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厭世了,這是一種什麼心態!我需要看心理醫生嗎?

八一鋤頭


不需要,正常

你是兩種中的一種

一類是底層壓力大掙錢難,全世界都欠你的

2類是家庭富裕無慾無求,沒有目標沒有動力,乏味的生活失去了希望

你哪一種?


益陽榮威保安隊副隊長


這種心態我曾經也有過。那時候二十多歲覺得,沒有目標,收入低,沒人理解,想到的得不到,喜歡的人不喜歡我,自己身上的缺點太多,同齡人很多都走在自己前面,沒有一個好的背景,自己能力不足,機會一直沒有降臨自己身上,又有胃病,反正就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有大約一年的時間都是生活在這種狀態中,可想而知當時是什麼心態。

後來,我看了關於孫正義書,他生病的時候看了很多書,瞭解了很多行業,最後給了自己一個目標,一年的,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然後我在養病的時候也模仿他,給自己定了短中長的目標。病好了之後去工作,前一年工資很低,2010年在廣州一個月不到2000,朋友也沒有幾個,遇到困難自己一個人扛,作為一個男人,深夜裡都會哭。給家裡打電話永遠是過得很好,在學校時的那股勁慢慢被現實消磨掉了,但是又想想自己定下的目標,又咬牙堅持,努力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2011年的時候因為是跑業務,經過 前面一年的積累,工資慢慢從1800到2500,4500,7500,2011年年中的時候已經到了9000多了,當了新出的蘋果4S,馬上就買了回來。因為收入的增加開始接觸一些層次比自己高的人,經過在一起玩,開始發現他們以前其實和我們也差不多,身上也有很多缺點,我看差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點,然後在意地去改變自己,比別人更努力 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試著做一些別人沒有膽量力的做的事情。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工資 也慢慢上升到12000左右,還有年終獎,再過了半年,思想也成熟了一點,就開始創業了。現在回想一下,其實也沒有什麼,什麼厭世只是逃避現實的一個藉口,你不如找到一件喜歡的事努力去做,找一個喜歡的人努力去追。想要得到什麼,努力去爭取就好。我不相信一個人邊自己喜歡什麼都沒知道。所以所謂的積極勇敢,就是克服困難,不要逃避。加油,年輕人。


江湖一洲


開始厭世了,這是一種悲觀的消極心態。

人生會有無數個瓶頸期,比如那些過不去的心坎;放不下的心情;抹不去的苦痛;一眼望不頭的將來……

我十幾歲編織著美好的夢想,認為自己可以做個女強人,一切皆有可能。

到了二十幾歲,還不是女大當婚,嫁人生子。無奈諸事不順,為了尋找出路,決定留下孩子,夫妻出國打拼。

十年辛苦打拼,還完鉅債,三十幾歲回國帶孩子,那時候想生個貼心小棉襖,結果就生了三個兒子,現在揹著這“三座大山”,壓力山大啊!

如今到了放不下的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前半年公公做完胃部切除,之後肝轉移已經晚期,現在奄奄一息,吃喝拉撒在床上,靠意志力和氧氣活命。

生活的每一件煩心瑣事,都有可能成為那最後一根壓死人的稻草。這些年我也厭世過,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但能讓我平穩過渡的,是樂觀積極的心態,因為我相信,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多堅持一下下就好!

人生哪有不苦的?但是有苦也有甜啊!你只要靜下心來,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別人的風霜雪雨,用心傾聽每一個不一樣的春夏秋冬,你會發現生活也可以很美的,心情亦然!

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認清生活的真相,但依舊要熱愛生活。一起加油吧![加油]






琉璃魚


你好!

厭世是自身能量較低的狀態,意念過於關注世間和人性的陰暗、消極面,耗散能量;對本應讓我們欣賞的人或物視而不見,得不到能量。也看不到自身的優點、優勢和希望,不知如何調整心態,適應變化。建議:

你好!

1.多參加集體活動:從很多人的交流中開解心結,獲得一些幫助和肯定,減少消極心理,增添生活勇氣;同時也付出友愛與關心,得到快樂和感激的能量。

2.培養正能量思維方式:

對任何一個人,多想想他(她)的優點和對我們的幫助,少挑剔。尤其對父母,多感恩,體諒他們的艱難,少頂撞,可以得到很多心靈能量,讓我們願意與別人交流。

如果覺得某人有些事情上對我們不好,可能是其生活經歷侷限所致,我們不用記恨、厭惡,因為記恨、厭惡任何人,反而可能讓我們模仿他們那些缺點,而且會耗費自己的能量。

3.列出自己的5~10個優點,增添自信。

4.列出5~10樣自己所擁有的,為自己所擁有的感到幸運、感恩。

5.聽音樂,當沉浸在音樂中時,可以慢慢學會分析那些讓你消極的事,從音樂中獲得力量和能量。

6.練瑜伽,有助於清理情緒,解開心結,獲得身心釋放。

7.練寫毛筆字。向你推薦一本《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開始可能覺得很不容易學,多練習,可以鍛鍊集中力,每次都會有進步,心有所獲,獲得自信,承接祖先傳承下來的能量。

8.如果是女孩子可學學縫衣服、織毛衣、繡花等等,專注手上的事,可以理清紛亂的思緒,放下一些牽牽掛掛的煩惱,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就像我的老外婆,幼時受過很好的教育,讀過書,是遠近聞名的繡花能手,雖然生養了7個孩子,生活艱難,而且外公中年病逝後,外婆獨自撐起全家的生計籌劃。但小時候每次見到她老人家,都是笑呵呵的樣子,從沒見她老人家發過脾氣。

9.學學唱歌、跳舞,激活思維,開闊視野,也可強心健體。

10.做做義工,接觸不同的人群,感受付出與得到的快樂,同時知道別人的生活也是有喜也有悲,學會從經歷失望中繼續前行尋找希望。

希望以上建議對你有幫助。


黛茜


厭世,是因為你感覺這個世界很不理想,很不公平,很醜陋,甚至感到某種程度上的絕望;或者你自己的奮鬥目標很難實現,自己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一再失敗,或者拿自己與別人比,總感覺自己這樣不行那也不行。簡要說來,一是對這世界不抱有希望,而是自己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要改變這種情緒,首先還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知道,完美的社會是不存在的,迄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很大的完善空間,即便是西方國家也是如此。整個人類社會似乎總是存在著:一半的美好;一半的醜惡;一半的善良;一半的兇惡;一半的富人,一半的窮人;一半的勝利者,一半的失敗者;等等,這裡所謂的一半,並不是確切的正好一半,而是一個模糊概念。社會就是這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認清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你就不必太在意人世間的諸多不平和醜陋了,世界原本如此,極樂世界是不存在的。其次,如果自己生活得很不如意,就想想,還有很多人生活得很不如你,你不是這個世界上生活得最糟糕的。失敗了,就要儘快調整好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目標,正視自己的缺陷,嘗試著改變自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找準自己的社會位置。這樣,你就生活得比較自在,比較順心了。


快樂小偉生活日記


抑鬱症這幾年真的很流行,因為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精神壓力真的很大!人都說,如果有人跟你說,我好像得抑鬱症了,這是抑鬱症患者最後的求救,可能,你也是在等待救贖,你真的病了吧,所以,如果你覺得你厭世了,我建議你還是要去看下心理醫生的,確認下,更好的調節心態!

在去看心裡醫生前,建議你去醫院走走,去重監護室,看看在病床上的人,他們是多麼渴望活下來,看看病人的家人多麼努力的支持著他!你還說自己厭世嗎?對比下自己健康的身體,你是多麼幸運!

在去小學或者幼兒園的門口看看,放學時間,一群群可愛活潑的花朵,帶著笑臉,奔向自己的母親,他們身上有無盡的可能和美好!那種單純,足以融化我們心中的寒冰!

可能我們都曾厭世,受了苦,受了傷,讓我們沒有勇氣,想要放棄,可我們就是不能輕易放棄,每個成年人,都是在深夜崩潰,又在第二天早起重生!為了那些愛我們的人,一定要堅持下去,調節過來,做你自己的陽光!加油,一定會好起來的![玫瑰][玫瑰][玫瑰]





冰熊


厭世是指悲觀消極、厭棄人世。出現厭世心理的原因有兩種可能:

一、時下熱點的抑鬱症

抑鬱症表現為:心境低落、悲觀消極、鬱鬱寡歡,對什麼事無興趣,高興不起來厭世自棄等。抑鬱是因情緒引發的精神心理疾病,當然引發致鬱情緒的因素很多,在此不多介紹。抑鬱情況下萌生的厭世心理是一種病態的,抑鬱患者一般會伴有認知障礙或扭曲,認知的扭曲產生厭世的念頭。

✔這樣的情況下最好還是求助心理醫生。在自己無力改變心境時,藉助外力還是有必要的。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的狀況還沒有引起生理反應,還沒有感到明顯的軀體不適,及時有效救治會很快恢復的。

二、遭受重創、壓力、排擠,心灰意冷

我們再來看另一種情況。一個人創業失敗、或遭遇了突發的挫折壓力,心裡產生了負能,並把這種負能衍生出的抱怨、憤恨、怨氣歸咎與社會,因此產生了厭世心理。且這種心理隱藏有一定的報復性與破壞性,處於邊緣人格心理自我矛盾,一方面厭世一方面又無可奈何,對社會充滿敵意的眼神。

✔這是一種典型的報復心理,這也不在心理諮詢的範疇,重塑三觀意識是當務之急。調整自我心理多去結交積極正能的人。多去了解社會積極的一面,擺正自我位置,著手力所能及之事,消除攀比心理,放低姿態一切從頭開始,當你從挫折、失敗中站起的時候,就不會有厭世心理了。

小結:開始厭世了,假若是抑鬱造成的情緒反應,還是要及時的看心理醫生,尤其重度抑鬱症有極高的危險性,厭世心理可能釀成自殺的悲劇。假如是第二種情況的厭世,不屬於心理問題。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控制衝動的情緒,消除心底的倦怠、怨氣,心境開闊一點,生活還要繼續。

我是慕三子 你永遠的心靈知己!


慕三子


厭世,是在生活,工作,事業等方面徹底失敗後,不敢正視,絕望透頂的一種錯誤態度,是一種極差的負面情緒,是一種病態心理。

其表現有以下幾種,一,玩世不恭,對人對事極不負責,毫不尊重。二,意志消沉,破罐破摔。對生活,對生命大肆浪費。三,憤世嫉俗,於人於事,情緒和見解都極端化。四,逃避現實,不敢面對,無所事事,索性等死。還美其名曰,看破紅塵,真是可憐又可笑。

即然是病,當然需醫,病淺者,或許有救,病入膏肓者,任其自生自滅便了,只要將其對人事的損害降到最低就行了。


張寶和


開始厭世了,這是一種什麼心態!我需要看心理醫生嗎?

開始厭世,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心態,如果不能夠及時治療的話,很可能會引發抑鬱症,所以還是建議你能夠找到專門的心理醫生,檢查下你的狀態。

但是我還是嘗試的去說一下我的想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不知道你什麼原因導致的你的厭世心理,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說:她的厭世心理是因為討厭人,接受不了人們膚淺的交流。認為所有的人的想法都很簡單,跟別人交流只會增加她的痛苦,所以不願意跟別人溝通,甚至不願意出去見人,只想自己一直孤獨地活下去。

她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為在小的時候,可能是因為女孩比較早熟吧,所以一些想法會跟以前玩的比較好的小夥伴很不相同,再加上童言無忌。所以小夥伴們會經常嘲笑她,甚至覺著她有病。於是漸漸地就不跟他們玩了,而且會真的認為自己跟其他人會有所不同。但是這種心理上的變化,老師以及父母的感知會非常低,所以她就是這樣孤獨的長大了,也就造就了她厭世的想法,可以這樣說吧,她的心裡的顏色只有灰暗,沒有任何色彩。支撐她活下去的動力就是父母。

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是不是跟她是一樣的,那我們就她的情況具體的分析一樣,希望你能夠有所啟發:

首先,這個世界一定是不公平的,所以一味的抱怨世界的不公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或遇到很多不平等的事情,讓我們覺著這個世界太黑暗了,太罪惡了。但是陽光的背面一定是陰影的。但是隨著社會制度的完善,慢慢的一些不平等的開始變得相對平等,但是我們作為社會上的一個個體,也要學著壯大自己,為自己爭取說話的權利,改變的權利。而不是一味的覺著,我跟世界格格不入,所以我就開始厭世,等待生命的結束。

其次,我們要學著看待事情的兩面性。

任何事情有好就一定有壞處。如果你只是盯著壞處去看的話,那麼整個世界都是壞的。就跟有一張白紙,上面點上一個黑點,如果你只是盯著那個黑點去看的話,你的世界就只有黑色,但是明明還有那麼多白色啊!!就跟世界還有很多美好是一樣的。所以不要只因為看到醜陋而忽視了世界上美好的事物。

最後,不管任何情況,生命都是可貴的。

既然發現自己有厭世的想法,那就要趕緊的找到問題的關鍵,然後早點進行治療。因為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就會慢慢的演變成抑鬱症,最後自殺。不要覺得當你說出你的想法的時候,會有人嘲笑你,覺著你在“作”。自己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多學著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總會找到你一件讓你覺著生命是有意義的事情的。

生活真的很艱苦,也不一定很美好,但是你確定死亡後就一定能解脫?不能,所以珍惜現在的生命,多去發現世界的美好,說不定你會找到一個你愛的人,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一座你想居住的城市。記住,活著才有希望。


枯心之慈


肯定是生活不如意的事太多,或者要求太高太多,目標達不到,就會覺得痛苦。

2019年11月27日在《追我吧》第九期節目的錄製過程中,高以翔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搶救,醫院最終宣佈高以翔心源性猝死。享年35歲。

之後,我們只看到一對老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徹心扉,以及明年即將和他舉行婚禮的未婚妻的傷心欲絕。

你的身旁站著的是你最深愛的妻子,家裡還有正在成長的孩子,以及視你為最大依靠的父母。保持健康是你最大的責任。

人生的破產往往不是敗於財富,而是敗給了健康。

有時候並非我們的身體無藥可醫,而是我們的心情病入膏肓。一個人只要心大了,大事就小了,生活也就慢慢地好起來了。

林清玄在散文集《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中寫過一個故事。

一次,有位老友找到林清玄。因為人到中年,方方面面都有些糟心事,就想林清玄能送他幾個字寬慰一下。林清玄斟酌了許久,寫下四個字:常想一二。

老友問他何意?他說:“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扣除了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情。

我們如果要過快樂人生,就要常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