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喜歡河南豫劇?

張偉67124340


上述網友寵統講是對的,但均不具體。鄙人就豫劇已經回答過七八次,均被選入今日頭條首頁,其中講了言之有據的豫劇之12個之最,請查閱。這裡僅就網友所說的兩點給以糾正。

一是數字不是不好統計,而是網友掌握信息不多。

說多少人喜歡,就是基本觀眾有多少。在河南有“豫劇觀眾近4個億“和“3個億“之說。此說明顯有水分,這是把河南全部及周邊兄弟省的豫劇分佈地全部當成了豫劇觀眾,還把有豫劇團的地方居民也都計算在內,這是不準確的。

中國文聯、中國文化部有關機構、中國劇協以及《中國戲劇》雜誌等,均有“3億左右"之說。這個數字也不能讓人信服。

鄙人以為:應說成約2.5億。理由是:1、河南人口近億,除過與湖北接壤的信陽南部與陝西接壤的靈寶市,不聽豫劇外(現在一般也有了豫劇團),約9500萬人聽豫劇。2、周邊的晉東南、冀南、魯西南、皖北、鄂西北、陝西商南等地,是豫劇的天下,共約1.5億人,絕大部分人聽豫劇,可按l.2億人計算。3、主要移民地之陝西關中(有移民800萬以上之統計)及西北隴海鐵路沿線(有500萬之說),豫劇觀眾按1000萬計算。4、河南移民比較多的省會及中心城市,(移民最多的西安不算)如:蘭州(至少300萬)、烏市、北京(有書籍說,僅具有高級職稱和廳局師級以上幹部1萬人)、天津、廣州等,約有1500萬人。5、太湖周邊多河南移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南籍職工,共約六七百萬人。6、全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有專業豫劇團,至少有2000萬基本觀眾。7、在全國各地打工的1千萬以上。

以上共約2.77億人,這裡說保守一點,故2.5億上下是可信的。有鑑於此,《中國傳統文化100問》(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稱,從專業劇團、從業人數,以及基本觀眾上說,豫劇是第一大劇種。”

二是說京劇雅,豫劇俗,這話只說對了一半。說京劇雅,世所公認。而豫劇應當說是雅俗共賞。比如:陳派、閻派、崔派、桑派,無疑是高尖端之雅,特別是陳、閻二派,可以說是雅到了極至,京、越二劇的大部分唱腔,也沒有這二派高雅。即使是常、馬二派,多數唱腔也屬於高雅性之列。

豫劇之俗,多表現在現代戲上,生活氣息比較濃。但現代戲中的許多唱腔也很高雅、婉約、細柔。故豫劇是雅俗共賞!


齊聲喚賢


有多少人喜歡河南豫劇,這個沒統計過,但肯定不少。戲分雅俗,我個人認為,大雅和大俗都是值得稱道的,京劇就是大雅,豫劇就屬大俗,它是在地方戲劇中流傳和影響面最廣的戲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屬於草根戲劇,它的根已經深深地紮在了廣大人民群眾之中,無論是河南人、山東人、河北人等等,但凡有一點喜歡戲曲的人,都能哼上一段。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所現代戲《朝陽溝》,裡面的許多唱段,什麼二大娘的牆上畫馬不能騎啦,什麼我要在農村幹它一百年啦,什麼親家母,你坐下啦等等,大人小孩幾乎都能弄兩句。

河南豫劇之所以受歡迎,與它的曲調不無關係,尤其是板胡和笙配起來真的很好聽,唱腔也是時而高亢時而悽婉,裡面的哭😭腔唱的人一下子就進入了劇情,記得我第一次聽《淚灑相思地》,李金枝唱的《相當初他甜言蜜語將我騙》,哎呀,聽的我哭的稀里嘩啦的,再聽還是控制不住流淚。

豫劇的發揚光大離不開老一輩藝術家的努力,像常香玉、馬金鳳、陳素貞、崔蘭田、閻立品等人,都為豫劇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還有就是河南臺舉辦的《梨園春》節目,也為豫劇的影響和推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總之,喜歡豫劇的人真的非常多,而且越來越多,祝這個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劇種長盛不衰。


花落春無語


只能說多了去了,河南全省人民都愛聽並且大部分人都能唱一段,再者就是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湖北也有一大部分人爰聽可能也會唱幾句。


其待遇見888



用戶735003269718


據我所瞭解的喜歡豫劇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新一輩的加入為豫劇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受眾的年齡段也逐漸豐富,老少皆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