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這次武漢疫情,有這樣一個國家:


他第一個捐助物資,第一個全力支援,第一個全民皆動。


不僅嘴上說,實際也真正做了。


從中央到地方,從公司到民間,從團體到個人。


上到80多歲的老爺爺,下到十幾歲的00後。


援助武漢,援助中國,已成他們的日常。


今天的文章,會不厭其煩的羅列出他們的援助。


雖然我們知道,這是個不能碰的雷。


就如標題所言,今天的文章註定要被罵成翔。


因為對我們來說,這是個奇怪的國度。


哪怕他做的再多,做的再好,依然逃不脫被罵的命運。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01


日本一共向武漢派出了4班撤僑班機。


每次飛往武漢的時候,每架飛機都攜帶了滿滿的救援物資,口罩和防護服等。


去時帶物資,回程帶國民。


4次,沒一次空手。


我們查到了其中2次的捐贈物資清單。


第一次,日本隨飛機帶去了:


1.5萬個口罩、5萬副手套,

8000個護目鏡、50萬套防護服,

2000個醫療外科口罩。


第四次,又帶去了:


4800個護目鏡,5200套防護服。


從第一次的幾十萬套,到第四次的幾千個,物資越帶越少。


因為日本國內,這些東西也非常緊缺。


能籌集到這些,已經盡了他們最大的力量。


疫情發生後,日本第一個表示:將全力支援中國。


日本外相說:


中國有困難的時候,作為友人,我們要提供援助。


日本,這樣說,也真這樣做了。


早在1月底的時候,日本就向設在新加坡的亞洲歐洲財團提出請求:


希望能將儲備在新加坡的防護服等物資,捐給中國。


得到同意後,日本一刻也沒停留,先將物資從新加坡運回國內,然後再送到中國。


家裡的送完了,將家外的都拿來了。


奔波周折,費勁了心思。


為的就是能在危急之時,助我們一臂之力。


2月11日,日本397名國會議員做出決定:


每人向中國捐助5000日元(約300人民幣),支援武漢抗疫。


這筆錢,是從他們3月份的工資中直接扣除的。


錢還沒到腰包就被扣走,如果不是真的心繫武漢,怎會一致同意?


中國網友感動連連,稱之為:特殊的黨費。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說:


中國有疫情,

對日本來說,就如同親戚友人生病,

日本要以舉國之力,全力支持中國。


以親戚友人相稱,以舉國之力相助。


對我們的憤怒,沒有怨恨;對我們的疫情,沒有幸災樂禍。


從上到下,全民皆動。


這個近邦鄰國,實在讓人動容。


12年前的汶川地震,也是這位幹事長,指揮日本派專機,向四川送救援物資。


時年近70歲的他不顧勞累,一天之內,一來一回。


正如安倍內閣第二號人物所說:


患難與共,才是真友人。


02


中央政府如此,地方政府也不差。


中日1972年建交後,日本有350多個很多城市與中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疫情發生後,日本的這些城市都在忙著籌集物資,為的就是捐贈給各自的中國友好城市。


2月9日,日本舞鶴市給友好城市大連,捐贈了一批物資。


裝物資的箱子上,寫著王昌齡《從柴侍御》的詩句: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腳下青山相連,一同共沐風雨;

頭上一輪明月,何曾身處兩地。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之後,日本富山縣又向遼寧,捐贈了1萬隻口罩。


箱子上的詩句同樣讓人動容: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遼河的雪終會融化,富山的花也會盛開;

同胞的兄弟姐妹,我們一起期盼春天的到來。


這不僅是物質的幫助,更是精神的慰藉。


這一刻,拋開過往的狹隘,放棄一貫的怨恨。


為這個一衣帶水鄰國的無私和大度而愧疚。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日本首都東京,分2次,共向武漢捐贈了12萬套防護服。


還向中國駐日大使館捐了5萬個醫用口罩。


箱體上寫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日本大村市與上海閔行區是友好城市,捐贈了1.5萬個口罩。


這些口罩,有些是市政府員工和藥店工作人員籌集的,有些是當地智障人士,手工製作的。


在裝口罩的紙箱上,日本人這樣寫著:


挺住!閔行區的朋友。


一聲朋友,一句挺住,其間飽含多少祝福。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當年阪神地震時,日本兵庫縣是重災區。


當時,中國的廣東和海南,都進行了捐助。


2009年日本新型流感時,這兩地又提供了20萬個口罩。


2018年日本臺風災害時,海南捐款20萬。


如今,我們遭遇疫情。


兵庫縣拿出了100萬隻口罩,定向支援這兩個地方。


要知道,他們的防災儲備庫中總共只有120萬隻口罩。


當地政府負責人說:


這是報恩,希望兩國友好,互相幫助。


滴水之恩,永世不忘。


日本人用行動踐行著字裡行間的內涵。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名古屋市與南京市是有42年曆史的友好城市。


近年,因名古屋市長的歷史問題言論,兩市已中斷交流8年。


2月10日,名古屋市從防災儲備庫中拿出了10萬個口罩,捐給了南京市。


名古屋市長說:


無論何時,都應該友好交往,這對國家也有益。


一聲挺住,一句加油,幾行詩句。


日本人用最中國的方式,表達著內心對我們最真的祝福。


03


另外,還有一串長長的名單:


沼津市向湖南嶽陽,

捐贈了1萬個口罩和100套防護服。


宮崎市向葫蘆島市,

捐贈了1萬個口罩、100套防護服。


豐橋市向南通市,

捐助1萬個醫療口罩,1000套防護服(含N95)。


豐川市向無錫新吳區,

捐贈了4500個醫療口罩、500套防護服。


熊本市向桂林市和蘇州國家高新區,

捐贈了共計6萬個口罩。


濱松市向瀋陽市,

捐贈了7400個口罩、100套防護服。

向杭州,捐贈了360套防護服。


由利本莊市向無錫市,

捐贈1萬個口罩,60套防護服、護目鏡。


境港市向吉林琿春市,

捐贈了5萬個口罩。


柏崎市向四川峨眉山市,

捐贈了8萬多個醫用口罩。


川崎市向瀋陽市,

捐贈8萬個口罩。


水戶市向重慶,

捐贈了5萬個醫療外科口罩。


常陸太田市向浙江餘姚,

捐助2萬個口罩,以及防護服、護目鏡。


成田市向陝西咸陽市,

捐贈1萬3600個口罩。


宇和島市向浙江象山縣,

捐助1萬個口罩。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上面的這些城市,各自之間都是友好城市。


日本的城市都很小,有些只有兩三萬人口,還不比我們一個鄉鎮。


所以按捐助物資計算,有些城市平均每人就要捐2個口罩。


這該是多大的情義,才能如此傾囊相助?


1979年,日本大分市就與武漢結締為友好城市,已有31年。


眼下,大分市正遭遇暴雨襲擊。


但他們還是主動聯繫武漢,問需要什麼。說需要口罩。


於是立馬捐出了3萬個。


那是他們預防地震的口罩,總共5萬個,拿出了一大半。


後來,又捐贈了400套防護服,400個護目鏡。


大分市政府還公開募捐,呼籲市民一起幫助武漢。


正如柏崎市市長用簡體字寫下4個字:


友誼永遠。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看起來,每個城市的捐贈物資,數量並不多。


但你們可能不知道:


日本自然災害頻發,每個城市都儲備有救災物資。


那些捐贈給我們的物資,都是從各自的儲備庫中拿出來的,是他們的救命物資。


如今,日本人幾乎將他們的救命物資傾囊相助,就為了幫我們一把。


現在的日本,口罩已經非常少,能拿出來的,已是他們的最大限度。


今天,我們不厭其煩的將它們羅列出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


希望我們能從這些枯燥的數字中,體會一個鄰邦的:


友善與真心。


04


如果說政府間的捐助,稍帶有政治色彩。


那民間的援助,則純粹是出於情義。


日本羽咋市,是一個人口只有2萬人的小城。


河崎祐彥,是羽咋市日中友好協會負責人,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


羽咋市的友好城市是江蘇南通市,正缺口罩。


河崎聽說後,決定捐助8000個。


但是當地的口罩也很短缺,那些天,70多歲的河崎每天工作,就是在城裡到處找口罩。


好歹湊了一半4000個,先發了出去。


這4000個口罩錢,用的是協會的會員費。


另外4000個,只能去別的城市買,快跑斷了腿,才終於湊齊。


但是河崎沒錢了,這4000個口罩還是賒賬的。


河崎說:


這筆錢先在當地募捐,募捐不到的話就由協會存款出。


事情傳到國內,很多中國網友都看哭了,給老爺爺寫了很多感謝信。


其中一封是這樣寫的: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日本的神社春日大社,建於1300年前。


從1月30日起,這個神社每天早晨9點祈禱祭拜,目的只有一個:


願中國、日本、全球的疫情早日消散。


神社說,祈禱會一直持續到疫情平息。


北海道一處溫泉,前些年曾發生地震。


當年,中國人曾給他們鼓勵與聲援。


如今,60多名當地人,在冰天雪地中打出條幅,高喊:


支持中國!中國加油!


我們的點滴聲援,他們卻銘記在心。


誰說我們之間只有怨恨?


人世間的情義與溫度,就這樣默默相傳。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對了,還記得那個穿著唐裝,在街頭頻頻鞠躬的日本女孩嗎?


鞠躬九十度,捐款1000日元,回贈一罐蜂蜜。


一天下來,恐怕都站不穩了。


而她所做的,就為支持中國抗擊疫情。


女孩背後的橫幅上,用毛筆寫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雖然腳踩不同的山川和國土;

可我們卻共沐清風明月,同處一片藍天。


05


當下的中國,最缺的,就是口罩。


全世界的口罩,差不多都被中國人買回來了。


中國告急,其實,日本也告急。


如今的日本,大街小巷到處都掛著中國加油的旗子。


全日本人,都在為中國尋找口罩。


整個日本,總共為我們捐助了多少物資和金錢,我們沒做統計。


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已經買不到口罩,電視上開始教國民動手做應急口罩。


廚房用紙 + 橡皮筋 + 訂書針。


這樣做出的口罩,日本人自己用;省下的好口罩,捐給我們。


這些,你感受到了嗎?


沒錯,歷史上的日本,確實帶給我們痛苦與恥辱。


但今天,他們卻傾舉國之力幫助我們。


這一刻,你還不能放下心中的憤怒嗎?


佛說,不要讓仇恨填滿內心。


我們要說,記住歷史,是為了更好前進,而非將怨恨深埋胸膛。


請暫且放下民族情緒,為在危急時刻向我們伸出援手的鄰國點贊。


如果你依然部位所動,那麼好吧:


現在,你可以罵了。


掃描下方二維碼閱讀更多

這注定是篇要被罵成翔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