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史村村民: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下班”

相比城區內的各個社區,鄉村的村域面積更大,人口流動性更為頻繁,在目前的形勢下,做好鄉村的防疫工作同樣重要。通州區馬駒橋鎮史村通過張貼告示、設立圍擋、大喇叭廣播等形式積極進行防疫工作。從1月26日開始,史村村民陳豔明等人向村裡免費捐獻了噴灑車、消毒液、護目鏡,並且帶領村民每天義務噴灑消毒水,“我們希望為村裡的防疫工作做一份貢獻。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我們就什麼時候‘下班’!”

北京通州史村村民: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下班”

這些年輕人捐車捐物,每天義務為村裡消毒。他們是(左起):李兵、陳豔明、王旭、李歡、李程崢。

北京通州史村村民: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下班”

志願者走街串巷,史村消毒不留死角。

北京通州史村村民: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下班”

村口執勤志願者為進村人員測量體溫。

走街串巷

全村消毒無死角

史村位於南六環外,一條漷馬路將村子分隔為南北兩塊區域。昨天下午2時30分,記者剛剛來到史村,就看到村子主路史村東街與漷馬路交叉口的南北兩側各有一輛灑水車整裝待發。“兩輛車都是村民捐給村裡的,裡面裝滿了消毒水,幾位小夥子每天義務噴灑,為村子進行消毒。”史村村主任張根山介紹道。

記者跟隨其中的一輛灑水車沿著史村東街向南行進,村民李兵當天負責開車,他戴好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一邊拿著遙控器一邊向記者演示。“灑水車的操作方法很簡單,開關都是通過這個遙控器進行調節,還可以控制噴灑的速率。”李兵說,灑水車裡的消毒水是用84消毒液和水兌成的,“放太多的消毒液不科學,不僅對呼吸道有刺激,如果濺到村民們晾曬的衣服上也不好,我們就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比例,用水稀釋濃度。”

噴灑完了主路,李兵拐進了小衚衕,開始走街串巷消毒。史村的村域面積有2.07平方公里,村內街道多,小衚衕也多,一條條小路將村子零零散散地分隔開來,這無疑給噴灑工作增加了難度。而且,有些小衚衕非常狹窄,機動車不好調頭,遇到這樣的路,儘管空間有限,但李兵還是選擇了將車開進去,待噴灑完後再倒車出來。

“不能因為這些衚衕很小,我們就不噴了。我們要確保村裡的每個角落都能消毒到位,真正做到無死角。”張根山說,之前村裡的小衚衕都停著不少私家車,像這樣的灑水車壓根兒開不進去,於是,村裡就集中力量辦大事,騰退空地臨時改建停車場,為灑水車的消毒作業提供便利。

捐車捐物

為戰疫做實事

“我們都是本村人,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疫情當前,我們幾個一拍即合,決定要為村裡做點實事。”

39歲的陳豔明作為發起人,與王旭共同經營著一家機械設備租賃公司,“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我們就想著為村裡做點什麼,琢磨來琢磨去,正好想到公司倉庫裡還有一些消毒水,然後,我們又想方設法從外面買了一些,總計十餘桶百餘斤,全部捐給了村裡。”

陳豔明還想到,公司有一輛灑水降塵的霧炮車,就把它捐給了村裡。於是,灑水車搖身一變,成為消毒車。為解決村裡人手緊缺的問題,他還主動找到公司裡的5位本地員工,輪流駕駛車輛幫村裡消毒。

陳豔明捐獻的這輛霧炮車長度接近7米、容量12噸,這麼大的罐車進得去村裡的主路,小衚衕卻根本開不進去。於是,陳豔明第二天又把公司的兩輛小水車捐了出來,這下,走街串巷也完全沒有問題。“我們村比較大,一輛小車忙不過來,於是,我們就安排村南一輛,村北一輛。這樣一圈轉下來,每輛車差不多需要兩個小時。”

這幾輛消毒車輪番交替作業,每天上午9時、下午2時,在史村噴灑兩次消毒水。“再早的話,溫度不合適,容易結冰。噴灑的時候,我們儘量合理控制水霧,以免造成路面溼滑。”李兵說。

村民稱讚

年輕人有擔當

“小夥子慢著點,甭著急”、“來,小夥子給我家門口也噴一下”……記者跟隨李兵等人在村裡行進途中,不少村民都紛紛向他們表示讚許。“年輕人有擔當,樂於奉獻,大傢伙都挺感謝他們的!”一位村民說。

“先前,我們在村裡的微信群裡向大家告知了噴灑消毒水的想法,徵求每個人的意見,大家都非常贊成。還有村民每天都會站在衚衕口,等著我們去噴灑消毒水。”截至目前,陳豔明等人向村裡捐贈的物資總計達6萬多元。陳豔明告訴記者,這兩天他們還在繼續採購消毒水,如果能夠供應得上,他們希望能堅持到疫情結束。

“我們也諮詢了相關專家,其實消毒水不用噴灑得那麼頻繁,以後可以一天一次,或者隔天一次。防疫工作,我們可能做不到那麼完美,但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最好。什麼時候疫情結束了,我們就什麼時候‘下班’。”陳豔明說。

志願者全天候輪崗執勤

“眼下,疫情形勢還很嚴峻,咱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首先要注意自身安全,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如果有湖北返鄉、外地來京的人員,一定要向村委會及時報告,在村口主動進行登記……”下午3時,史村村頭的大喇叭廣播又響了起來。據瞭解,史村總共有1400多人,其中,不乏一些進京務工的租戶。

史村黨支部書記李豔海介紹,史村原本有13個出入口,為防止人口流動帶來的病毒傳播危險,現在絕大多數出入口都用圍擋進行了封閉,只留下了主路上的兩個出入口。路口設有點位,每天都有黨員以及村民代表在此義務站崗執勤。

“您好,請搖下車窗,我們給您測一下體溫。”正在執勤的村民向一位打算進村的車主說道。據介紹,像這樣的志願者,村裡總共有三批,一共80餘人,確保24小時不間斷進行輪崗執勤。

記者注意到,每位出入村口的村民都被要求出示一張小卡片,上面有姓名、住址、聯繫方式等詳細信息。“這就相當於一張出入證,我們要求大家都要辦。為什麼要這個證呢?登記的時候,如果大家都拿同一支筆,有交叉感染的風險,而拿著一張專屬小卡片就方便多了,也減少登記程序,只需要測一下體溫。”李豔海說。

目前,出入證已經辦理髮放了近500張,所有登記的信息都會進行存檔。李豔海拿出一張卡片向記者展示,“比如這一戶,住了幾個人,統計過後都一目瞭然,這也便於我們今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村兩委多舉措解疑釋惑

不過,李豔海也坦言,由於村民們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對防疫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不少村民存在著一定的疑慮。“有些村民來村委會詢問,病毒是怎麼傳播的,是不是兩人隔著老遠,互相瞧上一眼就可能傳染上?還有人會問,為什麼村裡湖北人的車沒有管控起來?”

遇到這種疑慮,李豔海都會耐心向村民解釋,除了每天兩遍大喇叭廣播之外,他們還在每家每戶村民門口張貼宣傳告示。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在京人員怎麼做,返京人員怎麼做,出現發熱症狀怎麼做,宣傳告示上都有詳細的說明。

至於村裡存在的湖北車輛問題,李豔海表示,經過調查瞭解,村裡的湖北租戶近期一直沒有返回故鄉,也沒有和外來人員有過相關接觸。如果有湖北迴京的人員及車輛,史村會採取相關措施進行隔離觀察。“村裡人口多,流動性大,我們會確保宣傳到位,一方面讓大家都知道疫情的嚴重性,儘量讓大家少出門,不出門;另一方面也提醒村民們不必過度恐慌。”


(原標題:捐車捐物站崗執勤 村裡的年輕人“硬核”防疫

疫情不結束 我們不“下班”)

來源 北京晚報 實習記者 孫延安 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