性都比較高,村幹部都是200元,普通黨員100元,支部全體黨員共捐款7000餘元,雖然錢不多,但他代表每個黨員一點心意,為共同戰勝疫情做一點微博之力。

總之,做為貧苦老人,平時沒有收入,生活艱苦,不贊成捐款。如果能好好照顧好自己,在疫情防控當中,保護好自己,不添亂。同樣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沙塵暴5478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有能力捐錢捐物是應該的,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他(她)們生活艱辛,沒有經濟來源,只有國家每月發放的100元養老金,省吃儉用為國家人民捐點也是可以的。這充分體現了老年人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體現了大團結和眾志成城的大無畏精神。


老王1440659


國難當頭,不僅有衝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有後方源源不斷的支持。向疫區捐贈款中,有韓紅等一代明星,國營企業愛心人士,還有普通老百姓,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他們也伸出援助之手,向武漢人的獻愛心。踴躍獻出自己微博之力。

陝西省銅川市一環衛工人將自己5年的積蓄10071元捐款給紅十字會工作人員;2月4日,河南有洛陽市嵩縣閆莊鎮竹園溝村村民將10萬斤大蔥捐送武漢,300多名村民在地裡用自己的雙手,硬生生拔了3天時間;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蓮花灘鄉石板寨村自發捐贈22噸香蕉運抵湖北省黃石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共抗疫情。很多貧困地區農民群眾的踴躍捐贈,體現了廣大農民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家微博的力量,希望幫助疫區人民順利度過難關。


封順潮


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農村貧苦老人也捐款,這樣好嗎?恐怕沒有人否認這是好事吧?即使我們不忍心,但我們卻沒有任何理由不收下農村貧苦老人的滿腔熱情,滿腹愛心。

什麼是真情?什麼是典範?農村貧苦老人為抗疫捐款的舉動,無疑是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哪捐款的舉動就是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給出的精準註釋點。我們可以擔心農村貧苦老人捐款後可能自己的生活會變得更差一點,但我們只需要在日後對老人投注我們關愛的眼線。而在老人為抗疫捐款的時候,我們需要收下老人的真心,並表達我們的讚許,這也屬於對老人的尊重。

回收廢品的83歲老人向社區捐款1萬元用於防疫;廣西88歲老人為疫區捐款1萬元;93歲老兵為抗疫一線捐款……無論是在頭條,還是百度,亦或是瀏覽器搜索,都會跳出一條又一條類似的信息和內容,讓人感到激動不已。位卑未敢忘憂國,患難真情最可貴!

讓我們為一位位捐款的農村老人們點贊吧!用我們欽佩的目光和崇敬的內心。


鄉村螢火蟲


無兒女!生花不了死帶不走!唯一的親人就是國家和人民!😭😭😭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農村老人有錢只能捐給國家和同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