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說,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你怎麼看?

蚊子279582141


這樣的校長是明哲保身的校長,或者不要成績沒有升學壓力的校長,再就是職業技術學院的校長。別的學校哪一個都不讓他混!


快樂的多多


這個標題讓我看了之後非常無奈。這也確實是當前教師無法逃避的問題。這和我以前所經歷的老師完全是相反的。我們以前的老師也罵過我們,甚至體罰過我們,但是我們絲毫沒有埋怨過,或者是嚴重牴觸的那種過程。我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但是現在一切都完全反向了。教師不敢管。家長不管前任其自然。不光是孩子的成績達不到社會競爭的要求,甚至連最起碼做人的素養都是一塌糊塗。這就是現在老師後退之後必然出現的結果。試想一下,每個老師都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但是遇到錯誤者遇到學習起伏,有多少學生和家長一起配合老師去度過難關呢?在這個當今以金錢衡量價值觀的社會里,大部分家長的眼光和綜合能力都非常有限。他們誤認為小孩的個性強在以後的社會中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實他們錯誤的想法會導致小孩進入社會之後極容易走向社會的反面。李美錦教授不是說過嗎?小孩從小12歲以前,先講規矩再講個性,它的成功概率是很高的。 反之,沒有規矩只講個性的,那是一個典型的犯罪分子必然經歷的路線。老師的無奈是整個社會的無奈,也是家長的失敗。


50小草


在過去老師打學生恨鐵不成鋼,而今體罰學生,碰上個難纏的家長算你倒黴了,體罰一下,住院了,醫藥費老師出吧,還要上法庭,真是休罰不起。我身邊就有兩個案例,我的表哥打了一下學生,醫藥費賠了五萬,一年的工資都不夠,我同學的舅舅也是老師,在肩膀拍了一個學生,賠償醫藥費貸的款,我同學的爸在信用社。難怪校長說寧可學生成績平平,不要體罰學生,罰不起,還要吃官司,除非家長和老師配合吧。我媽請老師吃飯說,孩子就交給你了,不聽話可以打啊,老師打學生是為了學生,只有這樣老師才敢休罰學生。


用戶100460892779


平平庸庸的,不負責任,沒有擔當,你就不配做校長,畢竟不明事理護:小狗:的家長是有的,但那也是極少數,難到吃飯怕呃就不吃飯了嗎,有一點只要大方向是準確的,只要為了學生好,適當的懲罰學生又唯尚不可,我記得小時候上小學時,有一次為了打彈弓玩打仗,上課時偷偷地彈了前面同學一下,影響了課堂紀律,不知怎麼讓我媽知道了,把我拖到老師前,非得讓老師用教尺打我手心,還要老師用勁狠狠地打,說讓我長記性,換作現在還能有這樣的家長嗎,還能有這樣的老師嗎,所以說,現在的老師不敢嚴管學生,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出在家長身上,動不動就上訴,就指責老師,更有堪者還反打老師,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教育好學生不單單是老師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社會的責任


浦東老翁


校長說,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你怎麼看?

我是七零後,在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哪個學生要是不聽老師的話,犯了錯誤,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就會被老師揍上幾下,修理修理。

那時候教師體罰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學校允許,家長支持。哪個學生被老師打了,稀鬆平常,一般情況下根本沒有誰會藉此上訪鬧事,生出是非來。

現在則不同了,學生的安全是底線,是紅線。網絡上披露的、生活中所見的因教師體罰學生而引發的事件也有一些。

為了明哲保身,安全起見,有的校長寧可教師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教師因成績而體罰學生的事情也是有的。不光校長這樣說,有的教師也這樣說,這樣做。為了教學成績而懲戒體罰,萬一弄出事情來引火燒身實在是得不償失。

不過寧可教學成績平平也不願意因成績而體罰學生,就要看學校的具體情況了。

也有些學校追求教學成績,校長和教師有著極強的進取心,就會不管不顧,照樣大膽懲戒體罰學生。而作為家長,只要老師沒有惡意,體罰適度,並不出格,也都是保持理解和支持的。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我覺的教學成績平平的誤人子弟的老師和會打人的虎狼老師都給開除掉,留下敎學精英,即有師德,又有才華的老師,是最佳選擇。


用戶1486153732086


據我觀察,大凡校長普遍存有兩種心理:一是要求進步升遷願望比較迫切;二是希望平穩、安全治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兩個方面主要是由校長的職責所決定的,但不排除融合了個人因素,既有公心也有私念。

就現行學校管理體制而言,校長一般是由教育局考察任命(聘用),或者由學校教師公推直選。不管哪種形式產生,校長的主觀願望都想把學校管理好,把教學質量搞上去,快出成績、多出人才。這樣既不辜負組織重託和全體教師的信任,又滿足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期望,對上對下都有所交待。同時,還展現出校長自己的能力才華和管理水平,為進一步升遷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但是,學校管理是複雜而敏感的。在調動教師積極性、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出於恨鐵不成鋼的迫切心理,很容易出現個別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加之學生報怨、家長不理解和社會輿論的指責,往往形成家校矛盾衝突,或釀成校鬧,致校長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前功盡棄。這時,百俊不遮一醜,再好的教學質量也抵檔不了體罰學生的後果,引來一票否決。校長或引咎辭職或遭罷免,前途盡失、名利雙輸。

因此,教師體罰學生就成為學校管理中的大忌,求穩怕亂也成了不少校長們的信條,寧肯教學成績平平,也不允許老師們突破這道低線。儘管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越來越認識到在當前社會環境下教師對學生嚴加管教、甚至不排斥適度體罰的必要性,但是,各級文件規定將如何表述、學校及教師又如何把握這種分寸和尺度,確實是件很難的事情。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校長向老師提出“寧可教學成績平平,也不要體罰學生”的要求,我們不能不表示同情和理解,起碼說明,這位校長還是有責任感的。

你覺得呢?


鷹眼看社會


讓戒尺迴歸講臺,意義在十五年後自然體現!現在老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的教育悲劇將來會伴隨孩子一生。在溫室中長大的花,一經風雨自會夭折,我們的孩子面對壓力和困難抑鬱的跳樓的還少嗎?家長們想想自己的學生時代,醒醒吧!


用戶1992149545736寒


嚴師出高徒,教師要像學生父母一樣管教學生。為了讓學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長,教師在嚴格管教學生的同時,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不斷更新知識,適應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

寧願教師能力一般,也不能體罰學生,這種說法是對學生的成長極不負責!我反對校長這種說法!



看歷史的訴說


當今有良知的好校長!校長一般都是從一線慢慢發展成校長的。說明在發展的過程中校長一直沒有忘記實際的學生情況。任何一個好校長都需要心裡惦記他的學生和老師們!

題主說到的這種情況,說明校長將素質教育放在第一位,將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來看待。這就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觀。

但是,校長如果不抓成績,各項工作不達標,估計也就快了。如果只知道一代代學生素質教育,畢竟孩子在自己的學校待六年,三年,三年。各不相同,小學生六年時間尚可,還能看出孩子的發展有一定的效果呈現。而初中和高中,就比較敏感了。有的時候,是初中時的教育並沒有當時有效果,直到高中才明白顯現出來!有的高中老師教育學生當時未能理解接納,但到了大學才會繼續按照高中老師的要求去發展自己!所以,教育不是一日一時清算。

校長和老師,都問心無愧的教育孩子就可以!抓成績,或者抓素質都可以相輔相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