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非典和疫情,兩個不同的時期,你的內心感受上有何差別?

旺旺情感心理學


經歷了非典和疫情,兩個不同時期相差十七年,我的內心感受差別很大。

一、十七年前的非典時期的經歷。

十七年前,面對非典,有些小緊張,小擔心,還有些小興奮和小期待,因為人生第一次經歷那麼大的事,既想知道結果如何,又怕大家承擔不起結果。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該生活就生活,該學習就學習,覺得一切都沒問題,戴上口罩,該出門還出門,感覺口罩能抵禦一切。

但是,一到非常時期,謠言和負面信息就滿天飛,真不知該怎麼篩選信息。最後一切聽新聞,聽大人的話,聽政府的指令行事。

非典期間,收穫了對我很有觸動的一句話。事情是這樣,一個人沒帶口罩去見另一個人,見面時對方問:“你怎麼不帶口罩呀?”

那人說:“我不怕,沒事兒。”

對方說:“你不怕,我怕你呀。”

從那以後,我明白了,有傳染性疾病的時候,帶上口罩是第一位的,不僅保護自己,還能讓別人不那麼害怕你。

、此次疫情的經歷。

經過非典,又經過十七年的淬鍊,人成熟了。此次經歷疫情,人學會了冷靜思考,自己判斷,批判看待問題,不用事事被言論誤導,終於意識到,只要你肯學,人都能活成精,成熟有利於應對生活。

1月8號,期末考試前,小朋友因為感冒低燒被趕回家隔離。雖然沒咳嗽沒其它症狀,卻被要求只能帶口罩考試。後來陸續傳來武漢那邊的疫情消息,網傳人不傳人,當時留了個心眼,人不傳人就該只有一個人或少數人患病,那麼多人染病,據傳都驚動中央了,人傳不傳人,自己也該先做點啥準備。於是我三兩天買一次米,準備了足有兩個月的存糧,買了五斤幹海帶,買了粉條、麵粉、麵條、真空包裝的肉丸子。當時想法很簡單,家有餘糧心不慌,有事沒事先準備上。

但是,當時真沒想到傳染性這麼強,錯過了儲備防護用品的時間,當我下手買口罩和酒精的時候,發現已經缺貨。幸好買到了酒精棉和高度白酒做替代品。

當傳來人會傳人的消息後,我們決定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從春節放假開始,直接閉關不出門,除了偶爾補充點綠色蔬菜,已經二十餘天不外出,儲備的乾貨終於派上用場。

我發現,非典經歷已經教會我,打持久戰應該早做準備,儲備期越長越好。

三的思想變化。

非典時期,我很被動,但經歷讓我學會了思考。這一次應對疫情,我變得主動,認真去篩選信息,批評地判斷哪些信息可信,怎樣做可以應對萬一。所以本次疫情可以關上家門應對自如,相信政府,沒有必要擔心。

不管什麼疫情,能主動防護,就能從容應對。只有自己主動自覺的防護才是真正安全的防護。科技可以依靠,不能依賴。十七年前的我,也特別指望各種檢查設備到位,但工業也需要雙保險,也需要軟硬件同時制動,何況對生命的防護。最保險的防護還是自己。

春節前,疫情還沒有這麼緊張的時候,我帶著口罩去超市購年貨。在超市扶梯上,碰到一對父子沒帶口罩,孩子說:“哪有這麼危險,我不怕,大家為什麼都要帶上口罩。”我當時送了他一句話:“帶口罩,既是為了別人,也是保護自己,有沒有覺得沒帶口罩的你像個行走的病毒呢?”希望我的話能讓小小年紀經歷疫情他,在未來的人生也能有些幫助,有病自覺防護,為自己,也為他人。

經歷疫情後,我變得正面、直接,也從容。因為發生了的事沒有如果怎樣,只有如何應對。如何讓自己應對自如,防患於未然,才是該多花心思思考的。


胡姐姐聊情感


作為84年的我,2003年非典時期我們正好在學校!那年高三,教室宿舍每天都會消毒!當然,那年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就是高考提前了一個月,從以前的7月7日提前到了6月7日!那年的數學還特別難,數學老師教兩個班,我們是文科班!我的數學是比較差了,基本上後面的題目我都不太會做,考完遇到數學老師,他說那個數學成績好的同學也說這次考試難度大!我們算是改革的一代吧!高考期間每天早上會先去校醫室測量體溫!那個時候班裡的學生都還沒有手機,在宿舍裡我們會聽收音機!會聽到播報醫生診治病人情況之類,具體也不太記得了!畢竟在學校需要的是讀書,那個環境下接觸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反正記得的有一點大家都沒帶過口罩!不知道學校外面的如何!那個時候周邊的同學跟我情況也差不多,也許因年紀還不是太大,所接觸的東西不多,所以對於非典的危險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張!

今天的疫情,因為放假在家!因為智能手機,因為信息的傳播,因為到處封路,封閉式管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瞭解的越多就越敬畏,更準確說可能更恐慌!因為信息多雜,加上今日微信使用的範圍之廣,很多信息也許未經證實就在朋友圈中在微信群中傳開了,這樣慌亂也來的更快!當然更大的體會還來源於如今身處旅遊行業的一員,我們暫時失業了!沒有了更多的收入來源,經濟更緊張了!所以在我們保重身體的條件下,等疫情過去一定要好好賺錢,有固定的存款,有足夠的備用金,遇事心不慌!這些都是在自我範圍內的小小感受


M雨林


零三年時候還在上高三。對於非典並沒有什麼更多的印象,因為當年是高考更改日期的第一年從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從大概四月份就封校了不允許隨意出入,也沒有要求戴口罩什麼的,只是校醫務室每天帶著耳溫槍挨個學生量體溫,只記得那年高考數學特別難,考的分數特別低,其他考的都還算可以。等高考結束以後非典基本上就結束了。

今年疫情發展比較快,在年三十時候還回老家去上墳,結果初一初二的時候就感覺形式很嚴峻了,初四值班時候看到往年人來人往的寺院,在今年時候空無一人。原本初七應該上班了,結果提前一天的時候接到通知,通知告知上班時間延後至初十,初九值班然後一直上班到現在。在前幾天的時候感覺人們確實都不出門,大街上很冷清,只有公安和環衛部門在街上。住的小區也沒有封門,現在隨著疫情的發展,小區封了門開始出入登記。但是幾個大點的超市也開始營業。

現在每天關注疫情發展,真正的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只有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應做的,為疫區祈禱一下,希望疫情早日的到有效控制,願患者早日康復!!!最後祝鍾院士身體健康!!!


吳言吳語1984


非典的時候我在讀書,是大學,也封校了,沒有感覺到太厲害,可能是網絡不發達吧!但後來聽說了也封村了,當時封在學校,現在封在家裡。感覺深刻,那時候陪朋友玩耍在學校,這時候陪家人學習,一樣快了。祖國強大,攻無不克。安心在家等捷報。





白龍40784976


非典時候我10歲上小學,今年我28工作5年了,剛有孩子。

非典其實在我心裡並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只記得學校裡一天消毒兩遍,每天煮著醋,喝板藍根,帶體溫計上學,印象裡,村口跟今年一樣都有一個站,量體溫,登記,那時候體溫計和板藍根很緊俏,其他的並沒有太多的印象。

這次新肺炎,感受是空前的。首先感受到的是國之強大,短短的時間就可以破解病毒的構造,雖說還沒有完全研製疫苗,但是肺炎一號已經投入生產了,再加上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說,祖國太強大!第二就是我大山東太硬核了,村與村之前都堵上了,不過車不過人,每天換人值班。第三雖然現在菜價都有上漲,但是沒有大幅度的上漲,也歸功於國家硬核的罰款。第四,多少是擔心的,特別是孩子,感冒都害怕了,每天看著這個數字就揪心。希望快快過去!最後無論什麼樣的困難,我們團結一致,一起迎接春暖花開!


問渠那得清如許許許


這個是是有差別的。

從我個人來說吧,在疫情來之前,由於工作的性質,不用坐班,天天在家也不咋出門,每天對自己可利用的時間規劃一點也不好,經常白天刷刷手機,看看電視劇,工作效率一點也不高,也沒有啥目標,平時偶爾出個門,跟盆友吃個飯嗎,反正就是妥妥的宅女生活,當然也是一枚單身狗。工作特別忙的時候就特別期待放假,就想放假這一天啥也不幹,除了吃飯上廁所,根本沒啥能讓我起床的事,相信肯定有很多人跟我想法一樣。

疫情來之後,也沒太有工作,不給祖國添麻煩,不出門,終於過上了想象中的生活,在家躺著就能給祖國做貢獻的時候,頭幾天,比較輕鬆,聽說假期延長到2.2號,激動,可以不用上班了,多給自己放幾天假,真的到了2.2號還不工作的時候,真是內心恐慌,害怕自己失去工作是,想給自己找點事幹,抖音,盆友圈,一天刷好幾遍,特別難受,不僅是沒事幹閒的,還有來自心中的不安,就是恐慌,我這個時候認識到,其實大多數的時候不是工作離不開我們,是我們真的離不開工作。

最近,網上流行說,疫情結束了,你最想見誰,我想說,好好生活,規劃自己的時間,自己想幹的事情不要拖拖拉拉了,不用見誰,珍惜身邊的人,你真的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個先來,別委屈自己,別難為自己,擁抱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你想間的人真的不一定想見你,珍惜自己擁有的,珍惜眼前的!!!


文小武


非典的時候,我在上學,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更沒有網絡,只能看到的是:老師們每天消毒,檢查!作為學生的我,心裡沒有任何波動,甚至還想週六不用回家太好了,可以天天跟同學們在一起玩!應了那句話叫:無知者無畏!

冠狀病毒的襲擊,對於三十多歲的我來說,簡直如同處於人間地獄一般!網絡的宣傳,電視上的播放,別管你打開什麼電子設備,首先看到的一定是疫情最新進展,看著每日不斷飆升的數據,真是嚇人!記得前幾天,聽說我們這座城市有了一例疑似病例,我瞬間就懵了,看到其他的數據最大的感受是擔心,是緊張!而當自己身邊真的出現案例的時候,那是什麼?是害怕!害怕!害怕!用了很多天緩解這種害怕的情緒,當稍微有點好轉的時候,新的消息來臨了,24號全國開啟網絡授課,那證明了什麼?24號的時候疫情根本解決不了!瞬間——崩潰!對於一個30多歲的人來說,沒有大能耐,車貸,房貸,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壓力讓人瞬間崩潰呀!


好想回到小時候,好想無憂無慮的生活!

現在只有期待疫情快速過去,在家堅守陣地,為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中國加油!


大嘴哇啦


非典的那年,我是一名高三學生。聽到有非典的第一時間,學校就全封閉了,大概是有兩個多月不讓出校門。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學校裡進行,阻隔了與外界的一切接觸。沒有生活費了,打電話讓父母送到學校,在門口遞過來,也就遠遠地看一眼就離開了。

那個時候,雖然被隔離,但是不用戴口罩,也不用擔心身邊的人。只要不和外界的人接觸,心理上相對還是安全的,也感覺離自己沒那麼近。

而現在冠狀病毒就不一樣了,雖然也阻隔了與外界的聯繫,但是現在患者全國蔓延,你不知道之前你接觸的人是否攜帶病毒。說不定哪天你就被點名出來被隔離。或者是不知道哪天你被誰感染了,病毒開始發作。

這次的疫情,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掌控感不高,面對每天一直在增長的數字,心理還是會有些害怕和擔心。

再看到每天有那麼多確診案例,和自己所處的城市也有,感覺病毒離我們很近。

為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哭過,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感動過,為義務工作的工人敬佩過。

總結一下不同:

1、心理上的距離感:遠和近

2、安全感:安與不安

3、情緒:相對簡單和相對複雜

4、感受:平靜和強烈。

以上,謝提問!



靜心社


你好,本人經歷了非典和疫情,兩個不同的時期,內心對比起來差別很大。

2003年非典發生的時候,我還是小孩子,所在的地方也比較偏,懵懵懂懂,根本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隱約記得當時就是每天晚上都衝板藍根沖劑喝,當時家鄉也都覺得沒什麼,大家都一樣該玩的玩,該吃的吃,基本就只知道有非典這個東西,而沒有比較認清非典的性質和它究竟是個什麼傳染的病例。

2020年這個疫情,也就是今年發生的這個疫情,年齡大了,懂事了,知道疫情的特徵和它的傳染性很強,從國曆一月二十三號開始,就開始關注疫情的情況,現在的心理的害怕的,因為這個傳染性太強了,潛伏期也能傳染,感染人數直速上升,已經遠遠超過了非典的人數了。

非典的時候內心是懵懂無知的,現在疫情的話自己的內心是擔驚受怕,希望國家早點控制疫情,早日結束這個災難,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憶昔2020


非典時期我剛出來深圳一年,因為是一個人出門在外,沒有家庭的牽絆就自己一個人注意注意就行了,所以感覺還好,就記得那時候的醋賣得很貴,口罩也是不好賣,但比這次要好點。現在有家庭有孩子了,特別老公身體也不是很好,真的很擔心,這個春節從1月22號到今天2月14號,就我一個人出去買了兩次菜。然後還是全副武裝口罩手套一個不少,回來第一時間沖涼。孩子們年前到現在都沒有出過大門,唉!希望這場疫情快點在快點過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