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他們不是什麼英雄

只是身披白袍的戰士

揹負生命的信任與期待

奮戰在守衛生命健康的戰場

疫情當前

他們的身影忙碌但從容

他們的面龐疲倦但堅毅

......

每一張照片背後

都藏著一段他們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感受他們的樂觀、勇敢與堅強

“師傅,你的口罩沒繫緊,這樣不安全。”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1月24日,新津縣人民醫院院感科科長何利蓉一早就來到醫院,挨著對每個科室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情況進行巡查,當她看見門診保安師傅口罩佩戴得不正確時,一邊說著話一邊走上前為他把口罩繫好。

那天是大年三十,老公和孩子都回老家了,她一個人留在新津,“明天老公回來,讓他抽空去買點菜,冰箱裡一根菜葉子都沒有了。”她笑著說。

“你去應急醫療隊,我回科室替你守護患者 。”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老婆,我想報名參加醫院防控應急醫療隊”,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本福的心裡是忐忑的,怕妻子埋怨,也有擔心,妻子剛生完孩子五個月,娘倆都還需要照顧。

但同在醫院一個科室上班的妻子只回了一句“去吧,自己做好防護。”

大年初三,妻子提前結束產假返回科室上班,她說:“你去應急醫療隊,我回科室替你守護患者,我會一直支持你。”

“戰友們,做好準備,等候命令。”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宋娟是醫院防控應急醫療救護隊的一員,她同時也負責對應急救護隊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和培訓,“戰友們,做好準備,等候命令。”這是她最近幾天常給應急隊員們講的一句話。

去年剛上大學的女兒知道“應急救援”四個字背後意味著的危險,淚眼汪汪地請求她不要去:“媽,我只有你了。”

來不及傷感,反覆評判完善流程,給隊員們培訓隔離衣穿脫、呼吸機的使用,整理物資......她忙的團團轉。

“大不了一個月不跟兒子老公見面!”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1月30日上午,兒科護士長鄭慧麗收到了科室護士李絢發來的一條微信消息:“鄭姐,科室有需要隨時喊我...作為黨員,我不怕,我願意擋在同事們前面......大不了一個月不跟兒子老公見面,我們一定可以度過這個困難!”

頭一天晚上,這個姑娘剛上完夜班,今天本該是她休息的日子。

“我來採!”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1月29日上午,縣疾控中心到醫院呼吸內科採集咽拭子標本,科室裡的醫生護士都忙得不可開交騰不出手,剛從門診回到科室的呼吸內科主任肖俊堯見狀立馬對大家說道:“我來採!有危險我來擔,採完還有一堆事要忙。”

做好採樣準備工作後,她冒著可能的風險在病房一共進行了50多份樣本採集。作為新津縣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她要承擔的任務很多,這天,她忙到夜裡十一點多才回到家。

隔著口罩,瞧不清她的樣貌,但能瞧出她的堅毅......

“疫情結束後,最想和家人一起好好吃頓飯。”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2月2日中午,時間快一點了,忙碌了一個上午,門診部護士長姜瑞花和院感科楊夢兩人才回到門診辦公室,匆匆端起盒飯吃了起來。

從1月19日醫院全面打響疫情防控狙擊戰開始,和醫院很多同事一樣,她們已經連續作戰十多天了,工作的時間都以分鐘來計算,想不起今天是星期幾,只知道今天該上什麼班,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事。

這個春節已經記不起吃了多少頓盒飯了,“疫情結束後,最想和家人一起好好吃頓飯。”

“下次一定要多貼兩個暖寶寶。”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1月27日,這天輪到急診科護士梁懷梅到門診預檢分診處值班,自醫院實行“單向通行”後,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都需要到門診預檢分診處接受體溫檢查,護理部緊急從各科調配了42名護士到門診支援。

從早上七點四十到下午兩點半,她和值班的同事需要在凌冽的寒風中駐守六個多小時,嚴格對每個來院人員檢測體溫,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

“太冷了”梁懷梅邊說邊哆嗦著:“下次一定要多貼兩個暖寶寶。”


“就胖了點嘛,誰看得出我懷了孕。”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陳蕾是呼吸內科的一名護士,說她普通,是因為在醫院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與所有醫務工作者一樣在加班加點工作;說她不普通,是因為她是一名懷孕四個多月的二胎孕媽。

科室人手緊張,同事們有的參加了防控應急醫療隊,有的被派去了門診支援,僅2月1日一天就又收了十多個新入院患者。陳蕾選擇和大家堅守在一起,輸液、做治療......她在病房工作的腳步一點瞧不出笨重:“就胖了點嘛,誰看得出我懷了孕。”

“只希望兒子能以我為榮。”


新津縣人民醫院:疫情之下,守護健康的最美面孔

婦產科護士江娟娟也是防控應急醫療隊的一員,這個春節,她和醫療隊的“戰友們”往返於家和醫院,在反覆嚴格的培訓和考核中度過。疫情當前,大家都不敢有一絲的掉以輕心。

四歲的兒子還不太明白最近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媽媽會經常不在家,但聽爸爸說媽媽是要像奧特曼一樣去做擊敗病毒的鬥士,保護生病的人時,兒子雀躍了很久。

“我不害怕,”江娟娟說:“只希望兒子能以我為榮。”

這一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他們都是普通人,只是披上了使命的外衣

白衣逆行,為健康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