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原本定檔情人節上映的動作喜劇《肥龍過江》,提前於網絡點播,既是典型的“王氏喜劇”,又有甄子丹/谷垣健治的時裝動作,並夾雜了成龍/洪金寶時代的動作喜劇元素,帶來了一場及格邊緣徘徊的動作冒險之旅。


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香港電影的最獨特最矚目的類型,是包括功夫片、武俠片在內的動作片,從邵氏武俠片到新世紀來的《葉問》系列等,拳打腳踢刀光劍影闖出了自己的天地,也湧現出唐佳、袁和平、洪金寶、成龍、甄子丹等動作指導或動作明星。這部《肥龍過江》的導演谷垣健治自身便是一名著名的動作指導/導演,年少時受到了《醉拳》等動作片的影響,而對武術產生興趣,後來不僅是跟隨著動作明星倉田保昭(《精武英雄》)習武,還加入了甄子丹為主導的動作團隊,先後擔任了《殺破狼》、《導火線》、《浪客劍心》(真人版)等影片的動作指導。


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這次執導《肥龍過江》可以說是谷垣健治與甄子丹之間的又一次親密合作。影片的故事雖然發生在香港、東京兩地,但城市景觀更多是動作奇觀的襯托,比如影片高潮戲的東京塔決戰那一段,影片主要是近景拍攝,而融合了刀劍、拳腳、MMA等動作元素,既豐富熱鬧,也能看到不少經典港式動作片的影子,無論是甄子丹主演的,或者是致敬李小龍、成龍等。

早在七十年代末時洪金寶就以《肥龍過江》致敬了李小龍及他的《猛龍過江》,只不過故事改成了鄉下人進城的模式。而谷垣健治的這部《肥龍過江》很大程度上也是洪金寶版的翻拍,自然的,影片除了致敬李小龍之外,還明顯致敬了洪金寶、成龍等七八十年代的港式動作片。甄子丹與洪金寶/成龍的動作片的一個主要差異是,甄子丹的動作戲融合了更多現代搏擊的元素,而洪金寶/成龍的常常是藉助於身邊的工具進行打鬥。在谷垣健治版的《肥龍過江》中,甄子丹常常化身為當年的成龍,跳巴士、屋簷上奔跑躲閃、隨手拿身邊的工具進行打鬥等,最典型的是在毒品工廠打鬥的那一段,是谷垣健治、甄子丹對前輩的致敬。

整體來看,《肥龍過江》就是一部及格線徘徊的港式賀歲喜劇動作片。港式賀歲片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熱鬧,無論是採取明星雲集(黃百鳴式)或者動作密集式(成龍式)還是東拼西湊式(王晶式),適合於一家老小熱熱鬧鬧過大年。至於文戲什麼的,就“求其”(即隨隨便便)了,這也是很多港片被詬病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主要原因之一。《肥龍過江》的文戲自然經不起深入的推敲,反正穿插點愛情、親情等普世性的俗套的不能更俗套的元素,好讓甄子丹在銀幕上再次的大展身手。至於甄子丹飾演的阿龍這個角色的“變胖”,更多隻是一個噱頭,及為了後半部分時的一個擦邊球式玩笑服務。

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毫無疑問,甄子丹是繼李連杰之後,最近十年最炙手可熱的功夫明星。《葉問》系列已然成為甄子丹演藝生涯中的代表。《葉問4》熱度未散,《肥龍過江》又與觀眾見面。56歲的甄子丹宣佈《葉問4》後將不再出演功夫片,謀求轉型就是必然選擇。《肥龍過江》算是甄子丹無論從自身形象,還是電影類型上進行轉型的一個嘗試。動作戲的招牌不能丟,但人物形象跟過去相比變化巨大。

《肥龍過江》裡甄子丹完全丟下了過去嚴肅角色的包袱,顛覆了近些年的銀幕形象,向成龍式風格靠攏。然而表現並不能讓人滿意。或許,甄子丹形象本身就不適合這樣的喜劇路線。但甄子丹在片中對自己曾出演角色的調侃讓人略感驚喜。2007年《導火線》原片鏡頭的剪入,2005年《殺破狼》中與吳京的那場狹巷裡的生死決鬥戲的模仿惡搞,算是本片最大的驚喜。

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葉師傅胖了-----照樣打十個《肥龍過江》


總而言之就是打打鬧鬧的挺好的爆米花動作喜劇,這個任務算是達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