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戶能讓糧食產量大量增加嗎?有何依據?

安慶王一江淮節度使


只有傻子才認為分田到戶能使產量增加。

中國幾千年都是土地私人所有,糧食產量怎樣?1949年以前河南小麥產量豐收年景130斤左右。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力提倡科學種田,興修水利,培育優良品種,興建化肥廠、農機廠,每個大隊建一個農科站,種田要求精耕細作,合理密植。到1975年左右,小麥產量平均400斤以上。那時候,種麥前需要施農家肥、少量的化肥,然後深耕,平整土地、播種。每年冬季還要麥田除草等,費工費力,平均產量才400斤左右。


到了1980年以後,培育出來的小麥品種通過試種,開始大面積推廣,如矮豐3號等,加上興建的化肥廠投入生產,這時候小麥平均產量達到500斤左右。到了2000年左右一大批新品種大面積推廣,複合肥也開始普遍使用,糧食平均產量達到700斤左右。現在,優質高產良種越來越多,農藥、化肥、除草劑,花樣翻新。農民工種麥時回家犁地種麥,種完地外出打工,收割時回家收麥。平時根本不管,糧食產量照樣千斤左右。


從幾十年糧食產量變化看,十年上一個新臺階。這就是糧食品種推陳出新的規律。糧食產量的提高歸功於農業科學家的辛勤付出,袁隆平們為我國糧食增產增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不能埋沒他們的功勞!

恰恰相反,隨著大型農機的推廣,土地個人種植已經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首先,一家一戶小塊種植,不利於大型農機的推廣。一塊地,一兩畝,有的甚至幾分地,嚴重影響大型農機的工作效率。其次,生產成本高。大型農場幾千畝土地,良種可以自己培育,化肥、農藥可以從工廠直接購買,農機自己配置,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第三,糧食銷售,被中間商盤剝,產品價格低。散戶種植,因為數量少,只能把糧食賣給中間商,在糧食銷售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如果大面積種植,就可以訂單種植,少了中間商的盤剝。



看美國農業為什麼那麼發達?就是因為,沒有小農經濟,生產力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糧食生產是國家安全的保證,必須改革,不改革就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手機用戶575837伏牛山


毛主席倡導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有對比才能識別真偽。小崗村搞分田單幹,各級政府無償投資不少錢,結果四十年來,除了面子工程,沒什麼發展。反觀南街村,四十年來堅定不移走集體化道路,各項各業興旺發達,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事實告訴人們,走毛主席指引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當然,從全國各地條件出發,邊遠山區和單家獨戶不適宜集體生產生活的農民,也是可以搞單幹的,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龔金堂書法家


這是偽命題,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方針: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缺一樣都不能高產。八字方針中包產到戶那一樣能夠解決,土肥水種是毛主席時期解決的,密保管工是人民公社組織起來才能解決的。包產到戶造成了組織的解體、私心氾濫、土地碎片化、抗天災能力降低、為農業服務的工廠全部到閉、前三十年建成的農田基本建設全部荒廢、前三十年的為農業現代化所進行的土地平整又成了七高八低一面坡、產生的三農問題長期無法解決。毛主席說的:農業的出路在於現代化,可包產到戶後又怎麼實現現代化。只拿生產的積極性說問題有說服力嗎?


書為徑


看了許多人的回答,可見大家對分田到戶這件事很關心甚至有所反思。為什麼說反思呢?因為今天荒蕪的農田太多,而報道又說連年增產,大家都有些想不通。我作為七零後也想不通,比如我村裡共四百畝地,種水稻不足一百畝(其中有八十畝是專業戶在種),而且全部是一季稻,這麼大的荒蕪面積怎麼可能還增產呢?當然也可能增產,那就是袁隆平的功勞,現在不怎麼管理的情況下,一畝也能達一千二三百斤。我九六年結婚後種了十年的田,最高量剛達一千斤,八百斤是正常產量。再往前走回到八十年代初(特意問我父親),那時的產量最高不超過六百斤,四五百斤為正常,比集體時要高些。為什麼高呢?一是精耕細作,大家積極性高,光化肥就用得多些,還有家肥。二是水利條件大為改善,集體時修的歐陽海灌區提供了活水(丘陵地帶水利很重要)。三個同集體時一樣種雙季稻,早稻四五百斤,晚稻五六百斤。四個整個糧食增多,是因為每家都開了荒,田畝數增多了。

後來淘汰常規老種,引進雜交品種,產量更大輻度增加,這主要是袁老的功勞,我父親說袁老是最大的活菩薩。因為單幹後,解放了勞動力,從九十年代開始每家都有人出外打工,又增加了收入。因為人工大漲,現在種田不說倒貼也沒什麼利潤,所以年青人沒有種田了,六七十歲的又種不了,只有荒蕪了。而那些專業種田的大戶,一個套國家補助,二個多少有些利潤,但產量肯定比不上小戶種植,管理是主要的。

還忘了一點,七十年代我們那已有機械化了,如機滾船,電動打稻機,分田單幹了,都沒用了也用不上,一塊大田分成四五戶怎麼用?從這點上說,單幹是退步了。現在大戶都是請河南的師傅收稻子,又便宜又快,才一百一畝。

歡迎大家尤其是湖南的農鄉討論,交流各地區的情況。




耒水潮聲


分田到戶,根本就不能提高糧食產量。以前,我窯場附近的幾個村,村內有些人在窯上幹活,都反對分田到戶。分田到戶後,水利沒人管,山上樹沒人管,人心變壞,小偷增多,到處是閒人,打牌、賭博,社會風氣變壞。

大集體時,人民總會有活幹,開田造地,挖塘修水利、修水渠,開荒山栽樹。分了田地後,人們幹五個月的活,玩大半年,天天閒扯瞎聊,打牌賭博、打架鬧事。

不到五年的功夫,我這附近村莊的一些水塘就廢了,山上的樹被砍光,有的村五保沒人管,還有餓死的。一部分田地好點的,打的糧食還可以,更多家庭是半飢半飽,生活一年不如一年。

後來,有了雜交稻,有了化肥,糧食產量從幾百斤提高到上千斤後,人民的吃飯問題才算徹底解決。但農民想富裕,還是靠種田,不行。

現在,年輕人在外打工,老人,婦女留守照看田地,農民既有田地,又有工打,才算過得幸福。但有些人,還是不滿足溫飽有餘的生活,想過超豪華的日子,就根椐自已的理念,想以土地流轉這一道坎,吹捧下資本主義,我認為行不通。

中國農民的幸福,是打工加田地,你叫他光打工,他幸福不了,你叫他光種地,也不行。何不就叫農民根椐自願,又打工、又種地呢。

地,是社會主義的地,就是讓你承包,好好的種,我們何不如大地主讓長工種地哪樣,給個鋤頭、銑呢...支持機械化生產、培訓機械化生產專業技能隊伍。全中國人一個大家庭,城市打拼、田地重活讓年輕人幹,監管、看管農田的活,交給中老年人。

城市,讓他高度發達並順帶農業上的科研,機械活,農村,就讓老人監管著農村田地並得田地收入。

假如,我們規劃新時代社區,我們先把生態環境保護好,再把路都修好,各處適合機械化的保留,不適合的栽樹。所有的村幹部,都必須會開機械,人人參與最忙時的機械作業。各家管理的收入自家老人得。逐步的,以家庭為單位,在一個地方建養老小鎮,號召城內老人也去到農村,跳舞、唱歌、吟詩、作畫,農村大力發揚老年文化,把監管、看管土地,自已落收入,也叫他形成一種文化。看誰家田產量高,看誰對田地最有感情,看誰能發現年輕人耕地問題。

聽說,美國人能一個人養活上千人,我們一個村,四個幹部有不,只要有機械,機械響,幹不了一個村幾千畝地的活嗎?

讓農村幹部多幹活,多領報酬,讓農村老人,對他們多監督。

只要城市農村分開,年輕人、老年人分開,只要土地抓在農民手內,只要國家為農民提供了機械化。我們的國家,終將領導世界。因為我們城市有活力,農村更充滿樂趣!

年輕在城市好好努力,老了還是到農村跳廣場舞,別去打擾年輕人拼搏、休息,讓秧苗多聽聽音樂,才會更成長,多打糧。


紅花綠葉青青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分田到戶確實讓我國的糧食產量有了大量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勿容置疑

在此之前,農民吃不飽是常事,黑窩窩就是農民的主食。我們生產隊人少地多,但土壤貧瘠,產量很低。記得有一年每人僅分得90斤小麥,這就是每家一年的白麵,那時的生活狀況可見一斑。所產生的陰影是那個時代的人揮之不去,終生難忘。而現在我們家存的小麥,兩年不種莊稼都吃不完。紅薯、玉米過去的當家糧現在都成了嚐鮮品。


從國家公佈的數據看1979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為33212萬噸,到了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5789萬噸,幾乎翻了一番。

分田到戶,家庭承包,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使我國的糧食生產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向國際市場提供了大量的中國糧食。當然,這一巨大成就不完全是分田到戶的功勞,其中有科技的創新,化肥的廣泛使用,農民的不辭勞苦等等。但是,正是分田到戶政策的落實,才為這一切創造了可能。


雖然這一政策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在中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的步伐。能使國人飽起來,卻不能讓農民富起來,農村強起來。小崗村的使命就將完成,南街村、華西村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經驗將會是我國農村發展的方向。


河洛夢話


如果當年大集體時,不交徵購,不賣三超,不交派購,不繳農業稅、特產稅。不無償支援國家建設,國防三線建設,(那時每年約有四分之一,有時達到三分之一的勞動力,要常年在外無償的修公路,修水電站,搞三線建設)如果沒有當年的這些如果,全國70%的地方,機械化甚至自動化都已實現。如果沒有這些如果,當年集體的糧食產量,單產量不會比現在低,總產量甚至比現在要高許多,我們農民也就不會餓肚子。別看每年公佈的糧食產量在增加,現在專家的統計準確度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有人說現在我們把肚子吃飽了,這是鐵定的事實。但大家不想想,當年我國的糧食不向外國購買一斤一兩,而且還要向很多友好國家無償支援(如越南,朝鮮,阿爾巴里亞,緬甸,柬埔寨等),所以,那時候餓肚子也就不足為怪。如果國家現在把所有進口的糧食,動物肉類全都停下來,我敢保證,你明天就有可能買的是天價米、天價肉,餓不餓肚子,還真難說。

因為現在的農村,良田大面積荒蕪,單產量也在下滑(除了部分集約化,合作化生產單位以外),原來那些能吃苦耐勞的一代農民,正在悄然地老去,真正熱愛農業的農民,正在出現青黃不接,加上農民的貯藏能力下降,一旦全部停止外買,不出現糧荒,那才叫怪呢(尤其是城裡),所以,我們的農村,我們的農業,要想全面提高糧食單產量,要想增加全國糧食的總產量,要想做到糧食自給自足,要想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自動化,現代化,就只有走合作化,集約化,集體化的道路,別無選擇。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的點評。


莫姥爺6


一、分田到戶和糧食增產沒有因果關係。糧食增產的主要得益於科技進步,優良品種、化肥、農藥、水利等,這些條件離不開原始積累。

二、分田到戶充分解放了生產力,使農民更加自由靈活,多種經營,增加了收益。

三、農民手中餘糧增加是體制改變的結果,於國家政策、分配製度有關,於分田到戶經營無關。

四、中國幾千年歷史,土地私有化,每家每戶都在單幹,每畝產量如何?不用和古代相比,分田到戶之時,農村每個生產小隊基本達到半機械化程度,於解放前單幹相比較,每畝產量孰高孰低?一目瞭然。只要眼不瞎,心不瞎,自有公斷。

歸納總結:科技、水利、技術、良種、化肥、農藥、體制是農民增收,糧食增產的根本所在。


雲開日出322


至少從歷史角度來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推行,家家戶戶能夠吃上白麵饅頭,不再為食物而發愁,並持續為新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出了穩健的糧食供應基礎,在人口越來越多,農業資源越來越緊張的背景下,國民經濟的發展從來未因糧食問題而受到影響。

所以,在那個時代,分田到戶是不需要質疑的問題。

此外,從全球範圍來看,我們以稻穀為例,目前全球稻穀單產較高的國家為澳大利亞、美國、阿根廷等國,我國位列第八,說明分田到戶在單產方面並不比大多數的規模化種植地區的單產低。

另外,我們的小麥單產也是排名全球第八,遠遠高於大農場的美國,玉米單產也排在全球前15位,反而是在東北地區以農村、租地種植為主的大豆,單產居於全球20名開外。

我們現在提倡規模化經營,並不是否定分田到戶而產生的產量問題,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小農經濟在社會分配中處於劣勢地位,一家一戶五畝田,很難獲得較好的種植收益,從而從整體上制約糧食生產。

相反,在規模化種植的前提下,糧食價格即使漲一分,如果種植超過1000畝的土地,也能多賺1萬元——而這才是現代經濟下,規模化種植對分田到戶小農經濟的優勢所在。


每日糧油


可以肯定地講,決不會增產,當地縣誌記載,從1980年到1984年分田到戶後,糧食畝產比集體生產低,其中1984年低達百分之二十二。從1990年起,普遍推廣雜交品種,並大量使用化肥,糧食產量才逐年上升。再舉一例,本人家自留地加小片地,約一畝半左右,在生產隊時,由於使用舊品種,沒有化肥,雖然田間管理十二分精細,但秋後收穫不足二百斤,改革開放後,由於使用雜交品種,大量施用化肥,由於忙也不除草,基本放任不管,還是這些地,卻收穫一千多斤。事實證明,在同等條件下,集體農業,糧食比單幹增產。那麼,為何人們感到分田單幹糧食多了呢?原因是,集體要三留一扣,留種子,儲備糧機動糧等,直接分到戶就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