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中國旅遊的不得不變(一)重新理解流量

武漢疫情已經持續了20多天,企業也到了需要復工的日子,一邊是疫情戰一邊是經濟戰,很多人已經從春節的氣氛中漸漸走了出來開始認真地思考起需要面臨的業務和工作。

這次疫情也給一些行業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和思考,比如在線教育、知識付費、短視頻、線上辦公、社交電商一下子湧入了巨大流量,以前需要高昂的獲客成本在這短短10幾天內突然迎來了流量紅利,同程咪店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它其實是一個產品邏輯和商業邏輯都非常簡單的淘客工具,這幾天在朋友圈一下子火了起來。

比如線上辦公之前在用戶的心智中溝通效率低下、嘗試成本很高,但真的嘗試以後隔離期間強制養成的習慣會延續一部分下去。

再比如職業選擇,很多人在這次的收入下降和短期無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了未來的職業形態可能企業和個人都將是更加自由和靈活的合作關係,盒馬生鮮就做了很好的打樣。

心理層面上,經過疫情人們將更加註意起健康、衛生、生活方式、一定的儲蓄和憂患意識,開始珍惜起擁有的當下生活。

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經營當中一直存在的長期問題也在這次疫情中集中暴露了出來,渠道結構是否健康、獲客成本與流量效率的平衡、用戶精細化運營與維護,對一些中小的旅行社來說,疫情當前也是檢驗團隊的關鍵時刻,同樣面對疫情每個企業和個體的影響也不一樣,取決於疫情之前是否足夠健康。

改變一旦發生,很可能出現不可逆的延續。

作為大環境裡的商業單元要做的就是理解變化、擁抱變化,才能真正活在未來。

今天就給你分享一下我看到的旅遊行業的第一個變化,重新理解流量。


重新理解流量


為什麼要理解流量?

流量是所有商業行為的前提,所有的經營都需要流量,在線下就是我們看到的鬧市街區源源不斷的人流,在線上人們的注意力就是流量,比如朋友圈。

流量對應的另一個關鍵詞是獲客,提到獲客我們就要考慮獲客成本和獲客渠道。

為什麼要重新理解流量?

從傳統門店到OTA、從同業渠道到旅遊顧問,從公眾號到短視頻,流量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今天,和用戶連接的一切觸點都是流量。


在未來,每個商家都應該為自己建立一種健康可持續的流量閉環。

用戶在哪裡我就去哪裡,目光所及皆是流量。

所以在今天,獲取用戶不侷限與平臺和工具,用戶在哪裡我就去哪裡, 換句話說,只要今天佔據用戶時間的APP,都要想想是否能和自己的生意產生聯繫。

抖音、知乎、快手、小紅書、美圖、口碑、美團、京東、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等一切消耗用戶時間的地方,都可以儘可能的早點佈局在那裡等他。

微信公眾號時代誕生了一批優秀的旅遊創業公司,包括32號、viva旅行家、稻草人,在短視頻時代有沒有可能呢?

有,而且出現的時間會更短。

公眾號的本質是提供了一種和用戶之間認識、連接、交互的方式,讓再小的個體都有發聲的機會,這也是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以後讓每個人都有了表達自己、吸引同好的可能,而短視頻在表達和交互效率上都不輸公眾號。

有品牌、有電商、有溫度、可交互的直接面對用戶的方式成為新旅遊創業的共同選擇。

最近一段時間給很多旅遊業的經營者分享了疫情之下最重要的幾件事,都有提到我們要搞清楚人們為什麼會購買?

抖音等短視頻的價值是在於你用好的內容來換取用戶的時間,從而對你有認識、願意花一點時間去了解你,在這個基礎上積累起信任,最終實現付費。

從效率上,我不看好抖音上的旅遊廣告投放,我在攜程工作的時候嘗試過在抖音投CPA廣告,發現ROI太低,包括今天抖音上的旅行號基本都沒有直接掛飛豬鏈接或旅行產品的鏈接,因為這個場景非常不適合旅行產品的直接交易。

用戶來抖音的是用時間換好的內容,內心還沒有準備交易,從旅行消費特點來說,旅行產品的決策成本高、客單價高、產品非標這些特點都限制了短視頻旅行產品的直接帶貨。

但是你通過有價值的內容吸引目標用戶關注再引導到微信、完成用戶獲取,在今天是非常成立的。

信任是交易的前提,抖音的價值在於給了你一個表達的機會,也給了一個用戶找到你的機會,在這個連接的基礎上發生更多的交互,從而建立起信任,實現從內容到商業的變現。

所以拍抖音做爆款不是我們的目的,獲取精準流量才是。

準確說,獲取精準流量也不是,與用戶發生交互才是。

再準確說,與用戶發生交互也不是,通過抖音這樣的表達方式和用戶建立連接、積累信任、產生價值交換才是。

重新理解了流量渠道,那成本呢?

2019年2個人做起的一個30萬粉的短視頻賬號,帶來的精準諮詢可以加滿3個微信私人號,接近15000的精準需求如果放到今天的百度、OTA、同業、門店,按照流量的轉化率漏斗推算付出的獲客成本都是極大的。

流量紅利的背後是獲客效率的巨大差距。


視頻號


1月22日微信在部分城市內測“視頻號”功能,微信將其定位為,一個人人可以記錄和創作的平臺,也是一個瞭解他人、瞭解世界的窗口。

1分鐘內的視頻,或者9張以內的圖片,依託單列信息流形式,入口僅次於發現頁的二級菜單“朋友圈”下方。

疫情之後中國旅遊的不得不變(一)重新理解流量

以視頻+文字為主,也可以是圖片+文字,視頻最長1分鐘,圖片最多9張,文字最多1000字,還可以附帶公眾號鏈接,互動形式方面,支持評論、點贊、收藏和轉發。

1月初,張曉龍曾在2020微信公開課Pro上就已預告過短內容即將上線的消息,同時,他認為公眾號存在兩大失誤:一是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範圍,二是公眾平臺做成了文章內容的載體,限制了其他短內容的發展。

而微信視頻號擴展了朋友圈5000人可見的限制,也會釋放出更多地流量空間。

新事物出現的初期往往有著短暫的供需平衡,對於優質內容的視頻號有著巨大的流量紅利。

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如果你可交互、有溫度、可信任、有閉環,就有了連接商業的無限可能。


疫情之後中國旅遊的不得不變(一)重新理解流量


總結一下


和用戶連接的一切觸點都是流量。

每個商家都應該為自己建立一種健康可持續的流量閉環。

抖音等短視頻的價值在於提供了我們與用戶之間高效連接和交互的方式。

讓喜歡你的人找到你,在未來,有品牌、有電商、有溫度、可交互的直接面對用戶的方式成為新旅遊經營創業的共同選擇。

改變一旦發生,很可能出現不可逆的延續。

作為大環境裡的商業單元要做的就是理解變化、擁抱變化,才能真正活在未來。

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個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