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日記:秦皇島三院醫生麼建立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些和死神賽跑的人

秦皇島赴武漢援助醫療隊。在疫情面前,他們和她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天使日記》記錄秦皇島赴武漢援助醫療隊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感動!



天使日記:秦皇島三院醫生麼建立

今天是2020年2月4日,天氣晴。我是秦皇島市第三醫院檢驗科主任助理、生化組組長麼建立。今天是我到武漢第七醫院援助的第9天。

早上8:20,結束了7個小時的第二梯隊夜班,我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了實驗室。

為了節省防護服,我們按照防護服的防護有效時間把夜班分成了兩個梯隊,晚上6:00至凌晨1:00是第一梯隊,凌晨1:00至早上8:00是第二梯隊。第二梯隊夜班對我們的體力和意志都是一種考驗,但沒有人喊苦喊累,大家都在堅持,沒有人畏懼退縮。我想,每個人心中肯定都有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

天使日記:秦皇島三院醫生麼建立

由於昨天武漢剛下了一場小雨,所以天氣非常陰冷和潮溼。凌晨1:00接班後,許多患者檢測標本等待檢測,我很快進入工作狀態,迅速忙碌起來,所以並沒有感到天氣帶來的的寒意,緊張和忙碌也把睏倦趕的無影無蹤。在有限的時間裡準確檢測最多的標本,讓患者儘快得到救治,這是我堅持下去的理由。

我們支援的武漢市第七醫院,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收治定點醫院,武漢市民感覺有不適症狀,怕增加感染概率,都是先到其他醫院就診的,被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後才到定點醫院來。往往是早上去其他醫院,下午才來定點醫院,所以患者標本檢測大多在晚上。門診和急診一些患者標本,加上住院的確診、疑似患者的很多高危高風險標本的檢測是夜班的工作總量。相較於白班,夜班任務更重,風險更大。

天使日記:秦皇島三院醫生麼建立

既要檢驗高效準確,又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規程一定要規範標準。交班前粗略估計了一下,7個小時大約檢測患者標本130個左右,我對自己的工作效率還算滿意。

天使日記:秦皇島三院醫生麼建立

早晨下班離開醫院後,雖然又困又乏,但是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汙染,我沒有選擇坐醫院的通勤車,而是步行回酒店,這樣能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避免了很多的交叉汙染風險,這也是一種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三重關愛。

走在回賓館的路上,行人不多,曾經喧囂的街道如今都靜默無聲。想起這些天聽過最多的一句話:“武漢加油”,雙手竟不自覺的攥成了拳頭。

回到駐地後寫了一些工作總結,準備休息了,因為明天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在等待著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