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千百年來,人類在造就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打造出戰爭,併為贏得戰爭勝利而發明、使用和創新武器。武器隨著戰爭的出現而產生,而戰爭的不斷升級又推進了武器的迅速發展。 從公元前3200多年到公元21世紀,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人類相互殘殺的戰爭共發生14500多場。幾乎沒有哪一種武器的產生使用和發展,不被深深地烙上時代和戰爭的印記。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溫斯頓•丘吉爾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大批令人日眩的新型武器裝備應運而生,成為打擊敵方的重要力量。其中坦克主宰了戰場。而且,坦克技術性能的提升、生產數量的猛增及其在戰役、戰術中的廣泛應用也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坦克

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大英帝國,其一出生就經受了血雨腥風戰爭的檢驗,並且很快成為各個參戰國陸軍的寵愛之物。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初期,每一場戰役的傷亡人數都高得驚人,戰場變成了屠宰場。在1916年2月21日至12月18日的凡爾登戰役中,德法兩軍鏖戰近10個月,傷亡達百萬,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一戰時神器--馬克沁機槍

戰爭的殘酷與慘烈,引起了英國的斯文頓中校的注意。在三個多月的戰地採訪中,斯文頓目睹了英方士兵在德軍陣地前被成批殺傷的慘狀。 "如何打破這種僵局呢?"回國後斯文頓受到當時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作品中所描繪的"陸地戰艦"的啟發,於1914年10月20日向英軍高層提出一個建議:在美國霍爾特履帶式拖拉機上安裝武器和裝甲板,改裝成履帶式"陸地戰艦"。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一戰時擔任英國海軍大臣

儒勒?凡爾納中科幻小說的鼻祖,1828年生於法國的南特市,自幼便愛好文學和戲劇。1851年他創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經15次退稿後終於在1863年出版,從此凡爾納走上了科幻小說的創作之路。他的作品《神秘島》(1874年)、《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875年)、《海底兩萬裡》(1875年)並稱為科幻三部曲。 儒勒?凡爾納是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預言的潛水艇、飛機、陸地戰艦等在不久後都成為現實,與小說描寫的相差無幾,真是牛人!可惜的是,儒勒?凡爾納小說裡的潛水艇、飛機、陸地戰艦被後人用於戰爭,這點,他老人家沒預見到。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回到正題。 斯文頓中校這個建議讓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眼前一亮。丘吉爾率領的海軍開始秘密研製。 1915年3月,完成了車輪式和履帶式兩種"陸地戰艦"的樣車。但試驗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這時,從美國引進的在田野間耕作的農用拖拉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1915年7月,以田野間耕作的拖拉機為基礎研製,製成了樣車 "小威廉",這是世界上第一輛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美國的布勞克式農用拖拉機

想不到吧,威力世大的陸戰王--坦克竟然與農用拖拉機有關。雖然"小威廉"融合了火力、防護和機動三大基本性能特點,但在越野行駛、過壕等作戰性能上還沒達到了英國軍方的要求,所以"小威廉"並未能真正用於實戰。1915年12 月,第2輛坦克樣車試製完成,次年1月16日進行行駛試驗,基本達到了英國軍方的要求。該樣車最初被命名為"大威廉",在戰場上爬溝過坎,翻越塹壕可以如履平地。英國軍方賦予其MkI型的正式編號,並且一下子就訂購了150輛。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威廉”

1916年5月英軍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隊,由斯文頓中校指揮。4個月後,這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型陸軍部隊就迎來了登上世界戰爭舞臺的第一次亮相。MkI成為世界上第一種用於大規模實戰的坦克。 1916年6月,英法聯軍在法國北部索姆河畔向德軍發動進攻。總攻發起之前,英法聯軍向德軍陣地實施了連續一週的猛烈炮擊,傾瀉在德軍陣地上的各種炮彈多達150萬噸。7月1日,英法聯軍的總攻開始。在德軍馬克沁機槍的不停怒吼下,英法聯軍第一天就傷亡了近6萬人,血雨腥風!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大威廉”坦克

為了打破僵局以及檢驗新型武器的威力,英軍將剛剛生產出來的MkI型坦克秘密抵運索姆河前線。 9月15日清晨,一陣猛烈的炮火過後,英軍出動了他們的新式武器——坦克。起初,英法聯軍參戰的坦克有49輛,而其中 17輛因為機械故障無法到達前線。 進攻開始後,剩下的32輛MkI型坦克有5輛又陷入了泥沼,另外9輛因機件損壞而退出戰鬥,因此最後與德軍交鋒時他們只有18輛坦克。英軍將這18輛坦克中的9輛用在步兵之前開路,掃除障礙;另9輛助陣步兵前進,攻擊塹壕內的德軍,為步兵前進護航。 就這樣,英軍21個步兵師5小時內向前推進4-5千米。而這些在以往是幾千噸炮彈和幾萬人的代價所能換來的。在沉重的撞擊聲和轟鳴聲中,德軍為之驚呆。一場激戰過後,英軍僅有一輛坦克被擊毀,一輛被"擊傷",而德軍的塹壕線和鐵絲網被擊得七零八落,地面上佈滿了炮彈坑,德軍陳屍遍野。憑藉這些鋼鐵勇士,英軍以較小的代價換取了較大的勝利。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MARK I型坦克

根據索姆河戰役的實戰經驗,英國加緊研製MkI型坦克的後繼型號。很快,MkⅡ型、MkⅢ型、MkⅣ型、MkⅤ型、MkⅥ型、MkⅦ型和MkⅧ相繼問世。其中,尤其以MkⅣ 型坦克最為著名、生產數量最多,在戰場上使用也最廣。1917年11月爆發的康佈雷戰役中,英軍就大規模使用了MkⅣ型坦克。進攻第一天,英軍就突破德軍防禦,俘虜德軍8000多人。可以說,康佈雷戰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成功典範。該型坦克綜合了此前MkⅠ型、MkⅡ型和MkⅢ型的優點,成為英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型號。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MkⅣ 型坦克

在英國Mk系列坦克大出風頭的同時,參戰的其他國家,無論是英國的盟國還是敵國,都迅速意識到了坦克這種新式武器的巨大作用。其中,法國是動作最為迅速的一個,並由此成為了繼英國之後第二個大規模研製和裝備坦克的國家。早在索姆河戰役期間,法國的埃斯頓上校就被英軍坦克成功突破德軍防線的壯舉所震撼。英國的叫斯文頓,法國的叫埃斯頓,都有斯頓,絕。 在埃斯頓的建議下,法軍總司令霞飛上將責令法軍作戰局制定坦克作戰的目標和原則,並建立了第一支坦克部隊——突擊炮兵,由埃斯頓上校指揮,埃斯頓也由此成為法軍歷史上第一位坦克指揮官。法軍坦克部隊建立初期裝備的主要是施耐德CA1和聖沙蒙突擊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施耐德CA1

施耐德CA1由美國霍爾特式履帶農用拖拉機發展而來。英、法2國的坦克都源於拖拉機,拖拉機立大功! 施耐德CA1是法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用於作戰的輕型坦克,共生產了 400輛左右。聖沙蒙坦克是和施耐德坦克幾乎同時研製,曾被稱為法國早期坦克的"姊妹花"。 聖沙蒙坦克的裝甲防護水平要優於施耐德坦克。聖沙蒙戰鬥全重為22噸,其傳動裝置為"發電機一電動機型"的電傳動裝置,是潘哈德公司製造的四缸水冷汽油機。聖沙蒙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裝有電傳動裝置的坦克,具有開創性意義。 法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雷諾FT-17輕型坦克,可以說是開旋轉炮塔之先河。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雷諾FT-17輕型坦克

1915年12月,法國雷諾公司開始研製 FT-17輕型坦克,直到1917年3月才試製成功。該型有許多創新之處,尤其是可以用人力對炮塔進行旋轉。 1917年9月,法國雷諾公司開始生產首批FT-17坦克,到一戰結束時共生產了3187輛。 1918年5月31日,雷斯森林防禦戰,是雷諾FT-17輕型坦克第一次投入使用。 說說軸心國的大佬--德軍。

索姆河戰役中英國MkI坦克的首次參戰給了德軍高層以極大的震撼。1916年11月,第7交通處受德軍總參謀部委託研製了A7V坦克。 A7V坦克戰鬥全重30噸,屬於名副其實的重型坦克。從整體性能來看,A7V綜合性能要優於英國Mk I/IV型坦克。能緊跟時勢在這麼短時間內造出如此水平的坦克,德國著實不簡單。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A7V坦克

但是,A7V坦克也有自身諸多缺點:車體高大、笨重,可靠性較差。而且只有區區20輛,數量少,所以在整個一戰中A7V坦克發揮作用甚小。但是作為德國第一輛坦克,其開創性意義不容抹殺。 1918年4月24日,德國A7V坦克和英國MkIV型坦克在西線卡西地區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坦克之間的戰鬥。3輛德軍A7V坦克衝向7輛英軍MklV型坦克的陣地,雖然雙方僵持不下、互有損失,但德軍A7V卻顯現了它的威力。 A7V坦克已夠得上龐然大物了,但與巨無霸式的"K式"坦克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K式"坦克作戰全重150噸,是A7V坦克的2倍。"K式"坦克率先將戴姆勒一奔馳生產的航空發動機用到坦克上,強勁的動力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另外,德國還研製出了 LKⅡ騎兵坦克。 一個偶然的機會,德國人把LKII坦克的圖紙賣給了瑞典。瑞典人給它增裝無線電臺,將其命名為"M/21",其成為世界上最早裝上無線電臺的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二戰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坦克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慘烈大戰中,參戰國雙方都把坦克作為陸軍核心裝備,坦克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在大戰中,同盟國與軸心國共生產了各型坦克及自行火炮30餘萬輛,其代表型號有:蘇聯T-34中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德國PzkpfwV"黑豹"中型坦克、PzkpfwVI"虎"式重型坦克;英國丘吉爾步兵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美國M3、M4中型坦克等。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丘吉爾步兵坦克

1939年初,蘇聯共產國際工廠製造出了T-34中型坦克樣車,於1939年12月正式定型,1940年6月投產,截止到1941年6月共生產了1225輛。 後來生產的T-34/85中型坦克是T-34中型坦克的改裝版,主要武器為一門85毫米火炮,能夠發射穿甲彈、破甲彈榴彈,初速、破甲力和射程都大幅度提高。從1940-1945 年的5年間,該型號總產量達4萬輛以上,成為衛國戰爭的主力。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T-34中型坦克

二戰前夕,為對付德軍的PzkpfwⅢ和PzkpfwⅣ中型坦克,前蘇聯於19年2月開始研製KV系列重型坦克。1940年2月,KV-1開始生產。到1941年6月德軍入侵時,KV-1共生產了636輛。 在KV系列中,尤以KV-2型自行火炮最為有名,其強大的防護性與火力讓德軍吃了不少虧。 二戰初期,KV系列參與了對芬蘭、對德國等多次戰役,成為蘇聯紅軍重要的武器裝備。很快,蘇聯便研製出IS系列重型坦克。 1943年秋,第一批IS-1 重型坦克誕生。為了對付德國的"虎王"重型坦克,蘇聯決定研製IS-3重型坦克。1943年10月31日,IS-2重型坦克設計定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IS-2重型坦克

1941年6月,德軍遭到蘇軍KV系列重型坦克以及T 34/76中型坦克的沉重打擊。當時,德軍所有現役坦克都無法擊穿蘇軍的KV系列及T-34/76裝甲。德國頓覺時態的嚴重性,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責成戴姆勒一奔馳和曼公司設計一種新型坦克以應對蘇軍的T-34。 1942年3月,曼公司的設計的"黑豹"面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豹"G型,它的戰鬥全重45.5噸。 "黑豹"坦克還有一個劃時代的創舉,就是裝置了光電轉換技術的軍用夜視儀器,即紅外夜視。在那個年代就有這麼高級的裝備,說明當時的德國科技真是一流! 二戰時期德國比較重要的重型坦克還有"虎"式坦克,曾令敵方軍隊聞風喪膽。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黑豹”中型坦克

1941年,保時捷和亨舍爾兩家公司分別研製了樣車。德軍採用了亨舍爾公司樣車的基本架構和保時捷公司樣車的炮塔。1942 年7月,樣車定型後被命名為"虎"式重型坦克,並於次月投入批量生產。該型號共兩種正式車型:E型和H型。"虎"式重型坦克裝備門188毫米火炮,可發射多種炮彈,強大的火力對盟軍形成了巨大威懾。"虎"式重型坦克一總共生產了1355 輛。 "虎"式重型坦克裝備德軍後主要活躍於蘇德戰場,成為戰場上的經典型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虎”式重型坦克

1943 年,性能更勝一籌的"虎王"重型坦克的誕生。 1943年1月,德國陸軍兵器局貴成保時捷公司、享舍爾公司和曼公司著手研製。最後,三家公司提出了四種設計方案。享舍爾公司的VK4503(H)方案被德軍方選中。於1943年12月開始批量生產,被命名為"虎王"重型坦克。 能稱得上老虎之王,"虎王"有多項技術創新,其裝備一門KwK43/L71型88毫米加農炮,可以發射穿甲彈、破甲彈和榴彈,成為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坦克,"虎王"總共生產了489輛。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虎王”重型坦克

英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最為典型的這兩類坦克,無疑當屬丘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二戰中英國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是丘吉爾坦克,1941 年6月,第一批14輛丘吉爾坦克交付英軍,總共生產5640輛。丘吉爾型號系列坦克的最大特色是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康,便於生產。 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於1942 年初試製完成。但該型坦克機動性能較差,未投入使用,後被改為炮兵現察車。 此外,1944年2月英軍還研製成功了慧星巡洋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彗星巡洋坦克

慧星巡洋坦克是當時為數不多的可與德國"黑豹"相抗衡的坦克之一。1944 年9月該型第一批坦克出廠,裝備英軍第11裝甲師第29裝甲旅。到1945年3月23日盟軍強渡萊茵河後才投人使用,但這時二戰馬上就要結束了。因此,它也就成為二戰英軍坦克的收官之作。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說完歐洲的,接下來說說美國。 當時,美軍的主要裝備是37毫米火炮的M2中型坦克。M2 中型坦克剛開始生產不久,美軍就發現此型已經落伍了,根本無法還擊德軍的進攻。不久改進型的"M3"的中型坦克是在8月正式生產,一年之內生產了6000餘輛。 M3中型坦克戰鬥全重27.24噸,主要武器為一門M2或M3式75毫米榴彈炮,一門安裝在旋轉炮塔上的37毫米加農炮輔助武器為3-4挺機槍。炮塔採用不對稱佈置並安裝了兩門主炮。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美國M3中型坦克

M3中型坦克在太平洋的島嶼爭奪戰中發揮了作用。 1940年,英國訂購了美國的M3中型坦克,於1941年裝備於英軍。裝備有"格蘭特"I型坦克的英軍在加扎拉戰鬥中首次參戰。 戰爭在繼續,武器研製的腳步也一直不會間斷。根據戰場上反饋的M3中型坦克的不足,1941年9月,美國研製M4坦克,該坦克的最大特點採用旋轉炮塔,轉動一週不足10秒,在當時速度是最快的。M4坦克共生產了49234輛,成為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


陸戰王者坦克,陸軍核心裝備,然而這新型武器起源於農用拖拉機

美國M4中型坦克

與同期戰場上活躍的幾種主力坦克相比,M4雖火力略顯不足,但其動力系統的堅固耐用是蘇聯與德國坦克無法比擬的。比如,德國"虎"式和"黑豹"坦克每前進1000千米就要返廠大修。而M4坦克卻只需要進行基本的野戰維護即可。M4 成為二戰中後期的著名坦克。 1942 年10月阿拉曼戰役中,英軍就是憑藉M4中型坦克打敗了沙漠之狐德軍隆美爾的非洲兵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