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沙坡頭旅遊保護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面積1.3萬餘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騰格裡沙漠景觀、自然沙塵植被及其野生動物。地處騰格裡沙漠東南緣,是草原與荒漠、亞洲中部與華北黃土高原植物區系交匯地帶,充分展示出一個以亞洲中部北溫帶向荒漠過渡的生物世界。該保護區是中國第一個具有沙漠生態特點,並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護區,是乾旱沙漠生物資源“儲存庫”,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沙坡頭旅遊非常有特色。

特色之一是滑沙。遊人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往下滑,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滑沙時座下會發出一種奇特的響聲,人鍾巨鼓,沉悶渾厚,稱之為“金沙鳴鐘”。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無垠的騰格裡沙漠。而沙山南面則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沙漠綠洲。遊人既可以在這裡觀賞大沙漠的景色,眺望包蘭鐵路如一條綠龍伸向遠方;又可以騎駱駝在沙漠上走走,照張相片,領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黃河之中,渡向彼岸。這種羊皮筏俗稱“排子”,是將山羊割去頭蹄,然後將囫圇脫下的羊皮,扎口,用時以嘴吹氣,使之鼓起,十幾個“渾脫”製成的“排子”,一個人就能扛起,非常輕便。遊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槳劃筏前進,非常有趣。

在寧夏這片被中國旅遊界稱之為“中國旅遊最後的處女地”的土地上,當神秘的面紗被掀起時,一次“看的過癮,玩的盡興”現代時尚的沙漠旅遊拉開了序幕。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這裡的沙子與三亞天涯海角的沙子一般細膩、柔軟,但又沒有海灘沙子中夾雜的細碎貝殼,甚至沒有一絲塵土,清純乾淨得無法想象,在陽光下泛著金燦燦的黃色。最令我們感慨的是,一望無垠的大漠毫無荒蕪之感——因為這裡流淌著奔流不息的九曲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在沙坡頭竟婀婀娜娜地流瀉出一個“幾”字形,使黃燦燦的沙漠中呈現出一片神奇的綠洲。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塞上江南的美譽即是由此而來。2000多年前的漢武帝元鼎元年,為屯兵戍邊,就曾在沙坡頭築堤引水挖渠,創造了黃河有堤壩引水的輝煌歷史。成吉思汗七次親征西夏,其中兩次就征戰在中衛。他屯兵營盤水,勒馬沙坡頭,擺兵黃河九渡,病殂固原六盤山。因此,中衛山川成為成吉思汗的歸宿,也留下了“一代天驕”的最後足跡。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唐代王維的《使至塞上》,寫於公元736年。那時,王維奉旨宣慰在河西打了勝仗的將士,途經寧夏中衛沙坡頭,面對大漠、黃河壯美的景色,禁不住激情澎湃,於是揮毫潑墨,寫下“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這首著名的詩篇。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沙坡頭馳名中外,還緣於其輝煌卓越的治沙成果。為了確保西北交通大命脈包蘭鐵路暢通無阻,勤勞智慧的中衛人民與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道艱苦探索,創造出了以“麥草方格”為主的“五帶一體”綜合治沙工程體系,用最經濟、簡便、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動沙丘上營造出一片片綠洲。沙坡頭的麥草方格治沙成果還曾被譽為“人類治沙史的奇蹟”。

旅遊記:寧夏著名特色景點沙坡頭

許多人說:“不到沙坡頭,就等於沒到過寧夏!”“遊遍中國萬里路,長憶寧夏沙坡頭”。可見沙坡頭旅遊區在遊客心中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