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區問卷報告:防疫物資緊缺,望多徵詢基層意見

上海社區問卷報告:防疫物資緊缺,望多徵詢基層意見

上海合肥路一個弄堂入口的社區防疫工作者。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

2月9日,澎湃研究所欄目發佈了三個調查問卷:社區服務問卷、市民生活問卷、企業運營問卷。新冠肺炎疫情上海應對問卷調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澎湃研究所聯合發起。其中,社區服務問卷由同濟大學、上海浦東新區社區服務中心學者設計並執行,線上填答時間為2020年2月8日至2月11日,共回收有效問卷68份。

作為疫情防治的第一道防線,基層社區承擔著群防群治的重要職責。此次調查重點關注上海街道鎮、村居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物業的防疫工作現狀、社區風險認知、應急機制及問題需求等方面。

以下為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一、基本情況

填答問卷的對象以居(村)委幹部和街道(鎮)幹部為主。涉及上海浦東新區、徐彙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黃浦區、靜安區、金山區、閔行區、普陀區、松江區、青浦區等12個區。60%為女性,68%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83%為35-49歲的中年人群,黨員比例為65%。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二、社區的風險認知和資源自評

大部分社區工作者認為自己的社區防疫屬中度風險,最大的風險點是人口流動性(6.4)、社區出入管控(6)、社區工作者自身防護(5.83)和人口聚集性(5.37)。大部分社區工作者認為,社區資源優勢處中上水平,被訪者總體對工作機制的自評分較高,評分最高的三項社區資源分別為應急響應機制(7.18)、信息溝通機制(7.12)和社區自治(6.69)。

2.1您認為您所在社區在下述方面的風險程度(低1——高10)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2.2 您認為您所在社區在下述方面的資源如何(少1——多10)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三、社區防疫工作機制

3.1時間表

在上海市宣佈進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1月24日)之前,大多數就進入了備戰狀態,響應順序依次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街道、居委到小區物業。57%的社區工作者在1月20日及以前就獲知了疫情,超過60%的人在1月23日之前就投入了工作,無緣春節假期。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3.2 專業培訓

作為一線的戰疫人員,57%的受訪者接受過專門的新冠肺炎及公共衛生培訓,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街道鎮幹部的受訓率較高,但僅有一半的居委幹部和小區物業經理接受過培訓。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3.3 信息來源

85%的被訪者表示,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本市/本區疫情工作會議的相關信息,主要的信息獲得渠道為上級部門(78%)、微信(51.5%)、廣播電視報紙(31%),不同身份的社區工作者信息來源有所不同。不同身份角色的主要信息來源也有所不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物業負責人以上級部門下達為主,街道和居委除上述來源外,還加大了對各政府公眾微信號的利用。

您目前最主要的兩個信息來源是: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3.4 數據分享

72%的被訪者能第一時間獲得轄區內防疫數據的共享,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物業獲得數據略滯後。主要的數據來源是上級防疫工作組(81%)、“疫情防控上海公共服務平臺”/“健康雲”等公共數據平臺(62%)、新聞媒體(43%)。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3.5 政策知曉與評價

一線社區工作者對國家及本市防疫相關政策及措施的知曉度和執行評價都比較高。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四、社區防疫工作情況

4.1 工作隊伍聯動好、社區治理見成效

所有社區都成立了社區防疫領導/工作組,主要由街道(鎮)辦事處、居(村)委、社區派出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物業及社區志願者組成。值得一提的是,90%的被訪社區有居民志願者參與工作,除了原來的樓組長等志願者,49%的社區有新居民、16.4%的社區有轄區企事業單位志願者加入社區服務。

社區防疫工作組成員組成如下: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若遇工作人手不足的情況,六成社區會通過社區動員的方式自救,並且77%的社區表示能得到及時回應和有效解決,足見基層社區的動員及自治能力有所增強。

若遇到缺少工作人手的問題,您的單位會?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2 社區防疫主要工作

社區的防疫工作非常龐雜,主要是以人口排摸、外來人員管理及社區防疫宣傳為主。其中有明顯的工作身份差異,街道工作以組織協調為主、物業以保安保潔為主、而居委幹部對所有選項的勾選率都高於其他群體。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3 工作精力的分配

在上述諸多工作中,佔基層社區工作者最多精力的三項工作分別為人員排摸(93%)、重點人群管理(50%)及報表報送(46%)。其中街道有更多的報表報送壓力、物業在環境衛生治理中任務較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多承擔重點人員信息告知工作,而居委在物資配置分發(口罩)方面的工作壓力較大。

您所在單位的工作精力佔比最多的三項工作是?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4 關於信息報送

相比較最初統計表格多變、由各條線部門分別下達的狀況,目前已形成穩定的、統一歸口的信息日報制度,96%的被訪者表示統一上報給上級防疫工作組,基層報表壓力有所緩解。

您上報工作最主要的方式是: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5 關於口罩的登記分發

上海於2月2日實行居民到居委上門登記預約口罩的措施,就2月8日-11日的問卷填答情況來看,86%的社區採用居民上門登記的方式,但網絡及電話預約的方式使用率在增加;63%的社區居民憑預約憑證到藥店購買,30%的居委為重點人群及行動不方便的居民派送,也有約20%的社區有居委及志願者集中採買派送。問卷結果顯示(截至2月11日12時),被訪居委社區已有約六成常住居民戶預約了口罩,超過半數的已預約居民戶已購買到了口罩。

4.6 工作方式多樣

目前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主要以電話、微信和上門為主。居委的工作方式多元性更強,主要視工作內容和對象而定,對於返滬人員排摸和老年人以電話方式為主,但若電話無法聯繫或不配合,則需要上門;對於一般家庭,更多使用微信及網上統計平臺,但重點人員的健康管理只能上門。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7工作聯動機制

在一級應急響應的框架下,社區中各個職能主體及社區成員的協同度相對較高,打破了原先的條線邊界,用一位社區工作者的話來說“‘七所八所’空前團結”。社區物業、社區志願者、社區民警都是能很快調動的社區防疫力量。但所能調動的資源還是以生活社區內部為主,社區對於轄區單位、大數據平臺及周邊生活物資供應方的聯動機制並未有效建立。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8 防疫物資供應

現階段社區防疫物資的供應較春節期間已有明顯增加,但被訪者對醫療物資的資源評分平均值仍只有4分(滿分10分),來源主要是上級防疫部門配發和單位自己採買。相對而言,一線居委工作者和物業人員面臨更多的防疫物資缺口,保安、保潔人員普遍缺乏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物業公司普遍表示物資緊缺難購買,但作為高風險暴露者和居民高頻次接觸者,這個群體的防護問題值得關注。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若遇防疫物資不足,大多數社區會向上級防疫工作組或有關職能部門申領求助,但僅一半的回答表示,得到了及時回應和有效解決。

若遇到物資供應不足的問題,您的單位會(多選題):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9 工作難點

被訪者填答最集中的三項工作難點分別是:人口排摸(71%)、社區出入口管理(69%)和社區工作者自身防護和心理干預(43%)。由於分工不同,不同身份群體有工作難點差異,其中街道認為重點人群管理的難度更大(89%),居委幹部更擔心人口排摸(71.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認為數據聯動不及時是最大難點(100%),而小區物業最擔心小區出入口的管理(67%)。街鎮居委及物業普遍反映了對社區工作者自身身心健康的擔憂。

目前最主要的工作難點是(限選五項):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4.10 工作需求

在被問及進一步需求時,防疫物資供給(94%)、增加人力投入(75%)和專業力量支持(62%)是主要的三項。在專業力量的需求方面,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動大數據、智慧社區技術及專業醫學支持三方面。

目前社區防疫工作最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多選題):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需要哪些專業支持? (多選題)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其他建議彙總:

1、加強社區工作者自身防護:基層社區工作者要加強疫情專業培訓,增強自身防護,尤其是一線居委、社工、物業工作者和居民志願者,保證基本防護物資的供給。

2、規範工作機制、為基層減負:進一步信息統一歸口,優化上報流程,新增任務下達前能先徵詢基層意見。

3、增加人口管理的抓手:目前人口排摸過程中遇到流動人口信息不全、小區租房二房東難管理等問題,希望能增加健康雲等公共數據的共享,加大對不配合社區防疫工作人員的懲處力度。

以下為問卷中的回答節選:

上海社区问卷报告:防疫物资紧缺,望多征询基层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