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關”

戰“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關”

戰“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關”
戰“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關”戰“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關”

清晨6點50分,天還未亮,臨河區人民檢察院負責紀檢監察工作的楊美霞已經穿著檢察制服,佩戴好黨徽,來到了自己新的工作陣地——鹿王芳草地小區,對出入小區的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這是新冠疫情防控開始後新的工作任務,作為黨員的她積極的走到了防控一線。

溫暖就在我們身邊”

在這次進社區中,楊美霞與黨組成員杜建國分為了一組,是所有組中年齡最大的一組,由於杜建國的妻子也參與一線防控,他需要更早的起來將妻子送到防控點後,再到自己的值勤崗位,儘管這樣,楊美霞與杜建國堅持每天提前10分鐘到崗。單位要求兩人輪流值班,為了更好的與小區居民溝通,把牢“第一道防線”,他們堅持一起上崗值勤。單位監察工作缺乏人手,為了保障正常的檢察工作,楊美霞與杜建國在上午值班後,下午仍堅持回單位上班,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值勤工作過程是平淡的,但是也有很多令我們感動的事情。”楊美霞介紹,在值勤中有一位姓林的住戶,由於每日上下班時間不定,但總是能看到他們在值勤,看到他們每天值勤這麼辛苦,就自己出錢購買了方便麵、火腿、罐頭和水等保障物資。她說,這些食物既充實了我們的胃,更溫暖著我們的心。

“抗疫當前,理解最重要”

“你們這麻煩不麻煩,每天進出都要登記。”楊美霞說,一開始也會遇到一些小區居民的不理解,不太配合工作,但她與杜建國也沒有和人急,換位思考這些居民的不配合也能理解,但抗疫當前,不能掉以輕心,他們認真的同居民講道理,解釋,讓居民理解疫情的嚴重和防控的必要,最終獲得了居民們的理解。

“我們現在麻煩一點,就能減少以後很多的麻煩,值勤最不怕的就是麻煩。”楊美霞說,其實每天自己回家也是提心吊膽,由於防護物資緊缺,值勤中只是佩戴口罩與手套,每天要接觸大量小區居民,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而楊美霞家中既有80多歲的老人,也有因女兒女婿在防控一線無法照看的還未成年的外孫,為了家人的安全,她回家都要在樓道中給自己消毒,並且每天洗頭。

這是一件令人不好意思的事”

一天,楊美霞像往常一樣早起洗漱後準備去往值勤崗位,臨走時突然感覺到身體不適想要去衛生間,但考慮到即將到上崗時間,而且值勤的地方有衛生間,就收拾好東西前往了值勤崗位。但那一天從早上7點到將近中午的11點,每當她想去衛生間時,就有小區居民需要進出,為了不耽誤小區居民,她一直等到值勤後回家才去了衛生間。

楊美霞是眾多一線防控幹部中的一員,他們每天重複著簡單但重要的工作,為臨河居民拉起“第一道防線”,守護著群眾的生命健康,為打贏防控狙擊戰奠定堅硬的基石。

战“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关”战“疫”故事六|我要把好防控疫情“第一道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