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奇石的人有沒有必要惡補地質學?

石公木婆


奇石本身和奇石文化,以及地質知識,雖然都互相聯繫,但地質學問的深淺也並不影響喜歡奇石,所以也沒太大必要惡補地質學,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奇石文化是人們從古到今以奇石為載體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人文歷史的傳承,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也包括賞石理論和地質知識,但地質學是研究地球構造和成因的,更注重石頭的成分和結構;喜歡奇石是個人的興趣愛好,只要愛石頭就夠了,一些石頭品質的好壞都會在以後的賞石過程中慢慢掌握的,而且這些實踐經驗在書本中是得不到的.....




......當然掌握一些必備的地質知識,對觀賞收藏奇石也是有幫助的,不過也沒必要惡補地質學,專業的石頭知識也不必完全掌握,雖然用葉公好龍舉例不太恰當,😄但我們喜歡的是奇石,而不是地質知識,與其惡補地質學還不如多賞石,提高自己的實際經驗和眼力呢!......朋友們只是個人拙見,不對之處,敬請諒解,謝謝您的閱讀支持......!😊


石農正君


喜歡奇石的人沒有必要惡補地質學,因為兩者的關聯性不強。

喜歡奇石,在於其所呈現的天然藝術性,也就是觀賞性。要想讀懂一方奇石,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賞到奇石所蘊含的意境、神韻,除了需要惡補奇石的相關常識,如奇石的品種、奇石的質地、奇石的造型、奇石的色彩、奇石的畫面和紋飾等,同時更需要惡補與奇石相關的文化藝術,因為自古就把賞石列入了文化的範疇,古人賞石,會把茶文化、酒文化、詩文化融入進去,使賞石文化有了立體感和層次感。增加藝術的鑑賞能力和提高古典文學水平,在賞石中能進入一個新境界。

而地質學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也就是說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地質學雖然會涉及礦物質,如水晶、寶玉石等,但它們屬於觀賞石,不屬於天然奇石。喜歡奇石惡補地質學,雖然對收藏奇石沒有妨礙,但有種南轅北轍,浪費時間和精力的感覺,對收藏觀賞奇石作用不大。

因此,喜歡奇石沒有必要惡補地質學,需要補的是奇石鑑賞常識和與奇石相關的文化藝術。


視天下i


地質學概念:地質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是自然變化造成,由各種因素,自然氣象所影響,形成的地質環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

外因是決定的因素,內因是決定的結果。因此:內外因是自然變化形成的規律:

自然科學,自然去學。

適應環境,順應變化。

天下萬物,聽天由命。

自然而然,無為而治。

瞭解過去,形成自然,研究奇石。追溯起源,深入環境,挖掘歷史。

奇石本身就有地質學,是泛自然科學概念。

綜上,可以從地質學裡去了解奇石,喜歡奇石的人沒有必要去惡補地質學。











太宇永恆


很有必要。

地質學可以讓我們知道哪些種石所形成的環境、地質的變化、氣壓的變化,所以形成的石頭成份,密度等。

目前科學能力所知,地球已形成46億年,在這46億年的變化,對石頭產生了什麼影響,哪些參數的變化,導致哪些結果的形成,對石頭分析都有重要的意義。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不同地點,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物質。這對石頭形成有重大影響。

地質的很多因素的相互制約。導致奇石形成的顏色、形狀、大小、材質、紋理,密度都有參考價值。



亙古國畫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ac800091940e1abe78d\

華夏少林


自娛自樂沒有必要一定去研究地質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23000000f803127d5d3\

北極星9853


我覺得也沒必要惡補地質學,撿一塊石頭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形,面,畫,色,其次再慢慢揣摩這塊石頭是否有收藏和觀賞價值,至於這塊石頭幾億年前是怎樣生成的就未必啦。自已拙見還望各位見輩諒解!


福恆9


本組秀珍奇石,圖案清新,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石話石說,預

以轉讓,石界貴友,待後聯繫。











張長生76


沒必要,如果時間、精力允許可以瞭解一點。我認為進圈子還是有必要,有一群石友經常交流,一起去淘石,知行合一,這樣就可以了。











張軍0202


當然必要。奇石中講的石種,實際上就是地質上的巖性,只有深知岩石的成因、成份、特性和成礦環境條件以及成色原理機制才能挖掘和說明清楚奇石。懂地質和不懂地質的發現和尋找奇石的能力完全不一樣,玩賞奇石的深度甚至鑑別奇石價值的程度也是有質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