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第一,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好榜樣。

嘉定區普通小學的男生何秉權的父親何磊明,是一名普通公司職員。

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父親,從堅持洗尿布開始培養父子感情。

只要不出差,總是陪伴孩子,還6次帶兒子參觀世博會。最為可貴的是,他自覺自願地與孩子一起成長。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了,他與兒子“拉鉤”相約:兒子好好學習,父親戒掉抽了十幾年的煙;兒子堅持天天打乒乓球,父親堅持天天游泳。

如今四年多過去,父子倆都持之以恆地養成了勤運動的好習慣。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幾乎都是父親參加。


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第二,有大愛之心的孩子做人才會大氣

原嚮明中學的學生陳菲的父親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他特別注意克服獨生子女可能出現的自私和驕縱等毛病。

在女兒第一次過生日時,父親就講明道理,讓她把第一塊蛋糕送給母親,第二塊送給父親,第三塊送給奶奶……給所有人都送完後,最後一塊才是女兒自己的。

經過長期的家風薰陶,女兒在學校以博愛之心受到歡迎。在美國訪學一年,與所寄宿的美國家庭相處融洽。女兒勤奮學習,勇於創新,成為首位榮獲“世界傑出青年發明金獎”的中國學生,現正在參加“美麗中國”計劃。


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第三,從興趣入手,培養孩子讀說寫的好習慣

金山區海棠小學的女生王抒語的父親王衛清,對於愛買東西的女兒有一條開放政策,即買書不受限制,想買哪本書都可以。

結果,女兒已經有2300多冊屬於自己的書。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父親還鼓勵她詳細講述自己的生活,作為“口述日記”。

幼兒園畢業時已經整理出60本《童言稚語》。升入小學三年級時,已經整理出《抒語日記》6本。

讀說寫的成功體驗極大地激發了女兒的學習興趣。老師稱讚王衛清是“一位充滿智慧的父親”,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第四,堅守誠信,承諾的事就要盡全力做到。

浦東新區東南幼兒園男孩宋赫文的父親宋曉東,是一位工業電腦工程師,特別重視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德。

奶奶為了哄不愛洗澡的孫子洗澡,就騙他說洗完澡就去超市門口玩搖搖車。其實,那個時間超市已關門,但父親還是堅持在兒子洗完澡後帶他去。

一天,兒子因為白天在幼兒園答應送小朋友一個汽車玩具,晚上選玩具時卻又捨不得,所以左右為難。

父親問他:“爸爸答應你的事情哪一件沒有做到?”兒子找不出來,父親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才是好孩子。”

兒子終於下定決心,選出一個汽車玩具送給了小朋友。老師評價這個男孩“充滿紳士風度”。


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第五,改變父母,為孩子提供一個專心學習的家庭環境。

嘉定區曹王小學學生餘有源的父親是開發區一名保安,是進城務工人員,家庭居住面積較小。

他家裡經歷了曲折的“看電視三部曲”。開始,父母看無聲電視,讓孩子背過身去寫作業,發現孩子雖然看不到畫面,聽不到聲音,但還是惦記電視節目,無法專心寫作業。

隨後,父母改為晚上九點半孩子準備睡覺時才開電視,發現孩子東瞅一眼西瞅一眼,總是磨磨蹭蹭晚睡覺。最後,父母下定決心,週一至週四晚上徹底不開電視。

這位父親說,這件事情給全家帶來很大的震動,它不僅改變了全家人的生活習慣,更改變了父母的教育觀念,即教育孩子不光是說,更是要做,因為孩子用眼睛看著我們大人呢!


五個父親的教育智慧-珍藏


以上5位好父親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在於,好父親最需要與孩子一起成長,因為父親容易成為家庭教育的缺席者,因為父親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遠不及母親。


父母第一位的責任是教孩子學會做人,但與母親溫柔細膩的風格不同,父教更注重引領孩子做一個有大愛之心、勇於進取、誠實守信、自強自律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好父親必須自覺學習與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