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沒有拴住任何人,唯獨拴住了媽媽”這句話?

OneSky


當了媽確實時間少了。我可能是那種少有的愛打遊戲的寶媽,但是不能當著孩子玩,只能等孩子睡覺或和別的家人玩的時候能上一會。孩子有多粘我呢,我這麼說吧,魔獸練小號,整整從早到晚,5級。跟我一起玩的基友30級了。不過這種栓住也沒啥不好,其實小人兒趴在身上叫媽媽也挺幸福的


差的不多就不多先生


孩子沒有栓住任何人,唯獨栓住了媽媽,這是多少媽媽們的真實寫照啊,這也是多少媽媽不得已的心聲。

孩子是媽媽經歷十月懷胎而生下來的,多少媽媽在這十個月裡,忍受了孕初期黑天暗地的孕吐,每次產檢的小心翼翼,孕晚期的辛苦,嚐到了生產撕心裂肺的痛,有人說:經歷了生孩子的痛後,其他的痛,都不算什麼了。最後,贏來了一個生命的誕生。而這才只是剛剛開始。

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嗷嗷待哺,奶漲的疼痛,一點兒也不亞於生孩子,是被孩子逼瘋的日日夜夜,是完全碎片式的睡眠,是孩子生病時的擔驚受怕,孩子的洗衣,洗澡,膳食,換尿不溼,衝奶粉,逗孩子,教孩子,養孩子等等,這些似乎都是媽媽的事情,孩子的爸爸呢?總有他自己事情的千萬個理由。

媽媽們都想著:等孩子大點了就好了,最後才發現,永遠沒有這一天,孩子大了,教養問題還是媽媽的,健康飲食問題,也是媽媽的,學習成績,也都是媽媽的,似乎從孩子還沒出生,一直到孩子長大,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媽媽的,爸爸呢,你們依然只是忙乎自己的事情,似乎這一切和你們沒有任何的關係。

每一個媽媽們,說多了都是淚吧。為了孩子,你們犧牲了多少,因為有了牽絆,所以不得不去做些犧牲,而這些犧牲,是很多爸爸們從不曾嘗試過的。

即使這樣,可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每個媽媽,願意讓孩子去牽絆,哪怕一生。



瓜與籽


作為一個一歲半高需求男寶的媽媽,我深有體會,寶寶出生之後治好了我的失眠,從出院回來開始就是晚上跟我睡,母乳餵養,每天晚上要醒好多次,寶寶五個月開始上班,晚上餵奶,白天上班,中午回家餵奶下午再去,每天路上四個小時,寶寶一歲之後白天吃奶少了,但是一下班回家就黏到身上,不想讓他看電子產品,所以只要醒著就得陪他玩,爸爸不太操心,家裡吃喝拉撒睡全是我一個人操心。下週要開始在家上網課了,寶爸被隔離到單位了,寶寶姥姥七十多歲了,現在根本沒時間備課,有時候都愁的想哭


瀟湘夜雨55555


我本人就是一枚妥妥的寶媽。拿我自身來說吧。自己也曾滿腹理想,從小鎮出來,在大城市裡每天為之奮鬥。從不曾想著有一天,我帶著小孩,乾乾願願地回來,回到我們這座小鎮。因為不忍與孩子分離。不忍將孩子留在老家。在外,我們租房,各方面條件也有限。綜合考慮,辭職,回村,帶娃。之後的規劃就像是以孩子為中心化了一個圓。娃上學前,我應該給自己做好什麼儲備,以至可以不跟社會脫軌;娃上學後,我應該從事什麼工作,可以有餘錢支持她的興趣愛好,可以讓她見多識廣……孩子的出現,讓我內心柔軟而堅強,所有的規劃裡,都是我的孩子要快樂健康成長。



木墨M


大家好,我是小可愛的媽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女兒6歲,從出生到現在我女兒一直是我在帶,作為母親對於這句話詩深有體會的。

一. 女兒是風箏,母親是繩子,無論風箏飛到哪裡,母愛的線始終不會斷裂。

這句話很生動的描述出了作為母親生孩子出生後的擔當。有朋友圈很火的一句話,當一個女人生完孩子你就會發現她消失了。是的,作為母親在家庭角色中很自然的承擔起了照顧娃的角色,每天有忙不完的瑣事,雖忙但確是幸福的。我女兒從出生到六歲就一直沒離開過我,每晚都要摟著我睡,她才能睡踏實。

二.陪伴是最長的線,栓著母親和女兒一起成長。我的人生事業真的因為女兒而改變,陪著女兒一起學鋼琴,一起學跳舞,練書法,沒有我這個老母親不會的。除了正常的上班,女兒的一切真的成為了我的全部。雖然累,但每次看到女兒的笑臉都覺得值了。

孩子沒有栓住任何人,唯獨栓住了媽媽。這是母愛的使然,也是愛的必然。



思美人成長記



糊塗一次挺好


我還沒感覺,雖然孩子從小就和我睡,但是可能好帶,我要是加班或是出去玩晚回家,她也能和爸爸或是奶奶帶著。上幼兒園了,離姥姥家近,一週和姥姥待3天和我們待4天也能適應良好。我家是樓下保安說帶她去玩都想跟著別人跑的那種,有時候真的怕被人騙。


拾叄6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四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孩子確實沒有拴住任何人,但我心甘情願被他拴住,不僅如此,我老公也情願被他拴住。

生育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的決定,為了孩子的到來,父母們一起鍛鍊更好的身體,一起研究育兒知識,一起拿出時間陪伴孩子,這是一件幸福感滿滿的事情,身在其中的我們樂此不疲。

看著粉嫩的孩子,身為媽媽的我,只想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跟他講有趣的故事,陪他盡情地玩耍,一起分享小秘密,陪他長大。

真正好的教育,是空間上分開,但精神上互相連結。

所謂拴住媽媽,並不是指她的時間全部給了孩子,相反,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指引他行為不偏頗、在孩子需要時陪伴在他身邊,做他背後的城牆,不用事事跟在他的屁股後面,就是父母最明智的做法。

第二、這句話也是提醒家人,要給媽媽更多的關愛。

為什麼那麼多媽媽被拴住,是因為家裡有不靠譜、不學習的爸爸。

撫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爸爸認真參與到帶娃中,就能讓媽媽更輕鬆,不要認為她心甘情願,身為爸爸就可以放手不管。

著名的情感導師,節目主持人塗磊就是好爸爸好幫手的典型代表。

他的工作也很忙碌,節目錄視頻,可並不耽誤他帶娃。給孩子做營養餐、帶孩子出去玩、給女兒洗澡,吹頭髮,陪女兒玩耍。

可以說,他是妥妥的一枚女兒奴,為了女兒,他心甘情願被拴住。

親自帶娃,所以他能體會帶娃的樂趣,也更加能體會媽媽帶娃的不容易。

第三,養育孩子,也是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帶娃不是8小時上班制,特別是娃小的時候,總會有各種突發情況,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夫妻雙方總有一人要放下工作,而這個人選很多時候是媽媽。

但是選擇了全職帶娃就要被拴在家裡,不能有自己的事業嗎?不是的,我看到太多太多的全職媽媽,在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有很多媽媽分享帶娃的心得體會,成了很知名的自媒體博主。

也有的媽媽,很擅長做輔食,他把製作過程搬到網上,收穫一大批粉絲。

有的媽媽帶娃帶出了經驗,她很擅長寫育兒親子文,帶娃的同時,賺稿費。

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只要有經驗,有想法,並付諸實踐,每個媽媽在陪我的同時,也能擁有自己的事業。

最後祝每一位媽媽都能帶娃賺錢兩不誤,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山茱萸家


作為一名6歲孩子的寶媽,我表達下對這句話的態度---真是超級認可!

當寶貝在媽媽肚子裡時,就有記憶了

研究人員發現嬰兒在孃胎就有記憶,據英國《刺胳針》醫學雜誌將於週六發表的一項荷蘭研究結果顯示,嬰兒在母親的子宮內,便已學懂運用自己的長、短期記憶。 

研究人員說:“雖然胎兒需接觸刺激器多過一次才對刺激器建立認知,但他們顯然是記得這種刺激器的震動的

所以,十月懷胎是寶貝對媽媽依賴的開始和鋪墊。也是栓住媽媽的開始!

還有媽媽對寶貝的愛

媽媽對寶貝的愛,讓我們無法移開視線。我們家寶貝出生時,被診斷為吸入性肺炎,轉入市兒童醫院治療。那段時間的每一天,我都在煎熬中度過!你可愛的樣子,我還一眼都沒有看到過,長得像誰呢;你的小手我還沒有觸碰過,是不是又細又長,經常遐想…,看著手機,害怕接到醫院的電話,吃不下,也睡不著,怎麼說呢,我想,當媽媽的,應該都能夠理解這種心情。(也不是說他爸不擔心,只是,我自我感覺,我要比他更擔心點。)

寶貝一天一天的長大,嗷嗷待哺,一直是我陪著他睡覺,因為沒有辦法,爸爸不具備餵奶的功能,所以就像上面這個問題一樣-“孩子沒有拴住任何人,唯獨拴住了媽媽”,誰讓我們的身體結構就註定了是被栓住的命,加上情感的牽掛,還不栓定你了。

爸爸們的無視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大多數爸爸們就是個陪襯!特別是有男孩的家庭。(有女孩的,爸爸可能是女兒奴)

小孩子上幼兒園了,其實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小傢伙長大了,也會刻意的去保持一點點的距離,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爸爸們站出來了。

比如幼兒園會佈置很多的作業,這些都是誰做呢?還用問嗎,那都是家長們的事兒。當你陪孩子做手工時,他在玩手機;當你給孩子講故事時,他在玩遊戲;即使你去上廁所,寶貝守在廁所外面,他都無動於衷;當寶貝好不容易哄睡了,他倒意識到你的存在了(此處省略一萬字))……,所以,他什麼時候幫你分擔過,就不說分擔吧,親子關係不好還好意思抱怨寶貝只和媽媽親。我只想說,長點心吧,男人們,爸爸們,還真是如電視局裡面的臺詞似的:“中國的爸爸都是,今天高興了逗兩下,明天不高興了,踢兩腳,養娃跟養寵物似的!”若現在你不管,等你想管的時候,都長大了,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爸爸們的袖手旁觀也是間接造成只栓住媽媽的結果。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幾天前老公暴躁的說的一句話,“他也是我兒子”,我的回答:“現在想起來了,才六歲,還來得及!”

希望每個家庭都可以美滿和幸福😁


小小仕


兩歲半寶媽來報道[愛慕]作為新手媽媽,關於每一個寶寶的問題,好像都能引起我的共鳴,我的經驗可能具有個例特點,我自己也覺得有不足的地方,寫出來,給大家取長補短吧。

最早的時候聽到一句話,面對寶寶的看護也好,陪伴也好,任何人都可以說“我有事兒,或者我要去幹個什麼”而放下寶寶,把寶寶推給別人,唯獨媽媽不可以。當時看著身心俱疲的寶寶媽,突然覺得做女人好心酸。直到我自己也當了媽媽,又有了更多的體會。

但是,即便面臨著精神和身體的種種挑戰,依然要自然而然的承擔起哺乳小寶寶的重任,即便刀口疼得撕心裂肺,掙扎也好,別人扶起來也好,都還是要一頓不落的喂寶寶,哪怕稍有疼帶來的坐起來抱寶寶的吃力感,就可能被認為是嬌氣,違背了母愛偉大的道義。同樣,吃喝上面也一樣,如果有自己想吃什麼的想法,也會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對不起寶寶,不能這樣做。日常的照顧,奶奶累了,可以毫無顧忌的睡覺,理由很充分,照顧寶寶累了,其他人也一樣,唯獨媽媽不可以,累了又怎樣,累了就能不管孩子麼。。。在孩子成長過程的任何一階段都是如此。

當我陪伴寶寶從她從肚子裡出來,到他一天天成長變化,某一天我要出門一下了的時候,僅僅只是出去一下,好像是兩個月因為漲奶走結塊的時候,去了一下醫院,大概不到兩個小時,我發現我就已經牽腸掛肚,魂不守舍,害怕她吃不慣擠出來的奶,害怕奶奶抱她太緊了,害怕這害怕那,那時我意識到,我也是離不開寶寶的。到現在,都是如此。

所以,寶寶和媽媽的依戀是相互的,媽媽也離不開寶寶,這是每一個媽媽對寶寶最天然的愛和牽掛,所以媽媽們也要正確認識,如果發覺自己怎麼那麼離不開寶寶,不要覺得自己軟弱,不要覺得自己不爭氣,這是身為媽媽的天然感覺。尤其是給寶寶再在唸繪本的時候,有很多小故事比如媽媽,我好愛你,等等的時候,我家寶寶會變產生共鳴,依偎在我身上,這時我就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害羞]附上一幅和寶寶畫的畫[害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