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評不評職稱重要嗎?

用戶4474645431


重要不重要,關鍵看你自己的認識。

職稱是與你工資掛鉤的,誰與錢有仇啊?與工資有仇的人大概也不是個理性的人。[呲牙][呲牙]作為一線老師熱愛我們的本職工作,盡心盡力的去教學生,這是我們的本分。

但人是一個社會中的人,你要養家餬口,吃喝拉撒,要買房子,要孝敬父母,要旅行,要讀書,娶媳婦兒,給孩子掙學費。這些哪一項都離不開你的工資,也就是說離不開你的職稱,職稱越高工資越高,這個道理不用說。傻子都明白呀。[呲牙][呲牙][呲牙]

自己覺得自己不評職稱就很清高,但是你生活的社會當中,你這樣的清高根本就不能拿來當乾糧。[呲牙]

儘管在評聘職稱的過程當中,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的地方,也許會引起了很多老師的反感。但在現實的情況下,你不評職稱你真的不行呀。[我想靜靜]

所以當我們改變不了現實的時候,我們最好改變自己。

把評職稱的所有條件都準備好,早準備好。早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做出安排,未雨綢繆,你的人生才會有可能一帆風順。

不要等著評職稱的時候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那個時候在怨天叫地,哭爹喊娘都沒有用。最重要的是努力工作,早做好準備。

因此評職稱非常重要。


致遠語文


如果職稱就等於工資,那麼,一線教師評職稱重不重要呢?

我和我的某個同學,他是副高級教師,我是一級教師,他的打卡工資比我多800元/月,而我們參加工作的時間和學歷都是一樣的。

無獨有偶,我校兩個教師,一個是一級教師,一個是二級教師,教齡相差兩年,一級職稱的比二級職稱的每個月多600多元。現在他們已經退休了,目前養老金相差接近700元。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職稱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工資收入。一般情況下,高職稱有高收入,低職稱就沒有高職稱的收入高。

雖然職稱能反映出教師個人的義務能力與水平,能代表著教師的專業技術地位,但是,它同時也和教師個人的崗位工資級別等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說,職稱對個人的工資收入影響是不能小覷的。

其實呢,職稱對教師各方面的工資都有影響。包括績效工資、薪級工資、崗位工資,還有個別地區的年終獎,這些項目在制定具體的標準時,都與職稱扯上了關係,當然是職稱高,相應的這幾塊工資也就高。

單純從工資收入的角度看,對於一線教師來講,評上職稱的就比沒有評上職稱的教師的工資高出不少。如果從個人的專業技術水平上說,評上職稱的不一定就有沒評上職稱的教師高。很多的高職稱的教師教學質量並沒有低一些職稱的教師好。

這說明了什麼呢?

職稱僅僅就是一種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說地位的象徵性名稱,不能說,高級教師的教學成績一定就會好,也不能說,低一些職稱的教學質量就趕不上高級教師的教學質量。這些都是不一定的,中間存在一些方方面面的因素。

那麼,有的網友就講,為什麼不按照教學成績或者是教學質量來確定工資,而要依據職稱來確定工資呢?我認為,由於學生的質量也是千差萬別的,因而,僅僅靠教學質量來確定工資報酬,那生源質量不好的班級還有誰願意帶呢?同樣一個教師,他教一個好班,再讓他教一個差班,最後的成績會一樣嗎?答案是非常明顯的。

也就是說,目前,以職稱確定工資報酬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合理的。

既然如此,大家都來說一說,一線教師評不評職稱重要嗎?

總而言之:

以現在的薪酬體系來說,職稱可以說是基本上相當於工資報酬,那麼,評上職稱與沒有評上職稱的教師,他們的工資報酬到底有多大的差別,大家心裡也都清楚的很。

至於評職稱與否重要不重要,那就是一線教師們各自的看法了。


中小學教育者


職稱不和工資掛鉤就不重要,掛鉤就重要,教師不只是工作奉獻,也要生活,養家。其實職稱就是一個害人精,搞得同事離心離德,暗中作梗,搞得高職稱享受高工資不一定多幹活,受苦受累工資低。早該取消了。


止痔面癱除


跟錢掛鉤,誰跟錢有仇啊,必須重要,不評職稱,只能是一樣幹活兒,沒別人拿錢多,而且有職級,評不上職稱就進不了級,比如二級職稱如果評不上一級,永遠都是專技十一級,永遠進不了十級,工資就上不去,耽誤晉升上一級,耽誤掙錢。工作量基本都一樣,評幾級基本工作都是一樣的,不評就是一樣工作拿錢少。


此地三不管


不評職,混日子不幹活,領工資的人會越來越多。


不放棄不拋棄16


視金錢如糞土的人,評不評職稱不重要。因為一個好老師,有責任心,有事業心,有勇於奉獻的精神,就完全不用在意評不評職稱,心胸開闊,心安理得,不亦快哉!



非文老唐


對於越沒能力的越重要(這是沒能力者賺錢的最好方法,當別人質疑時還能當護身符:堂堂高級教師,不是我不行是學生太差。)越有能力的越不需要:如李嘉誠“一個香港市民”足矣。


古今880


本人從事書法文化工作多年,有豐富的教育經驗。

職稱只要與老師的工資掛鉤就重要,否則就不重要。


我認為職稱要與教學掛鉤,考核一線教師的標準是教學水平和升學率,這樣才能調動起老師的積極性。但是目前職稱評定過於形式主義,職稱的評定和老師發表論文、專著、獎勵證書、學歷掛鉤。這些不能直接反應老師的教學水平,還有的地方把老師的教齡作為評定職稱的依據。目前正在著手改革。

降低職稱在工資收入當中的佔比

9月3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表示:“我們將研究改革和完善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

目前職稱佔工資收入比重過高。直接導致了有些老師還有學校的非一線人員把主要精力用於鑽營怎麼評高級職稱上。找人代寫論文,找中介、找期刊社發表論文。這都成一個產業鏈了。基層鄉鎮農村老師評定職稱會更加困難,也不利於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職稱的評定,需要出臺更科學的評價體系。

  • 增加基層教師的職稱評定數量。這樣做可以吸引更優秀的老師紮根基層教育事業。

  • 減少學歷、論文在評定職稱中的比重。

  • 可以適量增加教齡在評定職稱中的比重。

  • 非一線教師不能評定職稱。對於教研員等職位可以設立另外的評定標準,不能佔用一線教師的職稱名額。

  • 對於師德有問題的老師要實行“一票否決制”。

總之,教師評定職稱的目的是為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強監管,增加教師評定製度的可執行性,不能讓一部好經給念歪了。

樹人園丁


中教一級與中教高級的月工資相差700~800元,你覺得評不評職稱重要嗎?


田野15874


當然重要。從物質方面說,能提高各方面的待遇,從精神方面說,也是一種榮譽,是學校和別人對你的認可。評上職稱誰也不會拒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