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控制好情緒,給孩子發火了,但是孩子還是很皮,心理也很內疚,應該怎麼處理?

中醫學徒工


1.首先我們要清楚發火的原因,是因為什麼原因衝孩子發火,一般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如果是因為孩子總是把家裡折騰的亂七八糟,大喊大叫,或者蠻不講理,那適當的發火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還發的時候還是要發,但把握好尺度。

第二種,有的孩子喜歡問問題,每天不停的問問題,追在家長後面問不停,不管有沒有打擾到家長,這種情況下有的家長也會發火,確實很煩人,但這種發火就不應該了,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是需要家長去保護並引導的,發火容易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不要嫌孩子麻煩。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方法

第一種辦法,每次發火之前先強迫自己離開一下,默默數到十,深呼吸,讓自己靜下來,再去跟孩子說話。

第二種辦法,平時與孩子多溝通,建立有效的相處模式,減少發火的次數。

第三種,如果實在沒控制住,發完火後,要跟孩子道歉,或者給他一個擁抱,在心理上給孩子安慰,避免讓孩子因為害怕變得軟弱,缺乏安全感,或者暴躁。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家長學習成長的過程,只有天下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大家一起努力吧!




木一靜心社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個世紀難題,自從面臨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好像有雙重人格一樣,這邊給孩子發火了,那邊就後悔,覺得不應該發火,幾乎每天都上演著這樣的場面,甚至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症。相信和。很多父母都深有同感。

孩子還小,很多都不太懂,懵懵懂懂時期,不該做的偏要做,不讓動的偏要動,最後,摔倒了,受傷了。記得有一次,天氣很冷,下班比較晚,給孩子洗完澡洗完衣服,收拾完已經快10點了,自己還一堆事情沒做,想著孩子早點睡覺,我好趕緊做事,但是孩子就是不睡,一會兒要玩這,一會兒要吃那,哭嚷著非要吃個火龍果,好吧,妥協了,只要你能趕緊睡覺,都依著你吧,火龍果切好了,放在茶几上,讓她自己吃,自己趕緊趁著功夫乾點瑣事,還沒兩分鐘,孩子就開始哇哇的哭了,跑來一看,火龍果全部灑在了地上,衣服上,沙發上到處都是,真是一片狼藉,孩子還在哭,心裡的那個🔥啊,直接往嗓子眼冒,實在沒忍住,把孩子狠狠訓了一頓,弄髒的衣服就是直接給扯下來的,我記得當時把孩子嚇住了,這是第一次沒忍住朝她發那麼大的火。心裡的火是發洩出去了,但是一看到孩子那可憐兮兮的樣,心裡就萬分後悔,不應該那樣子的,趕緊跑過去,抱住孩子,給她說對不起,媽媽錯了,媽媽不應該對你發火的,你能原諒媽媽嗎?可憐的孩子,這個時候特別乖巧,立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弄得我心理的滋味特別不好受。

孩子就是這樣,她會無條件的愛你,接受你,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全部交給你,可是大人呢,你能做到嗎?有太多的客觀因素,讓我們做不到,但是最起碼我們要對孩子學會說對不起,現在很多父母都不說對不起的,我們的爸媽很少會和我們說,但是我們要對我們的孩子說,因為你在說,他在聽。

情緒沒有控制好,那就自己慢慢改正,自從有了孩子,就得忍平時所不能忍的,不要讓孩子給你的情緒失控來買單。




瓜與籽


這種情況,我也經常遇到,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女孩,平時經常打架,老大相對老實些,老二三歲卻很皮,不管你怎麼說,怎麼揍,人家該幹嘛幹嘛。根本不往心裡去,在家從來不穿襪子,家裡地板是仿磚的,也沒地暖,這大冬天的就從早到晚光著腳滿屋跑,你說你不穿你肚子疼你忍著別說啊,不,每天都喊肚子疼,你給她穿上襪子轉臉就給你脫了,說實話我真不是偶爾控制不了情緒,我是每天都控制不了情緒,對於老二來說捱揍那是常事,當時哭得厲害,轉身該玩玩,並且回頭還問你媽媽你還愛我嗎?我能親親你、抱抱你嗎等等,總之最後弄得我很是內疚。

有一次她姐姐不在家她拉肚子,好說歹說讓她把襪子穿上了,一個不注意,偷摸又給脫了。二話沒說上去照著屁股就打了三下,估計用力大了,這使勁哭。還跟我說不跟我玩了,不跟我做朋友了,回來告訴爸爸打我,總之不理我了,自己去隔壁房間把門關上哭去了。當時也是太生氣了,我也徑自離開去臥室拿手機跟我老公告狀去了,等她哭了大約十分鐘,一會又來我臥室,跟我說:媽媽我錯了,我穿襪子了。說實話當看到她自己穿的歪七扭八的襪子時,氣就消。兩人都平靜了,我把道理又簡單概況說了一遍,她也跟我保證以後在家都穿襪子。本以為這件事以後就改了,結果就現在人家照樣光著腳滿屋跑呢,但是不會一整天都光著了,你說她會聽。

我只能說有的孩子皮是天生的,但是在教育孩子上立場原則不能動,錯了就是錯了,必須讓她知道她錯哪了,讓她長記性,對於自己發火也好,打她也好,都是因為愛她、關心她才會有的行為,如果範了錯誤她能及時改正,作為家長是不會生這麼大氣的。同時也可以和孩子互相監督學會傾聽改正自身的不足。而不是隻強調孩子的錯誤,忽略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豆豆ww


我不搬弄書籍理論,只分享自己的經驗,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出現你說的問題。孩子不聽話或者表現差,家長壓不住火,衝孩子一頓脾氣,把孩子嚇得稀里嘩啦,自己內心也是像五味瓶倒了似的,不是滋味。冷靜下來想想,心裡又十分後悔,愧疚。可怎麼辦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明確以下幾點:

1、明確關係--父母與孩子。父母有教育孩子的義務,遇到原則性的錯誤,父母家長一定要極力阻止。遇到孩子進步,父母也一定要記得表揚孩子。

2、把握好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小孩子犯錯,大人應先積極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不可因為小就放任不管,也不可因為護短不承認錯誤。家長任何時候都應該做好孩子的指向標,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怎麼錯了”“怎麼就會對了”還要告訴孩子“犯錯後的後果”。

3、家長以身作則,提供好的生活教育環境。家長主動向孩子承認錯誤,交流問題,就是論事,不誇大問題,不恐嚇不說狠話。

4、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不教孩子撒謊,逃避責任。

5、家長要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脾氣比較急的家長更應該注意。孩子不是我們的私有物品,高興又摟又抱,不高興雞飛狗跳。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威信的同時,更要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的愛。

6、多和孩子交流。打、罵、言語刺激、甚至懲罰或者過分的物質獎勵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作為家長,我們要積極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不可因為一時的衝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擊了孩子的自信。

7、寶媽寶爸們多問問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多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多學習別人的育兒教育知識,有錯就改,給孩子樹立榜樣。

8、明確發脾氣對孩子的傷害,剋制自己。尤其是那些陪娃寫作業的家長,要有耐心有堅持。畢竟我們是大人,孩子只是個學生,不要看到孩子做錯了,就大發雷霆“這麼笨”“這麼簡單都不會”“白吃了這麼多年飯”“別人怎麼都能做對,就你不會”類似的言語,甚至還有的家長直接撕了孩子的作業,不寫好不許吃飯之類的。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殊不知,你的隨口一句,在孩子心裡就是一道刺,傷害極大。

9、改變傳統觀念,不要以為孩子不懂,不要一味用成績考量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現代社會情商與智商同樣重要,甚至在某些時候情商更為重要。所以,我們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們應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分為未來擔憂,把握現在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未來。











負重前行De家庭主婦


①出現問題中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這裡面的關係主體是兩方面:大人和孩子。接下來就不同的主體來探討發生此類情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孩子。孩子是感知力很強而表達力卻很差的存在。這就意味著孩子很敏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太會將這些表達清楚,因而比較難獲得大人的理解。這就要求大人如果希望瞭解清楚孩子內心所思所想,最好是有足夠的耐心:先去關心和理解孩子的情緒與感受,然後是逐步引導孩子表達內心所思所想並和孩子共同制定出遇到此類事情更好的處理方法。

關於大人。大人情緒失控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對當下困境無能為力的表現。如果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問題,就不太會選擇發火,很多時候發火其實是我們找不到有效解決辦法的應急表現。所以大人應該在自己理性的狀態下多思考如何有效的解決問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才可能在下次類似情況發生時不重蹈覆轍。

②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關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方法有很多。個人比較認同正面管教的方法,可以簡單分享。所謂正面管教核心就是對孩子的態度是“溫柔而有邊界”,即態度是溫柔的,但同時是有原則的。

關於如何具體操作,核心要素有二。其一是共情。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先去關心他的感受和情緒,理解他支持他,幫助他釋放情緒,平復心情。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成年人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更何況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呢,所以在情緒方面要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與包容;其二是共同制定原則。情緒平復後才能有理性好好談。這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三觀以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不是家長一言堂,而是家長引導孩子共同參與到制定原則的過程中。因為原則是孩子自己制定的,他也有更足的動力去執行。


Knice寶媽成長社群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乖孩子,所謂的乖孩子就是能夠服從父母的命令和管理,讓家長省心省事,就是最好的了。

而事實上,從發展心理學來去看,個體的身體成長、心理發育、智力水平,不同的時間是有不同的特點的。這也就是說要求我們為人父母者要學習心理學,要去認識到孩子成長的規律性特點,當我們接受孩子成長的階段性時,我們首先在認知層面就已經改造了自己了。比如說“叛逆”的兩歲,不比如說青春期“叛逆”的現象,我們能夠去建立一個客觀的認知時,才能夠為下一步做什麼做好準備。

具體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中,所謂的控制不住情緒,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摧毀了家長心中的秩序感和自戀,甚至於派生出我的孩子怎麼可以這樣?這孩子怎麼如此不聽話?諸如此類的想法,當家長沒有更好的辦法去應對孩子時,情緒化就是最差的選擇了。無論是焦慮還是憤怒,都是在給我們提示,情緒本身就有重要的價值,當這些情緒出現時,是提醒我們要做些改變,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而發完火後,孩子依舊很皮,這二者沒有必然的邏輯性,家長髮火,孩子就一定聽話嗎?不一定的,即便是暫時聽話,那也是基於恐懼,或者是基於對家長的愛,然而我們知道哪裡有控制、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到了青春期,你還能夠壓制得住嗎?如果壓制住了這個孩子,生命中本源的動力、活力也就喪失了,如果沒壓制住呢?激烈的反抗就出現了。

所以,作為家長要做的事情是:

1、學習個體成長的心理規律,去充分的認識孩子。

2、充分、深刻地認識自己,去改變自己。

3、以不帶誘惑的深情來讓孩子感受愛、不帶敵意的堅持來支持孩子建立規則和邊界意識,用家長良好的心理架構來來支持孩子的成長。


深度心理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是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

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二、孩子為什麼要調皮

是要我們關注他還是他確實有什麼事 平時就要告訴他哪些事情是我們能接受的哪些我們接受不了

三、吼叫的方式並沒有用

孩子還是照樣調皮搗蛋,吼叫並沒有用

《正面管教》中說到遇到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回應而不是反應 我們首先要正式這個問題孩子小的時候很皮是正常的 他們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好 有些行為確實讓大人很苦惱 但只要他沒有超出我們規定的範圍 就由他去

還要明確育兒是一個長期的事情 不能因為一時的調皮而忘記我們要給孩子什麼 如果心裡感到內疚就去道歉 孩子雖然小 我們也要尊重他 。

同時我們自己也要提升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苒墨媽


給孩子發點火,也是應該的。愛孩子不是一味地去疼,去慣。他現在的小毛病有可能就是將耒的大毛病。孩子有點皮,這是孩子的天性。訓訓他,罵罵他,也是應該的。越是心軟,心惜孩子,越接近於溺愛。溺愛會極大程度上損毀孩子。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對於特別皮的孩子,這種做法既表達了母親的善良,同時也釋放了一點無奈。但這種做法,有點不負責任。爺爺奶奶心疼寶貝,有時容易慣孫子,父母應明白這一點,該收拾還得收拾。


天涯明月186


首先,應該真誠的給孩子道歉,告訴孩子,我錯了,請你原諒我。

第二,要找到孩子頑皮的原因,是不是平常關注比較少了,關愛太少,孩子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還是說教育方面沒有到位,這是需要我們父母反思的。

第三,多溝通,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多說說自己的心裡話,父母同樣也可以成為孩子很好的朋友。

第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不是我們的出氣筒,我們不能一生氣就把火撒到孩子身上,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這樣長大的孩子也是容易出問題的。

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到你,更多問題,可以關注我,謝謝


嬰幼兒營養達人


好的親子關係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礎。經常控制不好情緒,吼孩子,孩子只會越來越偏離你希望的方向,所以千萬不要吼。孩子頑皮有沒有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頑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想一想自己是否方法正確,頑皮主要是什麼事,主要在什麼方面,題目沒有表述清楚,不是特別好回答接下來應該怎樣做。多看一些家庭教育的視頻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