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到一家新公司幹了兩三年或者幹久了,就有一種感覺幹不下去了想辭職的感覺?

松果66458736


不管什麼原因,這樣兩三年 換一家公司,挺可惜的。但是職業倦怠這個詞,不要隨意用,因為這種不痛不癢的總結,會遮蔽很多尖銳的感受。

第一, 職業倦怠不能概括所有,認真分析每一次離職理由。

但是如果一家公司你幹了兩年以上,那麼說明這裡曾經有吸引你的地方。雖然我看很多回答都說,職業倦怠期,而我理解之所以會倦怠,是因為自己渴望的東西沒有得到。那麼,認真分析每一次離職的理由——這裡的工作變化讓你不喜歡,公司自己業務不行在江河日下,新同事特別難纏?

給每一次離職,找到一個最真實最重要的理由,即我就是 因為這個才受不了的。那麼你要回顧,哪個場景讓你動了辭職的念頭,從而發現自己究竟在乎什麼。


不要小瞧這一點,很多人不敢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慾望,因為面對那份慾望,就好像裸奔一樣不安全。也許你不是嫌錢少,而是討厭領導偏心,也許你不是害怕加班,而是覺得組長沒你能幹。從這些分析中看到慾望,並建立自己最核心的目標。

第二, 從離職原因中,體驗+推導出自己的目標。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他就能夠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所以,如果你很多都不能忍受,那麼說明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

所以要從離職原因中,體驗和推導出自己最在乎的。比如在乎錢,那麼工資少的地方就不去,但是加班沒問題。比如在乎人際關係,那麼有辦公室政治就離職,但是錢少沒關係。所謂我都想要,往往是並不清楚啥才是自己真在乎的。

比如我輔導了一位女生,進入國內前十的房地產公司,而領導真是個極品,不僅辱罵下屬,業績能力還很差。但是對於這位父母就是普通工薪階層的女生來說,這裡平臺有光環這裡工資高,於是她就抱著將這位極品領導熬死的決心,就是不辭職。

最後,任期回報瞭解一下。

任期回報,是說在一個平臺時間久了,會得到因為任期帶來的綜合紅利,包括信任、機會和在這裡的話語權。如果每個公司都是兩三年就走,那麼很可能是“任期回報”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再堅持一下就有回報了。而如果35歲後,換了N多公司,而在任何公司都沒有很好的成果,那麼會越來越被動。

所以我們不能指責跳槽本身,而是看看自己頻繁跳槽背後的系統是如何運營的。然後才知道自己要挖哪一口井,以及什麼才是自己的井水。


為好優姐姐


我是一名HR,關注我,為你解答職場困惑。

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一般而言,加入一家公司的前3個月最難熬,度過了前三個月就能在公司幹一年,過了一年基本就能做三年,過了三年就是五年,五年之上基本上就穩定了,每到一定的時期就會出現心理動盪,下面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入職時長和離職原因之間的關係:

一、入職一個星期就離職,與HR關係較大

員工初入公司,得知信息的一切來源都是HR,這麼短時間,實質性工作較少,一切還處於瞭解的階段,還沒熟悉工作就辭職一般是HR在面試時傳達的信息與實際差別較大才造成這種後果,HR在面試時不要刻意美化崗位工作,這樣會造成候選人較大的心裡落差。

二、試用期離職,與員工直接領導的管理方式有關

一般公司試用期都是三個月,在這段時間裡對工作有個大概的瞭解並慢慢上手,這個時候離職多半是上級領導對新員工關注較少,讓新員工缺少歸屬感導致這樣的結果。

三、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

在一家公司兩年,對公司的各方面都很熟悉了,這個時候能不能留下來主要看對這個企業文化能不能接受和認同。有的公司主張“狼性文化,”有的公司則是慢節奏,如果員工覺得與自身氣場不和,自然就會選擇離開。

四、3-5年離職,與職業發展受限有關

員工在一家公司3-5年,是一定想尋求職位的晉升和更好的發展,這種時候選擇離職是因為職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公司無法提供合適的職位讓他進一步提升,自然就會另謀高就了。

作為HR,我們要關注不同階段員工的心理狀態,從薪酬、職位、激勵、績效等的角度出發更好的留住員工。

我是一名HR,有職場困惑可以關注我哦!


HRGOGOGO


老鬼下面只談那些可能是我們職場人自身問題的方面!因為這些才是對我們真正有價值的。有關企業的不公平、不合理、不適合我們等等,老鬼就不談了。

聲明:老鬼此文不談企業的問題,並不意味著老鬼將所有的問題都一股腦的歸結為我們個人了!只是老鬼這篇了文章不談而已!

一、很多職場朋友們,潛意識中的被動性,導致了我們總是感覺企業沒有真誠對待我們,這會導致歸屬感下降,有辭職的思想 、衝動。

最常見的現象:幹好了,別沒什麼表揚、獎勵。乾的不好,也沒什麼影響。

幹好了,領導也沒有給我們加薪、升職。頂多是按照公司規定的那些工資政策、獎金政策發放而已,甚至其中還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

這會導致部分職場人,不會對這家企業有什麼“感覺”,感受不到企業對自己的重視,即使努力了,被重用、提拔的機會也很小。

只是上班、工作、掙錢而已!按照自己的工作能力,到了其他地方,待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再加上企業中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一般般,時間稍微一久,就倦怠了。想辭職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多數職場人沒有突破一個心理瓶頸——主動、通過智慧的方式來尋求加薪、升職!

多數人是等著領導主動提出給自己漲錢,主動提出來給自己升職的!

而現實是:單單靠自己的努力,也不去爭取的話,機率非常低的!這在職場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您去觀察一下,兩類人容易在一家企業中留下來:小人、厲害的職業經理人。

這兩類人有一個共通之處:積極主動、想辦法爭取!

雖然他們之間有本質的差異,但在“積極、爭取”方面是相通的!這一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因此,作為職場人,如果無法突破這個瓶頸,會永遠感覺自己飄著、不紮根的。

看似這個“積極、爭取”和“是否心態漂浮”沒有關聯,其實呢?關聯度太高了!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哦!

二、很多職場人,沒有真正思考過對未來的規劃,哪怕連個大致的努力方向都不知道!這會導致人定不下來的。

一個不知道自己未來朝哪個方向去走的人,心態一定是浮躁的。哪怕只有一個大致的“想法”也是好的!但遺憾的是,很多人沒有。

明確的說: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之一就是,這個人時候對自己的未來有思路、方向、規劃!這決定了一個來了的未來成就!

哪怕一個最簡單的想法:我未來要創業。哪怕自己都不知道將來創業幹什麼,人的心態都會更穩定一些!都會開始注重人脈的積累、資源的拓展!

一個一點點方向、想法的人,根本不會有內驅力、學習積累的動力,自然在哪裡工作也是晃晃蕩蕩,反正自己現在的這點兒本事,走到哪裡幹類似的工作都差不多,根本不會扎心去深耕!也懶得的去深耕。這種情況下,反正到哪兒有一樣。頂多大腦裡面想著到外面、其他企業碰碰運氣,萬一有點兒靈感、撞上個機會呢!所以,就想著辭職了......

老鬼雖然描述的是現象,但這個現象本身是值得職場人反思的。

三、這類職場人,十有八九有一個共性:身邊沒有益友,更沒有良師、沒有自己認可的前輩!

老鬼懶得去分析為什麼他們身邊沒有能夠給這類人指導、有效意見或建議的原因了。只是說:這類職場人,身邊沒有這類人物。

哦,他們一定會有一百個理由來說明自己不走運、沒機會的。這裡老鬼就不辯解、不爭論了。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這裡。

老鬼只是想說:一個身邊沒有良師益友,沒有自己尊重的前輩、長者和自己交流,人是會飄的。其中的道理,有些人能懂,有些人.......隨緣吧。

四、一個最核心的原因:這類職場人,內心裡沒有“根”

內心裡沒有根的職場人,無論思考問題、行動、學習、決策,都不會深入的。也會在思考、判斷、決策時更容易別感性、情緒所左右。

職場人,請思考這個問題。只要您能靜下來,會有感悟。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strong>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員工Q基本上跳槽的頻率穩定在兩年左右一次。剛進公司那會兒,他把自己的簡歷吹了一些牛,公司也把自己的行業地位吹得天花亂墜。

幾個月時間之後,公司已經知道Q的具體斤兩,而Q從一個候選人變成一個正式工之後,有了更多的接觸公司內部資源的途徑,也順理成章知道公司當初對自己說的哪些話是真實哪些是誇大。

但是幾個月的時間不過是試用期剛過,Q不想貿貿然離職,畢竟公司誇大宣傳並非個例,還有來都來了,索性多待一些時候。而只要員工能力沒有誇大過於厲害,影響了工作,公司一般也不會揪著不放,畢竟這年頭人也不好招。於是就在這樣的互相知道底細,互相不戳破的日子裡過著一天又一天。

一年過去,Q早已轉正,也目睹了公司內部人員的進進出出,Q在新人面前成了公司的老員工,知道公司的底細越來越多,Q開始覺得自己腦袋被門夾了才會來個破公司。

這一年的時間裡,工資並沒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增長,公司也不像有要給自己加工資的打算。Q從其他渠道打聽了現在這個崗位在別的公司的工資情況,罵了一句:“王八蛋!老子做牛做馬勞苦功高,就給這麼點工資打發要飯的呢?”

Q開始偷偷更新簡歷,留意其他機會。對於公司領導眼裡更不順眼。

Q在公司裡度日如年,但是理智告訴自己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任性隨便辭職,當下辭職就職時間過短,也不利於下次找工作。於是Q就這樣忍啊忍啊忍……

兩年後的某一天,公司發佈新制度,說,明天開始上班時間要是放屁的就罰100塊,要是打噴嚏就罰50塊。Q終於忍無可忍,罵了一句“老子不伺候了!”


職秀


不知足,沒有活在當下,我就是屬於這樣的人。

大前年我跟我爸的朋友出去打工,待遇特別好,第一年2300上班就是玩手機度過,管吃喝。

第二年一個月4000塊,一天上班6-8小時管吃住,不能玩手機。

然而當時我不知足,野心膨脹,你不知道當時多少人攔著我不讓我走,最後我還是偷跑了,因為這件事導致我爸和他的朋友關係弄得特別難看。

本來回家準備創業的我,一呆就是一年,什麼都沒幹成,想法把所有的積蓄全部賠了進去。

而且我聽說今年的低價已經漲到了5000也就是說,我只要跟著我爸朋友好好幹現在手機至少有7萬。

可我就是不知足,現在在一個小地方一個月2000塊,不管吃住不說,還上班時間長。

要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普通人就該認命


非常贊同你的說法!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其中的一段經歷,我想可以很深刻地驗證並回復你的疑慮!

我曾經在一家臺資企業4年時間,當時才20幾歲,臺資企業的氛圍很好,每天早會都會唱歌跳舞,領導和同事都不錯,工作也是按部就班,不覺得特別累,但也不算特別輕鬆;年輕的我,覺得也挺好,就一直呆了4年,可是幾年呆下來,我發現我確實疲了,到後期,確實做什麼事情感覺自己不是特別想100%努力的感覺!我總結了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內心深處的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

發現自己除了瞭解本公司,本行業,對外界一無所知的恐懼感

因為臺資企業的企業文化做的不錯,不錯到什麼程度呢,你每天只能接觸到公司的東西,公司的產品,公司的技術,公司的市場,一切來的都是公司的,開始的我,一直是在快樂中的,後來,我發現,長時間以後,我只瞭解這家公司,對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根本沒有概念;對其他行業更是不瞭解;

不知道為什麼,我開始感覺到恐懼,難道在我的世界裡就只有公司的一切嗎?我從內心深處認為,我不能這樣,外面的世界應該很精彩!

於是,我對離開有了初步的想法!

外部因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一不小心發現,怎麼其他新入職員工工資都比我高呢

在一家公司久了,會對很多事情麻布,但唯一一件事情不會麻木,就是薪資待遇;

不知不覺中發現,原來陸續新來的員工,怎麼他們的工資都比自己高呢?知道不同的崗位無法比較,可是,有時候相同的崗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當時的我就理解不了了!

於是,工作更加消沉了!

感覺自己無論如何也晉升不了了!

年輕的我,屬於不太鋒芒的人,對工作一貫是負責的,對自己的晉升,似乎沒有那麼上勁,有時候同事也會問到我,我會猛然醒悟,對啊,為什麼我還是主任級別,怎麼晉升都沒有我的份呢?

其實,在臺資企業中,要晉升到經理是比較難的,很多經理級別都是臺灣派遣過來的,大陸人晉升到高位的,就只有一個副總級別;而且只有1位;

晉升無望,我要離開的想法就更重了!也許轉換下環境,機會就來了呢?

那,這樣的狀況好嗎?如果去改變呢?

肯定是不好的,在一家企業,只要不是特別差的企業氛圍,能堅持下來的都會不錯!

後來的職業生涯,也看到了很多類似的例子,和自己當初一樣類似的員工真的很多很多,在離職面談的時候,真是牛都拉不回來!離職都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也不是不能改變,想著自己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有一個特點就是,遇到工作上的障礙,第一個跳入我思維的就是,我必須要去突破它,只有突破它,你看到的世界會不一樣,有時候堅持並難,難就難在你看不到堅持以後是什麼樣子的!

和大家共勉!

我是“稚始桅終",專注職場內容分享。歡迎轉評贊!歡迎點擊【關注】我!

分享更多,收穫更多


稚始梔終


我想拿我個人的親身經歷來談談:

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直到現在我一直都在內心裡面非常感謝我的媽媽,是他一直堅持讓我讀書,才讓我有了走出去的機會,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參加了2次高考,卻還是隻考了一個大專,到了第三年了我放棄了專升本、考研的機會,直接去參加了工作,知道現在我都非常後悔,當時沒有好好考慮一下!

大專畢業後,我就直接來到了離家2000公里之外昆明工作,當時我只有21歲,想想自己當時真勇敢,一工作就是7年,從未更換工作,直到現在我還在這個地方工作,感覺自己一直呆在這個舒適區,不願意去面對外面的世界,可是最近,突然非常討厭這樣的工作,這樣的生活,一成不變,原地踏步,非常想辭職,改變下我的心境,我有時不禁在想如果我當時堅持專升本,或者去考研,那樣我就會看到更新鮮的世界,遇到不一樣的人,選擇的機會更多。

通過分享我的個人經歷,總結出人要不斷的往前看,不斷進步,不要老是呆在自己的舒適圈,禁錮自己的思想,不然內心就回越想逃避這個地方,內心就會越來越陰暗!

改變自己,接觸今日頭條就是我的第一步!加油。


山西女娃在雲南


感覺這個主要看自己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吧。

我在第一家公司做了6年時間,這其中也有過想走,但是後來的一件事改變了我之前的所有想法。

我之前的公司叫TOLL,一家120多年曆史的物流公司。當年我剛畢業到這家公司來的時候正的被震撼了,倉庫的規劃,佈局跟書上的簡直一摸一樣。這跟我的想象是一摸一樣,所以就下定決心要在這裡大幹一番。但是幹了差不多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因為每天都做些同樣的事情,厭倦了,再加上年輕,總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所以就有了想離開的想法。

然後就在外邊投簡歷,準備換工作,當時對自己可以信心滿滿。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面試通知,在約定的時間我就去了,面試官問了我一些基本的情況,然後問了我一些運輸方面的事情(因為我當時主要也是搞運輸)我還算是勉強答上來了,最後我以為要結束了,他缺問了我一個問題:你們供應商對你們倉庫有哪些要求?我一下子蒙了,因為我對倉庫的事情完全不瞭解,我只能告訴他說我不是很清楚。最後他給我下了一個定義:你對你分內的事情很瞭解,也很熟悉,但是你並沒有過多的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說你並不知道你的客戶的實際需求,對嗎?我說是的。最後面試肯定是失敗了。

從這以後我就打消了要走的念頭,回到公司繼續幹,但是我不僅僅是在做自己份內的事情了給我還會關注公司其它方面的事情,比如倉庫運作、異常處理、安全管理等等。而且不懂的就會問。

大公司有一個好處是它的SOP非常非常的健全,而且會涉及到公司運作中的方方面面,我後來就一點一點的去研究公司的SOP,它是有4個多G的文件,我不僅僅吃透了我的部門所涉及流程,而且把其它部門的操作流程也慢慢的搞懂了。所有的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後來我的領導告訴我說你現在可以走了。所以我在今年的1月份離開了公司。

我現在在一家新公司做事,這是一家去年剛起步還沒有流程的公司,所以你知道很多流程都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制定的。到目前為止我用我之前的經驗去做事情可謂是得心應手,猶如探囊取物。

所以題主的問題,可能是還沒有發現你所需要的是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去學習積累,把它變成你的興趣,你可能就不會覺得幹不下去了。主要的是我覺得對我們這種平凡人來說,任何一家公司兩三年時間都不會讓你有太大的提升,所以需要慢慢熬,要自己去做,讓別人看。



一隻物流寶寶


注意,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急著把屎盆子扣到別人頭上,很可能就是自身存在嚴重問題所致,如果不改正過來,你可能一直無休止地跳槽下去,這不是嚇人,而是現實。

我同事老溫是一個很喜歡吹牛的技術人員,老闆面試他的時候,老溫習慣性地誇誇其談,把懂點皮毛的吹成了如指掌的樣子,把自己擅長的更是吹上了天,老闆做銷售出身,還以為老溫是很牛的一個人,誰知沒到一年就露出馬腳,老溫把一個項目給搞砸了,當時老闆很生氣,覺得花了那麼高的價錢請他很不值,於是就把老溫晾一邊,最後,老溫覺得做下去很沒意思,就找了一份相當的工作後提出了離職。

老溫的問題就是:在面試的時候牛皮吹大了,入職時薪資也開高了,是典型的個人能力跟不上自身價值現象,當老闆對你經過充分了解之後,就會有一種被騙的感覺,一氣之下就會把你晾一邊,甚至公然刁難你,讓你覺得繼續待下去也不會有前途,所以,就會萌生辭職的念頭。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太平庸,有些人,認為認真做人、踏實做事就夠了,就可以得到老闆的關注和重視,可現實沒有那麼簡單,除了做人做事方面之外,也要有意識去發揚和放大自己的特色,做到一旦有人提起你的名字,就能夠讓人立即想象到你是怎樣的人,比如說,你做事非常認真、賣力,領導交給你一個緊急任務,你可能幹通宵也會把事情辦好,人稱“拼命三郎”,這就是你的特色,就是你對外最好的名片。又比如說,同事老夏足智多謀,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他往往能提供好的點子,人稱“小諸葛”,這個也是老夏的一大特色。而如果你各方面都比較均衡,但沒有明顯的特色,那這種人只要往人堆裡一扔,是沒人看得見的,也是很難得到老闆關注和重用的,所以,像這種平庸的人,就很難有什麼發展,就會很快萌生辭職的念頭。

當然,除了上面兩個自身方面的因素之外,公司也可能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如馬雲所說的,錢沒給到位,心受委屈了,這也是很常見的問題,但公司的問題我們不好改變,而屬於自己自身的問題,是可以改變和解決的,解決了,就可以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也就會越來越穩定了。


設計製造迷


其實這種想法很多人都有,我目前也有這種想法,我分析了一下,覺得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

機械式的工作讓人產生疲倦🌸

進入一個公司兩三年後,我們已經差不多瞭解並且能勝任自己崗位的工作了,而且很多崗位的工作都是日復一日,重複性的。就比如我是做文秘的,那麼我每天要做的就是要收發傳真,收發郵件,並且還要撰寫各種材料,有時候還有接待客戶之類的,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也沒有什麼挑戰,這樣長期以往,人當然會產生煩躁的心理,因而也就有感覺幹不下去,想要辭職了。

其實這主要是我們覺得可能下一份工作會更得心理在作怪。

十年如一日的管理讓人心力交瘁🌸

很多單位十年如一日,從來不會有任何改變,也不想改變,尤其是管理上的,還沿用多年的管理制度,不與時俱進,造成員工的抱怨。

就比如我所在的公司,雖然已經改制十幾年了,但是還沿用以前國企的管理制度,做什麼事情都要請示,報賬也是需要填寫很多材料,還有獎金也是很久才會發放,而且有關係的人都升職了,沒有關係的只能默默的當小兵,因此我們就會覺得自己在單位沒有受到重用,進而心力交瘁,沒有幹勁,想辭職換一份工作,試圖扭轉這種對自己不利的局面。

當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不要衝動,更不要裸辭,要做好以下工作:

找出自己幹不下去想辭職的原因🌸

我們一定要找出自己幹不下去的原因,比如如果是由於長久在同一個崗位上,做重複的工作讓我們覺得幹不下去的話,其實可以跟單位申請去其他的部門進行鍛鍊,或者是讓部門領導給你安排更具有挑戰的任務!

從自身方面分析🌸

其實職場不是任性的地方,我們幹不下去的時候,應該要從自身方面分析,並且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同時要注意給自己充電,可以在網上學習,也可以去夜校,而且我們更好考慮現實的問題,辭去辭職後自己能去幹什麼,下個月的房租有著落了麼?如果沒有的話,那還是建議好好工作,不要整天想著要辭職之類的,那是不切實際的!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的建議和意見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