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新春佳節,全國上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擊疫情

疫情期間,我們手藝人也要用手藝發聲

希望此活動能讓更多的手藝人安下心

用手藝做出精品,為手藝傳承留下精品,為自己的家鄉留下精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武漢加油”

文化交流創新活動

作品展示

01 唐福河作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磚刻拓印

秦漢磚雕刻古代人物形象,用拓印的形式,採用現代丙烯顏料,拓在紙上稱之為拓印,中國人在古代,是否有口罩這個防護用品呢!從古至今,中華兒女在困難面前,始終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唐福河: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會員,研究磚刻拓印數餘年,雕刻作品千餘件,探究了很多關於封泥拓印的歷史演變。

02 張錫魯作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篆刻:

抗擊疫情,我們不能像醫生護士一樣奮鬥在病人身邊;我們不能像軍人一樣,走在為災區提供救災物資的路上,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手藝記錄這一時刻,記載他們那些艱苦奮鬥的日子,用手中篆刻的刀子為全國人民祈福,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祝福大家永遠安康!天佑中華!

張錫魯: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師從我國當代著名書畫印大師韓天衡先生,為韓老師入室弟子。

03 陳英男作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刻瓷:

手藝中,刻瓷的技術含量較高,刻瓷中,人物和動物的刻制,對手藝人的水平是個考驗,圖中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以國寶為代表的所有動物,無論是有害還是有益的動物,都值得我們保護,因為他是我們大自然食物鏈中的一部分,傷害動物就等於傷害我們的家園,人類將會受到懲罰,疫情告訴我們,保護動物,保護自然,人人有責!

陳英男: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會員,濟南軸承廠退休工人,業餘刻瓷愛好者。

04 楊崇華作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楊家木鋪

歷經五年,花費10萬,純紅木打造的1:36比例的濟南老火車站模型,截止2019年完成建築主體,全長6米,2019年一直在忙於協會工作,無暇製作,疫情期間,繼續完善火車站配件部分,上圖中是火車部分。疫情來臨,很多交通工具都停止運營,希望這個場景能帶給您很多關於旅途中的喜怒哀樂……

楊崇華: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會長,楊家木鋪第四代傳承人,齊魯古馬車第一人。

05 李潔作品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文旅戰“疫”•泉城在行動】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手工藝作品展示

扎染:

藉助泉水的溫暖和清澈,加上植物的原汁原味,扎染出泉水系列,今天迎合疫情背景,用扎染布料製作了口罩,普通口罩雖不防毒,但可以做為日常既美觀又實用的生活物品,內膽為n90的扎染口罩顯示手藝可以為可怕的病毒增加一抹美麗的風景,面對疫情,我們一直要有積極向上和勇敢面對的心態。

李潔,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常務秘書長,2005年畢業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系,致力用自己的愛好和努力為濟南的文化和旅遊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06 李殿嶺詩歌作品

我要大聲問候 你好春天

文 / 李殿嶺

你好春天

我知道這個初春

還在被疫情冬眠

但我的問候依然

我不僅僅問候武漢

一座城市的堅強和勇敢

我在問候我的祖國

正在進行一場殲滅疫情的鏖戰

你好春天

我知道這個初春

很多親情未能團圓

但我的問候依然

我不僅僅問候親眷

戰鬥在抗疫的前線

我在問候所有的同胞

他們都在為防控疫情做著貢獻

當我們窩在家中休眠避險

是誰日夜守護著我們的安全

是誰在崗位上為我們值班

是誰在研究室裡睜大著疲倦而堅定的雙眼

又是誰時刻為我們驅寒送暖

是戰士是天使是院士專家

是無數個勞動者志原者的無私奉獻

一樣的裝束

一樣的防護

一張張分不出面孔的臉

肩負著一樣的重擔

一樣的精神

一樣的溫暖

一件件可歌可泣的大愛

傳頌的事蹟動地感天

這個乍暖還寒的季節

離我企盼的奼紫嫣紅已不遙遠

我要大聲問候

你好春天

李殿嶺

濟南市旅遊聯合會傳統手工藝人分會會員,退休之餘喜歡樹瘤雕刻,閒暇時間動手寫一寫生活中的所想所感,作品展示的最後,給大家送上李老師隨筆小作,供大家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