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康姨媽這麼有手段,當初怎麼不幫妹妹對付林小娘,她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盤娛樂


康姨媽是一個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一切以自己的感受和利益為重。

康姨媽從小比王若弗(大娘子)得寵,一開始嫁得自然也比大娘子好,所以她是志得意滿的,覺得孃家夫家都比王若弗好,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後來,由於盛泓步步高昇,大娘子有兒有女,眼看著自己的妹妹過得越來越好,覺得處處不如自己的妹妹要趕上自己了,這個時候,不踩一腳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出手幫助大娘子對付林小娘。

至於康姨媽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優越感,她其實不為任何人考慮,包括自己的父母孃家,和自己的親身兒女,她只要自己好,讓自己滿意,讓她自己心裡爽快。她喜歡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看別人,覺得只有她自己才有資格過的好。康姨媽這種人,就是自己不高興別人也不能過得好的典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說到血緣,那能說明什麼呢?我記得看過一個電視劇,裡面有一句話特別經典:血緣是天生的,但親情不是。說到底,人的感情是處出來的,大娘子在康姨媽眼裡,不過是一個外來侵略者,哪有什麼感情。


職否


康姨媽連自己家的小妾沒鬥完,哪有心思對付同樣是妾室的林小娘,這對康姨媽沒好處

當年王家姐妹,姐姐從小跟著父母長大,優雅得體受盡寵愛。大娘子作為妹妹,跟著鄉下叔叔阿姨長大,雖然也寵愛,但是長大後回到父母身邊,對比姐姐總有鄉下粗鄙人的自卑。

到了相親時,康家是高門顯貴,盛家雖然是書香門第,但那時的盛紘只是個剛中了進士的讀書人,未來仕途尚不可知。



姐姐就躲在屏風後相中了康家,後來康家落敗,康姨父要用康姨媽的嫁妝,用女方嫁妝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康姨父康姨媽琴瑟不和鳴,康姨父也很風流,有不少庶子女(康姨媽苛待庶女)。

王大娘子嫁給盛紘後,日子也過得不好,盛紘特別寵愛林小娘,林小娘懷孕的時候就逼著大娘子喝妾室茶,大娘子懷恨在心,從此與林小娘鬥爭到底。

康姨母見到這種情況,開心得不得了,試問她自己都忙著與妻妾鬥來鬥去,怎麼會去幫大娘子對付林小娘?這對她有什麼好處?



康姨媽是個檸檬精,嫉妒比自己過得還好的明蘭

風水輪流轉,明蘭為了報仇,設計連環套把林小娘套到杖斃,盛家得一片祥和。

長柏一榜高中,女兒們得嫁高門,盛紘升任了管糧道的肥差四品官,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王老太太剛來京時,吃著盛家的酒席,對盛老爹“好孩子”、“好賢婿”地誇個不停,同桌的康姨母夫婦在一旁尬得恨不得鑽進地縫。



康姨媽的座右銘就是,只要你過得沒我好,我就不招惹你。

於是,當盛家女兒們和和美美地回門請安時,內心失衡的康姨母,就開始挑撥大娘子與明蘭的關係。

挑唆不成,又幹脆親自到顧家與小秦為伍,想方設法坑害明蘭,抓住一切機會給顧盛兩家下黑手。



為了把顧二明蘭拖下水,讓康兆兒找機會死在顧家,藉此狀告顧家逼死良妾;

為了死死拿捏住自己的妹妹,進而拿捏住顧盛兩家,她設計給祖母下毒;

為了打擊報復,當一切計劃落空時,她又下手殺明蘭。

可惜,還是落到被顧廷燁一刀刺死的下場。



我不認為康姨母的最終目的是害死明蘭,這種人如果不死,明蘭只不過是她的小目標而已,還會有更多人因她的嫉妒而遭難。

所有她看不過的人,都要為她服務,才是她的最終目的。

嫉妒慫恿之下的"作",讓她失去越來越多,也是她最後孤身一人的代價。


檢票小哥


其實原著當中,康姨媽出了一個特別損的招。

林小娘失勢以後,被送到莊子上,並沒有死。康姨媽出主意只提供豬油拌飯和藍布粗衣。當林小娘回到家裡的時候,一個穿著藍布粗衣的肥婆就戳到了紅狼面前,紅狼表示新小妾真好看。

電視當中,一個是女演員願意不願意,當初劉敏濤演明鏡的時候,按導演的意思是要加皺紋的,被劉敏濤噴回去了,這裡讓演員增肥?而且是短期的,要增到讓紅狼看不下去 的那個程度,就是女演員願意,達成率也低。小桃是有為這部劇增肥的,但那個是長期的,出場到結束都是這個份量,而且只胖到可愛而已。

再一個,原著女主是穿越,穿越的時候媽已經被害死了,既不是親生的,也不沒有相處過,對於母仇不報就不報了,劇裡女主是土著,和親媽感情極好,不弄死林小娘,合適嗎?


糾結女王亦超


我反而覺得,她沒有什麼最終目的,她只是見不得她妹妹王大娘子比她過得好。你王若弗比我蠢,憑什麼孩子爭氣夫婿爭氣,你就是不能過得比我好!

你盛明蘭一個小小庶女,就是個不算人的玩意兒,該戰戰兢兢在嫡母手下討生活! 如果你倆沒能按照我的安排倒黴,那我就來安排你們倒黴。

不是就有那種窩裡橫的人嗎?在外是慫包,在家耍威風,比不過別人就跟自己人比,只要在這個家裡沒有人過的比她好就可以。

康姨媽和王大娘子是親姐妹,只不過康姨媽一直養在親孃身邊,王大娘子是跟在舅舅身邊的,所以老太太就格外的疼康姨媽。康姨媽嫁的也比大娘子好,大娘子嫁給盛紘時,盛紘只是一箇中舉的儒生。就連盛家老太太都說,王家對他們有恩。


而那康家,如今是家道中落,盛家一步步往上爬,這才兩家可以說上話。可見當時康家的確要比盛家好得多。

但是康姨母的丈夫納了很多的妾,還有很多孩子,看看王大娘子就知道,肯定會受妾室的氣,而她又是受寵的嫡長女,心高氣傲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心理不扭曲才怪。


所以她看到盛明蘭這個庶女嫁的那麼好,對她是連罵一句都怕髒了舌頭,如此看不起自己,康姨媽的扭曲心態便開始做妖了。

她為什麼不幫王大娘子對付林小娘?怕是王大娘子在受林小娘的氣的時候,她在笑話王大娘子吧。她和王大娘子有什麼親情?有什麼恩義?假如有的話,盛家老太太是你親妹妹的婆婆,你毒害她,這不是陷王大娘子於不孝不義嗎?



她做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有把盛家王大娘子當親人看的嗎?自從三蘭出嫁後,一個嫁的比一個好,這個康姨母就開始頻頻登上門了,偏偏她又是個喜歡拿捏庶女的人,遇上明蘭這個硬骨頭,她自然想拿住她,好藉著明蘭耍威風,狐假虎威罷了。


她知道顧廷燁和小秦氏關係不好,還上趕著給小秦氏送禮,讓明蘭下不來臺就是讓盛家下不來臺,這些她考慮過嗎?並沒有。她只想她自己痛快,康姨母就是一個拜高踩低的小人罷了,這樣的人生活中處處可見,會有報應的。


入行娛樂


一、康姨媽和大娘子並沒有什麼感情。原著小說中,康姨媽是跟隨父母上任的,哥哥寄住在唸書的地方,大娘子跟著叔叔嬸嬸,沒有感情基礎。而叔嬸並不是官宦人家,是經商的,但是對大娘子非常好。在當時社會,商人地位低啊,大娘子也沒有養成大家閨秀的氣派,康姨媽應該是有些瞧不起這個妹妹的。

二、在選擇夫婿的時候,康姨媽嫁的比大娘子要好。康姨夫是有爵位的,而盛老爹只是個小官,是王老夫人覺得他人好才嫁了大娘子。後來盛老爹爭氣啊,官運亨通,步步高昇,但是康姨夫步步敗落而且好色敗家還拿康姨媽的嫁妝養小妾庶子庶女。兩個人的處境倒了個,你說康姨媽什麼感受?羨慕嫉妒恨吧,還會幫大娘子?巴不得大娘子過不好吧!

三、從毒害盛老太太事件來看,康姨媽不算計大娘子就阿彌陀佛了,幫忙對付林小娘?她是不會那麼好心的!

四、雖然宅鬥中康姨媽沒有出力,但是在原著小說中,林小娘失寵被趕到莊子上時,康姨媽出了惡毒的主意。以怕林小娘想不開為由把她關到一個小房子裡不讓出來,每天送豬油拌飯。每天吃著豬油還沒法運動,林小娘就越來越胖越來越胖成了肥婆,從此永遠無法翻身了。


月滿西樓呀


康姨媽的手段大家都見著了,差點害得盛家祖母命歸西天。

她是盛府大娘子王若弗的親姐姐,早年間嫁去了康府,府中小妾無數。

很多人覺得康姨媽在外面的表現,就像是在家裡呼風喚雨的那一號人物,把妾室的命都捏在手裡,庶女也是任她擺佈。

但康姨媽在自己婆家雖是掌著權,卻也僅此而已,康家主寵愛的定然不是她。

從明蘭口中得知,康姨媽已經坑害了不少人命,家主無作為只是礙於王家的地位。

得不到夫家寵愛,一生鬱郁不得志的康姨媽只得將一腔怨氣撒在宅鬥上。

自己家搞定了,還得去霍霍別人才能心理平衡。

明蘭跟她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她也要橫插一腳,與小秦氏聯手坑害明蘭一家,現在又挑唆王若弗害盛家祖母。

論這些陰毒手段,十個林小娘都不是她的對手

那麼話又說回來,當初王若弗被林噙霜打壓得抬不起頭的時候,親姐姐康姨媽為何不幫助她呢?

理由就在前面說了,康姨媽看不得別人的好

王若弗過得不好,她才開心,順便還能從妹妹手裡搜刮錢財,若能把妹妹弄得跟自己一樣慘,那自然是最好的。

康姨媽認為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樣的絕情寡義,自己如此、妹妹如此、妹妹嫁出去的女兒華蘭如此、小秦氏也是如此,明蘭怎麼能不一樣

所以康姨媽才會費盡心思的害明蘭,大家都慘,都鬥不過妾室,才能證明她最有本事。

就這樣的想法,康姨媽怎麼可能幫助妹妹去對付林小娘啊,她還巴不得林小娘活得久一點,把妹妹整得更慘一些,這樣妹妹才會把她當知心人,老老實實聽她的擺佈呢!

這樣搜刮錢財就更容易一些,還能同時掌控盛家、顧家的把柄,想必這就是康姨媽的最終目的。

如今王若弗日子過得好了,康姨媽就作妖得更厲害了些,藉著顧家的名義害明蘭,實際上就是在坑害自己的親妹妹,誰也過不好,將來小秦氏還要承她的情,可謂是一箭三雕。

小秦氏也算是個可憐人,在顧堰開的心裡,她只不過是姐姐的替代品,顧堰開從未將她放到心裡過,這是小秦氏一輩子的痛。

她和康姨媽臭味相投,便是一樣的恨男人,看不得別人的好。

看到顧廷燁對明蘭死心塌地的寵愛,自己每天被強行餵狗糧,她早就被逼得發瘋了。

現實中,這樣的人可不在少數,沒有什麼理由,就是因為你過得比TA好,你的幸福就是在打他們的臉,噬他們的心。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墨娛


在知否中康姨母這個角色是劇情大半之後才閃亮登場的。一開始在明蘭的成長過程中,其實並沒有這位姨母的出現,嗯,只是他們到了汴京之後,從老太太嘴裡偶爾會聽到這位康姨母的名字,老太太對這個康姨母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就連他登門到盛家拜訪,也不讓她來給自己請安,這在古代實在是對康姨母一個極大的蔑視,也為康姨母后來害老太太埋下了一個深深的伏筆。

當然康姨母每次到盛家也沒有什麼好事兒,如果她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的話,老太太也不會如此的厭惡她。 後來在明蘭如蘭和墨蘭各自嫁人回門之後,康姨母才算是正式出現在了觀眾面前,這個婦人一看就是尖酸刻薄,人家女兒女婿來給請安,他在一旁挑撥離間對王大娘子,說明蘭和她的丈夫對王大娘子不夠恭敬。王大娘子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面多少也是有一些疙瘩的。自己的親生女兒都沒有能夠成為侯府的大娘子,而明蘭一介庶女卻成為侯府的大娘子,兩下一相比較大娘子心裡也是很失落的。康姨母這個人可以說是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透了,但是要說他有多種手段嘛,他也沒有多少手段。


說康姨母有手段僅僅是康姨母和王大娘子相比較起來,康姨母這個人特別壞,而且手段歹毒,心腸也特別歹毒,所以呢,他能夠在家中作威作福,逼死小妾,賣自己的庶女,但是王大娘子她心地還是比較善良,做不出來這樣惡毒的事情。他如果真是一個手段高明的人,就應該像小秦氏那樣,雖然壞事做盡,但是表面上還是一個心地仁慈的大好人,這才是一個壞人的最高境界。那康姨母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幫王大娘子對付林小娘呢?

第一,當然是因為康姨母手段並不高明,他的段位在林小娘眼裡還真是不夠看的。林小娘和康姨母不同,他不是蠻幹的人,他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已經仔細的想好了方方面面的退路,他有不同的計劃,他是一個心思相比康依姆而言比較縝密的人。康姨母其實就是仗著自己嫡女的身份,還有自己孃家的勢力,在親戚中間在自己的家人中間橫衝直撞的人。說白了就是一個魯莽的人,所以像他這樣一個壞的很明顯的人,在林小娘手裡面他是過不了幾招兒了。

第二點,康姨母和王大娘子,其實原來來往並不多,兩個人可能隔得比較遠。一開始明蘭他爹還沒有升官兒的時候,劇中並沒有交代康姨母這個人,可見當時兩家離得是比較遠的,只是到了汴京之後,康姨母這個人才偶爾從老太太嘴裡面說出來,也就是從他們全家上京之後,這兩姐妹之間才走動了起來,古代交通不便,康姨母一個女人肯定不可能車馬勞頓的,跑道上千裡地之外的妹妹家去給妹妹出氣。


第三點,康姨母這個人並不對王大娘子有多深的感情,她不會為了自己的姐妹兒去出頭的。康姨母作為家中的嫡女,自小就受到了父母無比的寵愛,所以養成了他驕橫跋扈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而且這個人吧壞的特別離奇,別人幹壞事兒都是為了損人利己,他幹壞事兒,從來是損人,但是也並沒有利己。王大娘子從小並未跟隨父母生活,而是跟隨叔叔嬸嬸生活,所以姐倆自小是聚少離多並沒有什麼感情,而且長大之後康姨母嫁入康家遠比盛家耀門楣要高,但是隨著盛家的崛起,康家逐漸敗落,所以康姨母其實內心是很嫉妒她的妹妹的,她怎麼能看的妹妹比他更好呢,所以他巴不得他妹妹倒黴,怎麼會去幫他妹妹去對付林小娘。


康姨母這個人他就是壞,但是他並沒有腦子,否則的話他不會去被秦大娘子利用當他的出頭鳥。他最終的目的其實是別人不高興她就高興了,她想從所有人那裡得利。所有人在他眼裡都是她的墊腳石,隨時都是可以被拿來犧牲的,但是偏偏又沒有什麼腦子,所以被顧二的乳母罵的狗血淋頭。而且他的手伸的也太長了。


軒媽愛看影視劇


康姨媽是個自私自利的人。起初她過得好,她才不願意搭理家世不如她的妹妹。從小,她佔盡了家裡寵愛,妹妹卻在鄉下養大,後來婚姻上她又佔了上風。母親的疼愛,夫家的地位,她又怎麼會搭理妹妹。



後來風水輪流轉,他家世不如妹妹家了。丈夫不愛,子女無能。反觀妹妹大娘子,兒子中榜,女兒個個嫁入豪門,都是一等一的爵位,怎麼不讓她羨慕嫉妒恨。於是上門拜訪,偏偏大娘子是個傻的,卻處處聽從她的安排調遣,殊不知處處都是陷阱。最終被她害得差點家破人亡!


康姨媽只許她高人一等,不會關心任何人,是個典型的自私的人!可惜害人害已,最後被處置,反觀大娘子晚年幸福!


錦繡影視


有此一問的人還是把康姨媽想的太高尚了,她巴不得王若弗出錯她好捏著王若弗的把柄坐收漁利。又怎麼會幫助王若弗對付林小娘。

但奈何她等了那麼多年後,王若弗硬是大錯沒有,小錯不斷。她終於憋不住自己出手了。她先是蠱惑王若弗給老太太下毒,企圖害死老太太。要不然明蘭力力挽狂瀾,她的陰謀已經成功了。







皇甫重明


要看懂康姨媽的動機,首先要看懂她這個人。

作為王府中的嫡出大女兒,康姨媽從小在孃家就享受到了來自母親的無限寵愛,王母認為大女兒從小機敏過人,比起憨直的二女兒更加討喜,故此對她便放縱和嬌慣些。

慈母多敗兒,康姨媽從小千依百順的長大,脾性古怪刁鑽,凡事都以自己為先,但凡沒有順她意,各種心機毒計紛紛上場,哪怕置人於死地,也有王母撐腰,故此更加有恃無恐,狂妄自大。

康姨媽身心都是黑的,這樣的人,在夫家得不到丈夫的愛,便將怨恨釋放在小妾和一眾庶子女身上,按照王家嫂嫂的話來說,嫁進康家後,從康府不知道抬出了多少人命,但康姨媽依舊安然無恙,可見其氣焰多囂張跋扈。

直到之後哄騙串通妹妹向盛老太太下毒。

這麼厲害一個人,能眼睜睜看著親生妹妹被一個小妾所挾持?把持整個盛家?

盛家大娘子少說都被林小娘壓制了十幾年,康姨媽不可能不知,按照她的段位,扳倒林小娘如同捏死螞蟻搬容易,但直接幫助了妹妹,非但她撈不到一點好處,反而會因此得罪盛家老爺,之後自己要利用剝削盛府幾乎不可能。

之後借妹妹的手向盛老太下毒,一是盛明蘭對她處處壓制,二是幫助妹妹扳倒她,再以殺死婆母的罪名要挾妹妹,以此獲得利益。

要知道,盛府的幾個子女,做官的做官,嫁入豪門貴族的比比有之,能抓住這條線,整個盛京都不在她康姨媽手中了?

為此,犧牲掉妹妹又有何不可呢。

這樣心狠手辣的人,最後的下場被顧廷燁一刀殺死,真是痛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