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農村小學的戰“疫”之路

□河南日報記者周曉荷

2月4日早上不到8點,濮陽縣徐鎮鎮昆吾社區小學老師張騰鋮就來到學校。噴灑消毒液,取出體溫計,整理來訪人員登記表……“值班不算忙,但是壓力挺大,我們必須把一切隱患擋在校園外。”他說。

昆吾社區小學位於黃河灘區居民集中安置片區,1458名學生中,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面對疫情,這所農村小學如何應對?當天記者進行了探訪。

一場不能耽誤的“硬仗”

1月中下旬,外來務工人員陸續返鄉。昆吾社區小學的孩子們,盼來了許久未見的父母,但突如其來的疫情,為這份喜悅蒙上一層隱憂。

1月21日學校專門開會,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安排佈置防控工作。“每位老師都要動員起來,這是一場不能耽誤的‘硬仗’。”校長楊承說。

這一天起,一場防疫阻擊戰在這所農村小學拉開了帷幕——

1月22日,學校制定應急預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設置了組織協調、消毒防控、家校溝通、課程統籌等七個職能組;23日,班主任開展家長信息統計,在學校的公眾號、微信群裡滾動科普防疫知識;24日,學校首次全面消毒;26日,校長給全校學生髮出一封信;27日,學校第二次全面消毒;29日,確定網上教學課程表……

農村“空中課堂”必須接地氣

1月27日,省教育廳發文,明確全省學校推遲開學時間。各地紛紛推出不同形式的“線上教育”“空中課堂”,但這也給農村學校提出了一定挑戰。

拿昆吾社區小學來說,一方面,一部分學生家庭沒網絡、沒電腦;另一方面,有的學生父母春節沒有回家,爺爺奶奶對智能終端不會用。

“農村的‘空中課堂’,必須接地氣。”班主任韓麗霞說。她制定了一份臨時課程表:確定上課時間後,第一週的授課以開學第一課、防控知識等為主,最大程度減少課本知識傳授。

針對個別學生無法進行網絡學習的情況,班主任要在確保安全、徵得雙方家長同意的前提下,讓該生到鄰近同學家開展定時學習。

留守兒童特別需要心理關懷

疫情當前,昆吾社區小學制定了留守兒童心理關懷方案,公開兩位心理諮詢老師的電話,除了班主任日常溝通外,還安排專業老師給孩子們做輔導。

大年初二那天,心理諮詢老師尹延巧得知一名學生的家長居家隔離,第一時間就撥通了他家的電話。“乖,別擔心,爸爸隔離觀察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讓你和媽媽遠離病毒,我們一定要支持他、鼓勵他。”

這幾天,尹延巧接到的電話,很多是“宅”煩了的孩子打來的。她輕聲慢語給他們講形勢、講道理,告訴他們“宅”是最佳戰“疫”狀態,是對自己的負責、對祖國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