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該怎樣提出好問題?

靜怡勤反覆練


問題是推動思維進步的內在動因,沒有問題的課堂是乏味的,是表象化的課堂,是缺乏收穫的課

堂!

那麼老師提問可以在學生的哪些點上面提問尼?

(一)學生容易感到困惑的點

(二)教學重難點處

(三)學生的易錯點處

(四)學生感興趣的點

(五)教學內容中比較隱蔽的點

老師提問有哪些的技巧?可以根據學情來

(一)面對基礎很好的學生,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深度,能引發思考,點到為止,要多讓學生自己思考,過於簡單的問題,好學生會不屑一顧;

(二)面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提問題一定要多設問,多做鋪墊,因為基礎薄弱學生反應相對較慢,提問時需要多留時間緩衝,可以將一個大的問題,設置成更多的小問題,再將這些小問題逐一破解,讓他們學習更順暢!給基礎薄弱學生提問指代一定要明確,清楚

(三)設問言語精準第一位,有意境或者幽默可以加分

總之,提出問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提出問題,這點是提問題的實質





穀雨胡老師數學課堂


一、教師設計教學問題應遵循三個原則

1、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學生“多思”

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問題”,是為了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設計問題要有利於學生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首先應注意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引發學生把自己的不同想法,公諸於眾,有利於引起爭論;其次,問題的設計要有利於激發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敢於自我挑戰;再次,問題的設計要有利於發現錯誤,以便於教師及時指導。

2、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學生“多問”

記得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是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見,教師設計問題要有利於學生敢質疑、敢發問,只要讓學生成為“問”的主體,成為一個學習活動的主人,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發展。

3、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學生“多說”

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絕不能包辦代替。只要教師設計的問題合理,引導得法,學生就能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得準確,說得直觀,說得明瞭,說得精彩,樂於與同學交流。

二、教師設計教學問題應把握“五性”

1、目的性

目的性是指教師設計教學問題,要有明確的目標,為引入新課、為突出重點、為突破難點還是為總結歸納等。只有明確了問題設計的目標,才能使問題恰到好處,為教學穿針引線,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啟發性

啟發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要能觸動學生思維,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及方向。切忌設計一些“是不是”、“對不對”之類比較簡單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讓學生厭煩,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不利。

3、精要性

精要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要精簡數量,直入重點,所設計問題的內容要圍繞課堂教學內容,與教材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繫,設置問題,環環相扣;解決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一方面要針對教材實際,突出重點和難點,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實際,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問題。比如,對成績好的學生,設計教學問題的內容要相對難一些、要求高一些;對基礎差一些的學生,設計教學問題的內容要相對容易一些,還要適當加以引導、鼓勵,使其增強信心。

5、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問題,實質在於引發學生的興趣,設計問題要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在愉悅中接受教學,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設計教學問題要體現三個特點

1、問題的設計要“生活化”

“生活化”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生活在社會中,對生活中的問題比較感興趣,新課程也提倡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從生活經歷中提出鮮活的問題。這樣設計出來的問題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例如,在教學“解決問題”時,可與學生常見的乘車、買票、買食品、做家務等聯繫起來設計教學問題。

2、問題的設計要富有“挑戰性”

“挑戰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學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基礎知識,才能解決問題。如在教學“求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可先讓學生分析,組合圖形由學過的哪些簡單平面圖形組合而成,再讓學生討論如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設計這樣的教學問題,就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利用原有簡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知識,進一步探究組合圖形的面積,更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

3、問題的設計要富有“開放性”

“開放性”是指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解決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求長方形的周長。有的學生用“長+寬+長+寬”來求;有的學生用“長×2+寬×2”來求;還有的用“(長+寬)×2”來求。設計這樣的教學問題,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又尊重學生學習知識不同的體驗,體現了教學標準的多樣性。

總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推進教學發展的關鍵,教師設計教學問題要講藝術、重實效,所設計的教學問題要有利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贏在高中


一個能迅速吸引學生,引起學生好奇心,能引導學生開啟積極思維,或是開放式的、能容許多種“聲音”的問題,我認為都是好問題。題主的問題,也是一個好問題。

★能吸引學生的問題,一定跟學生自身聯繫緊密。

在邀請的前20個問題裡面,我第一個想回答的是題主的這個問題,這是因為我也是一個老師,我也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與我息息相關”,所以我感興趣了。

因此我認為老師在教學設計中設置的問題應該首要是跟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緊密的關係的。從時下學生會關注的事情或當下對學生最為重要的事情出發,結合教學的內容來提問。

★從學生的興趣點提問,激發好奇心和探究力。

我曾經帶過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特別鬧騰班級一個學期的班會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能積極參與班會活動,我瞭解到這個班級的很多孩子已經開始追星。

追星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偶像的正面力量可以帶動孩子們積極學習。這個學期的班會,我只有一個目標:讓這個別人眼裡特別鬧騰的班裡的孩子們更加積極學習,認真聽課,有理想和追求。

因此,利用孩子們追星,對明星有很多好奇這個點,我設計了許多開放式問題,甚至扮演明星的Cosplay比較新鮮的方式,讓孩子們去自由探究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的過程。

能立足於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能最大程度讓班級所有學生參與的問題,有正面的目標導向,一定是個好問題。

★好問題應該有一定程度能容許不一樣答案的空間。

像“3+3=?”這樣的數學問題不存在好壞,所有的條件都是單一,導向的結果也只有一個。提這樣的問題都像走一個流程,不會特別有趣。

好問題可能可以在條件上給予學生不同的假設空間,也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

能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橫向思考,能刨根究底地進行垂直思考的問題,我認為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10655874103796394"} --}

雜學時間專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這個提問,絕對是頭條中非常有深度的一個好問題。

課堂上的問題,不同於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就是允許出錯,允許不斷的向正確答案靠攏。也允許這一節課沒有答案。

課堂上,一個問題設置的好壞,影響著教學的深度,更影響著同學們的參與程度,能夠點燃每個同學自我表現慾望,卻又在靠攏問題答案的過程中,上了當,求之不得,這個靠攏的過程,這個求之不得而願聞其詳的過程。就是老師設置這個問題的價值所在。

論語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得到而絞盡腦汁就是不可能的程度,就不要去啟發他,這就是問題驅動的價值,這就是好問題可以讓課堂不自覺的就會聚精會神的道理所在。

歸根結底,好的問題,是從教學本身出發,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切入的。它致力於疏通學生的思維認知障礙,構建學生的學科知識架構,能讓大多數學生的思維跟著走,能讓少部分學生的思維跟著跑,最終在問題解決的一剎那,能讓參與思考的學生“恍然大悟”。

最後,這個問題的價值就不再是得到答案本身,而是探究答案的過程和主角們,是他們,點燃了課堂的探究氛圍,讓思維的翅膀,在教室的每一處角落飛翔。

讓窗外的陽光照在黑板上,撒在老師的肩膀上,落在每一個孩子熱烈的笑容裡。



李靜夜思白


老師該怎樣提出好問題?

首先,瞭解和研究學生是老師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全面瞭解和研究學生,是老師擬定計劃和實施計劃的前提。老師只有充分地瞭解和研究學生,才能使提問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瞭解和研究學生個人、瞭解和研究學生群體關係、瞭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其次,瞭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談話法、調查法、分析書面材料法。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工作,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最後,老師怎樣提出好問題和提問題的基本要求:

1. 老師要計劃和準備好問題。

2. 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能引起學生思維興奮,即提問要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程度和經驗。

3. 老師要善於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當問題提出後,老師要善於啟發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或對直觀教具觀察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或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獲得新知。

4. 老師要做好歸納、小結,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並注意糾正學生錯誤的認識,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知識。


1條船


單獨從一堂內提出問題來說,我認為好問題的標準應該是兩個,一個是低梯度和漸進性的問題,把一些疑難點分解成幾個小問題來層層推進式解決比較理想;二是要針對學生知識的易錯點提問,易錯點一般也是考試的重點,把易錯點通過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用戶5490704522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老師提出問題由幾下幾個方面框架,發問,引導,區分,好的問題帶著答案,好的老師自帶光芒。

首先老師要是一個思考者,能首當其衝的做好自己的功課,社會責任,擔當。要不斷自我求進步,三觀持正念,懷著至善的心修習。

其次老師要不斷學習經典,向古先聖賢學習,提升自己口吐蓮花的能力。

再次,每日三省吾身,每日思考自己的不足,好的老師才能有好的才能。

最後,同理心,只有和被髮問者同體,才能從對方的角度問出激發其靈魂深處的問題。




六經課堂盧老師


問題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的。作為一名好老師,不僅應為學生創設好可以提出有效問題的好情境,還應做好提出問題的預設,給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機會,不能單純為了提出問題而提問,應讓學生學會思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陽光家園15






時代少年19


圍繞知識點,有針對性提;問題提出兩個作用:一是考查知識點掌握情況,二是鼓勵落後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從這兩個作用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