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關鍵時刻 ,這裡進行一臺緊張而特殊的手術

2月1日晚6時許,官亭醫院發熱分診臺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據患者自述,其1月20日返鄉途徑武漢,腹痛腹脹已2天,當天有點發熱。

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該院嚴格按照上級部門關於診療流程的特殊規定,院分診臺立即報告醫院防控專家組,組長黃宜付主任立即趕到現場,按規範予以診療處置。

經影像攝片及血常規檢查,排除該患者發熱與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疾病的關聯,遂請求並進行外科會診。院方根據會診結果結合臨床體徵、血象分析及B超檢查,初步診斷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通過諮詢縣級防控專家並給出意見,該患者醫學觀察期14天,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就地治療。

該院囑咐患者需立即辦理住院,進行手術治療。但因患者在單位有保險,需在三甲醫院住院才全額報銷並給予每天200元的生活費補助,不願在我院治療,要求去三甲醫院診治。患者連夜乘私家車轉診安醫附院診療。

2月2日上午9時許,患者重新來到官亭醫院。由於安醫附院當時床位緊張,該類手術建議其回當地治療,並進一步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疾病。

經診斷,如該患者再不立即進行手術,闌尾炎將會穿孔。但患者觀察期才13天,沒有達到14天的觀察期。院長趙文兵徵詢大家意見,許多接診醫生心存顧慮,擔心給患者造成更大的身體傷害。

面對疫情,關鍵時刻 ,這裡進行一臺緊張而特殊的手術

(圖為手術小組的醫生們給患者做手術)

本著實際求是、科學防控原則,本著對患者負責,救死扶傷的大愛精神,關鍵時刻,外科主任陸波站了出來,"我來上!"

接著,我上,我上,我上,我也上……,迅速組成了以趙文兵院長為組長,以外科主任陸波,麻醉科主任吳茂華,手術室兩位年青護士張陳琛、劉玉潔,外科護士組護士李方敏、孫雪蓮為成員的手術小組。

手術小組毫不猶豫接診管理了患者,並做了細緻安排,囑咐所有相關人員做好安全防護。

2月2日11點,進行術前準備等相關程序;

2月2日12點,開始麻醉及手術;

2月2日1點20分,手術安全結束。

面對疫情,關鍵時刻 ,這裡進行一臺緊張而特殊的手術

(圖為手術小組的醫生們給患者做手術)

整個手術進行了3個多小時,手術小組醫生們個個飢腸轆轆,有的醫生因為連續加班、值班已經精疲力竭。但在救死扶傷的大愛面前,這些對於這群可愛的年青人都不算什麼,因為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了。

正如術後院長趙文兵和麻醉科主任吳茂華兩位黨員說的,"我們是黨員,必須更有擔當。"

在官亭醫院,正是有了這些黨員醫生和護士們的守護擔當和默默付出,才換來一方老百姓的健康。(周先海 廖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