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病毒的戰役中,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嗎?為什麼?

二寶故事


不會的,我老家在農村,年前回老家過年,後來封村了,我家年前買有豬肉,雞肉,有面粉,大米,還有我家院子裡有一片菜地,有白菜,菠菜,蒜苗,香菜等,我們熬得住,放心。


一休哥frank


這場病毒戰中,最先熬不住的應該不是農民,而是城市貧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農民有地,有糧,即使沒糧了,地裡弄點菜也能對付過去。雖然現在抗疫村子封路了不能出村,但是農村住人少,人口不密集,自家下地幹農活,下河捉魚蝦還是不受限制的。所以只要有頭腦,人勤快,農村人的生活還是過得挺滋潤的。

我家三個哥哥在農村,這些年來感覺他們的生活過得比我們在城裡的好很多。因為他們沒有房貸,車貸,壓力不大。而且自己養豬,養雞,養魚,養鴨,自己種菜不用去買,吃起來也比我們大方很多。不像我們,雖然名義上收入高一點,但是除掉房貸車貸以及投資貸款,已經所剩無幾,吃次豬肉都要算計半天。

這疫情一來,小區封閉管理,幾天才可以出去買一趟生活用品。而且菜價翻倍,整天窩在家裡錢沒掙到,倒是嘩嘩的花出去,真是心急如焚。只希望這疫情快點過去,要不然我們這種城市貧民真的太難過了。

買個洋蔥4塊,買點牛肉一百多塊,這日子真的老火,真希望明天一覺醒來,封閉解除,能自由的去搬磚掙錢還貸去[捂臉]





傻大姐好食匯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已經來孃家20多天了,而且把我老公孩子都帶過來了,剛開始聽到這個病我我媽就說你趕緊回來,我孃家在農村,雖然她們去年也不在家家裡每種菜,但是我奶奶和二嬸都種了很多,叫我們去摘,糧食我們家還有很多,以前種的。肉家裡殺豬了也有,所以我們現在沒事兒就上山挖挖野菜,在院子曬曬太陽,整天搗鼓著怎麼做吃的,一家人打打牌,一天舒服的很!所以並不覺得日子熬不住,再說村裡現在都是有村幹部幫忙買生活用品,送貨上門的喲!昨天還來問我們了,說我們這裡是最安全的地方,空氣好,家家戶戶隔的很遠,一般人不會來!所以我覺得農村挺好的。


湖北的天很藍


我家來自四川農村,別的家庭不敢評論什麼,各自經濟條件收入狀態個不一致。

這次巧的是回四川孃家,而不是在安徽碭山老公家。這一點是最慶幸的。

家裡父母養了100多隻羊。6頭牛。40多隻🐔。6頭豬。種植了30多畝地。種一兩畝地的菜,有花菜、 萵筍、大蒜 、蔥、青菜、兒兒菜、竹筒菜、牛皮菜、包菜、白菜、包心白菜。爸爸村支書退休了。一個月工資不多2000多點。

家裡呢生活一般,每頓就3到5個菜。平平淡淡的農村人。只要勤勞是餓不著的。

雖然我知道那些家裡清閒的人家瞧不起我們家又苦又累的我們。但是我還是為我爸媽感到驕傲,我父母能吃苦。

現在天氣比較好,白天有23度了。紫外線強。門口一個大壩,可以帶著孩子玩耍。晚上家裡自己可以打打牌什麼的。

就算在家呆一年也不會沒有肉和菜吃的[呲牙]。


小鳳148334287


我是農村的,雖然封路了,但是我們在家吃喝沒問題。

也不會無聊,每天9點起,做下飯就將近11點多,吃完飯就看電視,或者菜園裡鬆鬆土,施施肥,修整菜園,餵養雞鴨,搞衛生。

用水自己家挖的井,用電便宜5.6毛一度,電器齊全,冰箱,電視,無線,電飯鍋,抽水泵,電磁爐,煤氣灶,土灶都可以使用

扛不住的應該是沒有存款的,或者欠款多的必須按月還款的。農村人還是比較淳樸,沒有像城市那樣提前消費的厲害,都是實實在在的存款








敬德人力


哈哈,我是農民,得知疫情嚴重的時候,我1月26號去超市買了5袋鹽和200多塊錢的新鮮肉,到現在我也沒有出過我們村,所有的東西都自給自足,每天下地該幹嘛就幹嘛,空曠的田野上,口罩都省了。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






隨時緣


我也是農村人,房子不用貸款,每家最少的兩套房,我老爸八十多了自己也有三套房,過年村裡分福利一人就得七八千,米、面、油、雞蛋過年分了不少,估計一年都吃不完,我條件最不好了,三個冰櫃一個冰箱都是滿的,秋後收的冬瓜南瓜還有一大堆,年前買的白菜土豆還有不少,自己養的雞鴨鵝也已產蛋,我現在就是愁這些東西想送人都送不出去,昨天發現院裡櫃子中還有個大冬瓜,秋後摘了放裡的也忘了拿屋裡,凍壞了餵雞也不吃,太可惜了...









我是農民,說說我家吧,過年回到老家,自己種的青菜吃不完,水池有藕吃不完,自家養的12只母雞,雞蛋吃不完,十幾只大公雞,想吃隨時可以殺,農村過年喜歡備各種肉,幾十斤,到現在沒吃完,自己家都有面粉,再封兩個月,吃喝沒一點問題,最大的憂慮是,我在廣州有兩個檔口,檔口費心疼呀?[捂臉]


O御坊世家窗簾


春節回來 算算一個月了 爸媽在家種了幾畝地 養了差不多三十來只雞鴨 雞鴨基本兩三天殺一隻 雞鴨蛋每天能撿4.5個 青菜就不用說 隨便吃 現在整天在家窩 沒事還能上山採蘑菇 去幫爸媽挖土種菜 還能隔壁水塘釣釣魚 小孩子們拿了我媽的廣場舞音響來沒事還能唱歌 現在上網課 一天下來也挺好的 對於生活沒一點壓力 !明天我就得出去浙江了 都捨不得走啊 [捂臉][捂臉]


木之木兮兮


最先熬不住的,難道不是房地產嗎?最近多個地區都出臺了拯救房地產的文件,還有一些地區的房地產公司向政府求救,這種行為引發了民間很大的討論,大家覺得這簡直是太扯了(我也覺得太扯了),房子賣的那麼貴,房地產的錢都幹嘛了?就算真的是資金緊張,但是在這個全國疫情這麼緊張的情況下,憑啥要去拯救房地產。



現在一場新冠肺炎就已經暴露出國內在一些實業方面確實欠缺,這麼大一個國家,又是全球最大的產品製造國,雖說是趕上春節放假,但是連口罩都這麼緊缺,全國都在緊著武漢,但是物資不是被分配給自己的裙帶關係,就是給政府部門,正當的最需要的反而拿不到(當然這和當地政府有很大的關係,全國乃至海外的口罩都有網,武漢,但最後武漢一直在喊缺錢缺錢,缺東西,缺東西。)。



現在很多地方都被封掉小區,路也封掉了,有的司機在高速上下不來了,每天只能吃方便麵,嘴巴都爛掉了,而且還說自己睡墳地,因為實在沒有地方可去,而且部分地區出現了菜價飆高的情況,另外還有部分地區出現疫情的地方是商場和超市,所以許多人開始羨慕農村,在家裡面有地,不管是糧食還是菜都不愁吃。


雖然某種程度上是這麼說,但是雖然溫飽問題解決了,由於大陸被封,他們所種的菜根本運不出去,包括水果也是一樣兒,這種東西往往保鮮期很短,如果摘下來不在兩天之內運出去,很容易就會腐爛,而往往他們出售的價格很低, 錢大頭就給了中間商,因為我是濰坊的,老家主要也是以種菜為生,也有許多菜販子在當地蔬菜,然後拉到外地區,基本上他們都是非常有錢的那種,“販子販子,賺一半子”,過年過節他們還會給村裡的老人發錢,自己也會在家裡蓋別墅什麼的,有錢也回饋給村民挺好,現在一封路,菜販子拉不出來,也沒辦法去收,所以農民也就是滿足自己吃飯,損失慘重,一旦賣不出去,半年的收入就算是沒有了,而且前期的投入也都打了水漂。



但農民不像企業,企業一旦出現危機,會有從事相關工作的大批人失業,這些失業者因為沒有工資,在還房貸方面就有些捉襟見肘,而且有小孩子的家庭支出也很大,包括尿不溼奶粉等。

濃墨還有一些餘糧可以吃,就是在當年會有一些損失,沒有太多收入,但失業者投入的資本不是很多,只需要每天上班,然後拿工資就可以,而農民前期是有一些資金投入的,所以他們損失也比較大,相比於一些中小企業來說,農民的日子還是相對要好過一點,因為整個企業需要負擔很多人的工資,一天不開工,每天就會損失很多錢,所以先垮掉的不是農民,是小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