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口碑很好,但是票房卻不高?

會彈棉花的吉他


八、九十年代,陳佩斯參與自編、自導、自演並自己投資拍攝的喜劇電影"二子系列"。不僅口碑好,而且還挺賣座,可為什麼還是會虧本,導致他不得不上山種樹,最後,賺了點本錢再捲土重來時發誓再也不搞電影電視,最後,一心一意投入在話劇舞臺上,所謂票房,是那些缺德的文化流氓玩的遊戲,真正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玩不過他們!


大明湖畔的蓉麼嬤


《鬥牛》(2009)

《鬥牛》(2009)管虎導演

《鬥牛》可以說是一部喜劇版的《活著》,一部人獸版的《鬼子來了》,甚至一部中國山村版的蓋裡奇。

《鬥牛》中黃渤的個人表演風格日臻完善,而他當真是觀眾公認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影帝。

《我們天上見》(2009)

《我們天上見》(2009)蔣雯麗導演

蔣雯麗花了5年時間寫劇本籌拍了這部影片,故事內容用很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一個父母發配邊疆的留守兒童與姥爺相依為命的故事。”

而她的取勝之處在於情,在於畫面,沒有刻意渲染祖孫情,卻處處體現出這種親情。小時候,擠牙膏、烤饅頭的是姥爺粗糙的大手,霧氣氤氳的澡盆裡是小蘭和為他洗澡的姥爺;時光荏苒,雙方的角色互換,昔日被照顧的人擔起了照顧姥爺的重任。

好電影以情動人,蔣雯麗做到了,這種真摯的感情是多少錢都砸不出來的。

《鋼的琴》(2010)

《鋼的琴》(2010)張猛導演

影片講述著是一位落魄的父親要爭奪女兒的撫養權,找了一幫三教九流的下崗工人來造鋼琴。

那年同期在東京電影節上拿獎的是范冰冰的《觀音山》,雖然沒有《鋼的琴》那麼具備觀賞性、娛樂性,以及可進一步探討的深度。但是這部影片有范冰冰的力挺,有紮實的宣傳營銷,在傳統意義上的淡季,拿下了6千萬的票房。而《鋼的琴》因為沒有流量的實力派演員和製作方而遭到上映期持續往後以及影院排片太少而票房慘淡。

《歲月神偷》(2010)

《歲月神偷》(2010)羅啟銳導演

這部電影改編自羅啟銳導演自己的文集,也取材自他的家庭故事。朝花夕拾,以小見大,在這樣一個極具詩意的名字背後想表達的意思是:“在幻變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據說片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導演的親身經歷,比如戀上富家女、失去哥哥,而他亦是在用電影的形式來紀念他的親人。

《歲月神偷》讓人感動的因素很多,不只是親情,不只是愛情,不只是生離死別,它還包含著一代人難以重現的成長經驗。

《十二公民》(2014)

《十二公民》(2014)徐昂導演

翻拍自1957年的《12 Angry Men》,徐昂拉著一幫話劇演員拍《十二怒漢》,真的是一件不能更靠譜的事兒了。

電影《十二公民》幾乎在一個房間裡就拍完了全片,純靠大段大段的唸白來推進劇情,這事兒要放在中國電影圈,除了找話劇演員,連湊齊十二個人都難;而正因為要改編的是這樣一部在狹小空間中講求精確和變化的電影,也確實需要一位摸透舞臺法門的導演。

《心迷宮》(2015)

《心迷宮》(2015)忻鈺坤導演

影片是多視角拼圖敘事,緩緩揭開一個環環相扣的農村題材罪案故事。並以此去照出每個人心中的惡與自私。整個片子劇作結構與劇情設定都很巧妙。

導演混過片場,編劇、剪輯都過硬,毫無拖泥帶水,細節精打細磨,對於成本200萬處女作來說相當不錯了。

對於電影而言,這一定不是最好的時代。








小李哥經典影視


我來發表一下拙見,當然,文不對題,供提問者參考參考。高分低票房,和低分高票房一樣,這本身就是一種很滑稽的不正常現象。引用西方的民主標準來舉例,大家都認可一個候選人卻不願意把票投給這個人,而是把票投給了一個自己不認可的人,是不是不可思議?是不是很荒唐?

我倒是覺得應該以票房來評分或者定級可能相比之下更公平得多。票是觀眾真金白銀買來的,如果不是贈送的票或者有人送錢的話,我相信沒哪個觀眾願意隨隨便便就去把自己辛苦掙回來的錢拿去買一張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票吧?當然也不排除投資方花錢買自己影片的票來“刷票”的可能性,但投資方如果掏大把銀子去大量“刷票”,我想不是那種錢確實多得不知道怎麼花的公司那就多半是決策者有病了!至於那種票房達幾十億的電影,要是靠刷,刷幾十億軟妹幣出去,這個成本下來,估計除了瘋子沒誰去幹了。

所以我說票房是相對比較公平的評判標準了。

我們可以看到不用票房來評判的豆瓣,從來沒看過某部影片的人,卻可以隨意給這部電影來“評分”,於是才出會現花錢買讓好評改差評,讓水軍可以惡意評價的情況;也正是這種情況,才讓大家開始質疑豆瓣的評分,而且事實證明,確實水份是相當的大的。

那麼,我們也就看到了評分很高票房卻不理想的根源——因為評分不公正,給電影評分的人很多沒看過電影,憑自己的感覺就打出了評分;這個分也許是評分人對出品人、導演或者演員的認可就給了高分,更可能是出於某種目的顧的水軍打的分。畢竟顧傭水軍的成本遠比刷電影票要低得多!

其實,相當的人看到“好萊塢”“卡梅隆”這些字就會給高分,看到中國產的國內導演的就一律給低分,更有的是聽說某部電影是“說中國好”的就會給出超低分,這些都是電影評定相當不科學的例子,也是很不成熟的評價方式。

就像淘寶上的貨物,如果沒花錢購物用過的人也可以去評價,那評價還有參考意義嗎?

那麼,改進一下評分方式,只允許買了票看過電影的人來評分,絕對要好得多!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口皆碑!


光輝歲月13691


電影史上,口碑好,但票房不高的電影確實還是非常多的。很多甚至在今天都被影評人奉為經典、無法超越的存在。接下來,我就盤點下5部比較有名的高口碑低票房影片,排名不分先後。

一、《銀翼殺手》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類型:科幻

主演:哈里森·福特

年代:1982年6月在美國上映。

片以2019年的洛杉磯為故事背景,描寫一群帶有感情的複製人,冒險劫太空船回到地球,並尋求長存的方法。哈里森·福特飾演的為一名專門消滅此類複製人的銀翼殺手。

此片最為經典的一句臺詞是一名複製人在死亡前說的:“我曾見過人類無法想象的美,我曾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旁熊熊燃燒,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而所有過往都將消失於時間,如同淚水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時間,到了。”

導演很清楚自己要拍的不是一部簡單的娛樂片,他想講的是冰冷的機器骨架下進化出比造物主更深的情感光輝和求生意識,放大了人類世界的骯髒與混亂,詭秘緩慢的基調貫穿始終流露著黑色電影的氣質,主題晦澀、音效鬼畜、末日控的華麗場面都讓本片顯得無與倫比的精緻與深刻,難超越。

但,雖然口碑炸裂,但票房在當前卻相當慘淡:

製作成本:2800萬美元 票房:2616萬美元。虧的複製人都要活過來了。

二、《搏擊俱樂部》

導演:大衛·芬奇

主演: 愛德華·諾頓,布拉德·皮特等

類型:懸疑驚悚

上映日期: 1999-09-10(威尼斯電影節) / 1999-10-15(美國)

該片講述了生活苦悶的泰勒為了找尋刺激與好友傑克組成“搏擊俱樂部”,在那裡他們可以把一切不快的情緒宣洩,藉著自由搏擊獲得片刻快感的故事。

經典臺詞:"在我想象中的未來裡,你在洛克菲勒廢墟構成的峽谷中獵麋;你沿著Sears大廈外面的爬藤向上攀巖;你向下望,在地面舂米的人非常非常渺小;還有人在廢棄的高速路上曬著鹿肉條。"

該電影被其粉絲稱是:無數人的聖經,無數人的圖騰。

製作成本:6300萬美元 票房:3700萬美元。慘的皮特都想再次《返老還童》了。

三、《肖申克的救贖》

導演:弗蘭克·德拉邦特

主演: 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

類型:劇情/犯罪

上映日期: 1994-09-10(多倫多電影節) / 1994-10-14(美國)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經典臺詞:“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人的生命不過是從一個洞穴通往另一個世界..然後在那個世界的雨中繼續顫抖”

製作成本:2500萬美元 票房:2834萬美元。慘淡到讓人再也不想越獄了。

四、《未來水世界》

導演:凱文·雷諾茲

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珍妮·特里普里霍恩等

類型:科幻

上映日期: 1995-07-28(美國)

該片講述了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的故事。 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十幾年後的好萊塢還在拍全球變暖的災難片,Kevin Costner在1995年就已經把兩極融化的終極後果完整展示出來了,想象力不僅龐大而且夠精細,淡水、食物、資源、繁衍,邊邊角角的設計令人細思極恐。大場面的調度更是精彩,幾場海戰放今天也毫不遜色。

製作成本:將近2億3500萬美元 票房:2億6400萬美元。全球票房算上才勉強夠本。

五、《天國王朝》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 奧蘭多·布魯姆 / 伊娃·格林 / 愛德華·諾頓 / 連姆·尼森等

類型:歷史戰爭

上映日期: 2005-05-06(美國)

該片講述了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一個鐵匠伊貝林的貝里昂保衛耶路撒冷城並對抗想從基督徒手上重新奪回耶路撒冷的伊斯蘭領袖薩拉丁的故事。

整體評價:史詩感很強!並不是所有這種歷史片都叫史詩片!節奏上毫不拖沓,所以雖然3小時,也不覺得長,內容也非常豐富。場景、道具、服裝、佈景全部都超級細緻,質感超強!配樂很豐富,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許多角色蹦出了很多格言警句,但整體上挺讓人感動。導演整體思路風格很爺們兒。

經典臺詞:“nothing,everything”

製作成本:將近1億3000萬美元 票房:2億1000萬美元。看上去不少,但分後不賺錢。

比較有名的大概就這幾部了,其他小眾些的也不少,一篇問答是介紹不完的。沒看過的推薦去看看,絕對不後悔。


神秘園


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贖》 1994

評分:IMDB 8.5 豆瓣 8.5

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該電影製作成本是2500萬美元 票房僅為2834萬美元!

第二名《搏擊俱樂部》 1999

評分:IMDB 8.8 豆瓣 9.0

製作成本 6300萬美元 票房只有 3700萬美元,劇情真的很好。

第三名、《美國往事》 1984

評分:IMDB 8.4 豆瓣 9.1

製作成本 3000萬美元,但票房僅有532萬美元

第四名、《美國X檔案》 1998年

評分:IMDB 8.5 豆瓣 8.5

製作成本 1000萬美元 票房 672萬美元

第五名、《阿飛正傳》1990 豆瓣 8.5

票房900萬港幣,製作成本4000萬港幣

第六名、《大話西遊》豆瓣 9.2

票房《月光寶盒》+《大聖娶親》5400萬港幣,製作成本6000萬港幣,這部太有名了,

第七名、《賽德克·巴萊》票房1500萬人民幣,製作成本7.5億臺幣,《賽德克·巴萊》在上映時卻遭遇了3D《泰坦尼克號》《超級戰艦》《復仇者聯盟》等好萊塢大片,最終票房慘淡收場,強烈推薦這部臺灣原住民與日本侵略者對抗大片

排名不分前後,先寫這麼多吧








張鑫


有很多電影就是這樣,票房不高但卻是電影,有深度有內涵,不屬於爆米花式的電影也許是票房不高的原因之一,人們去影院大多僅是圖開心,費腦細胞的事太累。下面說說幾部好口碑電影:

1.《鋼的琴》講述一位父親為女兒的音樂東拼西湊,發動了好哥們好夥計,在特殊的環境背景下做出了鋼琴。故事配樂情節都不錯。

2.《萬箭穿心》一部扎心的電影,看完電影五味雜陳,但是很感人。人得學著放過自己。

3.《hello樹先生》只能說這部電影太寫實太諷刺太壓抑,但不影響他是一部好電影。看完電影可能會為樹打抱不平,更多的會折射出更多現實社會問題,總之看完又愛又恨的。這是一部很難用語言說清楚的電影。





阿楊電影推薦


《Hello,樹先生》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王寶強的這部電影,影片標註為喜劇,但卻讓人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復,太壓抑。完全沒有一點喜劇的影子。王寶強飾演的這個角色在中國農村很普遍,幾乎每個村都有這樣一個人。王寶強演技封神的一部作品。網上的評價也是極佳,但票房確實不高,222萬。

《大明劫》馮遠征主演的電影。也是一部口碑極佳的電影,聽說導演組為了拍攝這部電影,參考了很多明末清初的史料。大量的參考文獻。精心的挑選道具,力求最真實的還原史實。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是被深深的吸引了。無論是視覺的效果,還是明末清初的浩瀚場面。都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感覺這樣一部極佳的作品,票房也不高。投資1800萬票房450萬。

《萬箭穿心》顏丙燕主演,本人對這個主演並不是很熟悉。我很認真的看了這部電影,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很寫實的電影。內心戲太虐,很貼近生活。看完這部電影,也是久久的心情不能平復。主角的結局不應該是這樣啊。為什麼她的親人都理解不了她。也是這樣一部口碑極好的電影,票房也不高300萬

《 大話西遊》周星馳電影。這部電影現在看來絕對是一部很難被超越的電影。一部不可複製的電影。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絕對是很多年輕人的。經典口頭禪。紫霞仙子的美豔,至尊寶的無奈。點最後那句,那個人好像一條狗。是自嘲自己,也是自嘲每個人。現在大家看來都知道它是一部經典哥當年的票房也不高。投資6000多萬,兩部電影加起來的總票房5000萬。

《驢得水》任素汐主演。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的教職人員因冒領薪水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一部黑色幽默,諷刺意味極強的電影。搞笑裡帶著一點荒誕,不經意間反映著人性的貪婪與醜惡。這部電影深受網友的喜歡。口牌也是極好的票房一般

《那山那人那狗》劉燁早期主演的電影。這部電影光看風景就夠養眼的了。一路走來,全是風景,中國鄉村風景盡收眼底。這樣一部優秀的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卻默默無聞。電影總輸入不及日本的票房的20分之一,這部電影之所以能火跟在日本的走紅有很大關係那票房大概是100萬左右,但在日本卻有8億日元的票房,約合人民幣6000多萬。

《海洋天堂》李連杰,文章主演。功夫巨星首次出演文藝片。對李連杰自己也是很大的挑戰,劇中他飾演一位身患絕症的父親。帶著一個自閉症孩子。在父親即將逝去的時候,教會這個低能孩子如何生存。讓觀眾感受著父愛的偉大。口碑爆棚,票房成績低迷。


我叫耿曉飛


這裡我推薦《愛爾蘭人》

黑幫電影是需要謹慎觀看的,在暴力秩序面前,欣賞的角度如何,是件很嚴肅的事情,法蘭克以飽閱風霜的老者形象出現,娓娓道來自己卑劣卻跌宕的人生,本身就有些屬於他自己獨特的“主觀”視角,在他的故事中,他只是個小偷小摸的卡車司機,被意大利大佬提攜,忠誠的湧泉相報救他於水深火熱的滴水之恩,以“義”為“偽善”的行為做藉口,再一次次扣動扳機聲中,驕傲的檢視自己對這個世界施加的創傷——他迷失在披著“破壞”外衣的“改變”裡。

而且,被戰爭薰陶的“冷漠”和“抽離”其實早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他的骨髓中,從槍殺戰俘的自敘正常擁有同理心的人是不對外界分享槍殺無能力抵抗戰俘的過程/況且還是為自己葬身之處挖坑的戰俘——即意味者法蘭克分享自己知道槍殺兩個不知情為自己屍體挖坑的德國軍人

這種執行槍決的殘忍和堅決,也正是被羅素所看重的。

——即是成為“黑手黨”的血統。

法蘭克的整段回憶是穿插在美國曆史進程中前進的,一方面利用影片中關節點中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的現實性,達到諷刺和批判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將戲劇性與真實性結合,完成遊走於杜撰與事實的陰謀詭譎的藝術目的。

譬如法蘭克運輸槍支,下一個鏡頭承接新聞中報道卡斯特羅鎮壓政變者的新聞。似乎有目的的引導觀眾,將美國黑幫以及美國政府不約而同參與政治恐怖事件,作為一種聯繫。

又譬如,在公會鬥爭中,經由法蘭克焚燒出租車工會的恐怖襲擊,達到吉米宣傳保障卡車公會會員工作穩定和諧的政治目的等。

當然了,黑幫作為暴力機構,在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的任何國家的陰暗面存在,恰恰說明了我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站在絕對真理位置的正義性!是……

咳咳,跑題了。

美國國家制度的落後性,導致黑惡勢力對於工會極大的滲透,工會作為國家與工人階級的緩衝點,被雙方有意識的控制在極為灰色的區域內,一方面,工會盤剝工人的資產,挪用工人的基金,一方面工會在司法面前保護犯罪工人,通過輿論/罷工等軟暴力手段,有立場的損害司法公正性。

在片中,而吉米也因為成為這片無主之地的喉舌而得意忘形,最終招至殺身之禍,丟掉了性命。

法蘭克為什麼殺吉米?

吉米對工會的控制力強大,片中給了吉米四次演講的片段,每一次都煥發支持者極大的熱情,甚至出獄後還能控制相當程度的高層,即可以看出來吉米的確是擁有能力的優秀領導者,然而極其強大的煽動性和沉浸在巨大成功結果中使他忘記了,陽光背後的陰影

所以說這部電影雖然票房不高,但是真的口碑炸裂


蛋散腸粉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我本身看過的電影也是非常多了,我有個習慣就是經常去豆瓣電影區找評分高的電影去看,冷門電影之所以是冷門就是明面上你是看不到的,現在太多的爛片佔據各大視頻播放器首頁,因為熱度不高,所以很多佳片就此很難被髮掘,今天我就給你推薦幾部冷門但是很好看的電影。

第一:《銀翼殺手2049》,這部電影的格局以及藝術逼格我覺得近幾年都沒有能趕超這部電影的,可能是太多人耐不下心來,這部電影當年撲街的也是相當慘烈,但是不失為是一部優秀的,有深度的科幻片,有著超越前作的水平。

第二:《移魂都市》。這部電影就更冷門了,但是這部電影的腦洞足以讓你懷疑現實的真實性,當初也是拖了幾次才想到看完,看完以後覺得這片子在那個年代拍出來,神作。

第三:《T-34》如果你喜歡坦克大戰,你喜歡布拉德皮特的《狂怒》,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部,一部優秀的俄羅斯戰爭片,全程高能。

第四:《香水》,看名字可能就覺得有點無聊,但這確實是一部因為名字而錯過的好電影,劇情豪不拖沓,直麵人心。

第五:《鋼琴家》,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在二戰期間,一位鋼琴藝術家的艱難求生,這是一部不容錯過的好電影,強烈推薦。

第六:《幽靈船》本人比較喜歡看恐怖片,在這裡就推薦一部,這電影開頭就是高能,經典的場面,只能說喜歡海上傳說,幽靈船的話就去看吧,不會讓你失望的。

好了,就先總結到這,好的電影從來都不怕晚發現,我的原則是可以等,但絕不看爛片。








下雨淋雨1990


國外國內票房低但好看的電影不少,但為了支持下華語電影,我選幾部很優秀也很有特色及引人深思的幾部電影。

《大明劫》:“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句話令人振聾發聵,醍醐灌頂。對個人而言,我們通常都是生病了才去看醫生,醫生替我們看好病了,我們還要感謝醫生。對那些我們還在沒有生病之前提意見的醫生反而不感冒,覺得他就是那麼隨口一說。其實,最厲害的醫生還是在生病之前能看出徵兆的那些醫生,只是大部分人不放在心上。扁鵲見蔡桓公,我們就是大部分人就是蔡桓公。平時大家不鍛鍊,生活各種不注意,直到生病才投醫,治好說醫生厲害,治不好也就剩下閉眼了。這種事情還要上演,大部分人還要上演。

《大明劫》以一個遊醫的視角展開故事,見證了明朝崇禎末年的民間及軍隊,直至明朝最後到潰爛。醫生所謂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樣也能運用到一個國家。有厲害高人在國家奔潰之前早都能預料的到,憑他們那細緻入微的觀察力,管窺窺豹,早都能預料國家走向,只是人微言輕,不在廟堂,而在廟堂的有的是尸位素餐之人,即便有意識到問題之人,囿於環境及體制,隨波逐流了,最後眼睜睜看大明倒下。此部影片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望大家看完思考。

影片如此優秀,只是大部分人還是喜歡那些搞笑的,喜劇化的,人生本來苦惱已多,何必再看這種沉重的一部影片?票房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萬箭穿心》:萬箭穿心是個風水上的一個詞彙,指的是居家風水在格局上處於萬箭穿心的的一個點上,佔到這個點上,據說會家破人亡,如萬箭穿心一般。

影片至始至終是個悲劇,造成這悲劇的從表面看是個風水引發的故事,其實歸結到底,還人的問題。我們的女主人公是個嘴巴惡毒但心底善良,在家裡對丈夫更是說話不客氣,慢慢各種矛盾便一件接一件而來,丈夫先是出軌,離婚,最後自殺,而目睹一切的兒子也是不和她來往,本人也是一直不理解,為了這個家吃盡苦頭,為什麼還是這種結局?

答案很明顯:一個嘴巴惡毒,但又心底善良的女人,你最終會毀一個家庭,要注意反思,遠離毒雞湯:“刀子嘴,豆腐心。”一個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女人,生活是不幸的,要麼你的老實男人不吭聲,窩囊一生,要麼會遠離你而去。

《萬箭穿心》給天下無數管不住嘴的人上一課,不管在外還是在家,遠離毒嘴巴,真的有毒,房子風水再好,在你的毒嘴之下也會風水輪流轉。影片最後把悲劇歸於風水,導演也是無可奈何,因為這種悲劇自古以來都在上演,將來還會演下去——只要人學不會反思,反省,矯正,剩下的都是風水問題,風水也救不了。

蜀山傳》:影片上映於2001,至今來看,也是一座高峰,比起現在好多圈錢粗製濫造的,徐克很良心。只是生不逢時,徐克捱了不少罵,只注重技術,忽視情節。只是《蜀山》格局宏大,還沒有展開,票房原因,徐克也無法展開在技術上和宏大格局上的展開。

影片很有中國風采,相比於《封神傳奇》的不東不西,起個武器的名字也叫“光明之劍”的網遊名,我們再看看徐克的細節:昊天劍,天雷劍等。衣物造型也是仙骨道風,衣袂飄飄,是中國風,也是世界的。

徐克是個電影狂,在故事類型已經比較全面的情況下,開始進攻技術,《蜀山傳》已經在2001的技術條件下製作出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虛幻空間,總共運用了1600多個特技鏡頭,在港片之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這部影片的主題是關於“永恆”的,徐克顯然少了幾分書生意氣,代之的是對生命和愛情的思索和感喟。

還有《刀》也是一部徐克的探索作品,畫風殘暴酷烈,真實狂暴,慘烈凌厲,男性荷爾蒙十足。只是這種風格和以往飄逸華麗,仙氣十足的徐克差別太大,觀眾無法接受,票房很低,但在探索實驗方面貢獻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