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裡的美軍在沙漠裡穿那麼厚的作戰服難道不熱嗎?

lixuecheng1987


美軍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的一支軍隊。這也使得美國儘管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美軍並且長期參與地區戰爭,卻能夠保證美軍以極小的犧牲和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其實我們經常通過一些新聞報道和視頻片段看到,美軍無論是在沙漠之中還是在嚴寒之地作戰時都會身穿厚重的作戰服。這種作戰服在炎熱的沙漠之中可能會給美軍帶來極為不適的體驗。但是這種作戰服卻能夠很好的保護美軍在戰場上少受傷害,減少傷亡率。

我們知道現代化戰爭實際上是以信息戰和軍事武器裝備為主導的綜合軍事能力比拼。而美國作為世界上軍費開支最大,軍事力量最強的超級大國。每年美國用於國防開支的費用幾乎佔到了全球的40%以上。而且保障了美國在軍事領域各個方面的投入和研發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我們所說的美軍在沙漠中使用的作戰服實際上是美國陸軍作戰服,簡稱ACU,陸軍作戰服顏色以葉綠504色為底色。對於街巷、城市、沙漠、叢林等作戰環境具有較好的偽裝效果。

美軍近些年先後參加了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現役陸軍作戰服的許多問題引起了軍隊高層的重視。許多參戰老兵對於現役軍服和前線作戰地理環境格格不入抱怨甚多,士兵比較容易成為敵人軍隊的活靶子。因此美軍在設計新型作戰服時特別強調了偽裝功能。


2000年之後。美國軍事主管部門和研發公司多次投入大量資金對作戰服和防彈衣進行升級換代,以便更好的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和保護美軍在執行戰場任務時的生命安全。以保護士兵的生命安全為第一要義,這樣的軍事作戰理念是更符合現代社會對於人性化的要求。



儘管我們看起來美軍在沙漠作戰時身穿厚重的作戰服。但實際上這種作戰服的材料透氣性極佳。身體所產生的汗液會很快的揮發並且穿透作戰服,並不會給美軍造成身體上的困擾和不便。而且對於訓練有素的軍人來說,身體上出汗遠比流血犧牲失掉性命輕鬆容易!


正是因為美國對於軍人的性命十分看重。因此美國對於軍人的保護和資金投入是世界上主要國家中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美國允許美國軍人在戰場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投降!這種以生命至上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珞珈山的貓


無論是美劇還是新聞裡,大家總能看到,那些沙漠中行動的美軍,頭戴瓷實的鋼盔,穿著厚實的迷彩,迷彩外面還套了裝載著各色信息化裝置的“戰術背心”,掛著各色裝備,還得背個鼓鼓的半人高的大包。真是看著都覺得又累又熱,遭罪的很。

只是,貌似,人家美國大兵也沒顯得多難受。

當然,這也跟伙食營養好,日常的訓練強度大,給練出來的耐力有關。單看那個平均20公斤重的大揹包,沒練過的,估計站起來跑兩步就垮了,更不用提在酷熱乾燥的沙漠中露天行動了。

不過,更大的原因,取決於對於“熱”的理解,還有美軍迷彩的科技含量。

比如,在中國的大多數地區,熱了就會直接光膀子,露大腿。咱們少穿衣服,裸露肢體,主要是為了應對“桑拿天”的那種“溼熱”;如果換了“乾熱”呢,咱們可以看到,阿拉伯人的傳統服飾,無論哪個流派,都遮擋的比較嚴實,穿長袍、帶頭巾。

這是因為,中東這些地區的高溫,主要來源於太陽直射和地面的熱輻射。那麼,防暑的最佳方式,就是儘量擋住熱源。

顯然,在沙漠,採用物理隔熱更明智,穿嚴實了,比光著抗熱。

所以,我們經常發看到,中東執行任務的美國大兵,在四十多度的環境下,不但從頭到腳穿的非常齊全,甚至還帶著手套,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器被太陽烤了後,燙的下不了手。

同理,實戰當中,很多時候都需要趴著或者匍匐前進,沒袖子會磨破手臂胳膊腿啥不說,直接趴在給曬得高達五六十度的地面上,不得把肉皮給烤焦了啊。

再講講科技方面的因素。

戰鬥迷彩作為美軍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其輕重武器一樣,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前期,美軍的作戰服從面料到功能都會進行嚴謹的論證;在使用中,美國軍方也會認真聽取基層人員的親身體驗,收集大量的反饋意見,不斷改進。

美軍軍服採用了隔熱散熱功能設計,充分考慮了通風排汗,還有阻燃的需求。

而且,美軍沙漠迷彩在後背,腋下,都有通風透氣設計,其面料採用棉+尼龍混紡+納米材料,本身非常輕薄,再噴塗阻燃材料,以效減少著火、溶解、燒焦、脫落等現象,還帶著防紅塗裝以降低單兵紅外特徵。

因此,這套作戰服不但輕巧、隔熱,還有很好的透氣性能。同樣,配套的內衣褲,更講究排汗速幹,特製內衣和作戰服搭配使用,大量出汗也不容易沾到身上,尤其是內褲,不會因為長時間行軍磨擦襠部,引發溼疹和潰爛。

進入本世紀,美軍作戰服開始採用模塊化設計,隔熱禦寒和防護功能更進一步的同時,穿戴也愈發方便。整個服裝都可以隨意組合,褲腿可以整個拉開,以方便受傷時的包紮。

總之,在科技的支撐下,不斷改進升級的美軍沙漠戰鬥迷彩,舒適的還是可以的。

此外,因為作戰服的塗裝用長了會發生磨損和氧化,這導致,美軍的迷彩雖然價格昂貴,但使用週期比較短,更換的相對頻繁。所以,也不存在咱們平常人考慮的諸如汗溼後不好洗淨、不容易保養什麼的。人家洗幾次,就直接換新的啦。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現實是在伊拉克、阿富汗等這樣的作戰環境中,夏季確實是極為炎熱的,但是美軍依然穿著厚實的作戰服也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實際體驗。溫度較高確實不假,但是這些地區普遍屬於乾熱,只要找個陰涼地休息一會兒熱感很快就會散去,而像我國的很多地區屬於溼熱,即使待在陰涼處也會有強烈的熱感,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同時,沙漠、戈壁等地區普遍溫差較大,穿上T恤等衣服白天涼快了,晚上就遭罪了,不如直接一套作戰服方便,無非白天忍耐一下而已。

但是即使是實際體驗較好,熱起來還是很難受的。而美軍在一些時候也不是按照規定穿著嚴嚴實實的作戰服,很多士兵會選擇T恤、自行截短作戰服或者搞來其他軍種的衣服使用,比如美海軍陸戰隊面對作戰服過於厚重悶熱的問題,就曾採用讓普通步兵裝備飛行員工作服的做法,相對於常規作戰服,飛行員工作服透氣性更好,穿著體驗更加舒適。 但是使用這些措施畢竟無法從根源上結局,因此美軍專門下了功夫研製新軍服。其中美海軍陸戰隊結合基層部隊的實際需要,研發出了FROG作戰服,其在經常穿著裝備的軀幹部分上才用了速幹、透氣性好的材料,而在肢體部分採用了傳統材料保障抗磨性等性能,一經推出迅速受到基層歡迎,成為了和MCCUU作戰服同等重要的作戰服。緊接著美軍其他軍種也研製出了自己的類似產品。


戰爭之王


熱和命哪個重要?肯定是後者了。美軍戰士的傷亡比大約是50比1,而國際平均的傷亡比大約是10比1,美國的受傷致死率只有平均值的5分之1,不是美國士兵運氣好不會挨槍彈,只是美軍的防護做得好,輕易不會受致命傷。

在美軍裝備裡,防彈衣是必須的裝備,每個美軍士兵必須人手一套。在戰場上,大部分的傷亡是由流彈跟跳彈造成的,幾乎佔到85%以上,也就是說,躺槍在戰場上是平常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防彈衣可以防下大部分的流彈,這是歐美士兵傷亡小的主因之一。

其次,預防蚊蟲傷害。沙漠裡的蚊蟲雖然不如叢林裡多,但是沙漠裡的蠍子蜘蛛等劇毒物可不少,美軍的作戰服具有一定的防蟲能力,否則在沙漠裡被蜘蛛來那麼一下子,就得躺下去了。之前就有報出來,有個澳大利亞士兵在中東執行任務時候把鞋子脫下來放在旁邊納涼,結果一隻毒蜘蛛爬進靴子裡去,然後在他重新穿鞋的時候咬了他一下,結果就躺下了。

所以呢,為了保命,熱也就只能熱了,有命在才會有納涼的機會。不過呢,美軍要背派到沙漠去作戰的士兵都是要提前三個月進行抗熱抗暑訓練,這也是怕人去了沙漠中暑死亡,人死了事小,無法完成任務事大。


優己


穿著厚重戰鬥服的美軍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駐紮在中東的美軍穿著厚重的戰鬥服在沙漠地區執行任務,然而美軍士兵穿著這麼厚的衣服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科學的戰鬥服設計

中東地區的熱和我們所瞭解的其實有較大的不同,我們常說的“桑拿天”,其實是由於空氣溼度太大所造成的,與中東的沙漠有很大的不同,沙漠地帶的熱主要來源於太陽熱輻射和地面的熱輻射,而空氣相對乾燥,因此傳統的阿拉伯服飾也是寬袍大袖遮蓋了身體的大部分,為的就是抵禦熱輻射直接傳播到身體上。而到了晚上,沙漠地帶的溫度會驟然下降到10度左右,這樣又會比較寒冷。除此之外,在沙漠地帶作戰,地面的沙石和使用的武器溫度都非常高,必須將身體裹得嚴嚴實實才能避免高溫的灼傷。

傳統的阿拉伯長袍也是遮的嚴嚴實實

因此美軍也結合沙漠的特殊環境,下了大功夫研製了Flame-Resistant Operational Gear (簡稱FROG)戰鬥服,這種戰鬥服不僅能能通風排汗性能極佳,士兵排出的汗會很快的揮發並且穿透作戰服,這種戰鬥服還有較強的耐高溫性能和隔熱性能,避免高溫的武器和砂石對士兵造成燙傷,甚至不會在炮火的高溫下融化對士兵造成傷害,FROG戰鬥服極大的避免了嚴酷環境對人體的傷害,提升了美軍士兵的戰鬥力。

民用版的FROG

長期的沙漠訓練

有了科學的裝備,沙漠地帶的耐熱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在中東執行任務的美軍士兵都必須在駐紮在中東的美軍基地進行幾個月的耐高溫訓練,才能在外執行軍事任務。而平時不執行任務時,美軍基地也沒閒著,他們也要定期執行沙漠訓練,短則幾天,長則數週,因此經過嚴酷的訓練之後,美軍士兵已經適應了穿著厚重戰鬥服在沙漠地帶執行任務。

沙漠訓練不能停


桌面戰爭兵棋


在哺乳動物中,沒有不怕熱的種類,就是小狗在三伏天也會熱得張開嘴,伸出舌頭、大口喘氣,更別說人了。美國大兵雖然不怕吃苦,但他們也一定怕熱。

不過怕歸怕,作戰服還是要穿的,因為作戰服是起著防護作用的,是用來保護身體不受傷害,是保命的。炎熱跟子彈比,誰都會選擇炎熱。

就像我們在火場要戴著防毒面罩,那感覺肯定不舒服,但我們還是寧願不舒服,因為跟命比起來,那都是微不足道的。熱不會死人,但子彈會打死人。所以說作戰服厚重也罷,悶熱也罷,也只能好好穿在身上,這叫兩害相權取其輕。

不過沙漠上的晝夜溫差相當大,白天溫度高得下人,正午的時候,沙漠表面溫度可以達到50攝氏度,沙漠下面的溫度會有8/90度,別說是雞蛋,弄個小雞埋進去不要多大功夫也會烤熟了。

可是到了晚上,沙漠地帶的氣溫就會下降到攝氏10度左右,夠嚇人吧。在這樣的溫度下需要做的就不是防暑而是要保暖防寒了。所謂的“早上秋衣午後紗,晚上爐邊涮西瓜”就是形容沙漠晝夜溫差的。


但軍隊的目的就是作戰,打仗的時間是不能選擇的,白天也要行軍,也會有行動,也要蹲點、埋伏。所以高溫也是要承受的,一旦到了正午的時候突然出現敵情,上級下達命令,那就是無條件執行的,軍令如山倒。

這樣問題就很現實了,穿那麼厚的作戰服,午後的氣溫50多度,不要多久也會烤蒙,何況穿那麼厚的作戰服,沒有消滅敵人自己就變烤肉了。

其實,美軍的作戰服已經算是全世界軍隊設計的最好的了。他們有貼心的作戰服。不僅有護胸、而且有護肩、護膝、護肘的。不僅如此,在2016年,美軍還花費重金研製出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防彈褲衩,用以保護美國大兵的命根子,這樣即使他們在戰場上流血了,退役了也不流淚,因為還可以享受男人的快樂,不耽誤傳宗接代。因此,防彈服必須要穿。


既然美軍為前線作戰的士兵想得如此周到,難道他們沒有想到沙漠的作戰環境嗎?肯定想到了,不但想到,而且做了很多改進。

首先美國士兵的作戰服具有防蟲作用,作戰服的外表和頭盔外表塗有一層生物驅蟲劑,類似苦楝和薄荷的成分。士兵在沙漠執行任務總要有裸露的部位,有了這個功能,各種害蟲就無能為力,士兵也就從容不迫。如果一方面執行任務,一方面還要防著各種昆蟲侵害,那就非常被動了,又怎麼能很好完成任務?

其次,作戰服表面有一種反光塗層,類似於我們汽車的太陽膜,不見隔熱,而且散熱。美國技術人員在測試後得出的數據顯示,在沙漠高溫下,有30%熱量被反射,20%的熱量被吸收但被阻隔在外面。


同時,每套防彈服都配備有微型“空調”,晚上的時候用USB插孔充電,可以工作6到8小時,溫度可以在20到25度之間進行調節。更叫人稱奇的是,每套防護服上都要太陽能電池板,不但可以滿足士兵的夜視和定位設備使用,還可以在連續作戰或者不能用交流電的時候,對作戰服提供備用電源,保證作戰服的溫控調節系統不受影響工作。

我們中國的士兵在站崗的時候就配備了調溫鞋墊,淘寶上去年就有賣的,在淘寶上也可以買到可以發熱的汽車坐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科技處處領先的美國,生產出可以調溫的作戰服自然不在話下了。


小約翰


到了極度炎熱的地方,穿合適的衣服,就有了隔熱的作用。

比如在沙漠地區,阿拉伯人穿的是長袍,長袍可以將炎熱的風,擋在衣服外面,不讓自己身體的水分,過快地蒸發掉。同時,還可以形成一個從下至上的空氣對流,讓自己多少涼快點。

美軍的軍服,除掉基本的安全(比如防彈衣)考慮外,還要有裝備攜帶要求,比如穿戰術背心(可以多帶些武器)等,包括戰區的氣候因數,基本都考慮了。這是一個軍事大國的基本功,對一支常年實戰的軍隊,它的外表和功能,是高度一致的。

比如在美軍的坦克外面,就有專門有放行李的鐵框,當時的蘇聯,對這些坦克外的行李框,是哪個看不起啊,甚至還一度覺得,這是美軍軍紀不行,後勤不力的標誌。等到自己的軍隊,也參加了實戰後,才發現美軍的做法,原來挺有道理。

說起美軍軍裝的不足,主要是過多的考慮耐久性和通用性。比如說軍靴,美軍就一直使用牛皮製作,雖然常規部隊對此沒啥意見,可是特種部隊卻不喜歡,而美軍又沒合適特種兵的鞋可穿,這讓很多的特種兵不滿,於是特種兵就自費買來運動型的鞋,穿上去打仗,讓美軍後勤司令部很沒面子。

有經驗的作戰部隊,考慮的是戰力最佳配置問題,像是防寒防熱這種基礎問題,早就被解決或者是平衡了。


圓窗觀點


美軍的單兵裝備,一直都是處於世界上領先的位置,同時也是被很多國家學習和效仿,同樣美國的單兵作戰裝備也是世界各國軍方公認最好的裝備,看似略顯厚重的作戰服雖然看著像是有些負擔,其實都是不然,其裝備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製作出來的,是 “保命”的必備之品。

美軍的作戰服一直都是不斷地更新,聽取士兵們的實地經驗而提出的建議,在保證舒適度以及不影響作戰的前提下,也會增添加些 “新鮮玩意”,不過仍然有很多人都好奇,美軍士兵好像一年四季都是穿著同樣的作戰服,即便是沙漠和熱帶地區也是一樣,難道他們就不熱嗎?

美軍的作戰服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護膝防彈衣等等都包含在這一套作戰服中,而且還有其他的裝備物品,這樣穿起來,就顯得有些厚重,會給人一種很悶熱的感覺,其實不然。作戰服本身就有防暑解熱的功能,衣料都是經過特殊處理過的,跟我國南北方氣候差別一樣,熱也是分乾熱和溼熱,我國南方就屬於溼熱而北方就屬於乾熱。像伊拉克這些高溫地區,雖然熱,但是熱量都來自己太陽直射,所以這就屬於乾熱地區,而美軍的作戰服也正好擋住了熱源,自然體內也不會產生多大熱量。


老兵說軍事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首先直接進行回答:熱,當然熱。任何人在30度以上的高溫的環境下都會感到酷熱難耐,在美軍這種肥胖率較高的軍隊中更是如此。不過,題中也有提及兩個特定的場景:美劇、沙漠。首先要了解的是,既然是電視劇就肯定會有一定的美化加工,因此熱不熱對於演員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拍出好的電視劇來。

其次,沙漠特別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沙漠戈壁,其實有一個特點能夠大大緩解炎熱所帶來的負面感覺,那就是“溫差極大”。中國許多東部沿海地區的學生從教科書上了解西北地區的時候,都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句話可以說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地區的溫差之大。而阿富汗作為與中國西北部接壤的國家之一,同樣也有著類似的特質,美軍雖然需要穿著厚重的作戰服,但並非是全天候受到“熾烤”的,夜晚作戰服甚至有保暖的效果。伊拉克也有類似的情況。

另外,在沙漠中作戰,其實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防止脫水。許多阿拉伯人都會用相對厚重的服裝將自己包裹起來,這種衣著要比將大部分肌膚裸露在外更適合沙漠環境,否則只需被太陽曬一陣子,人就會因為水分自然蒸發而進入行動能力下降的狀態。美軍之所以要在沙漠穿厚重的作戰服,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有防止脫水影響戰鬥力的考量。

除了以上的三點外,美軍作戰服其實還有正規的用處,也就是“作戰”。由於常年面臨路邊炸彈和游擊隊所帶來的威脅,沙漠地區的美軍往往都會為士兵配備具有防彈效果的作戰服。防彈衣雖然無法防禦大口徑子彈和炮彈的直擊,但是對於小口徑子彈、流彈、彈片的防禦能力有目共睹,能夠有效提高士兵的生存率。在生命和炎熱面前,美國人會選擇哪一個不言而喻。

還有一點就是作戰服具有一定程度的隱蔽性。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大多身著沙漠迷彩,這種迷彩能夠在中東地區的沙漠、村莊這一類的環境中有效隱藏士兵的存在,為打擊敵人創造有利條件。這就和叢林地區會穿著綠迷彩、海洋上會穿著藍白色軍裝一樣,都是特殊的地理因素所決定的。

美劇中所反映出的美軍往往是美國人希望能夠對外展示出來的美軍,因此對於美軍的還原基本都是非常真實的,在眾多細節上很少有出錯的地方。當然,這種還原也僅限於“美軍”的個體,而對於美軍的事蹟,則主要以歌頌為主,也有一部分反戰和反腐題材的美劇會從美軍的負面新聞切入,但是對美軍的整體形象不會有大的損害。美劇中的美軍在沙漠地區穿著厚重的作戰服,其實就是根據現實所做出的選擇罷了。


科羅廖夫


鞋子透氣就好吧,我夏天和冬天穿過同一雙登山鞋,很厚,但不記得夏天腳熱。

當然也和個人身體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