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撲克大王”,年產量高達8億副,20年打造70億帝國

文 | 支付公元

1990年《賭聖》這部電影火遍了大江南北,也給熒幕面前的觀眾留下了許多深刻印象,在這部電影中,邱淑貞咬撲克牌的經典一幕驚豔了多年的時光;周星馳本人也因為這部電影,完成了“星仔”到“星爺”逆襲的跨越,影片中周星馳的演技也奪得了一片好評,並帶紅了一陣“撲克風”。

如今流傳到大眾視野中的撲克就是姚記撲克了,1994年,上海姚記撲克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並推出了姚記撲克。經過15年的發展,公司已發展成世界最大的撲克牌生產基地,年產量高達8億副。

國內“撲克大王”,年產量高達8億副,20年打造70億帝國

在2018年的業績報告中,姚記撲克營業收入高達9.39億元,同比增長41.71%,淨利潤高達2.22億元,同比增長106.63%。從數據來看,姚記撲克多年以來一直都是以生產撲克為重心,近幾年來年銷量超過7億副,佔主營業務的90%以上。

如今已涉及到美國、加拿大、南美等多個地區,這一切都離不開姚文琛的帶領。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大門才剛開啟,這時的姚文琛有些心潮澎湃,想辭職下海創業。

國內“撲克大王”,年產量高達8億副,20年打造70億帝國

可是創業又能做什麼呢,他陷入了迷茫之中。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人們在無聊的時候總是喜歡玩撲克,而一副撲克牌玩得很髒甚至被折成兩半也捨不得扔掉。這引起了姚文琛的注意,並且讓他堅定從事撲克貿易的決心。

1982年,姚文琛開始批發撲克,沒過幾年,又做起了撲克代理的業務。當時由於品牌的侷限,只能出口到一些小國家,生意雖然非常火爆,但是好景不長。一種國外號稱最高品質的“蜜蜂”牌等一批外國撲克開始進軍中國市場,以舒適的手感和華麗的包裝迅速贏得了國人的青睞,中國撲克就這樣完全被比了下去。

國內“撲克大王”,年產量高達8億副,20年打造70億帝國

在一次展臺會上,中國撲克的形象倍受打擊,外來商人對中國撲克牌展臺根本不屑一顧,並且還對中國撲克冷嘲熱諷,這讓姚文琛心中感到憤憤不平,受到很大刺激,於是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1994年,姚文琛帶著自己多年積攢下的1000萬積蓄,獨自去了上海創業,並創建了宇琛撲克實業有限公司。他立下宏圖大願,一定要生產出質量最好、品牌最響亮的撲克牌,為國爭光。此後,姚文琛就一心撲在撲克牌的研發和製造上,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國內“撲克大王”,年產量高達8億副,20年打造70億帝國

一開始他用的是國內普遍使用的玻璃卡紙,但是質量很差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1996年,他去到臺灣進口一大批專用紙,同時,又從德國引進四色印刷機,並花重金從各地招聘人才。雖然那幾年幾乎耗盡了他的積蓄,但是“姚記撲克”卻有了質的提升,銷售額數據也上去了。

到了2011年,雖然每副撲克牌的淨利潤只有0.11元,但一年撲克牌的銷量能達到7億副,推出市場20年的時間,竟賺了70億。如今十年過去了,姚文琛也獲得了“撲克大王”的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