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今天我看了“女生的真实日记”,记载这位女生这一个月的悲惨历程,她经历她母亲的离开,接着父亲的离开,然后是自己被感染,相信很多人看完感叹万千,生命是那么的卑微和渺小。

我将整个日记的内容说给我的孩子听,我孩子也很伤心。

我接着问他,你觉得死是什么?

他说死就是生命的极限。

我又问,那你怕不怕死?

他说怕。

我说为什么?

他呆在那边,久久答不上了。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我对他对“死”的态度和理解很满意,虽然他觉得我很没用,我和他讲历史知识,传授我的经验,他都会一脸鄙视,认为都是垃圾都是错的。每每这样我也一点不急,因为一切随缘,如果我所学一切,他不愿意接受,那我带到棺材里不也挺好。

家中虽然如此,但到外面完全不同,遇到事情解决不了他第一反应就是找我求救。

在家中他经常嘲笑我,鄙视我,当然没有恶意的那种,这是我刻意造成的。因为在家中,他不能生活在最底层,但也不能生活在顶层。不然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在知常容看来,对“死”的态度在人的一生中三观影响是很大的。

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不知“死”,就不知生之意义。

视死如生就是一种态度,但是视死如生并不是天生的,没有人天生就视死如生的。你想着将人培养成视死如生之人,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除非给他洗脑,控制他的意识,让他陷入宗教式的狂热之中。

这一种视死如生并不真的视死如生,因为没有人不怕死。

孟子提出一种生死的观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不谈死,但是弃生自然就是归死。生与义在一起,他觉得应该选择死与义,而不是生。

为义而死。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荆轲怕死吗?

当然怕死了。

为什么后来他愿意去刺杀秦王呢?

因为田光为了保守太子丹的秘密自杀在荆轲之前,秦将樊於期将脑袋借给了荆轲作为刺杀秦始皇的一个引子。

荆轲他就算怕死也必须要死,这就是舍生取义。

但燕太子丹不懂,他给荆轲好吃,好喝的,然后不断催荆轲出发完成此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史记·刺客列传》

燕太子丹认为荆轲是怕死了,以为他不想去了,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对荆轲与田光,樊於期对荆轲的心不同。

燕太子丹认为荆轲是一个舍生取利之人,所以认为他怕死,因为他就是用厚利买了荆轲的命。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荆轲则是舍生取义,因为田光,樊於期为什么毫不犹豫自杀,目的自然也是取义。

这是两种不同境界之人,所以看到的人自然就不一样。

荆轲为什么怒,道理很清晰。

这就是两种对死的态度,当对死的态度不同,对万物的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观。

你说燕太子丹不懂舍身取义吗?他当然明白,但是真的不懂。所以事情失败之后,秦始皇要他的脑袋,他第一个反应是逃,而不是和樊於期,田光一样选择自杀。

诸葛亮为什么可以做到鞠躬尽瘁,因为刘备的厚恩,他不得不报。

聂政怕死吗?当然怕,所以严仲子去请他,请了几次,他都拒绝了。后来严仲子送了百金,在他母亲寿辰之日献上,聂政就毫无退路了。

他只能选择舍生了。

所以没有人天生就不怕死的。

但死不能摆在至高无上,如果死一旦摆在至高无上,那就如同燕太子丹一样,他可以逼死田光,也可以催荆轲快点去送死,然后出了事情之后,自己逃之夭夭。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他知道这世间有义,所以他不惜下跪,放下身段,用重金等手段去寻找义,实际主要为报自己的私怨。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史记·刺客列传》

当死摆在最高之时,他就会利用义而不是取义。

这就是标准的虚伪之人的逻辑。

当死摆在最高位时,人的智商也会直线下降。

秦始皇是不是很牛呢?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说他不牛的。他智商高吗?当然非常高。

但是当他把死摆在了第一位,他就听信了卢生的忽悠。

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

他可以派徐福去找,徐福说遇到海神,他就亲自出海射杀大鱼。理由只有一个,他想长生,长生自然就是将死摆在第一位。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汉武帝厉害吗?当然也非常厉害,他的智商呢?

栾大用了一个小魔术,在鱼内装上磁铁控制,再告诉汉武帝他可以弄到不死药。汉武帝马上封他为“五利将军”,把卫长公主嫁给他,又封他乐通侯。李广一生对战匈奴经历无数次生死,最终却无法封侯,留下“李广难封”之语,但是栾大用谎话轻松完成了。

唐太宗一生英明神武,一遇到“死”这个字,他也智商直线下降,据有些说法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而死。

所以当一个人一旦把死摆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智商就会直线下降,哪怕是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雄主都不可以避免。

当然刘邦对死的态度就呈现一种与孟子完全不同的态度。

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史记·高祖本纪》

虽然这个记载在《高祖本纪》中怎么看都觉得很怪异的存在,知常容现在依旧保持怀疑这是司马迁或其父使用的隐笔处理,不过我找不到证据。

刘邦呈现的对死的态度是很有代表性的,那就是天命观,一切是天决定的,这是墨家的思想,当然儒家也有这样的痕迹,比如孔子说的五十知天命。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刘邦没有将死摆在第一位,所以他的智商没有出现波动,基本上都是在线状态。光凭这一点,他就比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强太多了。

所以一个人对“死”的态度端正了,他的人生观就正了。

我一直觉得对孩子进行“死亡”的态度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中小学生,如果他们能正确理解看待“死”,那么他们的人生起码智商在线,因为本固了

不过很遗憾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侧重于技能教育的倾向越来越重。

我记得我读小学时,每天有大量的时候用来玩,将语数两门学好就可以了。当然像音乐,美术之类的素养肯定不如现在的孩子。

但现在孩子付出了什么?时间,他们没有任何的自由可支配的时间,他们如同学习机器一样,他们在学各种技能类的学科。

玩在人的一生中很重要,因为玩就是经历,体验,书本知识最好也不能替代玩。

这世界上很重要的技能有很多,人要掌握的也很多,什么都往课程中塞的时候,他们就成为机器了,学习技能的机器。

不经历,他们的人生观怎么有机会去确立呢?没有与外界的经历,没有过多时间的感受,如何能形成呢?靠说教就可以形成那最多只是技能而不是本。

技能学的完吗?肯定学不完的。

刘邦有一个看法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都厉害

老子说过一段话,估计很多人都忽略了。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道德经47章》

圣人不是什么都知道,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就说明太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技能自然也有万种,那圣人的精力也有限怎么可能都知道都会呢?

他又不是电脑。

为什么他可以称为圣人,因为他知道“本”,万物知其本,自然就通晓了,“本”一样。

对“死”的态度就是对“本”的一种探索过程。探索除了经历,也可以是领悟,感悟。

可惜现代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时间都太少了,他们被太多的东西安排了自己的时间。

最近文章没有多少阅读量,我一个写历史题材的作者不好跨界去写目前大家最关注的方面,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这几天干脆以随笔形式的文章出现,有些人不习惯会感觉特别杂,特别乱,或者特别不知所云,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