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是什麼症狀,感覺脾虛身體多處異常?

刺客app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您所諮詢的只是症狀(主觀上的異常感覺)或體徵,很多疾病可引起相同的症狀或體徵,因此,要認真對待這種症狀或體徵,但不能單純簡單的對症治療,忽視對病因的檢查會延誤診斷和治療。要從引起這種症狀的病因著手,靠專業醫師通過視、觸、扣、聽等體格檢查檢出,以及生化和影像等輔助檢查鑑別診斷(與症狀相同的疾病區別並排除)。因網絡侷限性,用藥諮詢並不能代替常規診療,如果誰都可以幫您診斷疾病、推薦藥品的話,那對您的健康是很沒有保障的。判斷是需要客觀依據,否則就是猜。為了防止通過網絡盲目瞎猜可能出現的漏診、誤診誤治等重大安全隱患。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第一種:舌苔泛白且厚重

很多時候,我們去看中醫,醫生第一件事就是讓你張嘴,其實他是觀察你舌苔的情況。人若是脾虛了,舌苔會有相應的變化。正常情況下,人的舌頭是紅潤的,而且舌苔上也很乾淨。但若是你發現自己的舌苔泛白且厚重,看起來也相當的不平滑,那麼多半是患上了脾虛。

第二種:食慾下降

前面也提到了脾胃主運化,在消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生活中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有時候會忍不住誘惑,特別想吃,但你若是即便看見了喜歡的食物也感覺提不起胃口,並且平時吃2碗飯的人,如今半碗飯都難吃完,很有可能是脾胃出現了問題,導致食慾受到了影響。另外,脾虛的人在吃完飯後也會不容易消化,所以飯後會有撐撐的感覺,這也屬於脾虛的表現。

第三種:胸悶

我們常說心肝脾肺腎,這幾個器官都是相互影響的。人若是脾虛了,也會影響到肺的功能。一天,小李起床後,感覺胸悶氣短,剛開始以為是自己起床起猛了,可是連著一天都是這種感覺,後來去看了醫生,才知道是因為脾虛造成肺氣虛,所以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


熊貓醫學


(1)手腳冰冷

說到脾虛有什麼症狀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一定是手腳冰冷的問題。生活中很多人一到秋冬季節,即便身體沒有感覺到寒冷,但是他們的手腳卻一直冰冷不溫,其實這些就是脾虛引起的症狀表現。

(2)身體肥胖

身體肥胖的人群,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人都是體質虛弱的,這是因為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引起的,脾虛、體型會使得機體新陳代謝變慢,機體活力減弱,最終會導致消耗營養的能力減弱。而一旦這些營養不能及時被消耗運化掉,那麼自然就會堆積在體內,最終引發身體肥胖的問題。

(3)貧血

貧血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是大家一定不會想到原來貧血也有可能是脾虛在“搞鬼”。說到脾虛有什麼症狀這個問題,脾虛的人很容易會出現貧血的症狀,時常動不動就感覺頭暈目眩的,非常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食慾下降

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以及吸收食物和液體,並且將這些物質運化成為能夠被人體所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生理活動提供新的能量。而當溼氣進入人體後很容易會損傷脾胃,因此很多人在天氣溼熱的時候,會出現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狀表現。


你是有哪些症狀呢?

如果有,可以關注我,與我私聊。

還可以免費為你提供1次舌象手相辨證,我幫你看一看,

我會為你出一個詳細的病情分析,


脾胃虛弱


脾虛四肢失溫,怕冷,水溼內停,舌苔厚白,有齒痕,腹大腿粗,無力等。


鄧錫成1


症狀一: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溼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症狀二:食慾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溼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症狀三:早起不適。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症狀四:溼氣重。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症狀五: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由此,如果出現以上這些症狀,那你真的脾虛了。

脾虛的人不能吃什麼? 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會使肝氣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這樣就會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時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說話聲音低微等脾虛症狀的人要少食。如果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也不宜吃,否則可能會使症狀加重。

另外,脾虛的人還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筧萊、茭白、葛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綠豆腐、肢麥等。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有鴨肉、豬甲魚肉、牡頗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有養山檀、蘿蔔、香菜等。

脾虛的人吃些什麼食物好?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證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農地圈問答團隊:徐強回答


農地圈


1,脾主運化(主要指運化水谷 運化水液)a,運化水谷是指胃對進食食物進行腐熟消化進入小腸 經過濁清 再經過脾的磨谷消食使之化為水谷精微(營養物質)並將其輸送到全身各處 如果運化水谷功能不好 則引起食少 腹脹 納呆 消瘦等

b,運化水液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和傳輸 協調肺 腎等協調維持水的代謝平衡 (化為汗和尿液)排出體外 如果運化功能減弱 會導致痰 水腫 溼氣重

由於兩者是同時進行的 所以症狀可以互見

2,脾主升清(主要說的就是氣 我們常說的中氣不足 就是脾 “氣虛”)是指把吸收的營養物質上輸到心肺 生成氣血 滋養全身 脾氣虛則容易導致 內臟下垂 頭目眩暈 神疲乏力洩瀉 脫肛等

3,脾主生血 統血 如果運化功能減弱 容易面色蒼白 指甲沒月牙甚或崩漏 尿血 便血等

另外,脾位居中 為氣機升降之樞紐 脾氣虛也可導致心肺肝腎氣虛 可導致心躁煩熱 盜汗 手腳冰涼 胃寒甚或心臟病等 總之一句話 脾乃後天之本 需要精心呵護 如有脾虛症狀 需要積極鍛鍊 治療 可以關注我 瞭解更多保健脾胃的方法


不藥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